登陆注册
9142500000007

第7章 蒋廷黻与西安事变

今年(2008)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72周年纪念。72年前,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之后,延安曾搭起一个台子,准备通过公开审判处决蒋介石。但是为什么两三天之后,延安方面又要张学良释放蒋介石呢?另外,西安事变之后,为什么张学良要陪同蒋介石返回南京,并从此三缄其口呢?对于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最近翻阅《蒋廷黻回忆录》,看到苏联当局对西安事变的反应,觉得可以为上述问题提供一些线索和解释。

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他早年留学美国,是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回国后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任教,与胡适等人创办《独立评论》。后来经行政院秘书长翁文灏推荐,以学者身份从政,担任行政院政务处长。1936年,他出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并于11月7日抵达莫斯科。临行前,宋美龄向他表示,蒋介石很想念远在苏联而又杳无音信的大儿子。这样一来,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就必然会压在他的肩上。

一个多月后,蒋廷黻从广播中听到西安事变的消息后深感震惊。那天午夜,孔祥熙和翁文灏联名发来电报,说根据“空军侦察西安地区的结果,发现张学良已在西安各处升起红旗”。电报要他立即“请求苏联出面协助平安释放委员长”。对于这一指令,蒋廷黻十分为难。他知道苏联当局肯定会拒绝这个请求,否则就等于公开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张学良及其同党是听命于苏联的。

第二天一早,《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显著位置刊登西安事变的消息,并认为这是张学良和汪精卫合作的结果。这让蒋廷黻感到莫名其妙。他知道,汪、张的政治见解根本不同,“汪不惜任何代价换取日本和平,而张则希望立即对日作战。”但是他不知道,由于通信不畅,在扣押蒋介石的问题上,有关方面并没有向苏联请示。因此才出现这种苏联大水冲了中国龙王庙的局面。不过从这一消息中,蒋廷黻还是发现苏联当局非常反对张学良的行动。

在南京政府的催促下,蒋廷黻只好硬着头皮去拜访苏联外长李维诺夫。他向对方表示:“张学良及其同党都很信任苏联”,如果外长能够有所表示,对事变的解决很有帮助。听到这话,李维诺夫立刻挡了回去。他说:“苏联政府与张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苏方所能做的只有报道事变的真相。”李维诺夫还报怨说,苏联的友善意图非但未被接受,反而招来怀疑。为此,他已命令苏联驻华大使向中国政府提出强硬抗议。

几天后,蒋廷黻再次拜会苏联外长。这一次李维诺夫的表现更加愤激,并再次声称苏联政府与张学良没有任何关系。当蒋廷黻指出“张是第三国际所孕育的统一战线分子”时,他咆哮说:“我们不是第三国际的主人。……莫斯科对第三国际的行动不负责任。”面对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谎言,蒋廷黻深感无奈。

西安事变最终是在斯大林导演下解决的,蒋廷黻说当时他并不知情。多年后反思这一事件,他根据自己对苏联的认识得出如下结论:西安事变促成了中日之战提早爆发,这正是苏联所希望的。为什么说苏联希望在中日之间爆发战争呢?因为这一战争消除了日本进攻苏联的可能。相反,如果按照张学良们的想法把蒋介石杀了,就可能让汪精卫上台,从而导致中日两国结盟。这样一来,日本就会进攻苏联。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斯大林对西安事变非常反感,这也是苏联为什么要把张学良与汪精卫等同起来,为什么愿意援助中国抗战的根本原因。西安事变之后,蒋廷黻根据宋美龄的吩咐,通过外交途径把作为人质的蒋经国从苏联要了回来,因此有人说这也是西安事变的一项幕后交易。

1950年,胡适曾经写过一篇长文,标题是《史达林策略下的中国》。该文在谈到西安事变时引用了史沫特莱的话:在蒋委员长一行离开西安后,一群年轻的东北军官和救国会领袖对她说,“我们被骗了:红军劝导少帅释放了蒋氏。”与此同时,文章在介绍一位美国学者对远东形势的分析之后,指出斯大林处理西安事变的策略:尽管“克里姆林宫对日本的恐怖颇感忧虑,但(它)相信蒋介石比起任何高喊着‘立刻以武力抵抗日本’的叛乱团体,……能够对日本做更大的抵抗”。胡适说,为了自己的安全,苏联在没有签订任何条约的情况下就把蒋介石笼络了。这是斯大林策略中最“精彩”的一招,也是其政治手腕高明的表现。

有意思的是,胡适对西安事变也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在中国出现一个众望所归的领袖很不容易,如果蒋介石发生不幸,中国将会倒退二十年。从这个意义上看,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

同类推荐
  • 十六局

    十六局

    一朝风云起,一局定天下。少年穿越进一片崭新的世界,大陆诸侯纷争,作为第一个王朝皇子的他,誓要打败宿命中的对手,一统大陆。我要赢得这十六局。为梦想!为复仇!为命运!一切,都是因为生存!
  • 旧土新芽

    旧土新芽

    历史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实的,一种是想象的。作者做了一个梦,梦见万人战场,腥风血雨中,有人高举大旗,上面写着:侠义!这个是关于坚持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在坚持,坚持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理想,不同的认知。
  • 纳曲安歌

    纳曲安歌

    天性慵懒却官运亨通。单挑皇子却不落下风。皇帝的器重,公主的垂青,兄弟的豪情。他,叫纳兰楚。他,是主角。
  • 千年之明记

    千年之明记

    东天阿修罗伽、太上无极元尊、轮回转世千载、历十万八千劫、千年轮回之路、步步妙法生莲、天数五万六劫、情劫终究不过、宁负天下众生、不负卿芳一人、宁舍王位道化、不弃佳人相随、奈何命数无常、不辜天下众生、不负兄弟家国、终究负你一人。春秋战国的阴阳家家主、大秦帝国的幕后推手、徐福的授业恩师、长生药的炼制者。此人究竟是谁?嬴政为何抹去它的存在而焚尽万书?或许只是故事?或许只是传记?真实的是那,波澜壮阔的史诗!感天动地的爱情!将军,请扬我军神威!家主,请壮我阴阳大道!卿不负君兮,君相伴。君不负卿兮,卿相随。不为人知的历史、慷慨激昂的悲歌。血与泪、爱与恨、阴谋与算计...尽在明记。
  • 未想称王

    未想称王

    刘羽莫名穿到了东汉末年,本想好好种个田,练个武,当个安静的美男子。结果事不如人,忍让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被人当做软弱可欺。随着黄巾起义,世道更加混乱,为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刘羽在到来的乱世中积蓄力量拼命的生存下去。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词曲作家

    重生之词曲作家

    网络中夜的精灵,音乐之神的音乐人沐绅一,在舍身救人后身亡,却不想在一位热爱音乐也献身音乐的少年身上重生!这一世,他不再是天上的流云,地上的尘埃,水中的浮萍,人间的游魂!这一世,他要稳稳的幸福,填补前生所有的缺失!这一世,他要完成少年的愿望,洗刷所有的冤屈!这一世,他要闲看乐坛花开花落,风起云涌!这一世,他是宫徵羽!
  • 重生宠妃万岁万岁

    重生宠妃万岁万岁

    一生有多少真爱?欧阳若水想道,“前世我斗不赢你们,这一世我便要你们十倍奉还!”前世,她犹如一张白纸那样单纯,这一世她便要向那些试图害她的人生不如死。前世皇上一眼都没看过她就死去,这一世她便要一起皇上注意,她要踩着别人的尸体往后位走去。……
  • 月芒法师传

    月芒法师传

    一个充满了冒险和激情的故事。绚丽多彩的魔法,洒脱飘逸的剑技;神秘的妖魔族,在苦难中挣扎前行。傲慢的圣族,蔑视着人界的生灵。沉睡的月之女神,潜伏的灰色罪恶。妖魔,仙灵轮回,因果你们还在,我便无惧!
  • 不哭,全部都会好起来

    不哭,全部都会好起来

    六岁的艾笙清,就接受了双重打击,父亲的出轨妈妈的离开,她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有些抑郁······
  • 道心魔种之成东传

    道心魔种之成东传

    “什么是圣佛?为了一己之私,害了十几条性命的佛,不顾清远意志强行夺舍的佛?他就算是佛,也非贫僧心里的那尊佛。”玄悲大声喝道。“圣佛降世,泽被众生。这点小小的牺牲算什么?师兄还不快束手伏诛?”玄苦趁着老和尚抵挡玄难龙爪手的破绽,狠狠的在他胸前印了一掌。“凭什么他们注定要被牺牲,贫僧想不明白!也不必明白!更不愿明白!”玄悲嘴角溢血,苦苦的抵挡。
  • 静破

    静破

    如果给我重新选择一次,这个世界还是会这样
  • 落英劫

    落英劫

    呆瓜:“下面给大家讲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小仙女:“嗯,对!故事的内容很变态暴力哟。小朋友们千万不要偷看哦,爸爸妈妈可以讲给你们听嘛!”呆瓜:“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啦,一个完全没有主角光环的贱痞穷屌。不知道傻叉作者为什么会给我这么一个白痴的设定。说好的要帅气、要霸道呢,怎么感觉我全程都在被虐。”小仙女:“呆瓜,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好嘛,作者大大给你安排的身份最复杂呐。”呆瓜:“什么狗屁复杂身份,就是个人不人鬼不鬼的货。到哪都不受待见,还总被卷进各种冲突当中,被玩的体无完肤。”小仙女:“呆瓜不要不开心啦,不还有我陪着你吗。”呆瓜:“少来,你才是最大的boss,我就是被你玩坏的。”小仙女:“噢~是么?”
  • 霸气冲天系列16

    霸气冲天系列16

    杀人有罪吗?当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当你带着不凡的使命去杀人的时候,当你不杀人便被别人杀的时候--你不杀人,便即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有罪……
  • 明雄天下

    明雄天下

    明朝初期,燕王朱棣篡位,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永乐末年,建文帝之子为夺回父亲的江山与朱棣展开长达三年的战争,半生光阴随之流逝。
  • 仙道剑祖

    仙道剑祖

    太古的创世远古的辉煌上古的盛世一切都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近古一个卑微的生灵再此开始了他的足迹,一幕幕金戈铁马,骄阳似血的时代来临。无数仙佛魔道在这里纠缠不清,红尘如梦,岁月如歌,踏遍千山万水,走过春夏秋冬,蓦然回首间,仙途的终点就在远方。仗剑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