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400000007

第7章 史学之舟(1)

1.奔向解放区

1948年,不平静的暑假已过,转眼已是秋天。此时,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新中国的曙光即将染红世界东方的天际。戴秉衡一心想冒险回北大,去找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的同学,再找到心向往之的组织。他告别家人,悄悄地从水路经天津回到北大,找到了同学。白色恐怖之中,同学相见分外激动,大家压低嗓音,互相说着离别后发生的事情。据说,有的同学被抓进去了,也有不少同学投奔了解放区。“解放区”犹如一道闪电,使秉衡眼前一亮。由于学校里还有不少特务学生潜伏着,当晚他躲在同学宿舍里,心里默记着找到党组织的方法,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谁知,第二天在吃早餐的时候,秉衡就被人告发了,很快被国民党当局抓走了。

郑天挺先生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焦急,他马上告诉了胡适校长。胡适校长对戴秉衡是很有印象的,当年秉衡刚到北大时,还拿着同乡钱昌照的介绍信去胡适家拜访过他,胡适知道这是个很优秀、很有志向的学生。

后来,因为搞学生运动,要办孑民图书馆,秉衡多次去找胡适校长交涉,还顶撞起来,令校长很不高兴。只听得郑先生说,戴秉衡已经被带到特种刑事法庭。情况迫在眉睫,胡适校长二话没说,赶忙写信出面担保,说戴秉衡是个好学生,跟共产党没有关系。由于胡适的声望,秉衡被关了1998年,

时任中国史学会会长,

在台北胡适公园留影

三个多钟头后就被放了出来,保释在外听候传讯。对此,秉衡对北大师长们的厚爱永存感激之情。

幸运的是,被放出来的秉衡很快找到组织,组织给了他路条、联络暗号,让他去华北石家庄解放区。已是深秋,秉衡风餐露宿,一路乘车来到河北省沧县(今沧州市)。这天,秉衡来到沧县东城门,在桥上跟自己人用暗号接上了头,令他欣喜万分。接上头后,秉衡随人来到一处僻静地。在填表登记时,解放区干部告诉秉衡说:为了通过国民党的封锁线,你必须要改个名字,以免有事连累家人。这些时日东躲西藏的经历,让秉衡感触很深,心想自己是逃出来的,逃就是逸,就叫戴逸吧。

此后,戴逸穿越敌人封锁线,胜利来到了石家庄。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戴逸所见所闻都洋溢着喜悦向上之情。石家庄是解放战争开始后,共产党攻克的第一座关内大城市,是党的第一个城市政权。石家庄的解放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这块党统一领导下的华北解放区,为夺取平津战役的胜利和全国的解放进一步做好了准备。石家庄的人民群众重获新生,摆脱战争带来的饥寒交迫的威胁,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安排自己的命运,改善自己的生活。

戴逸与很多国统区的进步青年来到解放区,亲身感受到解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石家庄浓墨重彩地创下了新中国历史上的诸多“第一”: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在这里创刊,毛泽东亲笔题写报头;中国人民银行在这里建立,中国第一套人民币在这里诞生,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事业的起步;华北地区第一座水电站在这里兴建,神奇的电流从这里流向西柏坡和周边的兵工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在这里设立,多座天线塔分别向中国和全世界播发信号;在这里,毛泽东为新创刊的《人民邮电》题词,为新华书店题写店招……同时,石家庄的安定环境为发展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批高等学府在这里成立,中国共产党自己兴办的华北军事政治大学(今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前身)、华北大学(今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前身)等高等学校,先后在这里开学,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

从此,戴逸与戴秉衡迥然不同,他对党的历史和发展,对马列主义理论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尤其是进入正定华北大学培训学习之后,感觉发现了一个新世界,思想上产生了质的飞跃。

2.学术始航

此前,上海交大严谨踏实的校风及北大民主自由的氛围,这两种学院精神相辅相成,给戴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影响了他以后漫长的治学道路。尤其是北大,戴逸热爱那里浓郁的学术气氛,敬佩那些学识渊博、和蔼可亲的师长们,但两年的学业中,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从事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所以自己深感对历史专业学得很不够,感到对历史尚未入门。

1948年,进入解放区华北大学的戴逸,跟无数热血青年一起学习,更加体会到学无止境。成立于1948年8月的华大,前身为华北联大,由吴玉章任校长,当时在校学生达到一万五千余人。它犹如一座革命熔炉,以锻炼、培养青年干部为办学宗旨,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输送党的人才。华大下设四部两院,其中一部是政治部,对进步青年进行短期培训;二部是教育学院,为比较正规的本科学业;三部文艺学院;四部是研究部。两院分别是工学院和农学院。

1948年,华北大学正定校区

当时,无数进步青年积极投奔解放区,到华大上课的学生迅猛增加,没几天就新编一个班。戴逸在华大一部进行政治培训,被编在第十七班。学员们来自五湖四海,共同的信念使大家走进一个全新的大家庭。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彼此建立了友谊。在这片广阔天地里,戴逸感觉自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时时刻刻都有一种激情涌动。这种激情来自课堂,来自老师们的教学之中。上课的情景非常壮观,课堂就设在广场上,上千名青年学员坐在小马扎上,握着自来水笔认真听课。华大的老师们既富有革命经验,又学养深厚,上课激情四溢。教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即中共党史)的老师是胡华,戴着黑框眼镜,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感情充沛地讲解着党的诞生、成长、奋斗以及历经挫折并最终走向胜利的历程。胡华用历史学家的犀利眼光,精辟而深刻地分析史事,既生动且富哲理。同时,他的讲课非常具有感染力,当讲到前赴后继的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时,慷慨激昂,甚至热泪盈眶,戴逸和同学们无不为之动容,心灵被深深撼动。从未听过中共党史的戴逸,听到这些全新的知识,了解当代最重要的历史发展,犹如发现了一个新世界,既新鲜、惊奇,又兴奋、感佩,对党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在短短几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戴逸被革命斗争宏伟壮丽的场景所吸引,被先烈们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所感动,被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所激动。培训结束时,分配工作需要填写表格,戴逸在志愿这一栏里,毫不犹豫地写下“历史研究”四个字。没想到,他居然幸运地被分配到华大一部政治研究室革命史组,并在组长胡华的领导之下工作,从此,戴逸正式走上专业研究历史的道路。

多年以后,戴逸还清晰地记得向胡华报到的那一天。1948年底,戴逸兴高采烈地走向胡华的办公室。胡华正伏案写作,看到戴逸来了,马上放下笔,亲切地招呼他在炕沿边坐下。环顾四周,小屋光线昏暗,简陋的一桌、一椅,房间里最多的是书籍和报刊,这是胡华的书房、会客室兼卧室。当时胡华正在从事中共党史的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同时开始担任吴玉章的学术助手。胡华在工作中经常教导大家多读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的书籍,勤阅读才能促思考。当时胡华27岁,只大戴逸5岁,听着年轻的领导亲切友好的声音,语重心长的教导,使戴逸感到自己的学术生涯开始了。

作为胡华的助手,戴逸深感幸运,他迫切想多了解那些伟大的、激动人心的著作。胡华珍藏着一套《毛泽东选集》,是解放区出版的,也是当时难得的珍本。戴逸借来阅读,细细翻看,这是他第一次通读毛泽东的著作。从胡华那里,戴逸学到很多革命史知识,阅读了他所收集珍藏的革命史文献、书籍,也帮着他从事教学,收集资料,获益匪浅。

1949年,随华北大学迁入北京

在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战略决战,国民党反动派节节败退。1949年初,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胜利结束,中国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随即,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迁入北平办公,表明中华民族即将揭开历史的新篇章。华北大学也在这年春天,迁入北平。

进入北平后,政治研究室革命史组的工作更加忙碌了,又有彭明、潘喆、何东、王淇、戴鹿鸣等同志加入。胡华的工作也更加忙碌了,除了教学及主持华大第八区队的行政工作,还经常去校外讲课、作报告,同时还在勤奋写作。作为胡华的助手,戴逸等也都投入忙碌的工作之中。胡华在校外讲课作报告,大都在大礼堂内,台下是成百上千的听众。长期生活在国统区的人们对中共党史相对陌生,尤其是其中的很多人名、事件、词汇,需要有人写在黑板上,以方便听众听讲作笔记。戴逸和彦奇协助老师讲课,担任这项板书工作。每次胡华讲课作报告,总有他们两人跟随着,久而久之被大家戏称为“哼哈二将”。革命史组是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胡华非常关心大家的思想、学习及生活,从来不摆领导的架子,平时总是亲切地问寒问暖,乐意听取大家的意见。他总是鼓励大家发表不同见解,即使说错话、做错事也不要紧。有时,胡华一拿到不多的稿费,就给大家买点毛巾、肥皂之类的生活用品。还请大家打牙祭,在小摊上吃一碗馄饨,感受生活的美好。在这样一种友好的氛围之下,大家愉快地学习并生活着。

胡华忘我工作的精神,常常令大家感动。他不停地撰写并编辑书籍、文章,还组织和指导别人写作。当时他正在撰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初稿)》,时常跟戴逸等人谈论写作中的问题。他常说,书不能写假的,文章不能写空的,史料要可靠,观点要正确。而史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注意不断地发掘新史料,以充实或修正原有的结论,更好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胡华的写作态度极其认真,经常跟大家一起分析资料,写成草稿后又进行反复修改。对于胡华治史的态度和宝贵的经验,戴逸牢记心间。胡华很欣赏戴逸的才华,有一次谈话间,他鼓励戴逸挑选一个研究题目,说可以试着写作。

戴逸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学校,他最喜欢去的地方便是校图书馆。当年,在北大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借阅到进步刊物,曾为孑民图书馆的筹建四处奔走,留在华大当研究生后,戴逸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华大创办于陕北,校图书馆里珍藏有许多解放区出版的书籍、报刊,都是戴逸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在师长的指导下,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眼前豁然开朗。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不仅了解了整个党史的发展历程,也知道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常熟沦陷时戴逸年仅11岁,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日寇的刺刀下度过的。通过看书,戴逸对与八年抗战相关的所有事件、战役、人物,以及双方的战略部署、政策措施等等,都了然于胸,日久在头脑中形成了抗日战争史的大体轮廓。当时,刚好有一本叙写解放战争史的读物出版,它容量不大但写得通俗而生动,很受读者欢迎。戴逸看了这本书之后很受启发,于是萌生了创作的冲动。

八年抗战在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沉的伤痛,虽然胜利的喜悦带给中华民族无比的自信与自豪,但是原国统区人民对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作用并不十分了解,戴逸想用通俗的演义体裁写一本抗日战争的简史。由于戴逸小时候读过很多章回体的演义,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民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岳全传》等等,他太熟悉这种体裁了,这种讲故事的形式非常适合向大众介绍革命历史。这个课题一经提出,立刻受到胡华和同事们的支持,他们一起商议,给了戴逸很多帮助和指导。1949年冬天,刚满23岁的戴逸开始着手写作。他开始大量收集资料,思考并写作,常常奋战到深夜。过了一个多月,竟然写了八回约四万字,内容从“九一八”写到“七七事变”。戴逸把初稿交给胡华看,胡华认真阅读后提了不少意见,但总体感到满意,他鼓励戴逸坚持写下去。但由于工作繁忙,戴逸曾两次不得不中断写作,可心里时常牵挂着,一有时间便又重新握起笔写作。

夜深人静,戴逸于一方斗室间奋笔疾书,耳畔时常回荡着《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的旋律。少年时代,戴逸兄弟姊妹和同学经常聚集在戴家后院,稚嫩而真切的歌声冲向云霄,宣泄着悲愤的抗日之情。国难与家仇一桩桩、一幕幕,又重新浮现在眼前,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深深铭刻在内心深处。这种深切的情感推动着他、催促着他,不停地书写着,让新中国的人民了解抗战的真相。戴逸大量查阅参考书,主要是第十八集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编印的《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书中记录了抗战各阶段、各地区及各战役的人物、事件的详情。字里行间中,抗日军民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团结战斗的精神鼓舞着戴逸。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谱写好这段气壮山河的抗战史。凭着满腔的创作热情,戴逸终于写完此书。导师胡华一直等着这一天,当他看完书稿,马上推荐给新潮书店,并于1951年3月正式出版。

同类推荐
  • 秦汉三国皇帝传

    秦汉三国皇帝传

    本书主要撰写了秦朝从秦始皇(公元前247年)嗣秦王位起至三国吴灭亡(公元280年)止,共500多年的历史故事。以单列皇帝(正统)写其全传的形式,全方位介绍了自秦始皇至三国的37位皇帝的生平事迹,采取了相对按时间顺序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写法,《秦汉三国皇帝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情等方面的故事。以正史为依据,既全面具体又通俗易懂,是一本详细叙史的好书。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本书所述十三太保的故事,主要是根据史书所载,一部分吸取了古代传说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广大读者介绍了晚唐五代这一特殊时期所涌现出来的特殊军人形象,并且通过对他们的描述,为人们展现出那个风云突变、腥风血雨的特殊时代的历史状况。
  • 维基大战前传1: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

    维基大战前传1: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

    本书是朱利安·阿桑奇唯一的作品,甚至可称为“半部自传”,也是一部见证互联网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作品。在书中,阿桑奇自述了当年以 “阿桑奇”为网名,与地球上第一批天才黑客们在一起,先后成功占领了美国宇航局、美国国防部、加拿大北电网络等诸多领域的世界之巅,甚至发起“国际颠覆运动”,令地球为之晃动的传奇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不得不四处流亡,去躲避哪怕是一个小小警探的追踪。阿桑奇今天的逃亡与面对法庭时的大无畏可以说再现了书中“战斗史”,人们可以从中找到他为何要以一己之力去挑战美国的原因,更可以深入思考为什么天才的人和天才的政府不能和谐相处?自从“维基解密”网站红遍全球后,世界上各大媒体都对他的传奇经历进行了报道,而这些报道的所有细节均来自于本书。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于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们更多的精彩人生。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指鹿为马:赵高

    指鹿为马:赵高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气的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指鹿为马:赵高》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赵高的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强追明星妻

    霸道总裁强追明星妻

    七年前!因跟父亲争吵离家出走的她也许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遇见了一生中重要的他们!霸道冷酷的太子爷。温柔体贴的守护者。花花公子骑士。阳光中偶尔带点邪恶的暖男。他们穿梭在爱恨情仇纠葛中,爱让他们执着,谁也不愿看透与放手。经历坎坷原以为有了结局,却抵不过命运跟他们开的巨大玩一场阴谋,一次痛彻心扉的离别,换来的是缘分赐予他们重新开始的起点七年后!她褪去当年的稚嫩,是聚灯光下千万人爱慕的奥斯卡影后。带着可爱宝宝华丽归来…同样他也褪去那身桀骜不驯,成熟稳重坐拥东南亚福布斯首位首富。再次相遇!他带着仇恨,埋怨折磨她。当真相浮出后!她会选择相濡以沫伴她七年的他…还是那个伤她最深,她念了想了深深埋藏了七年的他…
  • 盗墓恩仇传

    盗墓恩仇传

    这个世界上,总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即使正统教育说这些都是迷信,可是我认为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我知道我所告诉大家的故事是不符合现在的世界观的,我想了很久,还是觉得应该把事情写出来,因为我觉得如果我不把这些事情公布于众,实在是一种遗憾,人生本来就是寻找阅历的过程,真实的故事应该被大家知道。
  • 李嘉诚中国式领导及经营管理

    李嘉诚中国式领导及经营管理

    本书从李嘉诚的中国式领导和经营管理方面,讲述李嘉诚的传奇人生,深入分析李嘉诚的成功经验,指出借鉴之道。
  • 蔷薇渲染:血泪之石

    蔷薇渲染:血泪之石

    蔷薇本身带刺,表面是锋芒毕露的,而内在却是柔弱而易破碎的。而让蔷薇破碎是难的,到底怎样才能让它如此破灭?
  • 绝色狐仙

    绝色狐仙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还有可能是唐僧。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还有可能是鸟人。有时陪你到最后的不是最爱你的,但却是最适合你的。请注意,爱情是到千年以后才有的词汇。--------------女娲语录史上最帅气的姜尚,最呆萌的妲己,最深情的帝辛,最......路人甲的姬发.。带你扒一扒封神榜不为人知的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幻觉。
  • 龙钟

    龙钟

    架空的历史,龙文化的诠释,战争视角下的人性反思,让你领略龙之国的荣辱兴衰与历史演进。这,是一个民族的史诗。
  • 诡尸悚闻

    诡尸悚闻

    一份几大家族间的共同协定,一段骇人听闻的诡异传说,一脉不为人知的赶尸秘术,创造了一段步步惊心的诡事。欲望滋生恐惧,恐惧源自内心地阴暗,欲望愈是在心里躁动不安,恐惧就愈是深刻!
  • 神石天降

    神石天降

    天降三块神石,最大最亮的一颗降在东北方向。。。。。本是上天的宠儿为何却道路艰难?主角都是走路捡宝?为何我却不是!
  • tfboys四叶草的爱

    tfboys四叶草的爱

    本文写的是三位男主和三位女主的恋情,中间有很多坎坷,但最后一一克服。
  • 妖国记事

    妖国记事

    离奇的夜晚,遇上离奇的妖仙,是难寻的仙缘,还是有所预谋?滚滚红尘浊浪,他深陷其中,又该何去何从?不一样的夜,不一样的人,为他的人生拉开怎样的序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