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600000033

第33章 名教和自然(2)

或难曰:周孔之教,以孝为首,孝德之至,百行之本,本立道生,通于神明。故子之事亲,生则致其养,没则奉其祀;三千之责,莫大无后,体之父母,不敢夷毁。是以乐正伤足,终身含愧也。而沙门之道,委离所生,弃亲即疏,刓剔须发,残其天貌,生废色养,终绝血食,骨肉之亲,等之行路,背理伤情,莫此之甚。而云弘道敦仁,广济群生,斯何异斩刈根本,而修枝干;而言不殒硕茂,未之闻见。皮之不存,毛将安附?此大乖于世教,子将何以袪之?答曰:此诚穷俗之所甚惑,倒见之为大谬,谘嗟而不能默已者也。夫父子一体,惟命同之。故母啮其指,儿心悬骇者,同气之感也。其同无间矣。故唯得其欢心,孝之尽也。父隆则子贵,子贵则父尊。故孝之为贵,贵能立身行道,永光厥亲。若匍匐怀袖,日御三牲,而不能令万物尊己,举世我赖,以之养亲,其荣近矣。夫缘督以为经,守柔以为常,形名两绝,亲我交忘,养亲之道也。既已明其宗,且复为客言其次者。夫忠孝名不并立,颖叔违君,《书》称纯孝;石碏戮子,武节乃全。《传》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策名委质,贰乃辟也。然则结缨公朝者,子道废矣。何则?见危授命,誓不顾亲,皆名注史笔,事标教首,记注者岂复以不孝为罪?故谚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明其虽小违于此,而大顺于彼矣。且鲧放遐裔,而禹不告退。若令委尧命以寻父,屈至公于私戚,斯一介之小善,非大者远者矣。周之泰伯,远弃骨肉,托迹殊域,祝发文身,存亡不反,而《论》称至德。《书》著大贤,诚以其忽南面之尊,保冲虚之贵,三让之功远,而毁伤之过微也。故能大革夷俗,流风垂训。夷齐同饿首阳之上,不恤孤竹之胤,仲尼目之为仁贤,评当者宁复可言悖德乎?梁之高行,毁容守节,宋之伯姬,顺理忘生,并名冠烈妇,德范诸姬,秉二妇之伦,免愚悖之讥耳。率此以谈,在乎所守之轻重可知也。昔佛为太子,弃国学道,欲全形以遁,恐不免维絷。故释其须发,变其章服,既外示不反,内修简易。于是舍华殿而即旷林,解龙衮以衣鹿裘,遂垂条为宇,藉草为茵,去栉梳之劳,息汤沐之烦,顿驰骛之辔,塞欲动之门;目遏玄黄,耳绝淫声,口忘甘苦,意放休戚,心去于累,胸中抱一;载平营魄,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游志三四,出入十二门,禅定拱默,山停渊淡,神若寒灰,形犹枯木,端造六年,道成号佛。三达六通,正觉无上,雅身丈六,金色焜耀,光遏日月,声协八风,相三十二,好姿八十,形伟群有,神足无方。于是游步三界之表,恣化无穷之境。回天舞地,飞山结流,存亡倏忽,神变绵邈,意之所指,无往不通。大范群邪,迁之正路,众魔小道,靡不尊服。于斯时也,天清地润,品物咸亨,蠢蠕之生,浸毓灵液,枯槁之类,改瘁为荣,还照本国,广敷法音,父王感悟,亦升道场。以此荣亲,何孝如之?于是后进笃志之士,被服弘训,思齐高轨,皆由父老不异所尚,承欢心而后动耳。若有昆弟之列者,则服养不废,既得弘修大业,而恩纪不替,且令逝没者得福报以生天,不复顾歆于世祀,斯岂非兼善大通之道乎?夫东邻宰牛,西邻礿祀,殷美黍稷,周尚明德,兴丧之期,于兹著矣。佛有二十部经,其四部专以劝孝为事,殷勤之旨,可谓至矣。而俗人不详其源流,未涉其场肆,便瞽言妄说,辄生攻难,以萤烛之见疑三光之盛、芒隙之滴怪渊海之量,以诬罔为辨,以果敢为名,可谓狎大人而侮天命者也。

(《全晋文》卷六十二,1811—1812页)释慧远《答隐士刘遗民等书》:

每寻畴昔游心世典,以为当年之华苑也。及见老、庄,便悟名教是应变之虚谈耳。以今而观,则知沉冥之趣,岂得不以佛理为先?苟会之有宗,则百家同致。

(《全晋文》卷一百六十一,2390页)何尚之《列叙元嘉赞扬佛教事》:

元嘉十二年五月乙酉,有司奏丹阳尹萧摹之上言,称佛化被於中国,已历四代,塔寺形像,所在千计,进可以击心,退足以招劝。而自顷世以来,情敬浮末,不以精诚为至,更以奢竞为重,旧宇颓圮,曾莫之脩,而各造新构,以相夸尚,甲第显宅,於斯殆尽,材竹铜采,糜损无极。违中越制,宜加检裁,不为之防,流遁未巳。请自今以后,有欲铸铜像者,悉诣台自闻,兴造塔寺精舍,皆先诣所在二千石,通发本末,依事列言。本州必须报许,然后就功。其有辄铸铜制辄造寺舍者,皆以不承用诏书律论。铜宅材瓦,悉没入官,奏可。是时有沙门慧琳,假服僧次,而毁其法,著《白黑论》。衡阳太守何承天,与琳比狎,雅相击扬,著《达性论》,并拘滞一方,诋呵释教。永嘉太守颜延之、太子中舍人宗炳,信法者也,检驳二论,各万馀言。琳等始亦往还,未抵迹乃止。炳因著《明佛论》以广其宗。

帝善之,谓侍中何尚之曰:“吾少不读经,比复无暇,三世因果,未辨致怀,而复不敢立异者,正以前达及卿辈时秀,率皆敬信故也。范泰、谢灵运每云: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治耳,必求性灵真奥,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邪?颜延年之折《达性》,宗少文之难《白黑论》,明佛法汪汪,尤为名理,并足开奖人意。若使率土之滨,皆纯此化,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近萧摹之请制未全经通,即巳相示,委卿增损,必有以式遏浮淫,无伤弘奖者,乃当著令耳。”

尚之对曰:“悠悠之徒,多不信法,以臣庸蔽,独秉愚勤,惧以阙薄,贻点大教。今乃更荷褒拂,非所敢当。至如前代群贤,则不负明诏矣。中朝已远,难复尽知;渡江以来,则王导、周顗,宰辅之冠盖,王蒙、谢尚,人伦之羽仪,郄超、王坦、王恭、王谧,或号绝伦,或称独步,韶气贞情,又为物表。郭文、谢敷、戴逵等,皆置心天人之际,抗身烟霞之间。亡高祖兄弟,以清识轨世,王元琳昆季,以才华冠朝,其馀范汪、孙绰、张玄、殷觊略数十人,靡非时俊。又炳论所列诸沙门等帛昙邃者,其下辈也。所与比对,则庾元规。自邃以上,护兰诸公,皆将亚迹黄中,或不测人也。近世道俗较谈便尔。若当备举夷夏,爰逮汉魏,奇才异德,胡可胜言?宁当空失性灵,坐弃天属,沦惑於幻妄之说,自陷於无征之化哉。陛下思洞机表,虑玄象外,钩深致远,无容近取於斯。自臣等以降,若能谨推此例,则清信之士,无乏於时,所谓人能弘道,岂虚言哉。慧远法师尝云:‘释氏之化,无所不可,适道固自教源,济俗亦为要务。’世主若能翦其讹伪,奖其验实,与皇之政,并行四海,幽显协力,共敦黎庶,何成康文景,独可奇哉。使周汉之初,复兼此化,颂作刑清,倍当速耳。窃谓此说,有契理奥。何者?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厚矣。传此风训,以遍宇内,编户千万,则仁人百万矣。此举戒善之全具者耳。若持一戒一善,悉计为数者,抑将十月二三矣。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一恶既去,则息一刑,一刑息於家,则万刑息於国。四百之狱,何足难错?《雅》《颂》之兴,理宜倍速。即陛下所谓坐致太平者也。论理则其如此,征事则臣复言之。前史称西域之俗,皆奉佛敬法,故大国之众数万,小国数百,而终不相兼并。内属之后,习俗颇弊,犹甚淳弱,罕行杀伐。又五胡乱华以来,生民涂炭,冤横死亡者,不可胜数,其中误获苏息,必释教是赖。故佛图澄入邺,而石虎杀戮减半;洮池塔放光,而苻楗椎锯用息。蒙逊反噬无亲,虐如豺虎,末节感悟,遂成善人。法逮道人,力兼万夫,几乱河渭,面缚甘死。以赴师范,此非有他,敬信故也。夫神道助教,有自来矣。雷霆所击,暑雨恒事,及展庙遇震,而书为隐慝;桀纣之朝,冤死者不可称纪,而周宣晋景,犹以深刑受祟。检报应之数,既有不符;征古今之例,祗更增惑。以经文载之,以彰劝戒,万一影像,犹为深切,岂若佛教,责言义则有可然可信之致。考事实又无乖巳妄之咎。且观世大士所降近验,并即表身世,众目共睹,祈求之家,其事相继,所以为劝戒,所以为深切,岂当与彼同日而谈乎?而愚暗之徒,苟遂毁黩,忽重殉轻,滞小迷大,恚僧尼之绝牉育,嫉像塔之费朱紫,此犹生民荷覆载之德,日用而不论;吏司苦堙瘗之劳,有时而诋慢。慧琳、承天,盖亦然耳。萧摹启制,臣亦不谓全非,但伤蠹道俗,最在无行僧尼,而情貌难分,未可轻去。金铜土木,虽糜费滋深,必福业所寄,复难得顿绝。臣比思为斟酌,进退难安。今日亲奉德音,实用夷泰。”

时吏部郎羊玄保在座,进曰:“此谈盖天人之际,岂臣所宜预。窃恐秦楚论强兵之术,孙吴尽吞并之计,将无取於此邪?”帝曰:“此非战国之具,良如卿言。”尚之曰:“夫礼隐逸则战士怠,贵仁德则兵气衰。若以孙吴为志,苟在吞噬,亦无取尧舜之道,岂唯释教而已。”帝悦曰:“释门有卿,亦犹孔氏之有季路,所谓恶言不入於耳。”

(《全宋文》卷二十八)《高僧传》卷四《义解一·晋剡东仰山竺法潜》:

(竺法)潜尝于简文处,遇沛国刘惔,惔嘲之曰:“道士何以游朱门?”潜曰:“君自睹其朱门,贫道见为蓬户。”司空何次道,懿德纯素,笃信经典,每加祇崇,遵以师资之敬,数相招请,屡兴法祀。

(156—157页)释道安《二教论·归宗显本》:

有东都逸俊童子,问于西京通方先生曰:仆闻风流倾坠,六经所以缉修,夸尚滋彰,二篇所以述作,故扰柔弘润,于物必济,曰儒;用之不匮,于物必通,曰道,斯皆孔老之神功,可得而详矣。近览释教,文博义丰,观其汲引,则恂恂善诱,要其旨趣,则亹亹慈良,然三教虽殊,劝善义一,途迹诚异,理会则同,至于老嗟身患,孔叹逝川,固欲后外以致存身,感往以知物化,何异释典之厌身无常之说哉。但拘滞之流,未驰高观,不能齐天地于一指,均是非乎一气,致今谈论之际,每有不同,此所谓匿摩尼于胎卵,掩大明于重夜,伤莫二之淳风,塞洞一之玄旨,祈之弥劫,奚可值哉。敬请先生,为之开阐。

通方先生曰:子之问也激矣哉,可谓穷辨未尽理也。仆虽不敏,稽疑上国,服膺灵章,陶风下席,今当为子略陈其要。夫万化本于无生,而生生者无生;三才兆于无始,而始始者无始。然则无生无始,物之性也。有化有生,人之聚也。聚虽一体,而形神两异,散虽质别,而心数弗亡。故救形之教,教称为外;济神之典,典号为内。是以《智度》有内外两经,仁王辩内外二论,《方等》明内外两律,《百论》言内外二道,若通论内外,则该彼华夷;若局命此方,则可云儒释,释教为内,儒教为外,备彰圣典,非为诞谬,详览载籍,寻讨源流,教惟有二,宁得有三。何则?昔玄古朴素,坟典之诰未弘,淳风稍离,《丘》《索》之文乃著,故包论七典,统括九流,咸为治国之谟,并是修身之术,故《(汉书·)艺文志》曰……

佛教者,穷理尽性之格言,出世入真之轨辙。论其文则部分十二,语其旨则四种悉擅。理妙域中,固非名号所及;化擅系表,又非情智所寻。至于遣累落筌,陶神尽照,近超生死,远证泥洹,播阐五乘,接群机之深浅,该明六道,辩善恶之升沉,敻期出世,而理无不周,迩比王化,而事无不尽,能博能要,不质不文,自非天下之至虑,孰能与斯教哉!虽复儒道千家,墨农百氏,取舍驱驰,未及其度者也。唯释氏之教,理富权实,有余不了,称之曰权。无余了义,号之为实。通云善诱,何成妙赏。子谓三教虽殊,劝善义一,余谓善有精粗,优劣宜异,精者超百化而高升,粗者循九居而安息,安可同年而语其胜负哉!又云教迹诚异,理会则同,爰引世训,以符玄教,此盖悠悠之所昧,未暨其本矣。教者何也?诠理之谓;理者何也?教之所诠。教若果异,理岂得同?理若必同,教宁得异!筌不期鱼,蹄不为兔,将为名乎,理同安在?夫厚生情笃,身患之诫遂兴;不悟迁流,逝川之叹乃作:并是方内之至谈,谅非逾方之巨唱。何者?推色尽于极微,老氏之所未辩;究心穷于生灭,宣尼又所未言:可谓瞻之似尽,察之未极者也……

(《全后周文》卷二十三,3998—3999页)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

夫晋之人士,荡检逾闲,骄淫愞靡,而名教毁裂者,非一日之故也。魏政之综核,苛求于事功,而略于节义,天下已不知有名义;晋承之以宽驰,而廉隅益以荡然。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名教为天下所讳言,同流合污而固不以为耻。其以世事为心者,则毛举庶务以博忠贞幹理之誉,张华,傅咸、刘毅之类是已。不然,则崇尚虚浮,逃于得失之外以免害,则阮籍、王衍、乐广之流是已。两者交竞,而立国之大体,植身之大节,置之若遗;国之存亡,亦孰与深维而豫防之哉?故与贾充偕而不惭,与杨骏比而不忌。如是,则虽得中主,难持以永世,况惠帝之愚无与匹者乎!董养升太学之堂而叹曰:“天人之理既绝,大乱将作。”诚哉其言之也!

同类推荐
  • 老子全书

    老子全书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是一部涵盖了人生大智慧的经典著作,但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不能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本书试图对《道德经》中的文化精华加以解读,来指导人们在具体生活中所遇到的为人处世、生活情趣、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婚姻家庭、企业管理、养生之道等问题,帮助人们从生活与情感的困惑中走出来。
  •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佛家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儒家说:“人人可做尧舜。”道家说:“人人皆有仙缘。”这就是说,每个人天然是一座宝库,一旦发掘出来,价值何等惊人!然而,多数人身怀异宝,却庸庸碌碌了此一生,最后埋于荒丘之下,这又是何等浪费! 而李叔同、南怀瑾两位大师却凭着他们那一点点素心慧眼,做了一世高人。为什么多数人不能充分实现生命价值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
  •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人的安全与联合国

    人的安全与联合国

    本书体现了国际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前沿,对非传统安全的学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热门推荐
  • 首神志

    首神志

    这里的已知被称为真实,这里的未知被称为虚无。在已知与未知间生存着悲哀的神祇与渺小的人。北一直之是一个方向,而在这里意味着开拓。这里就是里欧西斯。
  • 秦岭狼人

    秦岭狼人

    据说,在秦岭深山人们发现了狼人的足迹,一时众说纷云……作者通过对狼人超能力的形象描述,给大家塑造了一个大快人心的中国版“蜘蛛侠”形象,他古道热肠,英雄侠义,劫富济贫……
  • 魔法学院之空猎

    魔法学院之空猎

    七百年前,地球还在核武时代,人们本过着和平的生活,但是,在那一夜,一场暴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被淋过这场与的人与野兽发生了变异······
  • 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

    “是有了世界后才有人,还是因为有了人后才会有世界?”这个问题从人类存在便一直在思考。——————————时间轮盘一转便是七百年已过,人类进化发展的脚步也好似猛然加快。不知名的能量渗入这个世界,是巧合,还是另有他意。人类的大进化时代。原本平淡生活的母子,又将面对如何的境况。地球,还是那个地球吗?在广袤的宇宙,地球一脉未来又将如何?-------------------“史奈儿!该出发了!”“去哪啊?”“去给你找男人!”······【另:文中一切言论皆是剧情需要,不代表作者观点。切勿相信,切勿模仿,切勿认真。仅供娱乐!】
  • 现世逍遥传

    现世逍遥传

    白夕,时日无多的人。无畏无惧,可逍遥。······后来,发现,仅有一颗逍遥的心是不够的,强者,才有资格逍遥。
  • 无限觉醒纹章

    无限觉醒纹章

    开天之初,天地造物每个生命都有一个元神,这个身份决定了一个生命的性格特征和能力根基,同时,每个生命都有无限潜力,在不断轮回中积累力量。有一个时空,在开天时已独立于三千世界存在!而它的使命只有一个:为了让每一个造物,觉醒属于自己的终极力量!读网络文学就用盛大Bambook,多款优惠套装官网促销中!本文转载自网络原创文学门户—起点中文网:http://www.*****.com/?Book/3508159.aspx
  • 皮影

    皮影

    这究竟是梦还是梦?抑或是现实?皮影到底该怎么做?
  • 最强祖师爷

    最强祖师爷

    李衜也成了穿越大军中的一员,有个金手指,《最强祖师爷系统》,系统任务;建宗门,收弟子。且看李衜如何带领弟子搅动风云,建史上最强宗门,做最强祖师爷。……当李衜站在巅峰,系统又是何物。……新人初写,请多包涵。
  • 萌之传承进化

    萌之传承进化

    无限的世界中,有着无限的可能。而这个世界呢?又会有怎样的可能?来吧,出击的时间到了,去吧,我的契约者们!
  • 酒醉乾坤

    酒醉乾坤

    何为神,三界之主宰。何为狂,天地之骄子。何为魔,九天之叛乱。我愿这长江水从此向西奔腾。我愿这黄河水从此不再流淌。我发誓我要踏碎南天门,闯进凌霄殿。我发誓十年后的枫叶落地之际即为我再次翻天覆地之时。我要用我剩余的力量与天地同归于尽。我甘愿承受千年孤寂也不愿承受一秒凌辱。待我东山再起之时即为尔等灰飞烟灭之际。待我成神之日即为汝等魂飞魄散之时。我发誓天若灭我,我定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