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6100000020

第20章 古代宫室、车马知识(2)

【车马】古书上常见车马并举。如《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车马,弗驰弗驱。”战国以后,车马是相连的。一般地说,没有无马的车(马车之外还有牛车),也没有无车的马。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即御马,所谓乘马也即乘车。由此可见,战国以前马是专为拉车用的。即便有骑马的,也是极个别的情况。到了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才真正从匈奴那里学来了骑马。后来,骑马之风才逐渐兴盛。

【马车】先秦时代,车分为两大类:大车、小车。驾马,车厢小的叫“小车”,是马车的古名。驾牛,车厢大的叫“大车”,即牛车。小车除供贵族出行外,还用于战争。战国时,战车的多少已成为国家强弱的标志。如《过秦论》:“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当时的小车,结构精致,性能良好,装饰豪华,制作也很考究。有的还在车上装有銮铃,行车时锵锵作响。商周时,有的贵族甚至把生前车马与驾车奴隶一起殉葬,多者达几十辆。到了汉代,单辕车逐渐减少,双辕车逐渐增多,车的种类繁多,使用范围也日益扩大。汉代最高级的马车是皇帝乘坐的“辂(1ù)车”和“金根车”。高级官吏乘“轩车”,这是两侧有障蔽的车;一般官吏乘“轺(yáo)车”,即有伞盖、四面敞露的车。如果车身与驾牛的大车基本一致,却用马来拉,就是所谓的“大车驾马”,则叫“(輂jú)车”。此外,还有专供某一特定用途而制作的专用车辆。如作为仪仗用的、上立钺(yuè)斧的“斧车”,在仪仗中载乐队的“鼓吹车”,狩猎用的“猎车”,丧葬用的“辒辌(wēnliáng)车”,载猛兽或犯人用的“槛车”等等。宋代以后,官僚贵族乘轿风渐兴,所以制车技术的重点逐渐转移到载货的车。

【辇(niǎn)】秦、汉以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称帝辇、凤辇。如《阿房宫赋》:“妃嫔媵(yìng)嫱(qiáng),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舆】古时马车车厢,是乘人的部分,因而也代指车。如《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舆,后又转义为轿子,如肩舆、篮舆等。又,舆同“轝(yú)”,如《公输》:“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轝也。”“敝轝”即破旧车子。

【轩】一种供大夫以上官员乘坐的轻便车。车厢前顶较高,用漆有画纹或加皮饰的席子作障蔽。这种彩饰华美的车子,便称为“文轩”。如《公输》:“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轝而欲窃之。”又,轩也作车子的通称。

【轒辒(fénwēn)】古时木制的战车。蒙以生牛皮,用四个轮子推进,用于攻城。如《谋攻》:“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杜牧注:“轒辒,四轮车,排大木为之,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往来运土填堑,木石所不能伤,今所谓木驴是也。”

【乘(shèng)】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如《陈涉世家》:“比至陈,车六七百乘,卒数万人。”

【绥】车上的绳子,供上车时拉手之用。古时马车、舆的前面和两旁以木板为屏蔽,乘车的人要从舆的后面上车。如《论语·乡党》就讲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

【輢(yì)】指车厢两旁可以凭倚的木板。古人乘车,都是站在车舆里,叫“立乘”。舆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体,叫“輢”。后引申为凭倚、靠近。

【轼】也作“式”。指舆前部供人凭倚扶手的横木。这种横木,有三面,形如半框。古人在行车途中用扶轼俯首的姿势表示敬礼,这种施礼的动作,也叫做“式”。如《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辋(wǎng)】是车轮的边框,也即车轮的外周。《释名·释车》:“辋,罔(网)也,罔(网)罗周轮之外也。”

【毂(gǔ)】车轮中心的圆木,中有圆孔,用以穿轴。毂与辋成为两个同心圆。毂的周围与车辐相接。《老子》:“三十辐共一毂。”毂,也作为车轮的代称。如《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错毂,轮毂交错,表现双方战车交错,混战于一起。

【辐】车轮中凑集于中心毂上的直木。辐是一根一根的木条,一端接辋,一端接毂。四周的辐条都向车毂集中,叫做“辐辏(còu)”,后来辐辏引申为从各方面聚集的意思。如《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这里的“辐”,是指制车辐用的木材。

【辖】是车上的零件,用青铜或铁制成。呈扁平长方形,长约三四寸,俗称“销子”。车轴的两端均露车毂外,轴端有孔,插上辖,防止车轮外脱。后引申为管辖之意。

【軎(wèi)】也作“轊(wèi)”。露在毂外的车轴末端,是套在车轴末端的青铜制或铁制的圆筒状物。上有穿孔,用以纳辖。

【辕】驾车用的车杠。后端压在车轴上,前端伸出于车舆之前。辕与辀(zhōu)是同义词。其区别是,夹在牲畜两旁的两根直而平的木叫辕,适用于大车;驾在中间的单根曲而上的木叫辀,适用于小车。殷、周时的车都是独辕,辕在正中。汉以后多是双辕,左右各一。

【轭(è)】指车辕前端驾在牲畜脖颈上的横木,形状略呈人字弧形。

【輗(ní)】车辕前端插上销子与轭相连,叫做輗。是车辕前端与横木相接的关键。輗与軏(yuè)是同义词。其区别是:輗用于大车,杌用于小车。如《论语·为政》:“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轫(rèn)】轫不是车子的组成部分,而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车启动时必须先将轫移开,故启程也称为“发轫”。如《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后来比喻事情的开端也叫“发轫”。

【骖(cān)】古时,一车驾三马,中间驾辕的叫服马;两旁的叫骖马,又叫騑马。也指一车四马中在两旁的两匹马。如《国殇》:“凌余阵兮躐(1iè)余行,左骖殪(yì)兮右刃伤。”

【骖乘(shèng)】指乘车时在车的右边陪乘的人。如《汉书·文帝纪》:“乃令宋昌骖乘。”颜师古注:“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有一人处车之右,以备倾倒。是以戎事则称车右,其余则曰骖乘。”再如《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即骖乘。古时马车是单辕,骖乘或车右,除在车右边保持其平衡以防倾侧外,还担任警卫以防不测之事。樊哙为刘邦参乘,负有保卫刘邦安全的责任,故在情况紧急时,张良立即召其进帐。

【驷(sì)】古时一车套四马,因此称一车所驾之四马或驾四马之车为“驷”。又,驷也作为计数马匹的单位。另外,古籍中出现“驷介”,是指由四匹被甲马挽引的战车。如《诗经·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旁旁,强壮的样子)。

【骈(pián)】古时一车驾二马为骈,即两马并驾一车。又,骈有“并列”之意。如韩愈《马说》:“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骑(jì)】乃一人一马的合称。如白居易《长恨歌》:“千乘万骑西南行。”又,骑也称所骑之马,如《木兰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骑,即胡人的战马。

【牛车】也称“大车”。驾牛,车厢大。先秦时被看做“平地任载之具”,只用来拉载笨重的东西。到了汉代,统治者喜乘牛车,因为牛车较慢,比较平稳,而且车身高大严密,既可障帷设几,又可任意坐卧。牛车分“通幰(xiǎn车幔)牛车”、“偏幰牛车”、“敞棚牛车”三种。通幰牛车等级最高。这种车在车顶上自前至后张一顶大慢子。偏幰牛车的幔子则只遮住车的前半部。这两种车子在幔子底下都有车棚,棚一般有檐。早期的檐较浅,到唐代,棚檐就变得很深,叫做“长檐车”。没有棚的车就叫敞棚车。到宋代,车由乘人又转为载货,其大车叫“太平车”,由五至七头牛拖曳。

同类推荐
  •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肇始于1980年年初,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广播电视改革,是以新闻改革作为突破口的,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势在必行。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有人格的人。他们之中有帝王将相,有贩夫走卒,有义侠之士,有文人优伶,有山林隐者,更有弱质女流,上至尧舜,而下迄清末,历千百代而不绝不衰。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词语的历史与思想的嬗变:追问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

    词语的历史与思想的嬗变:追问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

    本书从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入手,深入探索中国文学的总体特征及文献思潮演进。创作方式更替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文章作角度新颖,论述有据,别开生面,对于真实揭示现代文学的本来面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传媒殖民政治

    传媒殖民政治

    我们正在成为政治上发生的哥白尼式转折的证人政党民主为媒体民主所取代。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政治。本书提出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长远来看,媒体民主是否会沦为事件管理和表现效果之表层逻辑的独裁者?或者,是否有可能发展出对于政治交流的更可靠的认识?
热门推荐
  • 我的明星王子们

    我的明星王子们

    超人气天王组合,碰到了精灵搞怪的她,他们的生活从此改变,对她来说是一个倒霉的开始,“我碰见你们五个简直倒霉透顶!”夏纤草气呼呼的叉着腰冲着面前KYE的海报乱喊,这简直就是她的灾难!“从现在开始,在你没有还清我们的钱都要做我们的保姆!”夏纤草看着面前的五个人,明明他们在台上是光鲜靓丽的明星,为什么在她眼前却变了一个样。“夏纤草你是踩到狗屎运了吗?”狗屎运?她碰见他们五个性格怪异的人简直就是彗星撞地球,什么幸运,明明倒霉到家。她将如何做出选择?他们是当红歌星们,而她只是普通的大学生!原本不是一个世界的几个人又该如何走到一起?
  • 傲睨天龙

    傲睨天龙

    在这一片遗失大陆上,到处可见千疮百孔,被撕裂的痕迹被烧焦的树木无不提醒着这里发生过一场毁灭性的战争,胜利者是谁?没有人知道,因为这片大陆已经没有任何生命迹象。
  • 心落梦归

    心落梦归

    虚荣褪去,回身方见柔情,她在原地。谁疯狂追逐着,谁又被遗忘了,在不知不觉的时光里,我曾将心事轻诉予风铃,遑论爱情与现实相倒映。他笑容微溢,他眉宇微顰,都是我悄然描摹的执迷。那时爱炽烈到一意孤行,思念就是我仅有的任性。我披荆斩棘,乞相守一隅,只为博那颗真心。步步为营,终究物是人非,童话惊醒。寂寂朝夕,信仰比之爱情,遥入天际。我曾翻天覆地,我曾竭尽全力,不过他一片幻影。流年已去,虚妄之域,心事无处安放,便作废墟。谁曾哭着笑着,谁又放肆而歌。遗憾如花开花谢轻轻。流年逝去。虚妄之域,心事无处安放,便作废墟。谁曾爱过恨过,谁又输赢痛彻,在渐行渐远的我和你,解释太多了反而好像我在怪你不懂我......
  • 献给我最爱的人

    献给我最爱的人

    我以为我不会再爱了,当我再次遇见的时候,我的心再一次沦陷。逝去的情书时代是一个遥远的一代的记忆,你还记得情书吗?你还记得写情书的心情吗?情书最真的感情的成长。所以,在逝去了情书,逝去了纯真的时代,我把给你的情书写成一本日记,记录着我遇见你的点点滴滴心情。当有一天,这沉淀在数据低端的爱情记述可以传进你眼里的时候,你会知道我这一声最珍贵的心情。我想看见这篇笔记的人,都可以为我传播这篇“情书”,直到出现在你的手机或者眼前,你会看到我为你写的这篇:《恋爱笔记》。
  • 伊泽瑞尔

    伊泽瑞尔

    新人新书,保证好看,本书不会模仿其他任何小说,也不会和大家玩什么一章两千只的文字游戏,因为新书每日三更,每章三千字,新人瞒气势在这,所以大家喜欢的话别忘了收藏和推荐,鼓励鼓励新人,在这里说一下,因为我本人很喜欢英雄联盟这个游戏,所以我开始写关于这个的小说,主人公是探险家伊泽瑞尔,寻找瓦洛兰的力量几种神之石,而他自己却拥有其中力量最强大的神石··········故事就此展开,
  • 硝烟中的黑虎

    硝烟中的黑虎

    读者朋友,可以从这些有趣的小故事中,看到动物世界的奇异景象。看到它们的生活习性,它们的生存竞争,它们的神奇本领。看到动物的千姿百态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自然之间,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而且还能从这些故事中找到勤劳、善良、友谊,智慧,勇猛等等美好的词汇。
  • 花千骨之一生画骨峰

    花千骨之一生画骨峰

    【画骨峰】前世她是调皮可爱又聪明的花千骨,为白子画付出了所有,最后落得生不如死的下场。她在临死前说:如果有来世,但愿不要再相遇你。他是冷漠无情的长留上仙白子画,本可以为爱不顾一切却还是选择了放下,执念太深。在她临死之前她对他的惩罚:白子画,我以神的名义诅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老不死,不伤不灭!今生的他们会是怎样的结果?是否还会像前世一样的遭遇?【梦梦最近好累,没心里没头脑了。更文有时会慢些,请大家谅解!我是爱你们哒,摸摸哒~o(〃'▽'〃)o……】
  • 腥红传承

    腥红传承

    死亡,真的代表着生命的消逝吗?或许一切都只是一个骗局。一场突如其来的猛鬼事件,将普通的小职员易云给彻底扼杀,本该就此尘归尘,土归土的他却似乎成了一个庞大计划里的棋子,任由别人摆布。种种诡异事件接踵而至,正当易云茫然恐惧之时,腥红血影悄然而来,一句往生殿堂开启冒险之旅。幽冥地府,鲁班奇术,月老迷情。。。。。。古往今来的传说纷纷登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年度青春

    年度青春

    记录90后学校风云,师生关系,写学生私下来往关系密切感情。
  • 重生之天才小姐

    重生之天才小姐

    她,因为爱情的背叛而不相信爱情;他因为母后的离去而隐藏自己的心。当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就爱上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