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800000002

第2章 名仕之后

1990年,也是农历庚午年,朱家溍回到自己的祖籍——浙江萧山山里沈村,瞻仰高祖朱凤标的墓。朱家溍高祖朱凤标人称“萧山相国”。

朱家溍是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的二十五世孙。据《萧山朱氏宗谱》记载:唐代朱瑰奉命戌婺源制置茶院,遂为茶院朱氏。茶院朱氏后代避元末乱世迁居到萧山。第一个落户到浙江萧山的叫朱寿,当时只是一个身无分文的打工者,在萧山城东一户金姓人家做工,因为人老实能干,被东家招为女婿,从此在萧山落下脚来,人丁兴旺。这个叫金家坛的村子到后来就叫朱家坛,至今如此。

朱寿后代朱凤标,字建霞,号桐轩,在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从萧山考中一甲二名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先后作过吏部、户部、兵部侍郎,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朱凤标作为积极反侵略的主战派,上书促咸丰皇帝发谕开战;后追赠“太子太保”,谥“文端”。

据朱家溍先生介绍:他是朱凤标的第五代孙,在兄弟中朱家溍排行老四,前面有哥哥家济、家濂、家源。当时他已有四十多年没回萧山了,很想回故里看看。朱家溍到所前下车时,见到路边掉下一串油菜籽,便弯腰拾起收入怀中,念叨着说:“带回去,可以让它在家居的泥盆里发芽生长。”

朱凤标是朱家到北京的第一人,葬于原籍萧山所前镇山里沈村。北京与萧山远隔几千里,当时没有飞机、火车,朱凤标的棺材是如何运送至所前的?朱家溍说:“我高祖朱凤标在京为官多年,人际关系很好,皇帝特别下旨要沿路各省给予关照。所以发丧后的棺材沿运河至杭州过钱塘江——西兴渡到所前。沿途停靠、护送人员补充物品,都有地方官接待。”

这是朱家高祖生前托人看好风水后而定下的。坟墓的风水格局是“水牛望月”。墓前是一座笔架山,当明月高照之时,站在坟墓的位置看,正如一头水牛卧在池中观望明月一样。朱家溍在看完墓穴,朝坟墓三鞠躬后说,墓穴为五穴,有一人没安葬在此,故一穴是空的。有人问:经过如此多年的折腾,坟墓的“风水”是否损坏?他解释说:一般下葬二十年即可,血水下地后,即使墓穴被损,也无碍“风水”格局。

故宫活字典朱家传第二章名仕之后瞻仰高祖墓后,有领导提议请朱家溍先生留点墨宝。他慷慨书写,书写道:“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的条幅。落款为:庚午五月回故里展墓为土根同志书。原来这是萧山会馆门口的一副对联,而这个会馆就是由朱家溍高祖出钱办起来的。家乡人上京赴考,可以在会馆歇息,不收银两。家乡人待后中了状元或功名成就,向会馆赠送一点银子算是酬谢。

朱家溍的曾祖父朱其煊,以国子监生授工部主事,后来官至山东布政使。1909年宣统元年《政治官报》上曾有报道曾祖父的事迹:“布政使朱其煊,请捐津贴移办新政。山东财用进来竭蹶非常,新政多端因是未能悉举。臣莅任后,日与司道等谋划扩充,卒苦于经费难筹,进行不速。布政使朱其煊为前任太子太保大学士朱凤标之子,每言及此义形于色,其日夜规划思所以补救之者甚力。惜地方凋敝,物力维艰,开源节流,两无善策。自恨家不足以报国,竭力不足以捄时,至诚恻怛,迥异恒流。兹据朱其煊详称:现本署极力搜求于整顿山东省各州县税契项下除正款外,合平余及契尾契纸价钱各款零星成趸岁约得银五万两。此项虽向经历任长官厘定作为本官津贴,取之原不伤廉。唯其煊世受国恩,明知财政困难日形,何忍安之若素。自愿将前项银化私为公,移作正用。应请自宣统元年起,另款提存,听候拨充新政费用等情,详请具奏前来。臣查山东布政使,缺非素优,故为筹集津贴。朱其煊顾全大局,以俭自持,竟能举其所有全数充公,每岁多至银五万两,其洁己奉公之意,洵足风示群僚。已批饬从明年起将是项银五万两提存司库,专备推行新政之用。以后即移作正需,递年照办……”由此可见曾祖高风亮节,以俭自持,将自己的积蓄捐给国库做推行新政的开销。

朱家溍的祖父朱有基,同治十二年举人,授内阁中书。后来官至四川按察副使,兼理川东兵备。当时属于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

对于教育儿子是新旧双轨制。一面在家读经书,习制艺,准备乡试,另一面命令朱家溍的父亲去同文馆学英语出国,朱家溍的二叔考陆军贵胄学堂,三叔考法政贵胄学堂。由此可见,祖父对国家多变的命运充满疑虑,对孩子的未来寄托诸多希望。后来君主立宪制没有实现,辛亥革命时,祖父五十四岁,因抑郁而中风,六十岁就去世了。

朱家溍的父亲朱文钧受过传统的国学基础教育,乡试中副榜;又是英国牛津大学的高材生,研读经济学;光绪三十四年回国,任职于度支部。当时正值准备立宪,朱文钧具体的工作就是办理国家预算;民国成立后,度支部改组成为财政部,继续任职,担任参事、盐务署长。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碑帖收藏家、书画鉴定家。故宫博物院成立之时,朱文钧便被聘任为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故宫所藏古代书画碑帖。1934年伦敦举办的中国古代艺术展览,是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国古代绘画的出国展览,全部绘画由父亲选定。

朱文钧的著述文稿在动乱年代散失殆尽,所藏书籍善本,古拓碑帖和其他文物多已捐赠。朱家溍在整理父亲碑帖题跋中重新校正,理董成编,仅题其首曰:“欧斋石墨题跋”,并附碑帖目录,以见收藏全貌。后经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朱文钧的书法博习诸家,又酷嗜董玄宰,而以颜书为骨;晚岁取欧书损益之,逐自成家。朱文钧一生致力于书,无日不亲笔砚,却从来没有学过绘画。到了四十五岁,朱文钧就着砚台的余墨,信笔涂鸦,戏作蕉石小景。没想到看的人交相称赞。此次朱文钧开始画小幅山水,赠送好友;曾撰写《选学斋书画寓目笔记》、《选学斋书画笔记续编》、《选学斋诗集》的崇彝先生称朱文钧是输妙冠一时,画则余事尔,然肆笔遒丽清润而带书法,所谓书家画者。

朱家溍的母亲张宪袛,晚年号韵莆老人,是光绪年间学部侍郎张公邵予之女,自幼习工笔花鸟,作品多失散在动乱中,只剩下一部手抄的《陶渊明诗集》,自书序言,以示儿辈:“余少秉母训,女红是务,读书乃似余事,诗章绘画更余之余也。自入汝门,上事重闱,下抚汝辈,四十年中罕亲笔砚。今老矣,汝辈四人,三人远行,长日多暇,闲理尔父所收书籍文物,摩挲之余,俯仰兴喟。欲有所言,而时方不靖,发之书函者多不尽余意。诗画不理已久,欲寄所托,转费精神。独渊明诗语淡意深,余最喜诵之,因手写以通以付汝辈。汝辈三十以上人,余固无取于戒子之诗,亦不能如东坡伯蓟精写,以存全概云尔。甲申重阳韵莆老人书示儿辈。”可见老太太在乱世依旧保持风雅之情。

朱家溍出生世家,从朱凤标到朱家溍居京五代,作为仕家子弟、钟鸣鼎食,家学深厚、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自是熟谙北京府第、园林等个中原委和名门掌故。上个世纪20年代中,故宫首次对外开放,尚是稚童的朱家溍就由父亲领着手走进这深幽神秘的紫禁城宫苑。朱家溍当年觉得“能走遍故宫的每一个角落,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后来“子承父业”,成了故宫的第二代文物鉴定大师,为国效力近六十载。世家子弟成为故宫博物院专家,仿佛也是冥冥中的事情。

传说朱家溍与启功逛故宫。朱家溍对启功说:“到君家故宅了。”启功纠正说:“不,是到‘君’家故宅了。”言毕,二人相视一笑。原来朱家溍说“到君家故宅了”,暗指启功是雍正皇帝第九代孙。而启功说:“到‘君’家故宅了”,是说清朝爱新觉罗继承了明朝朱家旧业。

朱家溍的大哥朱家济,字豫清,又字虞清、余清,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南开中学、北平大学和故宫博物院任职,抗战时随古物南迁,后又供职于重庆粮食部;1953年受聘为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兼研究组组长;1963年应潘天寿先生之邀受聘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主讲书法和古典文学。朱家济是杰出的书法家,擅真、行、草三体,作品俊丽清健、笔跃气振,自成风格。同时,他对于书道,尤其是“运腕”二字,有着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影响甚深。他的部分遗墨已整理出版,如西泠印社的《朱家济行楷六种》等。

二哥朱家濂,字景洛,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二十余年,后调北京图书馆任中文采访部主任,是一位资深的版本专家。

家藏几万册古籍的夹签,从而打下了研究图书版本目录工作的基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受邀担任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图书馆馆藏图书鉴别版本提要的编写工作,并将其父生前所撰写碑帖题跋誊写副本校理成编,题为《欧斋石墨题跋》,经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他晚年花十年心血完成综集历代藏书家题跋之大著《古籍题跋索引》。

三哥朱家源,字清圃,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中国大学任教,教授“比较宪法”、“中西交通史”等课程。抗战时在桂林、重庆等地邮政储金汇业局工作,胜利后转至北京分局。1949年以后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是资深的宋史专家。

同类推荐
  • 商纣王帝辛传(中国古代帝王传记丛书)

    商纣王帝辛传(中国古代帝王传记丛书)

    帝辛,后世称商纣王(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是商朝最后的一个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国之君,被看做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帝辛其实也有过人之处,在本书中作者较全面、客观地记叙了他的一生,值得一读。
  • 阿加西自传

    阿加西自传

    他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也是网球场上最有天分的运动员之一——但是从小时候起,安德烈·阿加西就讨厌网球。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骗着拿起了球拍;还在小学的时候,就被迫每天挥拍数百次。即使他勤学苦练成为了网坛一代天才,心中仍对那源源不断的压力充满了怨愤。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现在,在这本自传里,阿加西用优美的、难以忘怀的文字讲述了他充满矛盾、冲突,在自我毁灭和自我完善间摇摆不定的人生。 阿加西让我们感觉到了那个拉斯维加斯的七岁小男孩在粗暴的父亲监管下,每天不断练习的痛苦。我们看到了那个十三岁的小男孩被抛弃在像监狱一样的佛罗里达网球训练营时的无助。在孤单和恐惧中,九年级就中途退学的他,像风一样叛逆地活着。正因为这样,他也成为了八零后的偶像。他染发、打耳洞,做朋克摇滚的打扮。在他十六岁成为职业选手之前,他的新形象就预示着在网球中将刮起新的风潮,就像快如闪电的回球一般。
  • 宁夏革命英烈(第二辑)

    宁夏革命英烈(第二辑)

    本书收录了宁夏各个历史时期、各个行业褒奖规格高、社会影响大、事迹突出感人、引领时代的先进典型代表人物。包括:张存哲、杨芳、马彦清等。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本书分为乔治·马歇尔、古德里安、切斯特·尼米兹等部分。
热门推荐
  • 安于世界某一角落

    安于世界某一角落

    被生活现实打压住的安然,安静的带着时间留给她的生命延续,生活在自己的角落,亲情总有命运的安排,朋友本性不同命运跌宕起伏,爱情短暂美好不由己,一群人一个故事,每个生命短暂的到来,都是昙花一现。
  • 末世纪终

    末世纪终

    末日....2012年12月21日病毒席卷全球!人间惨剧!幸存人类活下来并获得了异能!而以往的动物也变强大了而且拥有智慧!末日.....星系的毁灭,宇宙的崩溃,魔魂王吞五神兽,并复活四大恶兽毁灭五大时空,看主角如何逆转五个时空的毁灭...
  • 修昆仑证验

    修昆仑证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考察干部

    考察干部

    本书是《政界乾坤》姐妹篇,讲述了发生在《政界乾坤》前的故事。尹凡初入官场,看似平静的生活却暗潮涌动,敦厚的笑脸后埋藏着难以察觉的虚情假意,不动声色的情态下包藏着石破惊天的野心,美艳的樱唇下吐露的可能是致命的舌信。组织部门是个充满神秘的部门,外面多少人对组织部门抱着好奇、猜测甚至窥探的心理。尹凡从一个局外人一下子就要进入到这个部门里去,他的心里多少有点忐忑和紧张,尽管他学历高、读书多也不例外……
  • 冥潋悠幽

    冥潋悠幽

    被封印的青年,冲破重重枷锁,找回记忆,层层谜团解开,孤独与绝望并存,一句诺言,万年等待,最终换来终究一场梦,化为魔身,翻天覆地,只愿归于平凡。
  • 穿越到不同的时空:寻樱丝

    穿越到不同的时空:寻樱丝

    她,只因与神相爱得罪了天神,从此陷入了万劫不复,火是她每世的终结。他,为了她,忍受了千年的炼狱之火,舍弃了俊美的相貌,抛弃了永恒的生命……他们,皆是千古中的美男子,对她,爱得死心塌地,至死不渝……到底,她情归何处?她的命运又将会怎样?
  • 契约豪门:迷糊娇妻,哪里逃

    契约豪门:迷糊娇妻,哪里逃

    他曾对她说过三句话,“我们只是协议结婚,我不会碰你。”“没有感情的利益,我不会爱你。”“你我毫不相干,我不会帮你。”据说,帝国有三大禁忌。一林洛寒,二林洛寒,三林洛寒。林洛寒,站在世界顶端的男人,商业遍及全球。各个行业都有涉及,且富可敌国。就这样一个有钱,有颜,有地位的男人,心里却深藏着一个爱人。有一记者问道:“林总,如果你没有遇到你的妻子——姜影疏。你会终身不娶吗?”林洛寒看了一眼旁边的姜影疏,才一字一句的说:“暮年不遇姜影疏,盛世繁华过云烟。”有一种花叫白玫瑰,送你16枝。请接下我的盖章!
  • 三界互联网

    三界互联网

    天啦噜,玉帝,扫把星,关二哥纷纷打赏,一出手就是极品啊有木有,月老给你一根红线,从此万花从中过,想拐谁就拐谁,而且是心甘情愿的那种,知道一个凡人被强行拖进有各种天神加入的三界神网是什么感觉吗?萧白可以很认真地回答你,绝对是酸爽,刺激,装逼,专治各种炫,专打各种不服!
  • The Daughter of an Empress

    The Daughter of an Empr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禽难自禁:总裁该吃药了

    禽难自禁:总裁该吃药了

    姚菀自从遇上某个傲娇又毒舌的男人后,生活开始变得多(duo)姿(zai)多(duo)彩(nan)。出入医院和派出所跟家常便饭一样,三天两头被打马赛克挂上新闻头条……这些也就算了,为什么大半夜的某人会出现在她的床上?某人:“我生病了,要亲亲才能睡着。”姚菀:“有病就去吃药好吗!”于是某人啃住姚菀不安分的小嘴。姚菀:“唔唔唔禽兽!“某人:“不是你叫我吃药吗?我的小药(姚)丸(菀)?”【祖传小药丸,专治傲娇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