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600000035

第35章 名教和自然(4)

名教自然“将无同”之问答,《世说新语·文学篇》以为王衍阮修事,而《晋书·阮瞻传》系于王戎阮瞻。问答之具体人关系不大,关键在主张老庄自然与周孔名教相同之思想乃当时确曾流行者也。两书皆以此事为王衍为太尉或王戎为司徒时,是在晋朝建立以后。然“将无同”之思想实源自魏末,为曹氏司马氏斗争之结果,乃“正始之音”,而不始于司马氏篡魏以后也。魏晋以后,此种思想一线相承,至南北朝之末,历代有人沿袭。较早之代表者,当推何晏与嵇康。嵇康为曹氏之婿,遭司马氏猜忌,终于被杀。嵇康为全身远祸,号称放逸自恣,以老庄为师,“非汤武而薄周孔”。然其与山涛绝交书又云,“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济物之意也。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由此可见嵇康并未真“非汤武而薄周孔”,而是主张周孔老庄殊途而同归。“其揆一也”一语,亦即名教自然将无同之注解。嵇康徒以曹氏司马氏政治斗争激烈,而司马氏势力日见上升,已不逢其时,不得不在政治上有所逃避退让耳。何晏母为曹操夫人,又娶魏之公主,故受曹爽信任,为吏部尚书,主选举,专擅朝权作威福,“其宿与之有旧者,多被拨擢”(《魏志》九曹爽传)。其谏魏明帝亦引周公戒成王之语,劝其向大臣“询谋政事,讲论经义,为万世法”(明帝纪)。何晏且著有《论语集解》。足见其非不言周孔名教之人,更绝非脱离现实政治者也。然又“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曹爽传)。其说老庄周易三玄“辞妙于理”(《魏志》二九管辂传注引《管辂别传》)。是何平叔亦信奉将无同之理者。《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文章叙录》云,“自儒者论,以老子非圣人,绝礼弃学。晏说与圣人同,论著行于世也。”惜其论老子与圣人同之论今竟不存耳。何晏所撰《论语集解》主要采孔安国、马融、王肃诸家之说,皆注明姓名。集解中偶有未标姓氏者,当是何晏己说。为政篇攻乎异端章注云,“攻治善道有统,故殊途而同归。异端不同归也。”卫灵公篇予一以贯之章注云,“善有元,事有会。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知其元,则众善举矣。故不待多学,一以知之也。”殊途同归之论,盖亦与名教自然将无同之说相为表里,互相一致也。唯其如此,故善于清谈玄学之何平叔,一旦政治上到达关键时刻生死关头,并不以老庄玄远之谈为行动指导,超然于物外,而是与封建地主阶级从事现实政治斗争者之行为初无二致。当司马懿战胜曹爽后,“使晏典治爽等狱”,其目的实为试探之。史载“晏穷治党与,冀以获宥,宣王曰,凡有八族。晏疏丁邓等七族。宣王曰,未也。晏穷急,乃曰,岂谓晏乎?宣王曰,是也。乃收晏”(《魏志》九曹爽传注引《魏氏春秋》)。何晏党与魏室,反对司马氏,终乃享受其果实。而曹氏败后,竟为司马氏“穷治党与,冀以获宥”,何晏此时用心之险恶,行为之卑鄙,与其平日所高唱之阔达无为相较,以超然出世之老庄思想相衡量,其相去岂止十万八千里耶!

两晋间之葛洪,自来被目为道家,而其思想实信奉“将无同”说者。所著《抱朴子·自叙篇》明确声言,“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而对两者之关系,则《抱朴子·明本篇》称,“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辨间篇更阐述儒道不相悖之理云,“得道之人,则黄老是也;治世之圣人,则周孔是也”,“圣人不必仙,仙人不必圣”。葛洪自身则以兼有两者自命,释滞篇云:“长才者兼而修之,何难之有?内实养生之道,外则和光于世,治身而身长修,治国而国太平。以六经训俗士,以方术授知音。欲少留则且止而佐时,欲升腾则凌霄而轻举者,上士也。”所谓上士,实即葛洪自喻耳。惟其兼综儒道,故不似儒家之拘执一隅,厚古薄今,而视野较为广阔,能重视现实。钧世篇云,“且夫古者事事醇素,今则莫不雕饰,时移世改,理自然也。”葛洪具有此种发之观点,因而对于厚古薄今之见解屡有讥讽。钧世篇云,“贵远贱近,有自来矣……是以古书虽质朴,而俗儒谓堕于天也;今文虽金玉,而常人同之于瓦砾也。”尚博篇云,“又世俗率神贵古昔,而黩贱同时。”文行篇云,“又世俗率贵古昔而贱当今,敬所闻而黩所见……虽有冠群独行之士,犹谓不及于古人也。”喻蔽篇云,“余雅谓王仲任作《论衡》八十余篇,为冠伦大才”,于王充备致赞扬,可能因王葛俱属南人,未免有所偏爱,而更主要者,则在于两人思想上有共同之点也。

《世说新语·文学篇》谢万作八贤论条注引《中兴书》,言谢万著八贤论,“其旨以处者为优,出者为劣。孙绰难之,以谓体玄识远者,出处同归。”出处同归,实即调和儒道,亦即名教自然将无同之思想。故孙绰“居于会稽,游放山水十有余年”(卷五六本传)。且以“时复托怀玄胜,远咏老庄,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自夸(《世说新语·品藻篇》抚军问孙兴公条),然卒与老庄相去绝远,管理刑狱之廷尉卿。《世说·规箴篇》注引宋明帝文章志云,“(孙绰)与许询与(疑当作有)负俗之谈,询卒不降志,而绰婴纶世务焉”。孙绰之所为,正是“将无同”思想为之指导也。王胡之赠庾翼诗(《全晋诗》五)云,“稷契赞时,巢由亢矫。辅汉者房,遁迹者皓。妙善自同,外内臣道。子光齐鲁,余守严(庄)老”。亦是调和儒道之思想。胡之又有答谢安诗“巢由坦步,稷契王佐。太公奇拨,首阳空饿。各乘其道,两无贰过。愿弘玄契,废疾高卧”。此盖谢安东山高卧时所赠。庾翼致力于事功,谢安方隐遁不仕,而胡之以为“妙善自同”,“两无贰过”。其实胡之出自瑯琊王氏,王廙之子,官历郡守侍中丹阳尹,后拜西中郎将司州刺史,以疾未行(卷七六王廙传)。其人本身固亦非坚守老庄,安于高卧者也。

刘宋时,在将无同思想影响下,又有调和孔丘与释迦。《宋书》九七蛮夷传载,文帝时僧人慧琳“兼外内之学”,并收录所著均善论,其言归结为“六度与五教并行,信顺与慈悲齐立”,“殊途而同归”。此种调和孔释之议论,与名教自然将无同之思想如出一辙,皆意在既参与实际政治,又表示超脱世间也。传言“旧僧谓其贬黜释氏,欲加摈斥。太祖见论赏之,元嘉中遂参权要,朝廷大事皆与议焉。宾客辐凑,门车常有数十辆。四方赠赂相系,势倾一时。”《南史》卷七八夷貊传又载,“袁顗慨然曰,遂有黑衣宰相”。均善论即黑衣宰相之理论依据也。

梁时阮孝绪著论,调和儒道,以为“至道之本贵在无为,圣人之迹存乎拯弊”。“不垂其迹,则世无以平;不究其本,则道实交丧。丘旦将存其迹,故宜权晦其本;老庄但明其本,亦宜深抑其迹”。“良由迹须拯世,非圣不能;本实明理,在贤可照”(《梁书》卷五一本传)。阮孝绪立论之思想脉络,实与名教自然将无同之说相通。而本与迹之说,又承葛洪道本儒末思想之余绪。日本奈良朝以后,有“本地垂迹”之说,以为佛菩萨乃“本地”,至日本“垂迹”而化成日本神道教之诸神祗,借以沟通印度佛教与日本神道。其本与迹两词,或与阮氏之说有关。梁代周弘正幼通《老子》、《周易》,入陈又为太子讲《论语》、《孝经》,官至尚书右仆射。梁时曾奏武帝云,“夫以庙堂汾水,殊途而同归;稷契巢许,异名而一贯。出者称为元首,处者谓之外臣。莫不外内相资,表里成治。斯盖万代同规,百王不易者也”(《陈书》卷二四本传)。此种议论,与阮孝绪一脉相承。要之,皆借殊途同归之理论,为统治阶级个人利益服务。《梁书》卷二一王份传云,“高祖尝于宴席问群臣曰,朕为有为无?份对曰,陛下应万物为有,体至理为无。高祖称善。”此事说明,有无一理。名教自然殊途而同归之思想普遍流行,故王份仓卒之际能依此理以答梁武之问,而梁武亦欣赏其言。整个封建社会中,士大夫每每出入儒道或儒佛,早期遵奉孔孟而晚年皈依佛道者,更属屡见不鲜,皆殊途同归思想指导下之结果。无论周孔名教之理或老庄自然之论,绵属唯心主义范畴,本非根本对立,故封建地主阶级亦可兼用以为思想基础也。魏晋南朝士大夫服膺将无同思想,具有双重性,故其放达超脱不可能为真正之放达超脱,顺应自然。真正放达清高者,数百年中,唯有陶渊明一人。朱熹谓“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此自陶澍注本陶集后所附诸家评陶汇集)。此言极为透辟,实能揭出将无同思想在晋宋统治阶级中之主导作用,亦说陶渊明所以异于余人之特征。昔人论陶诗,多言其“平淡出于自然”(朱熹),“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苏轼)。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渊明不信奉将无同思想也。

推寻所以,陶诗之所以高超,思想而外,与渊明之注重劳动实践亦有关。《颜氏家训·涉务篇》谓江南士大夫从未有力田者。“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拨土,耘一株苗”。而陶公诗中一再咏及农事,极为重视,其对人民之态度,因而与当时封建地主阶级中文人有所不同。陶诗有以“劝农”为题之诗,又称“力耕不吾欺”,“依依在耦耕”,“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诗中不少描写躬耕情景:“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奋,日入负未还”,“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诗人亲身从事农耕,故知“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然又言“遥遥沮溺心,千载事相关”。其相关者,固不仅隐逸遁世之思想,实亦包含躬耕垄亩之心情也。唯其多少体验“田家岂不苦”、“四体诚乃疲”,故陶渊明言行一致,超越魏晋南朝士大夫之双重性。其人既能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其诗遂亦能“冲淡深粹,出于自然”(杨龟山语)。宋许顗《彦周诗话》云,“陶彭泽诗颜谢潘陆皆不及者,以其平昔所行之事赋之于诗,无一点愧词,所以能尔。”南朝诗人陶谢并称。鲍照目谢诗为“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然“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宋书》卷六七本传)灵运虽留连山水,并以山水诗见称,实则并未摆脱南朝封建士大夫将无同思想支配下之双重性,其诗中之自然迥与陶诗之意境不同。渊明自言与长沮桀溺之心千载下犹相通,而灵运斋中读书诗云,“既笑沮桀苦,又哂子云阁。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全宋诗》卷三)。表面对沮溺之隐遁田野,从事耕作与扬雄之热衷仕途,执戟为郎,皆有不满,而求达生。而所谓达生,实乃倚仗政治权势与经济地位过穷奢极侈之放浪生活而已。同为封建统治阶级人物,自其对人民之态度而言,康乐之与渊明,高下固不可以道里计也。南齐谢朓之诗,自来比之陶渊明谢灵运。其艺术成就固高,然就思想境界而言,亦灵运之流,去渊明甚远。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句而千载驰名,然又云“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此非谢灵运式之双重性乎?故终因牵涉废立事为始安王遥光所杀。以上因将无同思想附论其与当时文学作品之关系如此。

同类推荐
  •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王守仁是明代中叶的著名哲学家。他的心学思想,以一种“活泼泼”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风靡晚明,启迪近代,影响至今。在《传习录》中,王守仁对程朱理学以外在于主体的“理”为本体的思路进行了抨击,指出:“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剖析透彻,逻辑清晰,论证翔实,旨在采撷黑格尔哲学中关于人生探索的思想精粹。本书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论述力求深入浅出,结合各种小故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使得内容变得生动有趣,避免晦涩的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增强图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让读者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有全面的了解,给读者以生活中的智慧和哲学上的启迪,让先贤的智慧成为照耀我们前行的灯光。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内容包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节选)、产业革命、大城市、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红旗卷起农奴戟。
  • 韩非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

    韩非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

    《韩非子》是我国法家思想的著名代表韩非的著作。它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既包括韩非倡导的维护东方专制制度的法、术、势的理论,又包括一些非常经世致用的主张,如农战结合、法治、选贤用人等等。这些丰富的思想和内容使《韩非子》一书在我国历史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于18世纪中叶流传到日本,在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热门推荐
  • EXO边伯贤:对不起,我爱你

    EXO边伯贤:对不起,我爱你

    世界恍若都是一片虚空无光的混沌,好像什么也呼吸不到,窒息的痛楚犹如他利用完我,将一把锋利的匕首沾上诅咒的血族亡灵,捅进心口。明明她这么爱他,为什么会落得这样一个结局?犹记得那日,恍如隔世:紫藤花碎落层层叠叠金影,你的温柔话语还在耳旁:“冷汐,我不介意你血族公主殿下的身份,只要我们能够在一起。如果血满月那日你必须吸血,那么,我宁愿——把我自己,给你吸干。”。“你没有必要这样,一直都没有必要。我承认我喜欢你,我只是怕连累你,我怕你被别人耻笑说你有一个血族女友。”白冷汐泪落,哽咽着道。可是……后来他还是背叛了自己.......我不过只想和你好好的在一起……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 丑女翻身:大师你别走

    丑女翻身:大师你别走

    她是人人厌之的丑女,她胖,她丑,其实、她只是美的不明显罢了。一块玉佩,一支玉簪,是谁乱了谁的情难以脱身?一句僧言,一场纷争,是谁将无辜的她牵扯进了这场宫廷纷争?他说:画儿,这辈子,你便我难以度过的劫!深崖之下,满身伤痕的她吃力的拖着毫无反应的他,哭的歇斯底。我说过我会在你身边一辈子,不论是生是死。****初世修来真扬善,再醒覆云一手间。她苏如画,这辈子只想平淡惬意过完,可谁,又放过了她?若连自己在意的人都护不了,那这秀丽江山,便拿来陪葬好了。
  • 诸葛亮传奇

    诸葛亮传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国家陷入了分裂割据局面。一介布衣刘备,自称是汉室血缘,中山靖王刘胜以后,流离失所,戎马终身,最后在诸葛亮的全力辅佐之下,才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 王俊凯,被风吹过的夏天

    王俊凯,被风吹过的夏天

    初三毕业后,顾予安考进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八中。但,却与好朋友安菀颜失去了联系,顾予安放弃了追了五年的王俊凯,开始专心学习。开学第一天终于来了,她摆脱了孤独,交了一个知心朋友苏漓...
  • 暮城欢颜,执手夏天

    暮城欢颜,执手夏天

    皇室公主夏琳萱回归,就读圣伊蒂诺贵族学院,一路艰辛只为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公主。当她终于站在世界之巅俯瞰众生的时候,那当初执手之人,你可还在?那些年,是谁惊艳了时光?又有谁温柔了岁月?
  • 胜利反攻

    胜利反攻

    本书内容包括苏军的全线大反攻、西欧重新获得自由、太平洋战场的反攻、中国抗日战争局势、德国无条件投降、日本无条件投降。
  • 雷心动魄

    雷心动魄

    习武修身,练气凝神,经千险万劫,终是为何?正义之道沉重,邪魔之道血腥,却当何去何从?斩苍穹、逆天阙,仰天长啸,壮志激烈,终为一份情爱,一份执着,一个承诺!!!!天云大陆习武修道之风盛行,人人都知炼气修身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更能腾云驾雾、修得无上本领,甚至得道成仙也不无可能。也因此,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文人墨客都多少有一些功夫底子,而身为马夫的李沐便是这其中一个。
  • 我与鲛人王的那些事儿

    我与鲛人王的那些事儿

    我是虞姝,远古神坻中最平淡无奇的花神。当各路神尊一一应劫而逝后,我府前来递帖子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世间仅存的远古神坻,只剩下四位了,其中一位就是我。由于其他三位为小仙们整日登门拜访而感到不甚烦躁,索性就集体去凡间归隐,我动作不够快,被强留了下来。于是我便每日哀哉,哀哉的度过。直到我捡(强掳)了一条小鱼儿,才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吃饭、睡觉、逗鱼儿成为了我每日的必修课。有一天,鱼儿趴在我耳边说:“主人,我们交尾吧!”……嗯?不对!这不是我的小鱼儿!
  • 蜗牛姑娘的爱情

    蜗牛姑娘的爱情

    一朝毕业,三年相恋,抵不过“第三者”的入侵,黎叶烟默然选择离去,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一场意外,本以为得寻良缘,谁知第一次踏进所谓的“家”,却被眼前的真相所伤害,泪奔逃离,却惨遭意外。没想到,双胞胎哥哥曾在聚会中无意给黎叶烟结下的仇人,竟是传说中婆婆钦定的准儿媳,神秘丈夫的未婚妻。黎叶烟的到来,引得婆婆的不喜,非逼着肖凯跟黎叶烟离婚,并要求将小宝接回肖家。记忆复苏,黎叶烟看着眼前这个曾狠狠伤害她,此刻却又宠她入骨,甚至不惜为她跟母亲反抗的男子,不知是否还需要坚持这段婚姻。肖凯的慢慢追妻路因为黎叶烟记忆复苏,雪上加霜。
  • 惊世商女

    惊世商女

    穿越了,有个体弱老娘,还是被负心汗五两银子断情想不开寻死的贫家女身上。对方是太守千金?还在三日后成亲?看来姐不去送送贺礼,还亏跟人白好一趟不是?某女五两银子一日之内翻百倍之余,重金包裹自己,掏钱拉上一长相俊美气质高贵的男人,假装那鲜少露面的本地风靡万千闺中女子的梦中情人高调出场。本只想挽回自己面子,搞乱婚礼气气那负心男,没想,却招惹到了麻烦…“喂,聘请你的钱我都给了,你想干吗?”某女看着步步紧逼的某妖孽男,纤手指着他的胸口怒问。“丫头,从你聘我当男人那刻起,你就属于我,可你一点都不老实还跟其他人勾勾搭搭,既如此,本尊就给你点颜色看看……”某男邪魅一笑,抓着某女轻飘扔在身后塌上,身影跟着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