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8700000003

第3章 温馨的少年时代(2)

实际上,他的听力并不佳,缺乏迅速判断乐声的准确能力,自称“没有绝对辨音力”。他认为身为音乐家,而又没有“绝对辨音力”,是对事业的玷污,是上帝和命运安排他不能从事音乐事业。

不久,鲍里斯果断地下了决心,与音乐一刀两断,砸碎当音乐家的美梦。他想从此再不创作乐曲,再不接触钢琴,再不参加音乐会,甚至不与音乐家们来往。这仅仅是他一时的主观的愿望。事实证明他不但没能摆脱音乐,而且生活本身使他和音乐紧紧地卷在一起。

鲍里斯青年时代创作的乐曲,大部分都失散了,只保留下来两首序曲,是他1906年之作。80年后,他的两首序曲在俄罗斯和欧洲都演奏过,还灌成了唱片,得到专家们很高的评价。

至于他为音乐付出的心血,他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浓厚的感情与酷爱,后来全部注入他写的诗、小说和评论文章中了。

别了,哲学

鲍里斯是非常爱动脑筋的少年。早在莫斯科男子第五学校六年级读书时他就对哲学产生了兴趣。

1905年俄国爆发了第一次革命。那次革命在他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使他后来写成不朽的诗篇《1905年》。

1906年鲍里斯随父母在德国住了几个月。他第一次出国,对一切都感觉到不寻常,好像是在梦中。

那一年,鲍里斯在柏林大学旁听过音乐史课。课程讲得枯燥乏味。他想转到哲学系去听课。他认为在临近哲学的地方将出现他未来事业的胚胎。帕斯捷尔纳克成熟时期的诗作中常常透露哲理观念并非偶然。

帕斯捷尔纳克攻读哲学十分专注。家人发现他的性格有些变化,变得孤僻了。同学们也发现他喜欢独来独往,低着头冥思苦想。只有讨论哲学问题时,他才会变得滔滔不绝,引得周围人注意。

有一天,他和朋友们谈起哲学趋势,认为当今的哲学中心在德国马尔堡,最重要的哲学家是柯亭。要想研究哲学,必须去德国,必须投师柯亭教授。帕斯捷尔纳克也有这种看法,但认为自己还不具备到那里去的条件。

过了不久,让他喜出望外的是母亲给了他一笔钱,共200卢布,说这是她弹钢琴挣的和全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父母建议鲍里斯到国外走一走,开开眼界,学习新知识。埋在帕斯捷尔纳克心底的愿望立即浮上心头。他早已在幻想去马尔堡了。妈妈和爸爸最理解也最体贴自己的儿子。

1912年4月21日,帕斯捷尔纳克乘坐火车的三等硬座,穿着父亲的灰色旧西装,经过4天的行程,抵达马尔堡。一座神话般的城市出现在他的眼前。他没有想到这个中世纪的古老大学城竟是如此之小,如此之美。人口不到3万,半数是学生。马尔堡像颗翡翠镶嵌在山脊上。哥特式的尖顶建筑,层层叠叠撒满山坡。狭窄而清洁的街道几乎见不到行人。绿色的小城异常寂静,只有几朵白云在钟楼上空飘浮。到处是花草绿茵,芬芳醉人。

帕斯捷尔纳克深知自己手中的钱是妈妈和全家用血汗换来的,来之不易,所以他不敢滥用一分。他在城边,公路最后一排楼的三层,租了一个便宜的房间。房东太太是位寡妇,她丈夫原是一位兽医。隔窗可以看到农村风景,弯弯的蓝河流淌,一棵棵栗子树随风摇曳。

帕斯捷尔纳克准备在马尔堡大学学习一个学期。如果能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新康德主义马尔堡学派首领柯亭教授的垂青——让他出席自己的家庭午餐会,那就标志着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权威的首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从事哲学的前途就展现在眼前了。

柯亨是最高的权威。为了和柯亨教授谈话,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主动登门拜访。一次,两次,都没有见到本人。第三次,柯亨接见了他。

柯亨教授白发披肩,胡子遮住半张脸。帕斯捷尔纳克立刻觉得老教授很可爱,便坦诚地说,他不想研究数学和物理学,只想攻读柯亨的理论哲学。柯亨教授脸上立刻露出愠色,直截了当地告诉帕斯捷尔纳克,他收的学生应当具备渊博而踏实的知识。谈话就那么结束了。

柯亨教授为人严肃,脾气古怪。他已年近70,右耳失聪,准备第二年退休。他每周二与周五授课: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简洁明确,只能用几个字,不许拖泥带水。

有一天,上课时,帕斯捷尔纳克站起来分析自己选自康德学说中的一个命题。帕斯捷尔纳克陈述过程中,柯亨冷不防地问道?什么意思?

帕斯捷尔纳克的思路一下子受堵,但还是做了正确的回答。

柯亨没有听清楚,皱起眉头,把手往旁边一挥。帕斯捷尔纳克心中有些发怵,修改了一下答案。柯亨对帕斯捷尔纳克的懦怯的答案露出悻悻不悦的神色。柯亨问其他学生,谁能正确解答。同学们都在发愣。帕斯捷尔纳克的答案本来是正确的,老教授一追问,反而成了疑点。柯亨有些气恼。大家一看老教授那副鄙夷的表情,谁也不敢再重复帕斯捷尔纳克的答案了。最后,柯亨自己作了解答。他的解答实际上又恢复了帕斯捷尔纳克最初的说法。

全场一阵骚动,窃窃私语。等到老教授明白过来事情的原委时,打量了帕斯捷尔纳克几眼,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位俄国学生引起了他的好感。

有一天,帕斯捷尔纳克接到一封信:柯亨教授邀请他在即将来临的星期日参加他的午餐会。帕斯捷尔纳克望着来信,沉思了良久,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日子。

偏偏那一天,他需要到基青根去看望他爱过的一位女友。

当他从基青根回到马尔堡时,柯亨邀请他出席午餐会的星期天已经过去。他不敢去见柯亨教授,尽量回避与他见面。可是事情就是那么巧。中午,在一条狭窄的胡同里,二人意外地相遇。

帕斯捷尔纳克已无处可躲,只好老老实实地迎上前去,向老教授表示歉意,一再解释他未能出席午餐会的原因,越说越不清楚。

柯亨教授默默地听着,未作任何表示。等到他把话讲完时,老教授才关切地问他今后有何打算?回国?当律师?老教授奇怪的是这位俄罗斯青年人有那么好的哲学基础,为什么不留在德国当博士研究生?他认为帕斯捷尔纳克从事哲学事业前途会异常光明。

可是帕斯捷尔纳克心中对自己说:“哲学也不得不认可任何一种爱都是向新的信仰的转变。”

帕斯捷尔纳克在马尔堡大学度过3个月。这期间,他的恋人、他的堂妹、他的弟弟、他的父亲都来看过他,占用了他不少时间。凭借自己异乎寻常的勤奋和专心,他弄通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实质与精华,下一步是进行有关思维法则作为动学范畴来研究。他说,“这是一种富有魔力的逻辑学主题之一”,然后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有时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对人无害的麻醉剂。”但是,他对这种无害的东西已经失去了兴趣。他意识到自己不是从事哲学的料。康德对于他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8月初,拂晓,他乘上火车,穿过清晨的雾霭,越过铁路道口和公路,跨过缓缓流淌的蓝河和绿油油的山坡,向一层层尖顶的石屋,还有他住过的地方,瞥了一眼。火车急剧地拐了弯。在隆隆震动的车厢里,帕斯捷尔纳克什么也看不见了。

别了,哲学!别了,青春!别了,德国!

11年后,1923年2月,帕斯捷尔纳克带着妻子叶夫根尼娅·卢里耶又一次来到这里,住了短短两天。

从此以后,帕斯捷尔纳克的脚再也没有踏上这座中世纪小城的石板台阶,再也没有呼吸到这座小城的特有的空气,再也没有亲眼看到这里新一代的莘莘学子。可是在他住过的这个异国小城里,有一条街却以他的名字命了名,在他居住过的小楼的墙上出现了一块纪念板,古铜色的板面上镶嵌着几行德文字: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

1890—1960

195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1912年曾是马尔堡大学哲学系的大学生“别了,哲学!”

——引自《安全保护证》

帕斯捷尔纳克一生思念着马尔堡。在关于马尔堡的诗中记录了他的深情、他的爱。马尔堡市也永远纪念着帕斯捷尔纳克。他是为了哲学而来,却怀着写诗的激情离去。

寻找自我

帕斯捷尔纳克少年时代,根本没有想成为诗人。

1908年,他在莫斯科第八中学毕业了。11门功课考试成绩全部是“优”,成为金质奖章获得者。18岁的帕斯捷尔纳克已通晓拉丁文、古希腊文、德文、法文与英文。

中学毕业之前,帕斯捷尔纳克下意识地梳理自己迷乱的思绪。他对过去的所作所为都感到不满意。没有一个行业能够让他沉醉。他在寻找自我。

当他考进莫斯科大学以后,亚历山大发现大哥变得沉闷了。

弟弟不知道鲍里斯大哥精神苦闷。文学创作悄悄地叩击他的心扉。他试探自己的写作能力,但不肯让人知道。

鲍里斯接触作家很早,他见过文学泰斗,像列夫托尔斯泰。

10岁时,他在火车站上见过奥地利诗人里尔克。那时,是里尔克外貌而不是他的创作使鲍里斯不能忘怀。

文学究竟何时代替绘画、音乐与哲学主宰了他的心,很难说清。

鲍里斯少年时,有过一位很好的家庭教师,她叫叶卡捷琳娜·博拉滕斯卡娅。博拉滕斯卡娅在教学上受过专门训练,循循善诱,她把自己对文学的爱好灌输给鲍里斯。博拉滕斯卡娅通晓法语与英语,翻译过一些小说。严格地说,那不能称为翻译,而是复述。她的翻译方法与我国翻译家林纾十分相似,用自己的语言把一部名著重写一遍。她发表这类作品时,署名“叶·鲍”并注明是“编写”而不是“翻译”。她根据列夫·托尔斯泰的建议编译了阿里斯·斯托黑默的《生命的创造力》,于1894年问世。她本人也写一些伤感情调很浓的小说,一些刊物很欢迎她的作品。

博拉滕斯卡娅是俄国大科学家季米里亚捷夫的侄女,原是莫斯科省副省长的夫人,夫妻二人不睦,离了婚,她独自住在一栋宽敞的寓所里。那时,鲍里斯每天到她家上课。她对鲍里斯既严厉又体贴。

鲍里斯对这位家庭老师终身怀有感激之情。他说,“博拉滕斯卡娅老师教我识字、算算数,学法文,从字母开始,还教我如何以正确的姿势坐在椅子上,如何手握钢笔写字”,等等。

鲍里斯成年以后,他的字体规范、飘逸,有人说像鸟儿在飞翔,是与这位家庭女教师的良好教育有直接的关系的。博拉滕斯卡娅把文学的种子撒在鲍里斯的心田里,只是他本人没有意识到,而种子的发芽、开花、结果已是后来的事了。

博拉滕斯卡娅活到1921年,69岁逝世。她欣慰的是看到自己的学生成为著名的诗人。

20世纪初,俄国艺苑异彩纷呈,爱好文艺的青年人百般鼓吹自己的先锋主张,组成各种流派的文学团体、美术团体,出版社也像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就在这个时候,还在中学读书的鲍里斯结识了青年诗人与画家尤里昂阿尼希莫夫。阿尼希莫夫住在一座老木屋的顶楼里,经常邀请一些爱好文艺的青年人聚会,朗诵诗歌,演奏乐曲,展览绘画等。他们给自己的团体起了一个谁也不知其意的名字——“谢尔达尔达”。鲍里斯很喜欢阿尼希莫夫,经常到他家里去,不是以文学爱好者而是以音乐爱好者的身份。每当众人聚会时,鲍里斯便即兴弹奏一些曲调,用音乐的语言描绘每一位出席聚会的人进屋时的特征。他的即兴表演很受大家的欢迎。

他在阿尼希莫夫家中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年长的诗人:安年斯基、勃洛克、别雷……同辈中有洛克斯、杜雷林……正是阿尼希莫夫使鲍里斯对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作品产生了兴趣,并翻译了他的几首诗,成为里尔克诗歌的最早的俄译者。

后来,他对这位奥地利诗人的感情日益加深,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

正是杜雷林的慧眼发现了鲍里斯的文学才能,并推荐他将试笔之作发表出来。

正是洛克斯第一个把伊诺肯吉安年斯基的诗拿给鲍里斯阅读,使他开阔了眼界。

鲍里斯对别雷和勃洛克的诗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的作品使他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1910年夏天,鲍里斯和双亲在莫洛吉别墅住了一段时间。他每天爬到一棵半倒在水面上的老桦树权上,一边吟咏老一辈抒情诗人丘特切夫的作品,一边创作自己的诗。他认为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如同从事绘画或作曲的人那样,孜孜不倦地创作。写了改,改了再写,反反复复涂涂抹抹,然后再把删掉的部分恢复起来。他感到一种内在的需要,写诗使他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写到触及灵魂时,他甚至会动情地流下眼泪。他尽力回避浪漫主义的造作和琐碎的文字趣味,他不想在舞台上高声朗诵这些诗,他没有追求明确的节奏。他梦寐以求的是让诗本身具有含意——新的思想或新的画面。“让它们自己的全部特点镂刻在书心中,并以其全部无声的语言和全部黑色的(即没有色彩的印刷)从书页中发出声响来。”多年以后,帕斯捷尔纳克回忆当时的创作过程时,这样写到。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终于在诗的领域里找到了自己,他作为诗人诞生了。

同类推荐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多彩的人生

    多彩的人生

    本书展示了曹春晓院士成长、成熟、成功、成名的绚丽多彩的一生,重点讲述了其开创和谱写航空钛合金的历史。相信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小说以宏大的篇幅着重描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高材生的万桐书,被周恩来总理派往新疆抢救十二木卡姆古典音乐的动人事迹,讲述了万桐书与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家生死与共、情深似海的民族情谊和灵魂交融的艺术生涯。
  • 梁启超传记五种

    梁启超传记五种

    本书收录了《管子传》、《王荆公传》、《袁崇焕传》、《南海康先生传》、《殉难六烈士传》。
  • 王莽发迹史

    王莽发迹史

    有人说他是“野心家”、“伪君子”,有人说他是政治家、书呆子,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书《王莽发迹史》在史实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小说手法,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矛盾、复杂的王莽。他是一个显赫家族中的没落户,最后却和平接管了国家政权,登上至高无上的权力顶峰;他骨子里是个书生,凡事都从书本上找答案,一言一行都遵循圣人的教诲;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道德超人,靠着自身的道德感召力赢得了崇高的声望和举世的拥戴……畅销书作家磨剑将为读者揭秘王莽的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回不去的年少

    回不去的年少

    她和他无意间重逢了,她躲了他五年,终究抵不过命运的捉弄。她不再是五年前那个无知无虑的少女,他也不再是五年前那个爱笑的少年。她因为他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她选择了逃离,让破碎的时光来抚平彼此的伤。五年了他终于找到了她,无论如何这一次再也不会把她弄丢了。
  • 皇上滚开,我是唐公公

    皇上滚开,我是唐公公

    唐音,在现代有多牛,在古代就有多挫。阴差阳错进了宫,身份竟是唐公公。这个公公好嚣张!没办法,人家有皇上罩着。“大胆唐公公,竟然敢,竟然敢捏熹妃娘娘的胸”某女:“不好意思,捏错了,本来是捏屁股的”
  • 邪世王爷:刁蛮王妃不好宠

    邪世王爷:刁蛮王妃不好宠

    意外穿越又如何,在那个世界,爱的人还活着,我死而无憾,但我还有再活一次的机会,我会好好的报仇,曾经的:丑女+花痴+傻女=上官紫玥,现在不一样了:美女+冷艳+才女=上官紫玥。刁蛮霸道小女人,腹黑无良妖孽的王爷,两人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剧情插叙:你敢说你爱我吗?某女问。当然,你爱我!某男回答。……某女无语恩,我听说男人喜欢卖萌怕老婆,男人喜欢卖萌易出轨,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男人卖萌不是男人是娘们。某女嘻嘻哈哈的说。哦?所以你承认我是你夫君了啊!某男面无表情的说。……没……没有……某女说话结巴了,尽管我们成亲了,但你没进我的洞房,而是在外面找女人,所以……
  • 怪盗王妃

    怪盗王妃

    第一次见,她把他当成艺术品偷了去。第二次见,她成了他的老师,她微扬着下巴,高傲的威胁道:“你不叫先生我就不教你。”第三次见,他穿过茫茫人海才寻得她,她毫不留情,抬脚就是踹他命门,冷言冷语道:“公子还请放尊重点。”第四次见,他搂着身边夺走她容貌的女孩,她想都没想,一个响亮的巴掌直接扇掉了渣女脸上的面具,她居高临下的说:“哼,原来你就那么喜欢捡我的破鞋。”他是腹黑高傲的常胜将军,心头被她刻上“萧沐汐”三个字,他抓回躲藏的小猫咪,邪魅一笑:“从你第一次绑架我开始,你还以为你逃得掉吗?”她灿烂一笑说道:“那我就逃给你看。”
  • 成浩之恋

    成浩之恋

    付晨浩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少主为人放荡不羁玩世不恭成子孤儿院出来的保镖身手不凡为人沉默寡言原本只是隶属的关系的两人,却在一次意外之后,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
  • 浮生三侃

    浮生三侃

    本书集中了我关于艺术、男女和足球三方面的话题,想来都是娱人娱己的闲情文字。在“门外谈艺”,我写了一部分关于书画的评论和品评文字,有古人的,有今人的,更有我们身边熟悉的书画家。因为我闲来也临池学书,附庸风雅,忝为墨客。本书还收录了我的硬笔书法作品《文赋》。
  • 万物生语

    万物生语

    徐杰,出生平凡,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国家公务员,母亲是医院的护士,平淡的家庭十分温馨。本来一切都不应该发生,可一件意外的事件将徐杰卷入了一场漩涡之中,父母的惨死,朋友的背叛。当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给人们留下的又是什么?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的解开,可当徐杰以为一切都结束的时候却发现新的危机再次降临。是面对还是逃避,是混混沌沌还是肩负起这份责任,一个个谜团被揭开可是任何人都没有想到最终的结果竟然会是这样......
  • 兽灵:失落的荣耀

    兽灵:失落的荣耀

    血与泪的漫长历史中兽灵迷失于天地之间迷失了铁血的辉煌和荣耀成为哈里兰人统治的奴隶雪狮能否在悲歌中救赎兽灵的迷茫
  • 鬼帝诱娶嚣张召唤师

    鬼帝诱娶嚣张召唤师

    二十二世纪Z国隐性杀手NO.1,全球通缉榜首位,火系异能,无人能及!久远大陆玄家废柴?召唤师,全系魔法师是废柴?那这个脚下的天才是什么柴?你有丹药很牛气?不好意思那是我练得最垃圾的一炉。身份不祥,等级不详,鬼楼之主,嗜血残暴,不近女色,冷酷无情是世人对他之前的评价,身份不祥,等级不祥,鬼楼之主嗜血残暴,只近一人,温柔体贴是世人对他之后的评价。
  • 诡异:黑色眸子

    诡异:黑色眸子

    (灵异)不了解的人不懂,了解的人不了解,天给我一双鬼眼,可以看见冥,看见鬼,看见生,看见死,来自冥界的他唤醒我体内的沉封,重新回国的他竟会是法师,凭空出现的他说是千百年前的青梅竹马,可我却说”人妖殊途。“见过恨吗?那些东西就是不愿轮回的怨恨,该除除,能改过的改,沉封究竟与我有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