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600000039

第39章 放达和任诞(4)

(1384页)《列子·杨朱篇》:

杨朱游于鲁,舍于孟氏。孟氏问曰:“人而已矣,奚以名为?”曰:“以名者为富。”“既富矣,奚不已焉?”曰:“为贵。”“既贵矣,奚不已焉?”曰:“为死。”“既死矣,奚为焉?”曰:“为子孙。”(夫事为无已,故情无餍足。)“名奚益于子孙?”曰:“名乃苦其身,燋其心。”(夫名者,因伪以求真,假虚以招实,矫性而行之,有为而为之者,岂得无勤忧弊邪?)“乘其名者,泽及宗族,利兼乡党,况子孙乎?”“凡为名者必廉,廉斯贫;为名者必让,让斯贱。”(此难家之辞也。今有廉让之名而不免贫贱者,此为善而不求利也。)曰:“管仲之相齐也,君淫亦淫,君奢亦奢。(言不专美恶于己。)志合言从,道行国霸。死之后,管氏而已。田氏之相齐也,君盈则己降,君敛则己施。(此推恶于君也。)民皆归之,因有齐国;子孙享之,至今不绝。若实名贫,伪名富。”(为善不以为名,名自生者,实名也。为名以招利而世莫知者,伪名也。伪名则得利者也。)曰:“实无名,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不伪则不足以招利。)昔者尧舜伪以天下让许由善卷,而不失天下,享祚百年。(伪实之迹因事而生。致伪者由尧舜之迹,而圣人无伪也。)伯夷叔齐实以孤竹君让而终亡其国,饿死于首阳之山。实、伪之辩,如此其省也。”

杨朱曰:“百年,寿之大齐。得百年者千无一焉。设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几居其半矣。夜眠之所弭,昼觉之所遗,又几居其半矣。痛疾哀苦,亡失忧惧,又几居其半矣。量十数年之中,逌然而自得亡介焉之虑者,亦亡一时之中尔。则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而美厚复不可常厌足,声色不可常玩闻。乃复为刑赏之所禁劝,名法之所进退;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誉,规死后之余荣;偊偊尔顺耳目之观听,惜身意之是非;徒失当年之至乐,不能自肆于一时。重囚纍梏,何以异哉?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所动,不违自然所好;当身之娱非所去也,故不为名所劝。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死后之名非所取也,故不为刑所及。名誉先后,年命多少,非所量也。”

杨朱曰:“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贫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虽然,贤愚、贵贱非所能也,臭腐、消灭亦非所能也。故生非所生,死非所死;贤非所贤,愚非所愚,贵非所贵,贱非所贱。(皆自然尔,非能之所为也。)然而万物齐生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皆同归于自然。)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此讥计后者之惑也。夫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者,德之至也。)

杨朱曰:“伯夷非亡欲,矜清之邮,以放饿死。展季非亡情,矜贞之邮,以放寡宗。清贞之误善之若此!”(此诬贤负实之言,然欲有所抑扬,不得不寄责于高胜者耳。)

杨朱曰:“原宪窭于鲁,子项殖于卫。原宪之窭损生,子贡之殖累身。”“然则窭亦不可,殖亦不可;其可焉在?”曰:“可在乐生,可在逸身。故善乐生者不窭,善逸身者不殖。”

杨朱曰:“古语有之:‘生相怜,死相捐。’此语至矣。相怜之道,非唯情也;勤能使逸,饥能使饱,寒能使温,穷能使达也。相捐之道,非不相哀也;不含珠玉,不服文锦,不陈牺牲,不设明器也。晏平仲问养生于管夷吾。管夷吾曰:‘肆之而已,勿壅勿阏。’晏平仲曰:‘其目奈何?’夷吾曰:‘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夫耳之所欲闻者音声,而不得听,谓之阏聪;目之所欲见者美色,而不得视,谓之阏明;鼻之所欲向者椒兰,而不得嗅,谓之阏颤;口之所欲道者是非,而不得言,谓之阏智;体之所欲安者为美厚,而不得从,谓之阏适;意之所欲为者放逸,而不得行,谓之阏性。凡此诸阏,废虐之主。去废虐之主,熙熙然以俟死,一日、一月、一年、十年,吾所谓养。(任情极性,穷欢尽娱,虽近期促年,且得尽当生之乐也。)拘此废虐之主,录而不舍,戚戚然以至久生,百年、千年、万年,非吾所谓养。’(惜名拘礼,内怀于矜惧忧苦以至死者,长年遐期,非所贵也。)管夷吾曰:‘吾既告子养生矣,送死奈何?’晏平仲曰:‘送死略矣,将何以告焉?’管夷吾曰:‘吾固欲闻之。’平仲曰:‘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沉之亦可,瘗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弃诸沟壑亦可,衮衣绣裳而纳诸石椁亦可,唯所遇焉。’(晏婴,墨者也,自以俭省治身,动遵法度,非达生死之分。所以举此二贤以明治身者,唯取其奢俭之异也。)管夷吾顾谓鲍叔黄子曰:‘生死之道,吾二人进之矣。’”

子产相郑,专国之政;三年,善者服其化,恶者畏其禁,郑国以治。诸侯惮之。而有兄曰公孙朝,有弟曰公孙穆。朝好酒,穆好色。朝之室也聚酒千钟,积麹成封,望门百步,糟浆之气逆于人鼻。方其荒于酒也,不知世道之安危,人理之悔吝,室内之有亡,九族之亲疏,存亡之哀乐也。虽水火兵刃交于前,弗知也。穆之后庭比房数十,皆择稚齿婑媠者以盈之。方其耽其色也,屏亲昵,绝交游,逃于后庭,以昼尽夜;三月一出,意犹未惬。乡有处子之娥姣者,必贿而招之,媒而挑之,弗获而后已。子产日夜以为戚,密造邓析而谋之,曰:“侨闻治身以及家,治家以及国,此言自于近至于远也。侨为国则治矣,而家则乱矣。其道逆邪?将奚方以救二子?子其诏之!”邓析曰:“吾怪之久矣,未敢先言。子奚不时其治也,喻以性命之重,诱以礼义之尊乎?”子产用邓析之言,因间以谒其兄弟,而告之曰:“人之所贵于禽兽者,智虑。智虑之所将者,礼义。礼义成,则名位至矣。若触情而动,耽于嗜欲,则性命危矣。子纳侨之言,则朝自悔而夕食禄矣。”朝、穆曰:“吾知之久矣,择之亦久矣,岂待若言而后识之哉?凡生之难遇而死之易及。以难遇之生,俟易及之死,可孰念哉?而欲尊礼义以夸人,矫情性以招名,吾以此为弗若死矣。(达哉此言!若夫刻意从俗,违性顺物,失当身之暂乐,怀长愁于一世,虽支体具存,实邻于死者。)为欲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唯患腹溢而不得恣口之饮,力惫而不得肆情于色;不遑忧名声之丑,性命之危也。且若以治国之能夸物,欲以说辞乱我之心,荣禄喜我之意,不亦鄙而可怜哉?我又欲与若别之。夫善治外者,物未必治,而身交苦;善治内者,物未必乱,而性交逸。以若之治外,其法可暂行于一国,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君臣之道息矣。吾常欲以此术而喻之,若反以彼术而教我哉?”子产忙然无以应之。他日以告邓析。邓析曰:“子与真人居而不知也,孰谓子智者乎?郑国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不知真人则不能治国,治国者偶尔。此一篇辞义太迳挺抑抗,不似君子之音气。然其旨欲去自拘束者之累,故有过逸之言者耳。)

卫端木叔者,子贡之世也。藉其先赀,家累万金。不治世故,放意所好。其生民之所欲为,人意之所欲玩者,无不为也,无不玩也。墙屋台榭,园囿池沼,饮食车服,声乐嫔御,拟齐楚之君焉。至其情所欲好,耳所欲听,目所欲视,口所欲尝,虽殊方偏国,非齐土之所产育者,无不必致之,犹藩墙之物也。及其游也,虽山川阻险,途径修远,无不必之,犹人之行咫步也。宾客在庭者日百住,庖厨之下不绝烟火,堂庑之上不绝声乐。奉养之余,先散之宗族;宗族之余,次散之邑里;邑里之余,乃散之一国。行年六十,气干将衰,弃其家事,都散其库藏、珍宝、车服、妾媵。一年之中尽焉,不为子孙留孙。及其病也,无药石之储;及其死也,无瘗埋之资。(达于理者,知万物之无常,财赀之暂聚。聚之,非我之功也,且尽奉养之宜;散之,非我之施也,且明物不常聚。若斯人者,岂名誉所劝,礼法所拘哉?)一国之人受其施者,相与赋而藏之,反其子孙之财焉。禽骨厘闻之,曰:“端木叔,达人也,德过其祖矣。其所行也,其所为也,众意所惊,而诚理所取。卫之君子多以礼教自持,固未足以得此人之心也。”

孟孙阳问杨朱曰:“有人于此,贵生爱身,以蕲不死,可乎?”曰:“理无不死。”“以蕲久生,可乎?”曰:“理无久生。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且久生奚为?五情所恶,古犹今也;四体安危,古犹今也;世事苦乐,古犹今也;变易治乱,古犹今也。既闻之矣,既见之矣,既更之矣,百年犹厌其多,况久生之苦也乎?”(夫一生之经历如此而已,或好或恶,或安或危,如循环之无穷。若以为乐邪?则重来之物无所复欣。若以为苦邪?则切己之患不可再经。故生弥久而忧弥积也。)孟孙阳曰:“若然,速亡愈于久生;则践锋刃,入汤火,得所志矣。”杨子曰:“不然;既生,则废而任之,究其所欲,以俟于死。将,则废而任之,究其所之,以放于尽。无不废,无不任,何遽迟速于其间乎?”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疑杨子贵身太过,故发此问也。)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嫌其不达己趣,故亦相答对也。)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则以子之言问老聃关尹,则子言当矣;以吾言问大禹墨翟,则吾言当矣。”孟孙阳因顾与其徒说他事。

杨朱曰:“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然而舜耕于河阳,陶于雷泽,四体不得暂安,口腹不得美厚;父母之所不爱,弟妹之所不亲。行年三十,不告而娶。及受尧之禅,年已长,智已衰。商钧不才,禅位于禹,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穷毒者也。鲧治水土,绩用不就,殛诸羽山。禹纂业事仇,惟荒土功,子产不字,过门不入;身体偏枯,手足胼胝。及受舜禅,卑宫室,美绂冕,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忧苦者也。武王既终,成王幼弱,周公摄天子之政。邵公不悦,四国流言。居东三年,诛兄放弟,仅免其身,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危惧者也。孔子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民之遑遽者也。凡彼四圣者,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名者,固非实之所取也。虽称之弗知,虽赏之不知,与株块无以异矣。桀藉累世之资,居南面之尊,智足以距群下,威足以震海内;恣耳目之所娱,穷意虑之所为,熙熙然以至于死;此天民之逸荡者也。纣亦藉累世之姿,居南面之尊,威无不行,志无不从;肆情于倾宫,纵欲于长夜;不以礼义自苦,熙熙然以至于诛;此天民之放纵者也。彼二凶也,生有从欲之欢,死被愚暴之名。实者,固非名之所与也,虽毁之不知,虽称之弗知,此与株块奚以异矣。(尽骄奢之极,恣无厌之性,虽养以四海,未始惬其心。此乃忧苦穷年也。)彼四圣虽美之所归,苦以至终,同归于死矣。彼二凶虽恶之所归,乐以至终,亦同归于死矣。”

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三亩之园而不能芸;而言治天下如运诸掌,何也?”对曰:“君见其牧羊者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箠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使尧牵一羊,舜荷箠而随之,则不能前矣。且臣闻之: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汙池。何则?其极远也。黄钟大吕不可从烦奏之舞。何则?其音疏也。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此之谓矣。”

杨朱曰:“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三王之事或隐或显,亿不识一。当身之事或闻或见,万不识一。目前之事或存或废,千不识一。太古至于今日,年数固不可胜纪。但伏羲已来三十余万岁,贤愚、好丑、成败、是非,无不消灭;但迟速之间耳。矜一时之毁誉,以焦苦其神形,要死后数百年中余名,岂足润枯骨?何生之乐哉?”

杨朱曰:“人肖天地之类,怀五常之性,有生之最灵者也。爪牙不足以供守卫,肌肤不足以自捍御,趋走不足以从利逃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资物以为养,任智而不恃力。故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物非我有也,既有,不得而去之。身固生之主,物亦养之主。虽全生,不可有其身;虽不去物,不可有其物。有其物,有其身,是横私天下之身,横私天下之物。不横私天下之身,不横私天下物者,其唯圣人乎!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此之谓至至者也。”(天下之身同之我身,天下之物同之我物,非至人如何?既觉私之为非,又知公之为是,故曰至至。)

杨朱曰:“生民之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谓之遁民也。(违其自然者也。)可杀可活,制命在外。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此之谓顺民也。(得其生理。)天下无对,制命在内。(外物所不能制。)故语有之曰:人不婚宦,情欲失半;人不衣食,君臣道息。周谚曰:‘田父可坐杀。’晨出夜入,自以性之恒;啜菽茹藿,自以味之极;肌肉粗厚,筋节腃急,一朝处以柔毛绨幕,荐以梁肉兰橘,心体烦,内热生病矣。商鲁之君与田父侔地,则亦不盈一时而惫矣。(言有所安习者,皆不可卒改易,况自然乎?)故野人之所安,野人之所美,谓天下无过者。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里之富室告之曰:‘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子,此类也。’”

杨朱曰:“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于外?有此而求外者,无厌之性。无厌之性,阴阳之蠹也。(非但累其身,乃侵损正气。)忠不足以安君,适足以危身;义不足以利物,适足以害生。安上不由于忠,而忠名灭焉;利物不由于义,而义名绝焉。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鬻子曰:‘去名者无忧。’老子曰:‘名者实之宾。’而悠悠者趋名不已。名固不可去,名固不可宾邪?今有名则尊荣,亡名则卑辱。尊荣则逸乐,卑辱则忧苦。忧苦,犯性者也;逸乐,顺性者也。斯实之所系矣。名胡可去?名胡可宾?但恶夫守名而累实。守名而累实,将恤危亡之不救,岂徒逸乐忧苦之间哉?”

(《列子集释》卷七,216—238页)徐案:《列子》一书,虽托名先秦之列子,而实乃魏晋人之伪托,此乃古今共识。故《列子》所云,实可代表魏晋人观点。其中,《力命篇》与《杨朱篇》,借古人之名,倡魏晋时人之论,尤其是及时行乐之放达思想,尤以《杨朱篇》为甚。其注者张湛,东晋人,每借题发挥,借注而释我。故本书列《杨朱篇》于“放达”之题目中,而对张湛注之阐发者括注于后,以华文仿宋体别之。《梁书》卷三十七《何敬容传》: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魏正始及晋之中朝,时俗尚于玄虚,贵为放诞,尚书丞郎以上,簿领文案,不复经怀,皆成于令史。逮乎江左,此道弥扇,惟卞壶以台阁之务,颇欲综理,阮孚谓之曰:“卿常无闲暇,不乃劳乎?”宋世王敬弘身居端右,未尝省牒,风流相尚,其流遂远。望白署空,是称清贵;恪勤匪懈,终滞鄙俗。是使朝经废于上,职事隳于下。小人道长,抑此之由。呜呼!伤风败俗,曾莫之悟。永嘉不竞,戎马生郊,宜其然矣。

(534页)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

夫晋之人士,荡检逾闲,骄淫愞靡,而名教毁裂者,非一日之故也。魏政之综核,苛求于事功,而略于节义,天下已不知有名义;晋承之以宽驰,而廉隅益以荡然。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名教为天下所讳言,同流合污而固不以为耻。其以世事为心者,则毛举庶务以博忠贞干理之誉,张华、傅咸、刘毅之类是已。不然,则崇尚虚浮,逃于得失之外以免害,则阮籍、王衍、乐广之流是已。两者交竞,而立国之大体、植身之大节,置之若遗;国之存亡,亦孰与深维而豫防之哉?故与贾充偕而不惭,与杨骏比而不忌。如是,则虽得中主,难持以永世,况惠帝之愚无与匹者乎!董养升太学之堂而叹曰:“天人之理既绝,大乱将作。”诚哉其言之也!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 中国儒学之精神

    中国儒学之精神

    郭齐勇教授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儒者,数十年来沉浸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研究,《中国儒学之精神》即汇聚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在大学与民间演讲儒学的成果。全书深入浅出、全面而又有重点地论述了儒学的源流、一代宗师、发展轨迹、经典著作;儒家的礼乐文化、社会理想、治国方略、管理智慧、人性学说、核心价值、人生意境;儒家人文精神的特色、当今的意义与价值,经济全球化下的创造转化与应对之道。对学术前沿的课题,如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对话、公与私、公德与私德、亲亲互隐与人权、儒学的宗教性及宗教对话等论域,亦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有拨乱反正之功。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态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儒家文化的许多价值理想一直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根据。
  •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国内外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返朴归真”——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基础、“道性同构”——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范式、“天人合一”——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终极旨归等。
  •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西汉初期,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推进了先秦诸子思想的再度活跃。吸取百家之长并各有所宗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特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这一时代的主题。《淮南子》就是在这一思想背景下产生的。《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宗,融合各家之长,对当时的社会和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试图形成融贯各科知识为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博大宽容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淮南子》不仅是汉代思想史上也是道家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淮南子》的作者在当时已意识到道家自身理论的...
热门推荐
  • 星界迷空

    星界迷空

    浩瀚星空,一个小小的星球上,人类社会真处在最黑暗的时期,战争不断,瘟疫横行,生灵涂炭。一天,一个火球划破天空,落在大海之中,掀起了巨大的海啸如同世界末日。人类死亡无数,原本的帝国联邦也分崩瓦解。奇遇,生离死别,懵懂的爱情,强大的渴望,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将他一步一步的推向这浩瀚的星空。奇特的种族,怪异的星兽,一切都那么奇幻与陌生。奇妙能量师,附魔师,建造师......各种魔幻的职应有尽有。强大的星界战士、美丽的星际导游、残忍的杀戮者、贪财好色的徒步者....各种奇异的组织,联盟种类繁多-个魔幻的世界展现在他的眼前。这一切尽在《星界迷空》,让我们和他一起,去感受这星空的浩瀚;让我们和他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让我们和他一起走上这星空的巅峰......
  • 锵锵三人南北行
  • 源之神

    源之神

    “源女,雪女,龙女,你三人乃源武战界天之骄女,绝代风娇,怎可委身于一个小小的山野一人。”“哼!我们的夫君也是你等可以评说的吗?狂妄!”轩辕昊,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生活在如世外桃源一样的星辰村,本以为就此生活在村子之中,守护好可爱的妹妹,此生足矣!奈何得知亡母消息,受尽凌辱!吾本欲平凡,惟愿守护此生重要之人,奈何尔等如此欺我,逼吾斩尽诸敌!少年至星辰村而出,携战界至高功法九源星辰诀,踏入红尘........“诸帝猖狂欲破天,争霸战界毁神源;”“降下天罚断神路,源神从此罔世间。”“轩辕不甘顺天命,堪破生死半成仙;”“源武战乱终将起,九源聚神渡死劫。”
  • 救赎之万兽之王

    救赎之万兽之王

    被神秘力量召唤至万里之外非洲大草原的陈啸,为了救自己的父亲,无意中得到了大自然赐于的超自然能力,并接受使命,为了争取动物们的生存自由,为了争取它们在大自然之下万物生灵生而平等的地位,陈啸将带领着世间所有的动物,向着无知而残暴的人类,发起一场惊心动魄的反迫害反杀戮的大抗战。
  • 挖着祖坟成至尊

    挖着祖坟成至尊

    没有吃的了?走!刨别人祖坟去,挖个几炉仙丹当饭吃!没有修炼资源了?走!刨别人祖坟去,挖几车仙丹药草,留着慢慢用。没有功法秘籍、武器装备了?走!刨人家祖坟去,挖!挖!挖!老王八告诉你别惹我,小心你家祖坟明天能见光!
  • 阴阳先生的传人

    阴阳先生的传人

    爷爷的死让我经历了一次腐尸的攻击,从此我便去拜师学习除鬼,并跟随师父开始除鬼。
  • 下一路口,遇见你

    下一路口,遇见你

    爱你,就应守护你。这是一个双向暗恋的故事,主角众多,可能会设置男男。不喜误入,愿者可加群讨论,群号534740952
  • 穿越之王妃要出道

    穿越之王妃要出道

    作为21世纪末,作为影视圈最具有潜力的小花旦——苏紫华。拍戏时发生意外,醒来后就发现自己穿越了。长的丑?不受宠?没关系,她的美容秘诀多的是。草包?啥都不会?淡定,作为新一代的女艺人,演技要佳,不仅要外形的好看,唱歌、跳舞是必备技能外,琴,书,画她也是会的。一朝圣旨,皇帝把她许给了七王爷。听说这七王爷虽玉树临风,风度翩翩,文武双全,却是个断袖......
  • 王俊凯之与你共度幸福

    王俊凯之与你共度幸福

    “我喜欢你”这四个字她对他说过了无数次可换来的却是他一次又一次的拒绝。告白了519次的她,觉得既然他不喜欢自己,那么,自己也就离开,自己就尝试着去忘记那个他。在她离开后,他才发现,原来她已经占据了他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他渐渐变得颓废……(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呢?他们会重新相遇,相爱吗?敬请期待哟!)
  • 我在时空寻找你

    我在时空寻找你

    一个隐匿在苍穹高处的国度,居住着7个不同种族,各怀天赋。然而阴谋与战争却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现实与意境令人混淆,一旦沉溺,便无法醒来。一切一切都只是阴谋,此刻的爱情显得如此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