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600000050

第50章 王弼(2)

(1485—1486页)《晋书》卷六十八《纪瞻传》:

召拜尚书郎,与(顾)荣同赴洛,在途共论《易》太极。荣曰:“太极者,盖谓混沌之时曚昧未分,日月含其辉,八卦隐其神,天地混其体,圣人藏其身。然后廓然既变,清浊乃陈,二仪著象,阴阳交泰,万物始萌,六合开拓。《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诚《易》之太极也。而王氏云‘太极天地’,愚谓未当。夫两仪之谓,以体为称,则是天地;以气为名,则名阴阳。今若谓太极为天地,则是天地自生,无生天地者也。《老子》又云‘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资始冲气以为和。原元气之本,求天地之根,恐宜以此为准也。”瞻曰:“昔庖牺画八卦,阴阳之理尽矣。文王、仲尼系其遗业,三圣相承,共同一致,称《易》准天,无复其余也。夫天清地平,两仪交泰,四时推移,日月辉其间,自然之数,虽经诸圣,孰知其始。吾子云‘曚昧未分’,岂其然乎!圣人,人也,安得混沌之初能藏其身于未分之内!老氏先天之言,此盖虚诞之说,非《易》者之意也。亦谓吾子神通体解,所不应疑。意者直谓太极极尽之称,言其理极,无复外形;外形既极,而生两仪。王氏指向可谓近之。古人举至极以为验,谓二仪生于此,非复谓有父母。若必有父母,非天地其孰在?”荣遂止。

(1819—1820页)《晋书》卷七十五《范宁传》:

时以浮虚相扇,儒雅日替,(范)宁以为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于桀纣,乃著论曰:

或曰:“黄唐缅邈,至道沦翳,濠濮辍咏,风流靡托,争夺兆于仁义,是非成于儒墨。平叔神怀超绝,辅嗣妙思通微,振千载之颓纲,落周孔之尘网,斯盖轩冕之龙门,濠梁之宗匠。尝闻夫子之论,以为罪过桀纣,何哉?”

答曰:“子信有圣人之言乎?夫圣人者,德侔二仪,道冠三才,虽帝皇殊号,质文异制,而统天成务,旷代齐趣。王、何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以惑世。搢绅之徒,翻然改辙,洙泗之风,缅焉将坠。遂令仁义幽沦,儒雅蒙尘,礼坏乐崩,中原倾覆。古之所谓言伪而辩、行僻而坚者,其斯人之徒欤!昔夫子斩少正于鲁,太公戮华士于齐,岂非旷世而同诛乎!桀纣暴虐,正足以灭身覆国,为后世鉴戒耳。岂能回迴百姓之视听哉!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吾固以为一世之祸轻,历代之罪重,自丧之衅少,迷众之愆大也。”

(1984页)《殷芸小说》卷五《魏世人》:

王辅嗣注《易》,笑郑玄云:“老奴甚无意。”于时夜分,忽闻外阁有著屐声,须臾即入,自云是郑玄,责之曰:“君年少,何以穿凿文句,而妄讥诮老子邪?”极有怒色,言竟便退。辅嗣心生畏恶,经少时,乃暴疾而卒。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1035—1036页)《南齐书》卷三十九《陆澄传》:

时国学置郑(玄)、王(弼)《易》,杜、服《春秋》,何氏《公羊》,麋氏《谷梁》,郑玄《孝经》。澄谓尚书令王俭曰:“《孝经》,小学之类,不宜列在帝典。”乃与俭书论之曰:

《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弥天地之道,通万物之情。自商瞿至田何,其间五传,年未为远,无讹杂之失;秦所不焚,无崩坏之弊。虽有异家之学,同以象数为宗。数百年后,乃有王弼。王济云弼所悟者多,何必能顿废前儒。若谓《易》道尽於王弼,方须大论,意者无乃仁智殊见。且《易》道无体不可以一体求,屡迁不可以一迁执也。晋太兴四年,太常荀崧请置《周易》郑玄注博士,行乎前代,于时政由王、庾,皆隽神清识,能言玄远,舍辅嗣而用康成,岂其妄然。太元立王肃《易》,当以在玄、弼之间。元嘉建学之始,玄、弼两立。逮颜延之为祭酒,黜郑置王,意在贵玄,事成败儒。今若不大弘儒风,则无所立学,众经皆儒,惟《易》独玄,玄不可弃,儒不可缺。谓宜并存,所以合无体之义。且弼於注经中已举《系辞》,故不复别注。今若专取弼《易》,则《系》说无注。

《左氏》太元取服虔,而兼取贾逵《经》,由服传无《经》,虽在注中,而传又有无《经》者故也。今留服而去贾,则《经》有所阙。案杜预注《传》,王弼注《易》,俱是晚出,并贵后生。杜之异古,未如王之夺实,祖述前儒,特举其违。又《释例》之作,所弘惟深。

(683—384页)《文心雕龙·论说》:

详观兰石之《才性》,仲宣之《去伐》,叔夜之辨声,太初之《本玄》,辅嗣之两《例》,平叔之二论,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论之英也。

(683页)《文心雕龙·论说》:

若毛公之训《诗》,安国之传《书》,郑君之释《礼》,王弼之解《易》,要约明畅,可为式矣。

(705页)《颜氏家训·勉学》

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以农、黄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业,弃之度外。而平叔以党曹爽见诛,触死权之网也;辅嗣以多笑人被疾,陷好胜之穽也。

(《颜氏家训集解》,186页)《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五《经籍考二》:

陈氏曰:自汉以来,言《易》者多溺於象占之学。至弼始一切扫去,畅以义理,于是天下宗之,余家尽废。然王弼好老氏,魏、晋谈玄,自弼辈倡之。《易》有圣人之道四焉,去三存一,于道阙矣,况其所谓辞者,又杂异端之说乎。范宁谓其罪深于桀、纣,诚有以也。

(5224—5225页)《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一《经籍考三十八》:

(《老子略论》一卷)晁氏曰:魏王弼撰。凡十有八章。景迂云,弼有得于《老子》,而无得于《易》,注《易》资于《老子》,而《老子论》无资于《易》,则其浅深之效可见矣。

陈氏曰:魏、晋之世,玄学盛行,弼之谈玄,冠于流辈,故其注《易》亦多玄义。晁以道言弼注《易》亦假《老子》之旨。

(5940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经部一》:

(《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寝流于谶纬。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自标新学。然《隋书·经籍志》载晋扬州刺史顾夷等有《周易难王辅嗣义》一卷,《册府元龟》又载顾悦之(案悦之即顾夷之字)《难王弼易义》四十余条,京口闵康之又申王难顾,是在当日已有异同。王俭、颜延年以后,此扬彼抑,互诘不休。至颖达等奉诏作疏,始专崇王注而众说皆废。故《隋志》“易类”称:“郑学寝微,今殆绝矣。”盖长孙无忌等作《志》之时,在《正义》既行之后也。

(《四库全书总目》,3页)朱彝尊《王弼论》:

毁誉者,天下之公,未可以一人之是非偏听而附和之也。孔颖达有言:“传《易》者更相祖述,惟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盖汉儒言《易》,或流入阴阳灾异之说,弼始畅以义理。此伊川程子语其徒,学《易》先看王弼注也。惟因范宁一言,诋其罪深桀纣,出辞太激,学者过信之。读其书者,先横“高谈理数,祖尚清虚”八字于胸中,谓其以《老》、《庄》解《易》。然弼既注《易》,别注《老子》,义不相蒙,未尝以《老》、《庄》解《易》也。吾见横渠張子之《易说》矣,开卷诠乾四德,即引“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二语,中间如“谷神”、“刍狗”、“三十輹为一毂”、“高以下为基”,皆老子之言。在宋之大儒,何尝不以老庄言《易》,然则弼之罪亦何至深于桀纣邪?

同类推荐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最为入世,而且也是对当时的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家。他们既是卓越的说客和谋士,又是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纵横之术”,即使以平民寒士之身,仍能跻身于庙堂之中影响众多国家的治国方略。这种能清洗掉诸侯列国国家机器的斑斑锈迹,让其越转越强力的现实是诸子中极为少见的。纵横家又是时代的推进器,他们将“春秋无义战”的无序纳入或“纵”或“横”有序的轨道,同其他诸子学派一起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宏图伟业。虽然,纵横家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他们活动的舞台后世已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策略和游说技巧却总是被后人从不同的方面发掘效仿,并引起国外学者浓厚关注。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思维水平发展的龙头代表,明确指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在哲学体系中的客观地位。这是建立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根基,也是掌握辩证方法的控制原点。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 本尼迪克特文选

    本尼迪克特文选

    思想者往往在压制和束缚中呼吸,但思想者的思想却永远是自由的。即使思想家的生命结束了,但思想的种子却会留下来。总有一天,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万古长青。《思想者的足迹》是一套有着深邃的科学与人文思想的丛书,所选书目皆是对其所处时代与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著作,语言流畅,用词审慎。我们编撰本丛书,旨在带大家走进思想者,感受思想者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魅力。也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吸取更多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养料。
热门推荐
  • 霸道首席毒宠美妻

    霸道首席毒宠美妻

    你不是我的宠物,你是我的毒药,我饮鸠止渴,穿肠烂肚终不悔......她是华都第一美人,他是华都隐形黑帝,她在他身边三年,没心没肺得过且过,他留她三年,却是自欺欺人,终于精疲力尽,想放自已一条生路,谁知她转身却是风云突变,命运的纠缠让彼此终于明白,爱,原来一直都在......
  •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武神毅

    武神毅

    天才林毅意外变废材,最后却走上强者之路,一路坎坷,一路威风。替父报仇,斩魔兽,灭仇家。“谁说经脉尽废就不能成为强者,再怎么说,俺也是有奇遇的人,哈哈”
  • 扫黑

    扫黑

    川江的黑恶势力十分强大,官、商、黑,几股势力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已经引起了警方的关注。一具布满谜团的无头男尸的出现,更是引发了公安和政界的一片哗然。以公安局长刘铁军和刑警总队重案支队长秦忠卿为首的正义一方,审时度势,明察秋毫,迅速实施了旨在扫除川江黑恶势力的“风云一号”行动。以长刀帮帮主常钰为首的黑恶势力,勾结公安局副局长江鸿均和市政府副秘书长林凡,企图扰乱川江扫黑行动。制造了一起起破坏事件。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 召唤之英雄无双

    召唤之英雄无双

    现代狼牙特种部队精英队员苏离,带着一座封印项羽、刑天、蚩尤无数不灭战魂的玲珑宝塔,穿越到了一个充满了传说的世界。且他发现宝塔有吞噬灵魂的功能,被吞噬的灵魂越强大,召唤出来的英雄越强大!于是,在穿越的第一天,苏离爆发了……
  • 朝朝暮暮相见欢

    朝朝暮暮相见欢

    晏欢觉得慕朝朝就是他完美人生的BUG无论是游戏还是现实她总会出人意表,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意外晏欢大神的心安定不下来了,所以他决定要修复这个BUG很久之后,慕朝朝听闻这个说法,一脸懵然的问晏欢:“你修复的方式就是不管游戏还是现实睡我睡我再睡我吗?”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 一步斑斓尘埃

    一步斑斓尘埃

    一张塔罗,改变了一切轨迹,她,华城名妓,祸水三国。想来一向无欲无求、问心无愧,却一步一步走向了刀尖毫无反抗之力。
  • 东夷远古秘密

    东夷远古秘密

    由一件金属雕像引出一个已尘封了很久的远古秘密,恐龙灭绝的原因,半兽人,炎黄大战蚩尤,引力门,平行宇宙,人类的困惑和未来,通过朱力、小凡和大刘、大胖父子四人的探索和奇遇,带你领略远古传说和现代科技碰撞的魅力,柔和美丽的自然,细致剖析的人类不安分的思维触觉,一切都在娓娓道来……作品里的科技应用都是真实的或将来能够实现的......作品里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影响你的欣赏力......通过阅读,在古代和现代智慧交互中,受到科普和文化熏陶,这也是作者的愿望。(支持理性奇幻,支持文化回归,敬请关注和交流)
  • 你是我掌纹的生命线

    你是我掌纹的生命线

    当年结婚,他是圆祖父临终前的愿望,她是挽救家族企业,婚后他依旧是市里有名的贵公子,她也依旧做着自己的事情,他夜夜笙歌,寻欢问柳,当整个M市的人都知道李家大少爷的妻子只是弃妇时,李家二少爷,她的初恋回来后,一切就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