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6500000057

第57章 1 “文化昆仑”的学习智慧

第十一章1 “文化昆仑”的学习智慧

钱钟书先生被称之为“文化昆仑”,他的知识学贯中西、融汇古今。在清华大学时便“横扫了整个清华图书馆”,与吴晗、夏鼐一起被誉为清华“三才子”。可见他的学习有着独特的方法。虽然刻苦学习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但拥有学习的智慧能让我们事半功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这位“文化昆仑”的学习智慧。

端正学习态度,不为文凭而学习

从小到大,家长、老师都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只有学习好了才能考上好大学,才能过美好的生活。懵懂中我们就开始与书本与知识打交道,为了大人们眼中所谓的美好而不断努力,希望能顺利地敲开象牙塔的大门,成为名符其实的天之骄子。直接地说,寒窗数十载,为的其实是一张证明学历的文凭,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文凭就是幸福的敲门砖。但是,青少年朋友,请记住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他需要的不是文凭,而是能在舞台上展示自我的演员。

母鸡用自己积攒了一年的积蓄,从狐狸那里买到了一张“游泳大学毕业证书”。于是它拿着证书兴高采烈地去找凤凰,要求凤凰给她落实“游泳健将”的待遇。

然而出乎母鸡的预料,凤凰并没有答应母鸡的要求。凤凰说:“你的职责是下鸡蛋,这毕业证书对你一文不值。”

“咯咯咯,”母鸡愤怒地争辩说,“你说得倒轻巧!这文凭来得容易吗?它可是我用钱买来的呀——一年的鸡蛋钱!你知道吗?”

凤凰冷静地回答说:“事情正是如此,凡是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用金钱买到了,它原有的价值便不存在了。”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我们并不是质疑现在文凭的含金量,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希望每一位青少年不要从小就盲目追求“名牌大学”“高学历”,反而忽视了自己本身能力的发展。

卡内基说过:“靠自己的能力拯救自己,是成功的唯一准则。”现实的生存也证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能力已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资源,能力即资本,能力即财富,能力即命运。能力就是必须有一样拿的出手!

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效率和功利的国家,你要对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益,美国才会接纳你。在美国拿绿卡,只有两种人可以:一种人是来美国投资或消费;还有一种人,就是有技术专长。

有一位来自中国北方农村中年妇女,因为女儿在美国,便申请来美,她只读完小学,连汉语表达都不太好。可就是这样一位英语只会说“你好”、“再见”的中国农村妇女,也在申请绿卡。她的申报理由是有“技术专长”。移民官在看了她的申请表后,问她:“你会什么?”她回答说:“我会剪纸画。”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把剪刀,轻巧地在一张彩色亮纸上飞舞,不到3分钟,就剪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图案。

美国移民官瞪大眼睛,像看变戏法似的看着这些美丽的剪纸画,竖起手指,连声赞叹。这时,她从包里拿出一张报纸,说:“这是中国《农民日报》刊登的我的剪纸画。”美国移民官一边看,一边连连点头,说:“OK!”她就这么OK了。旁边和她一起申请而被拒绝的人又羡慕又嫉妒。

这就是美国。你可以不会管理,你可以不懂金融,你可以不会电脑,甚至,你可以不会英语。但是,你不能什么都不会!你必须会一样,你要竭尽全力把它做到极限。这样,你就会永远OK了!

在这方面,蚂蚁是人们最好的榜样。它们驮着一大颗食物,齐心协力地推着、拖着它前进,一路上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困难,要翻多少跟斗,千辛万苦才把一颗食物弄到家门口。蚂蚁给我们最好的教育是:只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就必定能得到好的结果。

但是,很多人却偏偏喜欢东学一点、西学一下,尽管忙碌了一生却往往没有什么专长,结果,到头来什么事情也没做成,更谈不上有什么强项。明智的人最懂得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惟有如此方能实现目标;明智的人也善于依靠不屈不挠的意志、百折不回的决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忍耐力,努力在人们的生存竞争中去获得胜利。

青少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我们储藏能力资本的最佳时期。在这斑斓多彩日新月异的时代,要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挖掘内在的潜能,其中最主要的是我们的手中必须有一样能力,让他人看到我们的亮点,让他人从心底真正认可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个人的能力已经与成功挂上了钩,你的能力越强,那你成功的可能就有了更多的保障。

青少年朋友,你想成功吗?成功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就能勾勒的,也不是一个虚拟的行动就能实现的,更不是一张轻薄的文凭就能换来的。一味地追求好成绩、高学历,而忽视兴趣、能力的培养的话,你永远都是个空虚的人。

先博后约,在学习中做一只狂奔的蜗牛

钱钟书先生以学问的渊博而著称。他博览群书,古今中外,文史哲无所不窥,无所不精

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要自己的作品能够收列在图书馆的书里,就得先把图书馆的书安放在自己的作品里。”先博览群书,而后约取其中的精华便是钱钟书先生的治学智慧。

自青少年时代开始,钱钟书先生便开始数十年如一日,惜时如金,嗜书如命,与书为伴,刻苦攻读,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可以说他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到了读书上了。纵观钱钟书先生的一生,读书与著书已化作他生命的血肉和筋骨,并支撑着他成为中华学术文化的脊梁。他曾经自述自己在上大学前,便已经读过《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等大部头著作,而这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实属不易。

进入清华大学学习之后,钱钟书先生便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誓言。他的大学同学许振德先生在《水木清华四十年》一文中回忆道:“余在校四年期间,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钱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后来在另一篇文章中许振德先生又说钱钟书“家学渊源,经史子集,无所不读;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自谓‘无书不读,百家为通’。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阅欧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图书馆借书还书,必怀抱五六巨册,且奔且驰。且阅毕一册,必作札记,美哲爱迪生所谓天才乃百分之九十九之血汗及百分之一之灵感合成之语,证之钱兄而益信其不谬。

”而同乡族人钱穆先生也回忆说:“及余去清华大学任教,钟书亦在清华外文系为学生,而兼通中西文学,博及群书。宋以后集部殆无不过目。”等到留学欧洲期间,据杨绛先生回忆,每到夜幕降临时,大多数留学生都到酒吧去过夜生活,惟有钱钟书夫妇于灯下静静读书。既使在后来钱钟书下放到“五、七”干校,晚上灯光暗淡,他便站在凳子上看书。钱钟书先生一生究竟读了多少书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以《管锥编》为例,该书是在钱钟书先生五大麻袋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写成的。据后来编过《〈管锥编〉〈谈艺录〉索引》的陆文虎先生统计,《管锥编》涉及古今中外的作者达四千人,典籍近万种。正是这种“读书破万卷”的治学精神,才铸就了钱钟书“下笔如有神”的日后奇迹。

钱钟书先生有一句治学的名言:“博览群书而匠心独运,融化百花以自成一味,皆有来历而别具面目。”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先博览群书,打下扎实的知识功底,然后匠心独运地加以约取精华,融会贯通便能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便能够自成一味,有真实可靠的来历也有着独特的风味。

这就是钱钟书先生治学的方法和精神。读书要博,先博而后约,就要我们不但要学快速地学习,也要“缓慢”地学习。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做一只狂奔的蜗牛。下面这个小小的寓言故事,便能给我们很强大启发意义。

有两只小蜗牛住在一株大白菜下,一只壳大,一只壳小,每天太阳出来的时候,它们就从坚硬的壳里伸出脑袋来呼吸新鲜的空气。一天,小壳蜗牛对大壳蜗牛说:你知道这白菜的菜顶上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味道吗?大壳蜗牛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啊!不过每天看它们都很嫩绿的样子,应该是非常的好吃吧!”

由于怀着这样的好奇心,两只小蜗牛就决定第二天爬到白菜的顶端去品尝一下那美味。第二天,大壳的蜗牛还没等太阳出来,就出发了,它奋力地爬啊,可是总是从光滑的白菜上面重重地摔了下来。摔了五六次以后,大壳的蜗牛放弃了这个打算。

小蜗牛呢?它照常每天等到太阳出来了才醒来,然后他就开始往白菜的顶端爬,爬到快要没有力气的时候,它就停了下来,开始养精蓄锐等待第二天。第二天天亮了之后,小壳蜗牛又开始出发了……就这样,小壳蜗牛不但没有摔倒一次,而且变得越来越强壮。在一个月之后它终于爬上了这株白菜的菜顶,然后,它把家安在了这里,开始美美地享受着鲜嫩的白菜叶。

而此时的大蜗牛呢?依然在白菜的菜根下吃着一些枯黄的菜叶……

这个小故事里,隐藏着很多的哲学寓意。在我们学习的过程里,我们就应该要求自己像“小蜗牛”一样每天坚持不懈地学习,博览群书又不急于求成,学会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消化这些阅读得来的知识,只要求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持之以恒便也能“狂奔”起来,最终有所成就。而不能像“大蜗牛”一样,在学习中急于求成、一暴十寒,不懂得消化吸收“博览”的知识,不懂得放缓学习的速度,最终重重地摔倒。

所以,在我们求学的道路上,牢记钱钟书先生“先博后约”的治学智慧,并告诉自己做一只“狂奔的蜗牛”,那么,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我们这只“蜗牛”也能成为一位如同钱钟书先生一般有着渊博知识的国学大师。

同类推荐
  • 30岁生存竞争力:你一定要懂的人际交往心理控制术

    30岁生存竞争力:你一定要懂的人际交往心理控制术

    本书是通俗易懂而不失精炼、准确、深刻的心理学读物。本书针对不同的人际关系情境,提供了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通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
  • 职场博弈

    职场博弈

    本书以一个新人的视角阐述了如何做一名优秀的职员并更好地发展自己,包括工作上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何与同事和上司相处、如何处理与同事间的竞争关系、如何在工作中谋求发展等等,旨在帮助职场新人尽快地适应新的生活,使职场新人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 30几岁要想得开

    30几岁要想得开

    三十几岁的人,已步人而立之年后的门槛,对人生的憧憬最为热切,对事业的期盼最为浓烈,其身心也最易感到疲惫。有道是,人生的征程中阳光与风雨同在,要活得明白、活得自在,就要想得开,想得开的人拥有淡定的心境、取舍的心胸、理解的宽容、知足的快乐、明智的退步、忍让的人生态度,远离虚荣的陷阱,理性面对挫折,正确对待功名成就……
  • 爱过痛过才是青春

    爱过痛过才是青春

    关于青春,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让人永不厌倦的话题。有人说青春终将散场;有人说青春无处安放;有人说,青春是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了,也好想再淋一场;有人说,青春短的让人卒不及防,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有人说,无论青春如何度过,最后总会留下些许遗憾……走过青春,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会发现,在人生这段最美好的时光里,我们错过了很多没来得及把握的机会,没来得及珍惜的感情,于是,满溢的遗憾如鲠在喉,追忆青春,便成了每一个人必有的情怀。
  • 世界上最具智慧的演讲全集

    世界上最具智慧的演讲全集

    本书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典范,历史的记录,艺术的杰作。该书从古今中外的各界名人的演讲名篇中精心撷取最具智慧的篇章,并加以归类编辑。
热门推荐
  • 捂桐不息,凤皇的爱不止

    捂桐不息,凤皇的爱不止

    曾经他问过她,你愿意离开吗?那时候她没有给他答案,可等她想告诉他了,他却听不见了!如今她好想告诉他,她不愿离开,因为在那年夏捂桐刚开的季节,她刚进宫时,见到他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他。那个为她插捂桐叶在发间的男孩子。(这是我第一次写古风型短篇,希望大家看一看,给我评论一下,谢谢!
  • 江湖寒道猛

    江湖寒道猛

    江湖是一张纸,各人书写各人事,人有交集把这一纸一纸层层叠起那就成了书,会点门道的去写出来,便称作史。一代纨绔子弟梁如心被老爹拿剑架在脖子上面逼着去孤身浪荡五年,不学无术归来,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归来了。
  • 我不爱你,对不起

    我不爱你,对不起

    ……“我们不可以在一起”乔枍对着眼前已经黑了脸的男人大声喊到。“为什么”男人看着眼前的女人,温柔的回应着她。她早上还好好的,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因为我不爱你,我不爱你”乔枍说到。“你说什么,你不爱我?”……五年后“嘿嘿,你好,我还有事,先走了,拜拜”“你给我站住”啊,跑啊!
  • 无福

    无福

    天下哪有那么多没由来的好事,得了好处自然要付出代价。吴秋的凭空得了仙人的好处,胸无大志的他没有因此就此逍遥快乐了。不管他是否愿意都有如被命运驱赶一般向前进
  • 斯卡特洛大陆

    斯卡特洛大陆

    “烽火连城,始于金鸥。天下利兵,莫如斩龙。”
  •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最初校园相遇时,一见钟情;多年进入职场后,一心保护。职场干练女王,善良单纯的小菜鸟,两人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幸福都是相同的,因为我们都在我们爱和爱我们的人的身边。
  • 女总裁的极品男佣

    女总裁的极品男佣

    绝世高手隐居,没想到却遇见了本命女神。那就没办法了,看来只能让我帮你扫平障碍了。至于你给我个啥身份?你看,我不做保镖,只做贴身照顾你饮食起居的贴身男佣行么?
  • 醉笑九歌

    醉笑九歌

    三百年前,她是倾尽万千宠爱的魔族公主柔华,为救一见钟情之人,众叛亲离,被唯一的妹妹下令处死。一朝还魂,落魄王姬身世成迷,命途如飘絮,却意外邂逅堕入修罗道的西方尊者,几经周折,受教于瀛华仙洲母神门下。三百年后,他是众神之主,天命所归的圣帝昊天,她摒弃王女身份,失去记忆,却最终还是与他相见……神魔之恋,可否修得正果?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