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9300000011

第11章 重逢(3)

鲁:《希望》作者群也更集中,相对来说,《七月》的更广泛。

牛:对,《七月》的作者很广泛,有解放区的,有大后方的。“皖南事变”之后,大后方的作家处境十分艰难,党要胡风去延安,他投去,到南方去了。当时很多作家,转移到南方,萧红到了香港。当时有一些作家,要保留自己的创作天地,到解放区去就很难了,你要做许多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地学习、改造思想,生活得不自在,写也写得困难。比如艾青到解放区没写出多少优秀的东西。他一九四一年过去的,不断地改造,不断地受批判,没好日子过。胡风没去,去了麻烦。他不是反党,也不是反革命,他觉得应坚持自己的东西,不受干扰,也不是说不到延安、就不革命。后来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分歧就明显了。我的看法,共产党对《希望》基本上不肯定,不喜欢。《希望》有自己的理论,作者阵容范围较小,逐渐形成一个流派,本质上是一个创作群体,团结得很紧。《七月》比较宽泛,比较开放。抗战之后政治环境恶劣,胡风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共产党批评他,国民党更批判他,他活得很困恼。他编的《七月诗丛》,当时影响颇大。

你看看中国新诗发展史就知道,“胡风派”是一个大家承认的流派,因为它有作品。有些诗歌团体不算好,因为它没有好的作品。“新月派”算,尽管它模仿欧美。“胡风派”是土生土长的作家。这两个流派,是抹杀不掉的,当然还需要研究。“九叶诗派”我认为也有影响,应当研究。

鲁:恐怕到现在没有人比较客观地研究过胡风的编辑思想。在韩国,我是第一个,他们主要研究胡风的文艺思想,通过他的理论和杂文来具体研究。

牛:你是开天辟地第一个了。“七月派”现在回过头来看确是个流派,它有自己一致的创作倾向,它比某些革命权威的理论要合理一点。我现在也不完全肯定《讲话》,我一直这么说,因为那理论是解决政治立场,观点问题,离创作远。创作内部的问题、困难、苦恼,没有谈。虽是大问题,但是概念的,从政治着眼,解决政治立场问题。胡风的刊物和理论解决了我创作的实际问题,对我的创作有影响。他对艾青、田间的评论对我也有影响。胡风培养了一大批人,我是其中的一个。我在四十年代的作品没有多大影响,我的后劲大点,平反以后拼命写。早年我在大西北大山里,比较闭塞(抗日战争时期流亡到大后方)。像绿原他们和胡风有联系,我不是这样,我只受他们的影响,相互交流不多,我是他们的读者,非常虔诚地老实地扎扎实实跟着他们写诗。艾青、田问、绿原、冀汸对我都有影响。

现在看来,那时候胡风周围的一批作家现在各走各的路,发生变化了。这是正常的。一个流派总是短暂的,不可能几十年不变。国外的也就是三五年、二三年,没有终身制,一辈子就属于这么个流派。特别是中国的历史变动很大,有的人人生道路和创作思想后来完全不同。

鲁:他的工作对当时读者的影响呢?

牛:有许多作家相信胡风,但也有许多对胡风持批判态度。他影响很大,受影响的人并不都变成胡风分子,人家还有人家的创作思想、学习环境、创作追求嘛。但胡风的刊物在四十年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那些年,是最有读者的,艺术上有见解,不同于别人的。有些刊物四平八稳,没有个性,稳稳当当,不会碰撞任何人,规规矩矩,很听话。比如某某的刊物,它有它的好处,他活得自在啊。

胡风刊物不是。但他也有缺点,比较固执,他编刊物,丛书,几十本书(报告文学、小说,诗歌都有),审美观点鲜明,有独立的思想风格……当时胡风与周恩来关系还不错,胡风到死都信任他。其实不是这样。艾青告诉我,周恩来认为胡是一个革命者。但给延安的报告中也提到,胡风和共产党并不完全一条心。这胡风到死都不知道。一九四八年在香港的一些共产党人在《大众文艺丛刊》上批判胡风,邵荃麟、林默涵、乔冠华参加了。说明共产党不完全信任他。那时候对《讲话》的理论,你只要有一点分歧都不行,不能有一点怀疑,你应该完完全全地彻头彻尾地服从它。但胡风不完全信啊,有区别,不行。他硬以为自己是对的,我看这就是他,否则他就不是胡风了。

鲁:办《希望》时共产党提供资金了吧?

牛:听说提供一点资金,共产党给点钱,周恩来对胡风有团结的一面,但团结不一定完全信任啊。周把胡风当成继承鲁迅传统的革命作家看,这是历史事实。但他的一些文艺观点,何其芳,林默涵等反对,把胡风当做批判对象。当然这是上面决定了要批判的,不是某一理论家要批判胡风。胡风一直是个革命者,不管怎样说都是,他培养了一批革命作家,这个你该承认吧。他只坚持一些差别。

但差别就是革命反革命的分界。你强调主观,强调作家的艺术个性,那是不行的。因为当时只讲阶级性,只讲革命与反革命,没有人性,人性是抽象的资产阶级的思想。邵荃麟是文革中受折磨而死的,是共产党的一个理论家,比较诚恳的好人,对胡风不错的。他对我说:中国那时的刊物谁都比不过胡风,胡风的刊物编得最好。它好在什么地方?它有完整的对文学的观点,美学追求,而且政治上也不糊涂,是革命的,符合人类的进步思想,受罗曼·罗兰的影响,他不是个简单的没有知识的人。邵荃麟是肯定胡风的,他只针对胡风的刊物,不谈别的,说其最有特点。解放后的刊物都没有各自的特点,一般化。胡风的刊物不是这样,文丛,诗丛都是他认为当时最优秀的、最具艺术个性的作品。编刊物、丛书,是工作,不是空话,不是号召,不是美丽的语言。他发现了好多作家,出了好多书,他做了好多工作,所以他有影响。

鲁:但实际上办《七月》时,只是作品上有一些共同主题,没有明显的一致倾向。

牛:对,当时有个座谈会,记录刊在武汉时期的《七月》上,就有不同的看法,萧红参加了。我当时觉得萧红这人不错,很有头脑,非常清醒、正确,但她的一些观点我不记得了。萧红和胡风关系本不错的,胡风给她的《生死场》写序和评论,对萧红有影响,萧红比他小了七岁。但后来萧红和端木蕻良有了关系,胡风对蜡木蕻良有自己的看法,但萧红和他结婚了,所以胡风对她失望。八十年代初,我看过萧红写给华岗的信,对胡风有微词,认为他不该对她措手划脚,“我的事不用你管”。这一点谁是谁非,我倒觉得可各行其事。创作上萧红不强调为什么服务,她强调作家的个性,作家的创作自由。

鲁:这一点是不是胡风欣赏她的方面?

牛:不大一致,胡风主张高昂的、战斗的,和大的政治方向一致,反对蒋介石。萧红不大强调,胡风认为她思想落后了,有点区别。《七月》实际上就是胡风夫妻二人编的,就两个人,通信、联系、看校稿,复杂得很。非常困难,生活也困难,这就是中国作家的命运,革命作家、进步作家、有个性的作家的命运。办刊物,又没有钱,《七月》国民党批准了,还要审查,这里有好多斗争,很艰难。

鲁: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坚持这样办杂志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牛:解放后我问过胡风,问他是否想组织一个流派?

他说他从来没有这个想法。由此可见他不是为了个人或者为了个人事业,招兵买马,形成自己的队伍。解放前他没有这个思想,他对共产党是信任的。解放后毛泽东错误地斗争他,冤枉了他。比如我这个人,从小跟共产党干革命,我怎么会反对共产党和毛泽东?完全是个冤案。胡风信任共产党,他和国民党斗争也很厉害,这段历史贾植芳先生知道得比我多。

胡风这人有个性,他想有自己的刊物,他附属于那一个理论,他有自己对文学、对革命和人生的理解,他是个理想主义者,像罗曼·罗兰一样,有时候比较狂热。他毕竟不是个政治活动家,他是个作家。

鲁:那他是不是通过办刊物,体现自己的文艺理论?

牛:是的。一个人总与社会有联系,他希望他的理论,思想能有人理解。至少在解放之前,他认为他没有流派,他从来没有这样说过,那只是别人那样说的。“胡风派”。

是用批判的口气说的

可他说他没有。他在对待作家和创作上很诚恳的,像邵荃麟说的,他是个最好的编辑。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刊物像他的刊物那样受到作家和读者的喜爱。现在的刊物路子太窄了,只贯彻一个观点,文艺刊物不是政治刊物,胡风从文学的立场来办刊物,他不是为了简单地宣传,而是期望他发表的作品能对中国人民的解放起好作用,其中有理想,不是那么简单地、庸俗地、实用主义地看问题。胡风受的苦难,说明他是正确的,但他在个性方面太固执了。作为编辑,以及创作,主要是在三四十年代,平反后写回忆录,就是《胡风回忆录》。

[附注]鲁贞银,系上海复旦大学韩国留学生。此文是她记录整理的。

漫说老聂

绀弩离开人世不知不觉已经过了整整十二个年头了。近一个月来,我断断续续地写着一篇有关他的文字,还远未结束。写他如朝山拜佛,感到越写越离他远了。

写得很苦。下面的两个片断,就是从这篇未定稿中勉强择出来的。

小引

老聂就是聂绀弩。他跟我的父亲同岁(一九〇三年出生),长相身材十分相似,神情尤其像。他活着的时候,我没大没小地跟着大家(其中包括雪峰、胡风)喊他“老聂”,有时也叫他“绀弩”。叫得很亲。我从来没有叫过他一次“同志”

或“先生”。而他却一直叫我“牛兄”,不过随便叫一下罢了。

这篇文章本来题作《无题话老聂》,刚刚才改为《漫说老聂》。不论“无题”还是“漫说”,其实是一个意思。我觉得写老聂就该这么写。并非故弄玄虚,不信,你试拟十个八个题目,肯定难有一个跟老聂这个人对上符号,他是个没有符号的人。他生前把自己称作“散人”,看做是无用的“散木”,晚年取了个号叫“散宜生”。他认为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能活得散起来太难。周文王的九个“乱臣”中有一个名叫“散宜生”,老聂十分欣赏这个名号之内隐藏的那种人生的大境界。

有一回,我对他说,他是个“可爱的大诗人”。他(正在床上仰面朝天躺着)朝天花板喊叫了一声:“我算什么东西!”我为什么在“大诗人”前面加了“可爱”二字呢?因为有的大诗人、大作家一点不可爱,他懂得我话里有话。

我深知写他老聂很难下笔,他几乎没有一目了然的什么形(尤其是他的性情),很难把他这个飘忽不定、似有似无的活“东西”抓住,固定在一个格式里或位置上。就因为这个缘故,他离开人世十几年来,我写不出一篇怀念他的“正经”文章,只在几篇写别人的诗文里提到了他。老聂地下有知,定会原谅我,说不定还称赞一句:“不正经的文章,我倒要正正经经地看。”我这篇写他的文字,自以为不算正经,谁晓得呢?

一首小诗老聂逝世十周年时,我写了一首素淡的小诗,题作《临终前的渴望》,抄录如下绀弩临终前对老伴说:“我想吃一个蜜橘。”

绀弩吃了整整一个蜜橘,

吃得很香很香,连籽儿都没有吐

吃完之后就安静地睡着了

再没有醒过来……

绀弩苦透了的生命,

最后终于尝到了一点甜蜜的果汁

唉,但不知道蜜橘的种籽,

在冥冥之中是不是会发芽?

这首诗有个附注,也有必要抄在这里:“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七日艾青生日那天,我去协和医院看望艾青,他对我哀伤地讲述了诗里写的情节,最后他感叹地说:‘绀弩的病房就在我的对面,他走得安详,他的死是仙逝。’”

艾青说老聂是“仙逝”,“仙”字用得有神。这许多年来,我的许多朋友先后去逝,数来数去,只有老聂死后配成为仙。他自嘲“我算什么东西”,是说世俗的什么名份或荣辱都与他无关。我死去的那些朋友,依我看多半都只能人鬼簿,沦为鬼卒或鬼奴,几个生性顽劣的或可充当阴间的一名厉鬼,绝成不了神仙。

我在诗里写到老聂吃了一个蜜橘之后,安静地死去了,我多么希望蜜橘种籽能经由老聂的精血灵慧长出芽苗来。就这个神秘奇谲的细节我本想另写一首诗,可直到如今未完成。这首诗的大意是:一粒粒蜜橘的种子,从老聂的身躯里居然长出了一株挺拔的果实累累的橘树,它摇曳的枝干和花叶隐隐地显示出老聂的那副可爱的仙姿。这个意象来自一幅画的启迪。一九八五年五月,我在堪培拉的澳大利亚艺术馆看到一幅令我震惊的画,画是澳洲土著人画在树皮上的:从一只被深埋在地下的袋鼠躯体的各个部位,竟然破土长出了一株株小树,高高低低的小树丛形成了一只袋鼠的轮廓,从心脏长出的那株最高,开出几朵巨大的花。很有些西班牙画家达利的画风,尽管有着超现实主义的幻觉,却具有亲切而朴素的直感。

我深信老聂吞到肚子里的橘子由于汲取了老聂的精血和灵慧,一定能生成一株青枝绿叶的芬芳的树。我迟早要写出这首诗,而且亲自配一张画,老聂深深地埋在地里,我要依照老聂的品行、风采以及他的诗,画一株结出蜜果的橘树,从他的躯体长了出来,树的主根和根须扎在老聂的心脏和身躯的各个部位。

我敢断定,老聂知道自己的生命复活为一株树,而且结出了累累的蜜橘,他一定十分地快活。

同类推荐
  •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总共分为六辑:第一辑中为我们讲述了,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入了贝满中斋、我的中学时代、我的大学生生涯、在美留学的三年、在巴黎的一百天。
  • 那些中国人

    那些中国人

    本书是他的一部随笔集。以文人篇、军人篇、科人篇、伶人篇、凡人篇分别讲战争的故事,写科学院的故事,说普通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妙趣横生。在他笔下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是活生生的中国人。他的描写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或会心一笑、或心尖一颤、或若有所思……他在竭力探寻着同为中国人的最为本质和共性的东西。
  • 丹霞初映

    丹霞初映

    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新闻工作的回顾,有游走四方的见闻,有读人观影的笔录,有散文随笔的实践。体裁也是五花八门,有散记、随感、评论、语录等。我也想清一色,这样别人就好对你有个正规评价,包括人和作品。可我做不到这点。我说过,我一辈子常年奔波在新闻一文学这两座山峰之间,存在决定技能,所以,我写的东西就是这两种体裁杂交的作品。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在写新闻特写时,文中会跳出几句文学语言;在写散文作品时,文中又会夹杂几句新闻评述。这是职业化带来的后果,没药可救。好在自己写的东西大多是写给自己看的,公开发表的不多。现代社会又是多样化的趋势,我这样的文章就是读者也是可以宽容的吧。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震撼世界的十天

    震撼世界的十天

    本书以时间为序,综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十夭中发生的主要事件,尤其是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件。震级为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是近一个世纪来中国发生的最大地震,其破坏程度及造成的灾难震惊了世界;而中国军民和中国政府在巨大灾难面前英勇顽强、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也震撼了世界;同时赢得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无私援助,期间,以大地震发生后十天中的事件最为惊心动魄,也最为感天动地。这十天中发生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足以载入史册,留芳千古。
热门推荐
  • 徐志摩文集(全集)

    徐志摩文集(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 梦由心生之噬梦

    梦由心生之噬梦

    一场游戏一场梦,游戏开始梦由心生,在这儿你就是主角,一切游戏都由你自己掌握,是生是死仅在一念之差,准备好了吗?那么请闭眼,游戏开始
  • 六龙戏凰:王爷乖乖躺

    六龙戏凰:王爷乖乖躺

    “凰归四海,天下朝拜;凤寻而来,千秋万载。”她,痴傻王爷,十五岁那年命丧池塘。再睁眼,灵魂已换了个人。她,第一杀手,被组织抛弃,亲手杀了自己最爱的人。下一世,她成了她。且看痴王玩转世间,哪料身后美男穷追不舍。“妃夜阑,你招惹了我就要逃吗?!我不准!”“阿阑,你就不肯面对自己的心吗?我们爱你,我们不在乎!”“王爷,我看上的就不会放手。你可以试试看,”她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男人什么的太麻烦!
  • TFboys之与男神恋爱

    TFboys之与男神恋爱

    她就这样闯进三个人的心里,总是呵护她,说她笨蛋的――王俊凯;总是和她斗嘴,却又是默契十足的――王源;腹黑,总喜欢调戏她的――易烊千玺。“二源,你咋老是欺负我呢?”“凯哥哥,我说了,我不笨,我不笨啦!”“易烊千玺,花心大萝卜!”――by陈心凌爱情都是在不知不觉发生,而陈心凌你到底喜欢的是――谁?
  • 帝冕

    帝冕

    滔天权势,不尽寿命,无匹威能,如花美眷臣服我,赐予你!我自己来拿。脚踏青云道,不须求神魔!
  • 凤舞九天

    凤舞九天

    她原本是一名优秀的雇佣兵,却死在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手中,死不瞑目。再次醒来之后,竟然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架空世界,而在这里她想要改变曾经的命运,不再做一个杀人的机器。可是,一次次的背叛、利用和出卖,让她陷入了另一个世界的命运轮回……
  • 诡罪者

    诡罪者

    一场匪夷所思手术打破了秦池原本平凡有序的生活。废弃古老的小镇,预示着死亡笼罩大地。无头的婴儿在摇篮中哭泣....每个人都是诡罪者,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内心中黑暗的一面付出诡罪的代价....
  • 重生只为改变

    重生只为改变

    曾经,他是一名特种兵。一次意外的任务让他重生到一百年前!从此!他就担负了要引导世界科技文明发展的重任!他荡平的各种军阀,驱赶了来自弹丸之地的小日本,科技超越美国,从此!日本怕了!美国惊了!他经常说的一句话:“不想被欺负就要崛起!不想挨打就要领先!”
  • 嫡女灵秀

    嫡女灵秀

    前世枉死,今朝重生。这一世风灵秀看清了前世看不清的人和事,所以她决定:前世欠了她的,她会一一讨回来;前世她欠了的,她会一一弥补。在解开前世身世及死亡之谜后,风灵秀在前世旧爱和今生新欢之间爱恨纠葛不清。原来风灵秀重活一世,最庆幸的事就是爱上一个爱她如生命的人……
  • 灵动飘渺

    灵动飘渺

    他本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拥有无尽岁月,至高无上的修为,由于种种原因,舍弃修为,重新入轮回,经历生死。来到异界,成为众人眼中的天才,可是他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努力的修行……不一样的玄幻,不一样的精彩,享受极品玄幻大餐,尽在《灵动飘渺》等阶化分:聚灵,虚灵,结丹,洞虚,破虚,悟虚,灵婴,成婴,大成,真灵,度劫……新书,大家看完后,还望收藏,点票,豆子在这拜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