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7300000024

第24章 风物绘(2)

我问邓安庆:“现在过年回湖北还适应吗?”他说:“不大适应,觉得冷。”湖北那边气温跟安徽也相差不了几摄氏度,但江边城市的冷是湿冷。汽车从长江边驶过的时候,冬天的江面上起一层白雾,浩浩荡荡地向上升腾着,然后鬼鬼祟祟地顺着马路、街道、树篱、明渠、小河汊子涌向城区,给楼房、人、鸡、毛驴、巴儿狗裹上一层湿冷的套子。我有一次看邓云乡先生写苏州美食,不知道怎么的岔到苏州冬天的冷上面。邓先生打小生活在北京,习惯冬天家里有煤火的生活。第一年到苏州立刻被来了个下马威,他说被冻得天地之间逃无可逃,躲无处躲。他当时被调到苏州教书,只要不上课就像坐月子的妇女一样拥被在床上抖,下了床就跑到澡堂热水里泡着。上来趁着点热乎劲,飞奔回宿舍,赶紧上床,他说一冷根本没有心情读书做事情了。我觉得在南方,冬天最难受的一件事情,是上公厕。冷到零下七八摄氏度,蹲在坑上没一会工夫腿也麻了,屁股也冻紫了。我小的时候一到上茅房的时候就到处找报纸,卷了夹在腋下。点着了往坑里扔,能烧很长时间,蓝焰焰的火苗子。后来看茅房的人说这样很危险,会把沼气引着的,把茅房炸塌了大家都上不了厕所。奈何!

南方人如果一直待在老家没动窝,习惯这种湿冷倒不觉得什么。如果到了北方用过暖气之后,再回来可就有点扛不住了。就像一个人过惯了好日子之后,又掉过头来过苦日子,会觉得格外苦。很多南方人到了北方不想回来,是因为习惯了北方冬天屋子里有煤火或者暖气的生活,不复有过去的抗冻能力。出了山海关再往北,冬天如果屋子里没有暖气或者火炕,那是会死人的,取暖是基本的生活条件。过去部队军需是以黄河划界的,比如说黄河以南,值班站哨的军大衣里面是没有羊毛的,黄河以北才有。所以北方人到了南方会被我们这边长夏苦热和冬天湿冷吓倒,咋舌道:“没想到你们这边冬天这样难过!家里、家外一样冷!”他这个话是说到点子上了,南方这边到冬天屋里屋外一样冷,过去除了少数党政机关、医院、澡堂子供暖之外,其他地方一律是这种湿冷。冬天起床或者不起床这个选择,艰难得不亚于是杀身成仁还是苟且偷生。

在南方,冬天取暖不外乎曝背或者站桶。冬天太阳难得,偶然遇到一个晴天,全村男女老幼找个向阳的地方。有站的,有蹲的,女的带点针线活,男的带上烟、茶,晒一会,身上暖洋洋的。刚有点睡意的时候,太阳被云遮住了,寒意顿然上来。站桶这个古物,现在皖南山区偶尔还可以见到。我有一年冬天到九华山去,山上刚刚下过一场大雪,鸟兽绝迹。晚上冻得脚像狗咬一样,我就问旅店的老板可有什么取暖设施,他把我引到他闺女旁边,叫他闺女从一只木桶里爬出来,然后让我站进去暖和一会。站桶下面有一盆炭,烤得人下半身热烘烘的。我就站在这个木桶里看了一会电视,但他闺女的嘴越噘越高,我得了一会热气之后就跟她换岗了。

南方的屋子盖得高,白墙青瓦,好是好看,但非常不适宜人的居住。建筑上讲究起高屋脊,马头墙。房子盖得越高越显示家道兴旺,完全不考虑居住的合适性。冬天穿堂风砭人肌骨,小刀似的。一般吃年饭还讲究个排场,一家人聚在堂屋。堂屋中间有条香案,上面放着几个大胆瓶,还有一个中堂画,福禄寿喜,或者八仙过海,或者仙鹤,或者钟进士打鬼、南极老仙翁,左右两边挂对联。联语一般是“读书好,经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或“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对联挂久了,半红不白的样子,看着也觉得冷,几支蜡烛死样活气地燃着,全家人就坐在这种寒气笼罩中吃饭、喝酒。吃着吃着菜就上冻了,所以南方菜当中有许多这个冻那个冻,比如鱼冻、肉皮冻、黄豆猪脚冻。

我无端地揣测周作人先生附逆,估计还是因为南方的寒威。他在文章中说:“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我住在北京,于是北京成了我的故乡。”“至于冬天,就是三四十年前的故乡的冬天我也不喜欢:那些手脚生冻瘃,半夜里醒过来像是悬空挂着似的上下四旁都是冷气的感觉,很不好受,在北平的纸糊过的屋子里就不会有的。在屋里不苦寒,冬天便有一种好处,可以让人家做事:手不僵冻,不必炙砚呵笔,于我们写文章的人大有利益。北平虽几乎没有春天,我并无什么不满意,盖吾以冬读代春游之乐久矣。”

周先生是一个很讲究生活质量的人,梁实秋曾到过他家里。“一张庞大的柚木书桌,上面有笔筒砚台之类,清清爽爽,一尘不染,此外便是简简单单的几把椅子了。照例有一碗清茶献客,茶具是日本式的,带盖的小小茶盅,小小的茶壶有一只藤子编的提梁,小巧而淡雅。永远是清茶,淡淡的青绿色,七分满。房子是顶普通的北平式的小房子,可是四白落地,几净窗明。”现在忽然叫他南迁,去过难民生活,他不能不有所思量,思考的结果是自己是个“日本通”,老婆也是东洋人,想来东洋人不会对他怎么样,加上南方冬天又那么冷,夏天蚊虫又多。就这么一迟疑,后来做了汪精卫政权的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蒋梦麟回忆说:“抗战的时候,他留在北平,我曾示意他说,你不要走,你跟日本人关系比较深,不走,可以保存这个学校的一些图书和设备。”于是,他果然没有走,如果蒋的说法是成立的,那么周二先生不仅不是什么附逆,而是“潜伏”了。

一般说到故乡多是好话,什么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有点出息的人是集荡子与游子于一身,他在老家自然是不受人待见的。汉刘邦在老家就以“不事生产”出名,到处吹牛说大话。他要尝够了故乡的世道浇漓之后,才能发现它的好。张恨水的自传中提到安徽老家潜山也没多少好话。说他从上海失业回来之后,乡人报之以白眼,他只好整日窝在祖宅的一间破屋里看书,连人都不愿意见。后来在家乡存身不住了,才又出到外面谋生路的,最后定居到北平。他对故乡气候的冷和人情的冷有彻骨认识。抗战军兴时他在西迁的路上,看到铁炉子的烟囱,写了一篇文章深情回忆北平铁炉子云:“过了半辈子夜生活,觉得没有北平的冬夜,给我以便利了。书房关闭在大雪的院子里,没有人搅扰我,也没有声音搅扰我。越写下去电灯越亮,炉子里火也越热,盆景里的花和果盘里的佛手在极静止的环境里供给我许多清香。饿了烤它两三片面包,或者两三个咖喱饺子,甚至火烧夹着猪头肉,那种热的香味也很能刺人食欲,斟一杯热茶,就着吃,饱啖之后,还可伏案写一二小时呢。”

最近有个放屁狗专家说,为什么不提倡南方普遍供暖呢,因为南方人天生不适应暖气。这个王八蛋是没有被南方的冬天好好地冻过,冻他三五个冬天他就老实了。其实这就是一点基本常识的问题,没有哪个地域的人就喜欢受罪,不喜欢享福的。阿城曾写过一篇叫《南方》的小文章,文章里面有个叫何刚的北方人出差到上海,他被冻得受不了,就去问服务员。“女服务员正用冻得胡萝卜一样的手点钞票,说:‘侬阿是香港来?哪能勿住饭店?阿拉南方冬天没有火的,国家规定。’头都不抬一下。”

夜晚的密码

天气开始热起来。只要雨一停,气温马上回到三十五六摄氏度。如果傍晚的时候能来一场雨就好了!晚上我出去跑步的时候,对着天空伸了伸手,好像能摸到空中的水分,但终究还是没有下,所以没有理由不跑。街上没办法跑,一到傍晚到处是烤羊肉的摊子,卖龙虾、手机贴膜、内裤丝袜、假进口香水、肉夹馍、凉粉皮的摊子。不时有人忽然贴到身边来,把曲在手腕里的东西在你眼前一亮:“要手机吗?”“不要!”这家伙迅速融化到夜色当中,如同一滴水融到大海之中。我要去的地方是一个操场,那里没有人跑步,但要偷偷溜进去。操场有一条塑胶跑道,中间长满了荒草,两头有球门,没有网子,像张开的大嘴。我一般沿着跑道跑,有时也横着跑过去。草里面有些虫子被赶出来,它们擦着我的腿,或者蹦出去,或者飞出来,夜航的飞机一样,在操场上跌跌撞撞地飞行。

远处有三个中年妇女如同打家劫舍一样走着。我每次跑过她们身边的时候,能听到只言片语,诸如华联上海青多少钱一斤,猪肉少吃,猪吃了有毒饲料,四个月就长大了,人吃多了会变猪。后来我听到她们说某某身材很好,不知道是不是说我的。跑到第三圈,我就歇一会。我永远不会让自己运动过劳。我爬到一个裁判台上,这个操场周围有四个裁判台,其中有个最高的。我爬上去,把两条腿从裁判台前面的空隙伸出来,一边喝水一边往四周看。到处狼烟四起,大约快下雨了,城外的农民在放火烧菜籽秸子,空气中有一种刺鼻的煳味。离这里不远是一个广场,传来《爱情买卖》的音乐,一堆妇女在那里大跳其舞:“爱情不是你想买——”近处有一种挖地的设备,把地底下的泥打成泥浆翻上来,晚上载重卡车卷起漫天尘埃开进来拉土。就在这种烟尘、粉尘窝里,还有十几处中老年人自发的健身场所。

他们傍晚的时候就骑着三轮车拉了半人高的喇叭,从路灯杆上偷电或者自带蓄电池,六点一过就操练起来。附近工地腾起的烟尘,差不多被他们吸进去一多半。有他们过滤和没他们过滤真不一样。各个点的舞风不一样,最火的一个点有一百来个中老年妇女在跳,同时扭腰拧胯。先前伴乐是“大姑娘美来,大姑娘浪——”最近改乐风了,似乎加了一点迪兹·吉莱斯皮的爵士乐风在里面。最少的点是三个人跳,江南丝竹,“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转身,作不胜娇羞状,然后捧水,深呼吸,作陶醉状。快节奏的少,最快的舞就是“我为亲人洗衣裳”的洗衣舞。惊闻大兵来了,欢呼雀跃。然后抢来衣服,奔到河边,掬水互泼,分别有架杆、晾衣、将阿兵哥衣服折起等肢体语言。三个老太太做得慢是慢点儿,可是一丝不苟。亲人来了,手搭凉棚,一搭要搭半天。胖手拢到眼睛上,左看一眼,右看一眼。亲人还不来,又回身张望,又要转半天。亲人还不来,急得我要死,暗骂:“狗日的还不来,不洗了!”

这个点最多的时候五个人,最少的时候一个人。雨雪不辍,除了一年三节,他们天天来。一跳跳到九十点钟,然后骑着小三轮车,有个老头跟在后面扶着上面的音响器材,顺着晚上人潮往家走,一边走一边喊:“借光!借光!借光啊!”街上摆摊的就把东西往后撤撤,让他过去。领舞的是他家老太太,天冷时穿一身大红色的毛衣,上面有菱形的图案。夏天老太太喜欢穿一身淡黄色的旗袍,肩膀上有一朵大牡丹花。在前襟上佩一朵白兰花,手里捏着一柄檀香扇。他们跳的地方有一个台阶,老太太站在上面领舞,下面有三两个人随她学,不收学费,交点电费就行了。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老头就骑着小三轮来接她。有时候老太太走得早,老头就在家把饭做好送来。两个人坐在台阶上,老太太吃饭,老头子在旁边帮她整衣服,用一种爱怜的眼光看着老太太。

还有一组是最炫民族风,七个老头,中间有个女的。玩民乐的,三个拉二胡的,一个弹月琴的,一个吹笛子的,一个弹琵琶的,还有一个吹笙的。女的碰小铃铛,过一会,“叮”地碰一声就行了。水平依我看都不怎么样,仗着后面音箱里的音乐伴奏还能听听。一般演出的曲目是《春江花月夜》《姑苏行》《扬鞭催马送粮忙》《良宵》,吹笛子的一时接不上来气,就拖着笛子在旁边喘一气,甩甩笛子中的口水。他们要是都不演奏了,单听听音乐伴奏还是蛮好听的。如果他们齐奏起来,就像蜂巢泼了滚水,一片嘤嘤嗡嗡的响声。他们演出的地方原属一个要饭的,要饭的嫌他们吵,晚上他们一来,他就走了,到附近的公交车站要钱去,等到十一点以后他们走了,才回来铺铺盖卷睡觉。晚上临睡之前,把地上的香烟头子扫一扫,长的,捡起来点火嘬一口。黑暗中有个红点子一亮一亮,这半根烟抽完,他就要睡觉了。第二天早上他要赶到北二环那边要钱去,在车海中拿个鸡毛掸子,红灯一亮,车子停下来了,他过去在人家车上掸那么几下,伸手要钱。一上午弄好了,能要个二十块钱左右。

同类推荐
  • 回家

    回家

    刘国芳对生活进行高度的审美把握,对生命、人性的认识达到更高的层面,创造出极有意味的作品。即使是生活中一个简单的细节,一件普通的事件,一句平凡的话语,在刘国芳的笔下,都能洋溢着一种诗意美。他的小小说不仅体现了这一文体特有的瞬间感染力和冲击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本书收入刘国芳最新发表的小说70余篇,这些小说在有限的艺术篇幅里,形成一种独特的内蕴美,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达到了一种理性的、哲学的高度,读后使人心弦为之颤动。
  • 代号黑寡妇

    代号黑寡妇

    这是一部把科学、历史、战争三者完美融合在悬疑之中的跨界小说。古老而神秘的黑社会帝国组织黑寡妇,秉持“世界本为混沌”信条,以搭建上流社会的社交平台作为面纱,秘密操控各国政治经济。约纳斯?海因里希入主黑寡妇后,更是将蜘蛛的疯狂推向极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海因里希利用《圣经》中的堕天使、领先世界50年的黑寡妇先进科技,逐步操控世界,想要摧毁这个世界的文明,蓄意实施“灭绝人种计划”。但反黑寡妇联盟成员布兰特的意外出现,却使海因里希的“灭绝人种计划”受阻.....
  • 美国FBI重案实录

    美国FBI重案实录

    本书为美国著名罪案小说家,独立撰稿人丹尼斯·赛琳杰所著,他于两年中走访了多位美国FBI联邦调查局退役特工,根据他们口述,将他们特工生涯中主办或参与的几十起轰动全美的案件破获过程记录下来,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工写成此纪实小说。本书中涉及的案件全部为真人真事,许多案例曾被改编为享誉全世界的好莱坞电影。在这些令人发指的案件背后,读者不仅能见识到一个个诡异、狡诈的罪案,也能感受到为正义出击的FBI特工们舍生忘死,追寻真相的气魄,更能体验到破译谜题的快感和学到FBI侦破疑难案件的经验与知识。
  • 我在最温暖的地方等你

    我在最温暖的地方等你

    《我在最温暖的地方等你》收录了24个暖心故事,6封长信,6首短诗;刘墨闻风格式的温暖和贴心。让人相信爱情,相信生活中每一对爱人在一起的相互包容、理解和守望。“烧纸”和“纸人”的恋情,”梅姐“和”秋生“的相濡以沫、”方华“和“沙芳华”的小恩小怨。每一对恋人的故事,总是让我们掉完眼泪又笑起来。这也是刘墨闻的故事最独特的魅力。他们不是令人羡慕的王子与公主,不是跌宕起伏如韩剧的情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经历中,都会感受得到的,在爱情里的误会、磨合、忍让、感恩和宽恕。每一个读者,都会在这本书的故事里,找到自己!
  • 有话这样说

    有话这样说

    《有话这样说》是作家吴邦国近年来的故事作品选集,收录60余篇作品。作者善于用独到的眼光审视日常生活,选取最能打动人心的视角和细节,展示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常常以平凡事件中细微的情感元素作为作品的切入点,从容不迫,却又跌宕婉转,具有与众不同的幽默特质和犀利的批判锋芒。其叙述语言简明生动、清新自然、雅俗共赏、别具一格,拥有很强的艺术冲击力,在不经意之中,或点亮读者的目光,或引爆读者的笑声,同时又赋予作品以难以言传的复杂情感、丰富的联想以及深刻的反思。
热门推荐
  • 返明

    返明

    机缘巧合之下,大天朝的一名普通的乡镇公务员灵魂穿越,附身在了刚刚成年的少年崇祯的身上。他将何去何从呢,历史还会重演吗?
  • 红楼的草根儿们

    红楼的草根儿们

    从不同视角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了解读,看十二个小人物是怎样串起红楼史话的。
  • 穿越者的琉璃次元旅

    穿越者的琉璃次元旅

    在死亡的威胁下,跨入另一个世界的他!在次元的旅行中,解开隐藏在背后的事!属于他的次元旅,在被选中的那一刻起!无形的齿轮便已经开始转动,未知的隐藏在时空背后的故事,缓缓揭幕……以上,你认真看就输了……这是一个关于穿越到各种世界小白的故事[不正常的尸体派对][包含前传遥远的歌谣的‘灼眼的夏娜’]与之后的原创剧情[神代战争……]PS-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去作者的讨论群……一七二三八八一零八
  • 婚姻和谐法则

    婚姻和谐法则

    本书对夫妻关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分析,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夫妻的情爱心理和性爱心理,真切地阐明夫妻和谐的相处之一道。
  • 登相国寺阁

    登相国寺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极弧

    太极弧

    宇宙无限大,有什么能与之相较?或许有人会说没有什么能和宇宙相较。但是有的人会肯定地回答你:有,就在每个人的身上。宇宙有许多秘密,知道秘密的人是谁呢?是探险家,秘密就在他们无限冒险的勇气里。蔺千寻,古武传承少年,依靠科技领悟出太极最终极奥秘太极弧,一步步探索宇宙的秘密!
  • 帝尊养妻:废柴大小姐

    帝尊养妻:废柴大小姐

    他,遵从誓言将她从二十一世纪送回伊祁大陆,她,本是杀手之王,一朝穿越沦为废柴,养圣兽,炼仙丹,偶遇国师却一眼万年,待到记忆破封,她又负了谁...他死在了她的怀里,她背对着另一个他声声嘶吼,这一刻她哭的像个孩子,这一刻他眉头紧蹙走到她身边:“好了,别哭了,我帮你救他。”女子抬头:“真的?”
  • 绮梦柔花

    绮梦柔花

    武当俗家弟子林枫在执行一次危险任务时成功穿越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在那里强者为尊,没有天地法则的限制,杀人夺宝更是家常便饭。林枫怀着他那个俗世的绮梦来到了这里,且看他如何在这里一步步走向他的绮梦......
  • 万代神印

    万代神印

    刘洋是一名高三学生,在高考那天和自己喜欢的女孩表白之后,两人再去吃饭的途中,中途突发情愫。可意想不到的车祸使他死去,就这样不知觉的穿越了,在这个金字塔一样的世界。为了活下去而努力奋斗,这个需要真正努力的世界很残酷,可是也很美丽。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了她也来了这个世界,为了找到她而努力努力在努力的故事。。。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一步登天,也没有什么不劳而获,更不会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垃圾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刘洋也会渐渐明白这些。
  • 妄破虚空

    妄破虚空

    读心之人受人蔑视,一个被视作怪物与废物的少年,当金红色的光柱辉耀之时,便是他跳出命运之轮回。修炼的路途艰险,他究竟是成为盖世强决,还是默默地破败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