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000000068

第68章 蔑视中国的普及化(17)

落るこの葉の数をますらん胜海舟此时也渐入老境,而且大概也想到这些年有栖川宫炽仁亲王(1835—1895)、北白川宫能久亲王(1847—1895)等相继去世,加上对伊藤博文为首的藩阀政府的不满,得知陆奥宗光这位曾经在自己门下(神户的海军操练所)学习过的“淘气包”也去世了,他曾经回忆说虽然陆奥不像他的同学伊东祐亨那样时常来看望他,甚至到死都从来没有来看望过,但他还是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他“本来就是才子,很有办事能力,也是一世之人杰”。吉本襄:《续 海舟先生 冰川清话》,东京:铁华书院,1898年,第46页。江藤淳编:《胜海舟》“日本的名著32”,中央公论社,1978年,第96页。同时也指出他适合作幕僚而不适合当统领,感叹要是他能够在大久保利通属下的话,可以充分发挥他的才能。上述哀歌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陆奥在日清战争中的表现,但是,就其在日清战争中为国家“鞠躬尽瘁”的“事实”,再联系到哀歌中的“草革裹尸”这一象征着誓死尊皇的有名典故《万叶集》第18卷所收大伴家持作《贺陆奥国出金诏书歌》(第4094首)中有“……海行かば水漬く屍 山行かば草生す屍 大君の辺にこそ死なめ かへり見はせじ……”(《萬葉集五》“新潮日本古典集成”,新潮社,1984年,第143页。)对此,有将其中译为:“去海上葬身水中 去山上以草裹尸 在大君的左右 誓死无怨无悔”(金伟、吴彦译《万叶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1192页。),也可以理解为对陆奥“功绩”的肯定吧。

在战争期间,最能够反映他的态度的,寡闻所及,要算他在1895年1月给伊藤博文总理大臣的《愚存》,其全文如下:战斗的胜败在于能投军机、使将士保其英气。现在战争已经经过七个月,每战每胜、军机不弛,是由于将帅得其人与士兵之忠勇。现在冻寒之际,衣食不适度,病卒日增,国内之民众渐唱异议,或恐军机生松弛欤?其机既动,诚为可恐可忧之极也。仰望将帅能明察其先兆,士兵愈益鼓舞振作其勇威,内阁大臣革新民众之志向而消除其倦怠之念,应问心无愧。

近来上下唯汲汲于善后之策,善策之案穷出而其机已过,尚有何益?仅徒生纷纷议论而已。

开战既阅数月,未必无成熟之机。我非谓倾向于和战某一方,其进退驱引在大政之掌中,若有可乘之良机,不可失也。机会一失再失,则难易之地位转换,不难预料。

众人皆知事后之了结不易,故稍有心者窃愁于此。此风若波及民众,终将产生军机沮丧。

武人无智,有智无勇,两两相倚,形成今日骑虎之势。窃窥众心渐生倦怠之色,犹如求醉后一掬之水。当此之时,使国家安宁乃大政之要点。事业虽可属于武人,如其战和如何、善后之策如何,则应属于内阁大臣之决断,自不待言。故内阁大臣应挺身而出,痛痛快快而义无反顾地决定善后之策。若悠悠然等到兵机沮丧,则不可挽回。百事蹉跎,岂在计策之立与不立?所分之难易唯在先机与失机,岂论区区策略?确乎唯在勇断实行而已。老朽之浅言固不足采,唯知不可默然于此时节,书微衷之所在,呈于左右。谨言。龟谷馨编:《海舟遗稿》,第94—96页。标题《愚存》前有“明治廿八年一月裁一书赠伊藤总理大臣”的说明。以上整篇文章,很难看出他一味地反对战争的态度。相反,他开篇便是对持续七个月来战争每战每胜的经验总结,即将帅得其人,士兵忠勇,这毋宁说是对战争的肯定与赞赏。但是由于战争旷日持久,加上天气恶劣,他出于对军心、民心的体恤和忧虑,希望内阁总理大臣能够当机立断,决定善后之策。他表示不站在主战与主和的任何一方,对于主战者,他鼓励在外的将帅明察先兆,士兵振作勇威,奋勇杀敌,而国内的内阁大臣则要承担“革新民众之志向而消除其倦怠之念”的责任,做好后勤保障;对于主和者,他则强调民心有怠倦之色,希望给沉醉于欢庆胜利的时势泼一盆凉水,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日本实际上已经处于危险的“骑虎之势”,必须不失时机地走出困境。这种“骑虎之势”是怎么造成的?他明确地指出是由于“武人无智,有智无勇,两两相倚”而造成的。整篇文章可以看做是对政府的不满与忠告。

能否笼统地说胜海舟反对日清战争,看来还值得探讨。比如在《冰川清话》中也不乏主张扩张军备、肯定切实地身体力行的殖民论等言论(江藤淳编:《胜海舟》“日本的名著32”,第128、139页)。如果说“胜海舟不是担心败给中国而反对战争”松浦玲:《明治の海舟とアジア》,第167页。那么他是不是因为对中国友善而反对对中国的战争呢?我认为也不是。比如,到战争发展到有“讲和”的动向之时,他反对日本方面坐等清政府派遣的讲和使到来,而主张日本方面主动的“自行去天津直接进行谈判,亦无任何忌惮”。他说:“支那人虽说愚顽,如果以诚意与信仰来解释光明正大的道理与东洋的将来,难道不能使之一旦贯通而觉醒吗?”胜海舟全集刊行会(代表者江藤淳)编注:《冰川清话》,讲谈社,1974年,第253页。显然他认为“光明正大的道理”是在日本方面的,而此时他心目中的“支那人”无疑是需要先觉的日本人去加以开导才能觉醒的。当然,联合亚洲以对抗欧美的思想因素不可否认,但是更多的是出于对日本国内政治的批判。如上所述,他将日本国家与政府区别开来,对为“愚蠢的政府”而战死者表示可惜,对“为国家而死”则表示可敬。其态度可见一斑。

二“尧舜的政治”真意何在?

对照松浦玲的《明治的海舟与亚细亚》,关于胜海舟的中国认识,《冰川清话》中有以下两处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处是这样的:支那人毕竟心境宽广。在日本说战争胜利了,虽然兴奋得狂欢大闹,但是支那人,换了天子了,战争失败了,这些事几乎就如同马耳东风。不管是改换了天子,还是日本战胜了,这些都无所谓。这也情有可原,因为不管是一个朝廷灭亡了另一个朝廷取而代之,还是国家灭亡了成了他国的领地,整个社会还是保存着旧态。其社会,与国家的兴亡没有任何关系。

尽管如此,如果日本人因为战胜了而过分逞能,今后将会有好看的。即便在枪炮的战争中胜利了,而如果在经济上的战争中失败了,国家也是无可奈何。这种经济上的战争,我认为日本人远不及支那人,为此我暗自担心呀。

支那人将一国的天子与代管人一视同仁。只要对地主无损害,多少次变换代管人都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开国以来,有十几次改朝换代。因为是这种国体,对战争极为不利。所以日本人才在最近的战争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输掉战争的,只是代管人,地主依然什么也没有变化,这一点不能忘记。江藤淳编:《胜海舟》“日本的名著32”,中央公论社,1978年,第140页。松浦玲《明治の海舟とアジア》第170—171页的引文中没有第二段关于经济上的战争,其余大同小异(因为出处不同)。为了“美化”上述“代管人”说,《明治的海舟与亚细亚》中特别引用了含有“尧舜的政治”这一词语的胜海舟的谈话,即:所谓尧舜的政治,就是这种代管人政治。因此支那人不管是满人作天子还是外国人作天子,对此都不闻不问。榻榻米也不时地替换,租金便宜,还对房子进行维修,这样的房主最受欢迎。因此香港被英国所夺,安南为法国所取,最近胶州湾被英国所占,都无所谓。因为结果用外国的钱来修路、建学校、警察医院都很完备,而实力实权都支那人掌握着,这种计划,就像是利用别人的东西做事。看吧,无论是香港、胶州湾还是新加坡,不都是支那人掌握着实权吗?这样,就与天天在讲所谓大义名分这些愚不可及的空论的日本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转引自松浦玲《明治の海舟とアジア》,第197页。

支那人自古以来作为民族而发达,是完全不重视所谓政府的人种。这即是尧舜的政治。对支那不能很好地理解这种要领的话,将会有意想不到的失败。同上书,第198页。胜海舟全集刊行会(代表者江藤淳)编注:《冰川清话》,讲谈社,1974年,第265页。第二处《冰川清话》中的引文与第一处的相关,是这样说的:惩罚支那对日本不利,此事,世人还没有觉悟到吗?我从最初开始就知道。……

虽然有支那被德、俄所困而早晚将要灭亡之类的说法,但决无此事。如胶州湾、三沙澳(三都澳,又名三沙湾,位于福建宁德市东南部)这样的地方,连我家庭院一角上的垃圾堆都不如。在总体上将支那和日本一视同仁就大错特错了。日本是堂堂的国家,而支那不是国家,仅仅是人民的社会。政府之类,怎么样都无所谓。只要对自己有利,支那人就满足了。清朝的祖宗打过井,连这样卑贱者的子孙也拥戴而不介意,可见支那人对统治者是什么样的人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因此是德国人来代替爱新觉罗氏掌握政权,还是俄国人来施政,对支那社会不会有丝毫影响。德国占领胶州湾,英国占据三沙澳,支那人认为是雇进了坚固的门卫,也许反而会高兴呢。

虽说德国占领了胶州湾,支那人与日本人不同,没有任何骚乱。长久地拖延,然后支付赔偿金之类。上海、新加坡、香港,实力都在支那人手中。对于德国的这种小骚乱,很难惊动。江藤淳编:《胜海舟》“日本的名著32”,中央公论社,1978年,第147页。此段胜海舟的谈话散见于松浦玲《明治の海舟とアジア》,第194、196、198—199页。我们先来看看松浦玲的解释。他特别提请读者注意文中出现的“尧舜的政治”一词。他是这样来评价胜海舟的中国认识的:对于稍微懂得一点点汉学的人而言,“尧舜的政治”是最高的赞辞,海舟也不例外。海舟谈这些的对象,在明治中期的知识分子中,因为汉学的教养是不可缺少的,举出“尧舜的政治”来说的海舟,绝对不用担心会被误解为这是侮蔑中国人。这是海舟对“支那”呈递的赞辞,听者也是这样接受的。松浦玲:《明治の海舟とアジア》,第197页。同时,他也顾及到中国的国民感情,论述说:“从中国的nationalism来看,这些言论像是难以容许的,但海舟并不是侮蔑、轻视中国来说这些的。毋宁说是怀有畏惧之念来谈的……”同上书,第196页。他还提到在海舟将中国与日本进行比较时,说到“日本是堂堂的国家”,认为应该将“堂堂的国家”作为反语来读,与海舟所说到“天天在讲所谓大义名分这些愚不可及的空论的日本”联系起来考虑,他指出:“‘堂堂的’变成了讽刺。就此谈话的文脉而言,这里如果不是讽刺乃至揶揄的话,则文理不通。因而与之相对的‘仅仅是人民的社会’是包含了对中国社会的深厚与强劲的洞察的表现。”同上书,第199页。

对于松浦玲的上述解释,不能不心存疑虑,特别是对“尧舜的政治”的解释。我们先撇开“尧舜的政治”来看看上述胜海舟的谈话中对中国认识的要点,这很容易使我们回想起尾崎行雄的《支那处分案》,即中国人没有国家观念,视朝廷为逆旅,因此也就没有忠义之心、爱国之心,只知道经营私利。尾崎也强调中国改朝换代频繁,无论中外贵贱,什么人都可以君临其上、可以当皇帝。这些特点,在上述胜海舟的谈话中都有。竹越与三郎的《支那论》中也提到最后一点,不过他是由此推出中国人具有“山贼般的侵略根性”,而胜海舟由此推出中国人对战争极不适应,得出中国社会停滞与保守的结论。

这些特点与“尧舜的政治”是否匹配呢?先来看中国汉学传统中对“尧舜之治”的理解,这里仅举两例。其一是主张性善而“言必称尧舜”的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曰:“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那么,“尧舜之治”的用心是什么呢?《大学》作了简明的回答:“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再看一个反对儒家学说、主张“绝圣弃智乃天下大治”的老聃对“尧舜之治”的理解。《庄子·在宥》中说:“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鲅,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这些经典应该是“稍微懂得一点点汉学的人”都耳熟能详的。很明显这与胜海舟所谓的“代管人政治”有天壤之别。

同类推荐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争权夺利智慧谋略全书

    争权夺利智慧谋略全书

    书分“风云际会篇”、“善抓机遇篇”、“随机应变篇”等十部分。内容有:阿基米德鏖战罗马兵、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富兰克林巧用比喻等。
  •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与该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理论的思辨力,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
  •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

    本书对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的重大意义、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与职业融合、农民工的收入与消费、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发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融合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本书是一本比较性的专著。它探讨了四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瑞典、德国、英国和美国。从社会等级、种族和性别等视角探讨社会政策,本书表明了在这些区分当中福利衡量显示出了重要性。作者描绘了四个国家的福利政策,分析了各自的利弊,指出了每个国家面临的五大问题。本书浅显易懂,主要阅读对象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教师,是一本非常好的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专著。
热门推荐
  • 惊世邪歆逆界银发女

    惊世邪歆逆界银发女

    惊世邪歆:逆界银发女:她,逆天的废柴,不!谁敢称她为废柴,灵武双修、毒、医,她称第二,谁敢称第一?炼造神器、炼丹药、掌圣魂之火、组建宗派、驭圣灵兽万千。三千银丝,似银河缓缓流出,随风飘舞,细长的手指尖朝天边指去,惊天动地一般喊道:“我,姓为摩兰,名为歆,我愿在世都陪伴着他,与他携手一生,爱致转生,重新爱!”他,像是黑夜中的狂风,将任何伤害她的人一一烧成火星,为闪耀光芒于她,见到她,夜中的狂风转为温柔的月,只为照亮她。为她,上天,可以、入地,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也可以、唯独,不会去死,因为…他走了,谁来爱她!
  • 青春不死,只是在凋零

    青春不死,只是在凋零

    我叫陈正良,我是青春的一个过客,我遇到若干个喜欢我的人和我喜欢的人……青春是肆无忌惮的年华,我伤害着别人,也被别人伤害着……就像所有冬眠的动物一样,我蛰伏了一个冬天,生命在不知不觉中就悄无声息地淌过半年,这让我矍然惊觉时汗流浃背,愁容满面……我开始频繁地回忆那些过往,而回忆仅仅是后来的故事……我的大学,我的恋人,我的理想,我的青春,我用心写下这一行行字,以祭奠我渐在凋零的青春。
  • 网游之魔威盖世

    网游之魔威盖世

    这是一个神秘的天道游戏世界。强大的装备,诡异的语气,离奇的经历.....无一不再向叶无尘说明着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世界......于是,叶无尘开始了对这个游戏的探索,随着他自身的不断变强,一些秘辛也逐渐浮现,距离谜底,也是越来越近。
  • 天心泪

    天心泪

    相传,天心泪是天使的心和恶魔的眼泪混合而成的一颗水晶,据说它赐予持有人以祝福消除痛苦。天心泪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恶魔怀疑天使背叛了他,天使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背叛,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了恶魔,恶魔看到天使被污染的心时,留下了悔恨的血泪,并且自己也随天使而去。韩天心出身起每月十五就要心绞痛,而且16岁生日后越发频繁,而且更加疼痛。家族为她查到天心泪的传说,并且打听到在许光翼的身上,但是许光翼在樱野男子高校读高四。且看17岁的韩天心女扮男装,如何在男子高中生活下去,并且取得天心泪。(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一个平凡女的不平凡

    一个平凡女的不平凡

    我们都是一个平凡人,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谁是路人,谁又是平凡人。其实在心里我们都觉得自己才是主角:每天都会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大千世界其中就有一个平凡的人,开始了她的不平凡之旅
  • 无限迷梦之我不是自恋狂

    无限迷梦之我不是自恋狂

    Hello!我是本书作者壮志豪情,很高兴你有兴趣翻开这部小说!每个人都做过梦,也有着如梦般的梦想,我的梦想便是将我的梦幻写成文章,分享给大家。不知道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梦,或这类幻想——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你是一个性别相反的人。你的朋友会如何对你?你的经历会有何变化?我将在《我不是自恋狂》中向你娓娓道来我的梦幻……你喜欢奇妙无穷的空间穿越吗?你喜欢平行世界的男女主角吗?这里有紧张恐怖的丧尸危机,这里有浪漫瑰丽的西方魔幻,这里有侠肝义胆的玄幻仙侠,这里还有想象大胆的未来科技,和气势恢宏的洪荒异界……相信在这本无限流小说里总有一款符合你的胃口!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梦境穿越的世界吧!
  • 邪魅恶少的替身情人

    邪魅恶少的替身情人

    我跟你结婚只是为了报答养父的恩情,婚期一年?好的,没问题。但是一年之期已过,总裁大人你怎么还不放手?好友来抢亲?这到底该如何是好?
  • 某隙间妖的穿越

    某隙间妖的穿越

    本书讲述了某隙间妖怪穿越各个位面寻找姐姐的故事
  • 神佛必须死

    神佛必须死

    神必须死,佛必须死,漫天神佛都得死。少年牧九天,八岁练气,十岁筑基,十四岁金丹,一觉醒来,丹田里多了个半透明灵体状态的猴子,从此沦为废物。一次次供给猴子灵气,最终猴子醒来,身份揭晓,一段不为人知的“西游”隐秘逐渐揭晓。一人一猴破天而出,遇神杀神,遇佛灭佛,遇魔诛魔!注:本文又名《真悟空被假悟空打死之后宿体重生与宿主重回西游玩爆神佛记》
  • 斗战世

    斗战世

    风云莫测,世事无常……天争地斗中,多少英雄豪杰折戟沉沙;斗人斗己中,多少绝代英才黯然逝去……天地无限,宇宙万界,有太多神秘莫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