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6100000004

第4章 古代天文历法知识(2)

【纪年法】历史传统纪年法是以帝王公侯即位年次和年号纪年。先秦时,各国年次不同,纪年有异,如:同是公元前770年,在周为周平王元年,在鲁则为鲁孝公二十七年,在齐则为齐庄公二十五年,在秦则为秦襄公八年等。用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皇帝更迭要换年号,同一个皇帝也可以有几个年号,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如:“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元和,唐宪宗年号。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元丰,宋神宗年号。元丰七年,即公元1084年。)用干支纪年,约始于东汉,即用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近代历史事件用干支纪年表示的很多,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

【纪时法】古人纪时主要依天色而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称为“时段”、“时分”或“时辰”。有的分为十个时段,昼分朝、禺、中、哺、夕;夜分甲夜、乙夜、丙夜、丁夜和戊夜,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和五更。也有分为十五个或更多时段的。古书内时辰名称很多,如:日出时叫旦、早、晨、朝,日入时叫夕、暮、昏、晚。例:“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又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或“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偏西时叫“昃(zè)”或“日昳(dié)”。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后隅中前,称“食时”或“早食”;夕食在日昃后,日入前,称为“晡(铺)时”。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昧爽),昧旦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如:“晡时,门坏”、“鸡鸣,雪止,愬入居元济外宅。”(《李愬雪夜奔蔡州》)“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史记·留侯世家》)大约在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后,有人把时辰整理成十二段,即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然后用十二地支表示,以夜半23点至1点为子时,1至3点为丑时,3至5点为寅时,5至7点为卯时,7至9点为辰时,9至11点为巳时,11至13点为午时,13点至15点为未时,15至17点为申时,17至19点为酉时,19至21点为戌时,21至23点为亥时。近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初、正,(如子初、子正等)这样就成了二十四个时辰,跟现在一日二十四小时一致了。

【漏刻】又叫“刻漏”、“壶漏”、“漏壶”。乃古代计时仪器。到明代以后有了钟表,才息用。历代刻漏种类很多,有一种是用四个铜壶由上而下叠置,上面三个壶底有小孔,最上一壶装满水后,水即逐一流下各壶,最下一壶内装一直立浮标,上刻时辰,水逐渐升高,浮标也随之上升,这样就能从壶上看到标记知道时辰。“时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谭嗣同》)“漏”即“漏刻”,“漏三下”指三更时。

【金柝(tuò)】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又名“刁斗”,铜制,像锅,三足一柄,日间当锅,夜里打更报时。《博物志》:“番兵谓刁斗曰金柝。”《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日晷(guǐ)】又名“日规”,是古人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也作“日影”解,指时间。如:“相持既久,日晷渐移。”(《中山狼传》)其中“日晷”即指日影渐渐移动,时间渐渐过去。

【六合】在古代有多义。指婚嫁选良辰吉日,要年、月、日干支六个字相适合,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称“六合”;另一说是月建与日辰相合,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称为“六合”。如:“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六合”的另一义指一年十二个月中,季节相应的变化。《淮南子·时则》记:“六合一,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此外,“六合”又指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

【人日】旧指阴历正月初七为“人日”。据传,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如:“元日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杜甫《人日》)

【元宵】阴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又叫“元夜”。唐以后有元宵观灯的风俗,故又名“灯节”。如:“梁中书道:‘年例城中大张灯火,庆贺元宵。’”(《水浒传》第六十六回)

【下九】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十九日为“下九”。每月“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置酒游戏,以待月明,常有忘寐而达曙者。如:“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社日】指古代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古时每年春、秋两次祭祀土神:春分前后祭社叫“春社”,秋分前后祭社叫“秋社”。《荆楚岁时记》载:“社日,四邻并结综合社牲醪(láo)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xiǎng)其胙(zuò)。”再如王驾《社日诗》:“桑柘(zhè)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赉(1ài)送。”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古人称之为“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路上欲断魂。”(杜牧《清明》)

【花朝】旧俗阴历二月二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日或二月二日。如:“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并序)》)

【上巳】古时以阴历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为“上巳”,又称“三巳”。旧俗以此日临水祓(fú)除不祥,叫“修禊(xì)”。《后汉书·社仪志上》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èn病),为大洁。”魏晋以后,把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后来就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如:“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日月都逢九,故名。相传这一天人们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初阳】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这段时间。约在阴历十一月间。这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如:“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天帝】或称“天”,或称“帝”,就是“上帝”。古人把自然看得很神秘,以为自然万物都由天帝主宰。如:“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赤壁之战》)“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国策·楚策一》)

【羲和】古神话中驾日车的神。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mǐ)节兮,望崦嵫(yānzī)动而勿迫。”意思是说我命令羲和不要急着把太阳赶向西山。又,古史传说乃执掌天文的官员。

【丰隆】古神话中的雷神。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fú)妃之所在。”又说,“丰隆”乃云神。

【望舒】古神话中驾月车的神。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飞廉】古神话中的风神。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三光】指日、月、星。《白虎通·封公侯》记:“天有三光,日、月、星。”又指房、心、尾三星宿。《礼记·乡饮酒义》记:“立三宾以象三光。”郑玄注:“三光,三大辰也。”《尔雅·释天》:“大辰,房、心、尾也。”

【七曜(yào)】古指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曜也作“耀”。范宁《谷梁传序》说:“七曜为之盈缩。”杨士勋疏:“谓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谓之七曜。”后,因日月五星的运行如国家之政,故又称之为“七政”。又称“七纬”。如:“七纬顺度,以光天象。”(刘昼《新论·恩顺》)

【分野】此概念约创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公元前350年前后)。当时,人们根据地上区域来划分天上星宿,把天上星宿分别配属于地上州国,使其互相对应。说某星宿是某州、国的分野或某地乃某星宿的分野。二十八宿对应州与国、十二星次对应国见下列图示表:

战国星宿分野传统概念对后世影响很大,所以古籍中写到某地区,往往连带写到与其相配的星宿。如:“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庾信《哀江南赋》)“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王勃《滕王阁序》)古人建立星宿的分野,目的是用它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这是一种迷信。

【天罡(gāng)】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抱朴子·杂应》记:“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头,以罡指前。”

【文曲星】旧说指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能高中做大官的人就是“文曲星”下凡。袁枚《与韩绍真书》:“盖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白虹贯日】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这里说的“虹”实际上乃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古人以为人间有了不平凡的行为就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如:“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三十六天罡】道教说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水浒传》作者受此迷信说法的影响,将梁山泊中的一百零八名大小起义头领,附会为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三元】旧时把阴历正月十五叫“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又,“三元”特指阴历正月初一日,意思是年、月、日三者之始,故也称为“三元”。

同类推荐
  •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问题研究中的一部分,本书纵观宋代私学发展的整体状况,从宋代私学整体发展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 运用系统理论和实证分析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宋代私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办学人员和学生来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地域性差异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揭示宋代私学对宋代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后世私学发展的影响。
  • 图书情报学论集:续编

    图书情报学论集:续编

    本书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利用图书情报发展状况,包括论现代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初创阶段、浅谈电子报纸的发展前景、试论高校图书馆员科研能力的培养等内容。
  • 职工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

    职工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的教材。编者立足于传播全球化的背景,探讨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中国传媒贯彻“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实践中的应用。本书介绍了整合营销传播基本理论,分析了国际传媒品牌内涵与构成要素、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必要性及整合营销传播主客体构成,并从战略、策略、手段、保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新闻或国际传播专业教材,也可以为国际传播工作者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国内传媒的营销实践提供借鉴。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则

    那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世界的两面化,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一切的一切终将烙下那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们开心过,我们愤怒过,我们伤心过,我们快乐过。可是最后尽然如此的简单。不一样的玄幻,魔灵师的世界。让你来体验一个“新世界”的诞生。“哈哈哈,终有一天,我会让世人知道我是谁。终有一天,我将俯看世间所有的一切,终有一天,我会让他们明白,他们应该膜拜的对象是谁,终有一天,我会把天踩在我的脚下,而那时的我,已立于天上!”——沈琪
  • 浪子混迹在都市

    浪子混迹在都市

    一个浪子,混迹都市,争霸,美女~~~~爽歪至极,纯属虚构!
  • 习惯创造卓越

    习惯创造卓越

    追求卓越是生命中最炽热的的因子,渴望成功是人生最活跃的本能。因为,成功意味着生命的富足与健康,成功代表着人生的幸福与快乐。尽管生活从来不会让我们尽如人意,人生始终都是竞赛般的艰辛,但成功的梦想,从人生开始的那一刻,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热得滚烫。
  • 大BOSS确实有魅力

    大BOSS确实有魅力

    时光缓缓流动,逐渐拼凑出残酷意外的真相,错乱的情感,却又真实得后怕。理想与现实始终不在一个轨道,谁认真谁就输了。
  • 废材逆天:妖娆鬼妃太腹黑

    废材逆天:妖娆鬼妃太腹黑

    她是宗门小魔头,穿越异世。竟然变成了一只鬼从此她开始了艰辛的重生之旅集材料,战恶鬼,好不艰辛!某日鬼帝亲临,竟好心的帮她重生!搞什么?没等她做出反应,她已进入一具肉身。鬼帝将她压在身下,耳畔轻言:造包子!
  • 生天

    生天

    宇宙是有生命的。所以它会呼吸。一呼之间一万年,一吸之间一万年。呼吸轮转,生命轮回,当如何逃出生天。。。。。?
  • 冤错案件的防范与纠正

    冤错案件的防范与纠正

    本书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真实案例、问题为出发点,有机结合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与其相关条例、司法解释,采取了“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和“法条指引”的结构编写而成。既可以让读者了解一般的案件审判知识,又可以了解有一定深度的相关法理,内容层次循序渐进,易于理解和掌握。
  • 一代尸仙

    一代尸仙

    僵尸不可怕,就怕僵尸有文化!穿越成僵尸的杨奇,僵尸炼体,人类修魂,得天独厚的条件,杨奇双法同修,踏上无尽星域的巅峰,决战域外天魔,万法归一,成就一代尸仙!
  • 江月松风集

    江月松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