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600000002

第2章 求学之路(1)

王永志说:“迈出左脚,不仅仅是为了向前跨进半米,同时也为迈出右脚找到支点。”一个人读书的历史,其实更是一部心灵的成长史。博览群书,丰盈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胸襟的拓展及人生境界的提升。日复一日中,这个支点会变为一个高高的发射塔,把我们的人生发射到更加辽阔壮美的远方。

——作者手记

1.梦开始的地方

所有丰功伟业的铸就,无不缘于最初的一个梦想。载人航天界传奇式的人物——把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的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他的人生,也是从一个单纯的小小梦想开始的。

1939年农历春节将至,一股股杀猪宰牛、炖鸡熬鱼的香气,从松辽平原上八面城老房村财主家高大的院子里飘出来。长工们跑马灯似的在对面高大的门楼里进进出出,有的拎着年货,有的拉着从佃农家催交来的粮食,忙得不亦乐乎。

那边富得流油,相形之下,这边的王和家却冷冷清清、家徒四壁,似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高粱秸围成的篱笆墙里,三间土坯房破旧不堪。家里仅有的那点收成,不是给日本人交了出荷粮,就是给地主交了租子,哪还有钱张罗年货。

他只得买来几张廉价的东北人爱贴的年画糊在墙上,给这个贫困到了捉襟见肘的家和简陋的屋子添点年味儿。怕年画直接往土墙上贴,粘不住,王和从街上买来一些陈年的报纸贴在土墙上,然后再把年画糊到报纸上。

“德宝,把报纸递给我!”一个身材高大瘦削的中年男人喊着。

叫德宝的男孩子正拿着一张报纸凝神静气地翻看着。直到男人又喊了一声,他这才大梦初醒般跑过去,把报纸递给他。

“德宝,你今天这是咋的了?这么不着调!”看德宝又拿着报纸不停地摆弄,父亲王和不高兴地喊道。

德宝今年7岁,在这个家的排行中位于第四。因老三的名字叫永福,大哥永山便给他起了个永禄的名字,父亲觉得这个名字不错,感觉福禄永随的寓意很好。但是,大家还是爱叫他的小名德宝。

德宝生得虎头虎脑,身量比同龄的孩子要高一些,只是由于营养不良,身体过于纤瘦。他平时话语不多,但那双乌黑的大眼睛却很是传神,常像小大人儿似的思考问题。比如,有一次他问父亲:“植物什么颜色的都有,一落地影子便没有了颜色,这是为什么呢?”父亲支吾了半天没答上来,便说:“你这小脑袋瓜子,咋装着这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

第一章求学之路他虽然活泼好动,却很懂事,一有时间不是到地里帮父母干活,即是坐在一旁安静地用能找到的材料做手工。若遇上不懂的问题,他非得弄明白才肯罢休。不过,他非常聪明,有些事只需大人稍微点拨一下,他就明白了。

父亲看到儿子又不对劲儿,眼睛痴痴地望着窗外。外面的雪地上,有六七个刚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正在你追我赶地打雪仗,好不热闹。

“德宝,快干活!”

听到父亲的喊声,德宝像做错了事似的忙碌起来。外面的那些孩子,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自己家和他们根本没法比。就拿手里的报纸来说,这上面的文字还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根本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他猜想,这些字里面一定讲着非常有趣的故事,可惜自己没有上过学,一个都不认识。他觉得面前的文字,一下子变成了一扇充满玄机的大门,如果自己能认字,便有机会走进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透着中华民族千古智慧的象形文字像一个个美丽的谜团,勾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他甚至想,若我能识字,长大了一定能看懂很多事情。

学习知识的愿望,从他心底猛地蹿了出来——我想上学!想上学的心思,像火苗一样燎得他心神不宁。他不知哪来的勇气,走到父亲身边,说:“爹,您能给我读读墙上这些字都说了些什么?”

父亲狐疑地看着儿子,不知他今天这是怎么了。

“爹,我想上学认字,想有一天能把它们都读给您听。”

“这梦不是咱们这些贫苦人家能做的,还是别想这事了。”父亲长叹一声,不再理会他。

“爹,我就想上学认字!”德宝坚定地说。

“咱们家这么穷,能供得起你上学吗?就是上两年学,读不下去了还不是再回来种地?学也白学,你就打消这个念头吧!”父亲拒人千里之外的声音,使德宝感到委屈。他从小很少对家长提什么要求,就这唯一的一次,还是被父亲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德宝望着父亲,由于长年的操劳和老胃病,折磨得他背已然有些佝偻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得多。德宝知道自己家里很穷,这一大家子人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更别说有闲钱供自己去上学了。他的母亲非常善良,对孩子们也疼爱有加,从小没动过他们一根手指头。只是,这个家的大事小情都是父亲说了算,母亲根本主不了父亲的事。德宝并没有死心,一心盼着大哥永山快快回家。在他心里,比自己大19岁的大哥王永山一直像他的名字里的“山”一样,让他感到可以踏踏实实地依靠。况且他也知道,父亲对大哥非常信赖,他的话父亲有时还是会听进去的。

终于盼到大哥收工回来。小德宝像看到了救星,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大哥,我想上学!可是,咱爹不让上!”

大哥疼爱地摸着他的头,问道:“你为什么要上学?”

有钱人家的孩子背着书包打雪仗的情景,浮现在德宝眼前,他踌躇满志地说:“你不是常说,不吃馒头也要争口气吗?我想如果我认了字,就能给咱家争气!”

小弟充满稚气的话语,深深触动了大哥的心。

王家祖上都是农民,从山东老家闯关东来到这里开荒种地,本以为能过上富足的日子,不曾想财主霸占了千顷良田,佃农们披星戴月、面朝黑土背朝天地劳作,还是难以维持生计。父亲王和后来娶了邻村刘家的女儿为妻,生下了德宝他们7个孩子。

老房村是个只有六七户人家的小村,有一户财主和一户中农,佃农则是王和及家里的几户亲戚。王和家住着三间土坯房,其中有一间是砌有灶台、堆着柴草像过道一样的房子。德宝的大哥永山、二哥永清结婚后也挤在这里。

再看那边的财主家,深宅大院里筑有高高的炮台。守家护院的保镖,荷枪实弹耀武扬威地站在上面,瞭望四周的动静,不时有大狼狗发出穷凶极恶的吼声。

永山曾在财主家当长工。父亲在家里种地,农闲时也会到镇上做些短工。二哥永清学的是木匠手艺,靠到处找零工赚些小钱。三哥永福由于身体好,是家里干农活的主力。全家人起早贪黑,仍抵不过高额的农业税,打下的粮食一半要交给地主,剩下的还要拿出一部分交伪满政府作“出荷粮”,这时家里的余粮已不到一年收成的四分之一,根本填不饱一家人的肚子。

永山曾在冬天“猫冬”时上过两年私塾,因聪明好学,识了不少字,能读书看报,深明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懂得贫穷与落后任人欺负的道理。他天天在外面奔忙,亲眼见过不少不识字的人,受人欺负和中伤。但是,自己的这个家穷得叮当响,又拿什么去供德宝上学!

德宝清澈而又恳切的目光,触动了永山的心,他说:“我跟咱爹说去!”

听大哥这么说,德宝的心才稍稍安稳了些。但是,他知道父亲一向说一不二,大哥是否能说动父亲,还很难说。

2.偷偷报名上学

“爹,德宝想上学是好事,干么不成全他?”永山走到正在抽闷烟的父亲身边说。

“你不是也上了几天学,又能怎么样了,还不是和你其他的几个弟弟一样在家种地了?别费那劲了,不成!”

“不是看您一个人撑着这个家不容易,我也不愿意退学!德宝就不同了,上面有这么多哥哥,也不缺他一个种地的。”

“咱家的境况你也不是不知道,拼着老命在大地上耙一年食儿,都填不饱肚子,哪儿来得闲钱让他上学。你看那些当警察的,也没有几个上过学,不也天天吆五喝六的挺威风嘛!我看他长大了还不如干这个,用不着到学堂里瞎耽误工夫。”父亲说完站起身,背着手走出屋子,不再搭理永山。

八面城镇很小,一条街从这头儿能看到那头儿,老百姓能看到最大的官儿就是警察,他们颐指气使大摇大摆的样子也蛮神气,因而父亲这么说也在情理之中。

父亲和大哥的谈话,德宝在一旁听得一清二楚。德宝是个倔强的孩子,受了多大委屈都不爱哭鼻子,此时眼里却噙满了失望的泪水。直到大哥走过来对他说:“别伤心,我自有办法。”

正月十六一大早,大哥悄悄把德宝推醒,凑在他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德宝一骨碌爬了起来,睡意蒙眬的小脸上顿时笑开了花。这个天大的喜讯,赶走了几日来笼罩在德宝心中的阴霾,远处传来的鸡叫,在他听来都那么好听,好像都在对自己说:德宝,不吃馒头,咱也要争口气呀!

父亲跟亲戚打牌打到半宿,还在蒙头大睡,根本不知道永山带着德宝,已奔向八面城镇南街小学新生报名的路上。

“我们家很穷,可德宝他哭着闹着也要上学,想识字、通理。我是背着父母来带他报名的,希望您能收下他。”永山对老师说。

老师望着德宝恳切的目光,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大哥没有提及自己给他起的永禄这个名字,想听听有学问的老师起的名字是不是更好,便说:“这一代是‘永’字辈,德宝还没有大号,还是您给起个名字吧!”

老师的目光中充满慈祥,仔细打量了德宝一番,点点头说:“有志气好。志气二字,志与气,不可分,和则生机勃勃然。气因志而壮,生命蓬勃也。人穷志不穷,有志者事竟成。我看就叫永志吧!”

大哥在一旁欢喜地说:“永志,‘有志者事竟成’,嗯,好名字,”他转过脸对德宝说,“快谢谢老师!”

老师的话小德宝虽然没有完全听懂,他却非常喜欢永志这个名字,也记住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面对满屋粘满字迹的报纸默默发呆,而窗外有钱人家的孩子背着书包打雪仗的情景,再度浮现在眼前,他想,等我上了学,一定会强过他们!

谢过老师,已有了学名的永志兴高采烈地跟大哥回到家。

父亲听说永山背着自己带德宝去学校报名去了,火冒三丈:“百行德为首,万事孝为先。看来你们翅膀都硬了,爹的话也可以不听了。你是这个家的老大,竟也敢瞒着我做这么大的主?你的弟妹们都跟你学,谁还把我这个老子放在眼里?真是无法无天!快把报的名给我退了去!”

大哥赔着笑脸说:“爹,我们没有不孝敬您。只是德宝想上学,他有志气,我想咱们就成全他吧,要不他会记恨您一辈子的。先让他上一段时间的学,真能成大器,会为咱们王家光宗耀祖,您脸上不也有光吗!如果,哪天他自己烦了,再回家务农,也怨不着您了是不是?再说了,报的是城里的官学,和私塾不一样,不能想上就上,想退就退的!”

父亲看到生米已做成熟饭,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默认了儿子上学的事实。王永志非常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他暗下决心,一定学出个样子来。

3.一波三折小学路

上学的第一天,天还没亮王永志就跟着大哥往学校赶,一路上蹦蹦跳跳,快活得像一只想要飞翔的鸟儿。他穿着哥哥们穿小了的打着补丁、洗得却非常干净的衣裤,肩上背着母亲专门为他缝制的粗布小书包。

书包里装着几件简单的自制文具。像常用的格尺,是王永志找来的秫秸,从中间劈开来做成的;买不起钢笔,他在秫秸秆上安上一个笔尖,可以沾着墨水写字。

老房村离八面城镇南街小学有8里路,道路崎岖,有一条小河横亘在面前,要到学校去,必须从此经过。

“怕吗?”永山问。

“不!”

“这路可不好走啊,冬天下起鹅毛大雪刮着西北风,雪滑路险;到了夏天小河会涨满大水,过河的桥就是一根木头,相当危险,你真的不怕?”

“你不是常说事在人为吗?一心只想困难,啥事也甭想做了。我想读书,想不受人欺负,想做大事,这些苦我都能吃!”

“我家德宝真是好样的,成!大哥就等着你这句话呢!”永山满意地笑了。

王永志不能像其他有钱人家的孩子一样住校,只得起早贪黑天天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从没叫过一声苦。上课时,他精神非常集中,所学的知识马上重复几遍。他深知,知识留在书本上,书丢了知识也没了,只有把它牢牢记住才是自己的。放学回家,他也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埋头写作业,还要帮家里干农活,放牲口,打猪草,天完全黑下来才能就着豆大的油灯学习。为了节省油灯钱,月华满天的那几天,他便就着窗外的月光读书。把当天学到的知识都弄懂了,才安心地睡觉。

班里有位比王永志大4岁的同学是住校生,常常是班里第一。不服输的王永志心想,自己没有他那样的学习条件,却不缺少聪明劲儿。他暗暗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超过他,让大家看看家境困难、学习条件差的学生,也可以当第一。

王永志家有20来口人,挤在一个院落里。大人的喊声,孩子玩耍时的叫闹声,不绝于耳。不仅如此,牲口的嘶鸣,母鸡“咯咯哒”的欢叫,看家狗的吠声,也跟着凑热闹。这对有闲情逸致的人或许觉得是乡村野趣,而对天天生活于此并立志发奋读书的人来说,更多的却是干扰。

同类推荐
  • 豺狼陷阱: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悍将

    豺狼陷阱: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悍将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悍将隆美尔、希姆莱、山本五十六、土肥原贤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出版《步兵攻击》引起元首关注、晋升非洲军长进军北非沙漠、结识冲锋队员加入纳粹组织等。
  • 张学良身影集

    张学良身影集

    本书图文并茂,真实记录了张学良将军的世纪人生。全书在颂扬张学良将军丰功伟绩的同时,对其坎坷、曲折而又极其富有传奇色彩的爱国人生、家庭生活、人格魅力、兴趣爱好、与祖国大陆亲人朋友的交往、长寿原因、定居夏威夷原因、未回大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均有详尽的阐述。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寻找中国的血型

    寻找中国的血型

    本书是广元市公安局人员的文学作品集,是对公安工作的英雄事迹的讴歌。内容健康向上,是公安警营文化的体现。
  • 杰克·韦尔奇自传
热门推荐
  • 魔女行

    魔女行

    睁眼,阖眼,睁眼,阖眼,一天又一天,周而复始,本以为这样劳碌平凡的日子会永远持续下去。然而不知是哪个睁眼之际,映入眼帘之景已全然陌生,本是男性的他竟然成了个银发萝莉——过分的美丽,过分的年轻,过分的尊贵。——“公主殿下”,他们恭恭敬敬地这么称呼着他,然而眼睛深处的莫名的怜悯,佣人们角落的细碎言语,以及桌上那封字符间弥留着淡淡哀怨的信笺,都让紫钰隐隐感到不安。
  • 超级娱乐大亨

    超级娱乐大亨

    银南市属于华夏国一个较为偏远且发展落后的城市,在这里有一座游乐场,占地不过一万平方,每天却有无数豪车趋之若鹜,甚至有不少外地来客都因此在银南买房安家。惊奇的是,偌大的游乐场内竟然没有一个售票员,所有人都按规矩排好队,挨个买票。“什么?你是XX首富?不好意思,你看那,再看那,都是首富。”“什么?你要多给钱不排队?不好意思,这里价格公道,机器售票,老板视金钱如粪土,给再多钱也得排队。”“什么?你说老板不在乎钱为什么还在游乐场门口收门票?你特么哪那么多为什么,爱玩不玩,不玩滚蛋!”
  • 离开的不一定回来

    离开的不一定回来

    也许你会明白,有些事,是时候面对了。。。。。。
  • 回到爱的起点

    回到爱的起点

    如果爱能回到起点,我们是不是可以相爱一生?
  • 唐伯虎画真容

    唐伯虎画真容

    从此春去秋来,唐伯虎果然画好了八张有名有姓的美女图心中十分得意,感到这次一定要叫祝枝山大吃一惊,让他也尝尝输掉银子的滋味。
  • 周易参同契注·朱熹

    周易参同契注·朱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奇葩大小姐

    奇葩大小姐

    她,穿了???Oh,mygod~等等,什么情况,我居然在被爆打。。。本妖人要爆粗口了!什么废材,都给我滚!“嗯,王爷还不错,是个小妖孽,哈哈哈~等着在本妖人石榴裙下臣服吧!”某王爷一脸黑线。。。
  • 成长的仪式

    成长的仪式

    《成长的仪式》内容简介:这部短篇小说集分为“人在他乡”“旧梦童年”“萍踪侠影”“故乡的云”“烟村故事”五个小辑。“人在他乡”收录的小说,被认为是“打工文学”,其《出租屋里的磨刀声》更被认为是打工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 世怨鬼灵

    世怨鬼灵

    这世间................真的有鬼吗?.....................................................................................................
  • 桌旁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