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1100000008

第8章 莫问是劫是缘(1)

看过许多云,走过许多桥,喝过许多酒,却只爱上恰当年华的你。那一年,你微笑倾城,染绿草原,爱的誓言在风中飘荡。经年之后,离别策马而来,他们都说,我们爱上了不该爱的人,注定逃不过爱的劫难。那时候,我们终于明白:爱,就是不问应不应该。和有情人做快乐事,莫问是劫是缘。

卿如不死定常来

若当垆的女子不死,

酒是喝不尽的。

我少年寄身之所,

的确可以在这里。

——于道泉

生离死别,想起这个词。

仿佛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这是逃不掉、猜不透的规律。不是眼睁睁看着她离去,就是在以后幽长寂寞的深夜里,把酒消愁,用怀念来祭奠曾经的美好。

再没有第三种选择。

于是,当他路过那条走了无数次的街道,看到那巧笑嫣然的卖酒女,记忆的碎片在时间里轮回。那时候,她轻轻提起衣袖,微笑着把小小的酒坛子递给他,再羞涩地别过头,任清风吹散发丝掠过眉梢。他看着她,会心一笑,仰头酒穿肠,白色衣衫,心起了风尘。那相逢一笑的瞬间,穿越了沧海桑田,涤荡轮回。

不知为何,这首诗总让我想起武侠与江湖,快意恩仇,带着尘世味道的感动。仿佛那一年,树下,篝火前,阿朱俏生生负手而立,浅笑轻盈,满目深情地说:“乔大哥,我们去关外牧马放羊,再也不回中原了……”然而经年之后,他们再也无法相见,彼年岁月那个牧马放羊的约定,乔峰永远不能实现。

佛海无涯。也许,仓央嘉措的心里,是整个江湖。所以,那些尘世的哀凉他比我们感受得更深。

不一样的年代,同样的绝望。

那一年,仓央嘉措以为,他可以日日跋山涉水,来这里一饮爱情甘醇。然而,那个和他把酒言欢的少女,却在流年里,与他挥手告别。而今,再次路过曾经的爱情,风景依旧,物是人非。

叹息,再叹息。

原来梦想和现实总不在一条直线上。

于是,只能以回忆的语气,说一声“如果……”

这样的往事,落在凡尘,几乎是每个人的一段往事的写照。所以,多年后,他们用自己的经历镂刻同样的传奇。

只是,不同的故事,便有了不同的色彩和语气。

于道泉先生的笔墨是淡淡的,他说:“若当垆的女子不死,酒是喝不尽的。”

平静地叙述着一段故事,就仿佛全然和自己无关。

然而越是如此,却偏偏越能触动人心,因为越是波澜不惊,越是深不见底。他的冷静淡然、不置一词,让读者在文字的空间里无限想象,脑海中出现一段段风花雪月的故事。明明是一个人的传奇,却因为不同的人生,成就了无数传奇。

每个人都在那里面看到了自己的镜花水月。

这才是一个诗人的伟大之处。

少年浪迹爱章台,性命唯堪寄酒杯。

传语当垆诸女伴,卿如不死定常来。

——曾缄

而一向以哀婉动人的曾缄,对这一首的翻译,却是我最不喜欢的。曾缄的诗,最明显的特点便是仿古,包括隐喻这种修辞手法,他都用得韵味十足。但这一首诗中“章台”的运用,却有点不得其法。不知道读者们会不会和我一样,看到“章台”二字就想起那首著名的“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虽然同样讲述的是分离之苦,但风尘味道太浓厚了一点。而“章台”又总让人想起花街柳巷这一类地方。太活色生香了,反而失去了感情本身的质朴。

即使忽略“章台”这个字眼,曾缄表达出来的意思和于道泉表达出来的依然有着不小的差别。读于道泉那首,你会觉得是因为诗中的人喜欢那个卖酒的女子才会常常来这里喝酒,而非本性浪荡。而曾缄这首给人的感觉却是诗中人本身流连酒肆,只是恰巧碰见了自己喜欢的女子。虽然结果都是因为女子离去,无心再留恋,但因为初衷不同,诗中男子的形象也就有了差别。

当垆女不死,酒量我无涯。

少年游荡处,实可在伊家。

——刘希武

当故事演绎到刘希武这里,又有了一番不同的景致。他的这首诗,会让人想起一个词——知己。“当垆女不死,酒量我无涯。”试问,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可以千杯不醉?于是,你第一时间想起了那句“酒逢知己千杯少”。其实,在于道泉的版本中并没有明确点明“酒量”这个词,于道泉说:“酒是喝不尽的。”可以理解为碰到了红颜知己,有很多心事可以聊,所以酒喝不尽,话说不完。也可以理解为,卖酒女子和来喝酒的人情深意重,在她这里,他可以想喝多少就喝多少,而不用考虑酒钱。

自然,刘希武理解的便是这第一种。我想,也许每个人,曾几何时,在生命中,都有过那么一位红颜知己,在心烦之时、开心之时,可以找她来倾诉,她会静静地听你诉说,和你共看这世间浩大、人情冷暖。

即使,人生不那么惊喜,但总有那么一二三刻,因为一位知己,你的心底会泛起一丝柔软,不多,但足以温暖半生。

那时候,你会就着将暮未暮的天色,在自家的庭院里,轻轻放上一架红泥小火炉,然后烫上一壶清酒。在自斟自饮那么几口之后,蓦然想起那么一个人来,想起她已不在,便在夜凉如水里,起身加一件外衣,微笑着道一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样的感情,不一定都和爱情有关,但,逝去了,总有那么一丝忧伤。

入山和汝断红尘

我底意中人儿,

若是要去学佛,

我少年也不留在这里,

要到山洞中去了。

——于道泉

这世上有没有一种感情,深厚到,只为一人,此心不转,若他离去,此心已老,别无所求?

如果你问我,我会告诉你:爱,就是生死相依,相濡以沫。

只是,这样的感情太珍贵,如一把似水流年,总在指缝间偷偷溜走。爱,它承载太多的光阴与无常,你听见爱情光临的声音,却以悲凉的眼神目送它离去,终于,心花零落,满地伤。

那时候,再遇到爱情,你忘却了心动;那时候,山前水畔,你转身离去,轻轻叹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爱情,冻结在从前的时光里。

从前的时光里,诗中的人也有那样的“一片沧海”。

那时候,他陪她看庭前花开花落,天上星繁星疏;她在他悠悠的眼眸里,读懂他的快乐与寂寞,那样两小无猜的岁月,是彼此年少记忆里最明快的色彩。

然而,“时间”这个词、“成长”这个字眼,是世间最无奈的颜色。我们接受了成长带来的欢喜,也必定要承受因成长而剥离出的无奈。

在某一年某一月,他们还是等到了那个躲不过的劫数。世间的种种,终于让诗中的那对恋人明白,曾经的一眼万年,已经注定他们是飞蛾扑火。

爱情,走到了绝境。多一步的擦肩,就是步步沦陷。女子忧伤地决定,此后漫漫人生,青灯古佛。他没有阻拦,那一刻哀莫心死,他淡淡地答:如果你了却了红尘,我亦不离不弃,从此遗世独立,守候至死。

泪,落了下来,是诗中女子的,也是自己的。

倘我意中人,

绣佛青灯屋;

我亦无留连,

遗世避空谷。

——刘希武

这首诗,仓央嘉措写得情深,刘希武译得凄美,凄美中,有着他一贯的高洁。我不知道,仓央嘉措书写的这个故事,是否触碰了刘希武心底某根被尘封的琴弦,但不可否认,在这首诗的翻译上,刘希武奏出了自己的高山流水。五言绝句深入浅出的意境被他用得炉火纯青。“绣佛青灯屋”营造出孤独、冷清的氛围,那种看破红尘,出家为尼的苍凉感一瞬间呼之欲出,“绣”字更是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女子孤独凄清的姿态。“遗世避空谷”则将男子凛然追随女子,高洁出尘、遗世独立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而这两种不同姿态的冷清则将那份浓浓的爱意,衬托得更为热烈,就像杨过和小龙女,外表冷冷清清,内心对爱则炽热如火。在刘希武的笔下,他们亦如那杨过和姑姑的十六年相别,遥遥相望而不得见,这是爱情最沧桑的浪漫,也是最执着的承诺。

情,是芸芸众生的桎梏。

看不开,逃不脱。

含情私询意中人,

莫要空门证法身。

卿果出家吾亦逝,

入山和汝断红尘。

——曾缄

逃不脱的曾缄,始终不像刘希武那样冷清与洒脱。他的诗,没有于道泉的淡然,也没有刘希武的江湖傲气,他的诗更像一本厚重的小说,将万种人生揉碎了捏合在一起。

缘浅却情深,有一种林妹妹式的悲悲切切,落花流水抛洒不尽的泪水,因此读起来,才有感同身受的痛彻心扉。

曾缄说:“卿果出家吾亦逝,入山和汝断红尘。”脑海里浮现的是潇湘馆中,眉目如画的贾宝玉,一往情深地望着林黛玉,悠悠地说:“你死了,我就做和尚去。”年少时的爱情,在长辈看来是个笑话。多年后,黛玉去世,宝玉娶了薛宝钗,但他的心,却始终没有离开那个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林妹妹,他也没有忘记当初对她的承诺,终是出了家,了却红尘。

这样的感情,和诗中所描述的如出一辙。曾缄对字词的拿捏也恰到处。“私询”二字准确地刻画出恋人亲密无间的模样,“卿”字读音优雅,加之在古文中常常出现,一个温润如玉的男子形象就这样徐徐展现在人们面前。而末尾简单的“断红尘”三个字则表现出了男子出家的决绝心态与伤心绝望的神情,读来让人伤神。

曾缄笔下的爱情,纯净、沉重,经不起岁月的蹂躏。每一个词句,都像是泪水浸泡的,字里行间,浓情厚意。

在曾缄的诗歌里,你会明白,世间总有重情意的男子。

已恨桃花容易落

彼女不是母亲生的,

是桃树上长的罢?

伊对一人的爱情,

比桃花凋谢得还快呢!

——于道泉

那一年林花谢了春红,渲染她最初的微笑,一笑倾城便成了诗卷。在古老的传说中,桃花只有七天七夜,夜尽天明,落花成冢。所以即使桃之夭夭,亦是短暂无常,人们传说着她的美丽,同样遗憾着她的无情。

所以,在几千年的文化里,桃花一直是爱情的代言。

从仓央嘉措写的众多诗歌来看,他虽贵为活佛,却绝非闭门不出,因为他的诗歌组合起来就是五光十色的生活。在他的阅历中,不光有情深似海、缠绵悱恻的女子,也有美丽无情、变化莫测的女子。

正如这一首诗歌描写的那样:男子邂逅了一个美丽的、如桃花一般灼灼其华的女子,他们曾花前月下,海誓山盟,说好一起闯荡世界。男子沉浸在恋爱的甜蜜中,幻想着有朝一日和女子一起采摘美丽的格桑花,或者站在纳木错湖畔,看落日西沉。然而,很快,他便梦醒了,因为女子转瞬间已然忘了昨日才许下的诺言。她要翩然而去,寻找下一段爱情。男子怔怔地听她描述对未来旅程的畅想,黯然神伤。

一个人的心,真的可以瞬息万变吗?爱,经不起天长地久的守候吗?

他猜不透。

“彼女不是母亲生的,是桃树上长的罢?”其实,本应该是同情或者感怀的心理。但于道泉先生对这首诗的翻译,却让人忍俊不禁,幽默诙谐的语气,一扫失恋的阴霾。

当然,于道泉先生对仓央嘉措诗歌的翻译,最讲究的就是“信”,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仓央嘉措在创作这首诗歌时,也是同样的表情和语气。

“伊对一人的爱情,比桃花凋谢得还快呢!”虽然说的是恋人无情,但因为用白话文写出来,加上“罢”“呢”这些语气词的运用,作为读者,我竟然读不出丝毫的伤感和怨恨,反而有一丝天真任性的孩童神态。仿佛是两个小孩子玩游戏吵了架一样,男孩子忍不住大声嚷嚷:“你一点都不诚实,怎么说变就变呢?以后再也不和你玩了。”嗔怪归嗔怪,烦恼归烦恼,但也是转瞬即逝的,并不是那种看透世间沧桑的大悲大痛。

这样质朴谐趣的风格,让我大胆猜测写这首诗歌时的仓央嘉措还应只是个少年郎,尚未来得及经历之后的糟心事,因此天真自然,说起不痛快的事,都是快乐的神态。

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曾缄

岁月流转,当快乐到了曾缄这里,诗中的少年郎已然长大成人,面如冠玉,剑眉星目。年少时天真任性的神态,消失在如星的眼眸里。这个时候的他,历经了悲欢离合,快乐来得不那么纯粹,悲伤走得不那么利落。人世间的背叛,他不能自已,原谅和忘记都不那么容易。

于是,那嗔怪里,也就多了些无奈。“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这两句从意思上来看,和于道泉先生的那首,并没有太明显的区别。但从细微的语气上来揣摩,却还是能读出不同的。于道泉先生的一个反问语气词“罢”,让诗歌更多呈现的是“怒”,而曾缄先生的一个揣测语气词“应”,则让诗歌呈现的是“叹”。

一个字的改变,完全推翻了之前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意境,转而化为成年人略带不安的沉稳。

由爱故生怖,由爱故生忧。从不安到忧伤,曾缄将情绪转化得不露痕迹。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同样是对爱人变心之快的指责。于道泉给人的感觉是发泄,且酣畅淋漓。曾缄表现的则更多是忧伤,有一种女子照花前后镜,自怨自艾的味道。桃花易落,已是平生一大恨事,可为什么,我所遇到的爱人,你的心竟然比落花还要无情,太容易凋逝,完全不懂赏花人的心思?

为什么不能再停留得久一点,让我多获取片刻的快乐?语气里,虽是对爱人的哀怨,却也有对命运的无奈。

读曾缄的诗,更像是在读一段岁月。快乐与忧伤总是并行的,但并不妨碍它的美丽。

心箭如何挽得回

如果你问我爱是什么,我会告诉你爱就是不问所以然。

然,古往今来,关于爱的解释却多如繁星。

有人说,爱是“我愿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有人说,爱是“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也有人说,爱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同类推荐
  •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当诗人遇到爱情,世界上就有了最美的语言,那就是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精选中国古代的爱情诗篇,用诗一般的语言,从相遇、相思、相守、离别、离弃、祭奠六个方面对这些情诗进行了解读。作者在品读、解析的过程中挖掘出了诗词背后诗人们的爱情故事,呈现出了诗词的写作背景。《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历史爱好者以及对诗词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你不必完美

    你不必完美

    活着是为了追求什么?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怎样的一生才不后悔?几乎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在心底叩问过自己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既要了解社会,更需认识自我。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标准答案永远只存于自己心中。涉江而过,芙蓉千朵。生命厚重漫长,却又似浮光掠影。在缤纷迷离的光影交错中,你望见自己的倒影了吗?打开《新语文课外读本:你不必完美》,看看那些名家们是如何看待时间与生命、思索自我与人生吧。
  •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朱自清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心灵真经

    心灵真经

    《心灵真经》是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殷谦的心灵感悟文集。它是《人经》三部曲的作品子集,对当今人们普遍表示“可以理解”的一些以时尚与潮流的“身份”出现的超低俗甚至庸俗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热门推荐
  • 美人如玉:绝佳大小姐

    美人如玉:绝佳大小姐

    一次旅行,宿命的安排让她跨越千年重回到那刻骨铭心的过去。漫天梨花树下,俊美如谪仙的他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丝祈求。“如嫣,这辈子,下辈子,生生世世,你都不要离开我好不好?”他睨着她,俊美无暇的容颜上荡漾出一抹宠溺的笑容。“嫣儿,从来没有哪个女人能够让我如此痴狂,你做到了,还那样彻底,我爱你,所以,我必须把你牢牢的禁锢在我的身边。”她的眼底透着彻骨的寒意,如果没有你,思辰哥哥就是属于我的,为什么,你要出现,来破坏属于我的幸福,我恨你。当一次一次纠缠,最终牵出彼此的身世之谜以后,他们又该何去何从?他们的关系就像盘旋在大树上的蔓藤,越牵越紧,再也逃不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只骄傲的写手

    一只骄傲的写手

    网文界真的没有金字塔么?网文界真的已经日薄西山了么?网文界新人真的无法成神么?网文界……………………………?………………………………………………………也许真的是真的。但是我真的真的真的……很想成神!!!你们呢???企鹅群:【118323049】
  • 天门大会

    天门大会

    这是作者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徒步千余里山路,走访百余位老人,挖掘、抢救的不应遗失的史料。
  • 八荒鬼域

    八荒鬼域

    天降阴阳眼,日子从此不平凡。可祸福相依老道士的消失究竟是怎么回事,诡异的羊头尸体又会牵扯出什么,怨念在滋生,生命在消亡,这一切循环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种大域。
  • 大帝之巫始祖

    大帝之巫始祖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了。我们所做的一切,会不会只是外面世界的一部电视剧,或者说一部小说而已……原本我会像其他人那样混混僵僵的活下去,当个普通人。上学、长大、结婚、生子、老去、死亡。直到…五十年前,我遇见了一群人,他们让我想起了自己是谁,找到了世界的大门、摆脱命运的枷锁…………
  • 剑武尊

    剑武尊

    拥有世间独一无二的吞噬域,却惨遭宗门遗弃。莫欺少年穷,此仇我林夕尘将来必报。自此林夕尘踏上了变强的道路,悟儒道,斩魔根,得梦道种子。争雄圣院,踏天下诸骄....然而,正当林夕尘行走在强者的道路上时一场天大的阴谋逐渐浮现。万年前圣人,十万年前的不死人,纷纷显现,欺天棋局进入最后阶段....
  • 时间拯救者

    时间拯救者

    林灵是一个无恶不作坏到极点的人,在一次车祸中死了。而他的灵魂被地狱审判官强制拖进了地狱,准备对他终生囚禁,就在他要被地狱审判官封印的那一刹那,天堂最高境界的其中一位主神拯救了他,只因无恶不作的他做了一件善事——孝顺自己年迈的母亲。就这样,他的灵魂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尸体,奇迹一般地活了过来,并且逐渐发现了神赐予了他可以掌控时间的能力。于是满怀感恩的他,决定改过自新,做一个好人,做一个超级英雄,拯救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 萌仙有田

    萌仙有田

    你是食肉的,我也不是吃素的,既然志趣相投,我俩必为闺蜜!
  • 假偶天成

    假偶天成

    假戏真做,大明星与身家过亿的初恋男神再续前缘。因节目意外,一对已经分手的情侣迫于外界绯闻压力不得不又装作复合。在外界纷纷猜测他们何时结婚的时候,他们才尴尬地假戏真做青涩地谈起恋爱;而当外界以为顾荏苒借口拍戏其实是去美国生子的时候,其实顾荏苒正在傲娇地与男朋友闹冷战。而等他们俩终于别别扭扭打算结婚的时候粉丝们纷纷抗议表示,他们等得花都谢了!
  • 中华营养百味:心脏病调养食谱

    中华营养百味:心脏病调养食谱

    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脏病是老人的高发病,来得突然,而且还能要了人的命,心脏病患者其实都要养,不能着急,不能生气,在饮食方面也要有讲究,要学会正确的饮食调养法。《心脏病调养食谱》对心脏病及其合并症患者宜吃什么,忌吃什么如何配膳等知识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详细地介绍了对心血管病预防和治疗有较好效果的膳方剂。内容丰富,科学实用,可供心脏病患者,广大中老年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