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6500000053

第53章 2 品味“幽默大师”生活的艺术

第十章2 品味“幽默大师”生活的艺术

生活有如一碗五味杂陈的汤,时而有快乐的甘甜,时而有痛苦的辛酸,时而充斥着流言蜚语的咸涩,时而飘溢着称誉载道的馨香。面对生活的种种变化,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艺术,让生活多些坦途,少些坎坷。“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睿智的智慧达人,在这里,他给了三个让我们获取生活快乐的锦囊。打开它,让我们从这一刻起也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

不为面子而活着

“面子”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得频率可以说实在太高了。自己过生日,请同学吃顿饭,要是同学说不能来了,一句话“你太不给面子了”;演讲比赛拿了一个一等奖,回家朝妈妈炫耀一句,“实在太有面子了”……自觉不自觉间,我们仿佛都在为了面子而活着,似乎离开了面子,我们就寸步难行了。

对于“面子”,林语堂先生也有过详细的论述。他说:“面子”的意义,不可翻译,亦无从予以定义。它好像是荣誉而不是荣誉,它不能用金钱购买却给于男男女女一种实质的光辉。它是空虚无实际的,而却是男人家争夺的目标,又有许多妇女为它而死。它存在于太空之间,其声息似可得而闻;且其声崇高而充实;它的被珍视,高于尘世上一切所有,它比之命运、恩典,更有势力,而比之宪法更见重视。就是这空洞的东西,乃为中国人所赖以生活着。可见,不仅仅只是我们离不开面子,在林语堂先生看来,我们全中国人都赖以“面子”而活着。然而,我们从林语堂先生的话中,便能品味出林语堂先生是反对我们为了面子而活的,因为在林语堂先生看来,“面子”是一种空洞的东西,如果我们为了面子而活着的话,势必陷入虚伪而空虚的境地。

“爱面子”是我们中国人每个人都固有的思想,而“面子”的重要似乎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的古人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士可杀而不可辱”、“不吃嗟来之食”等等名言,这些无不说明我们的古人也是倡导要“爱面子”的,然而这种面子,是一钟高尚的情操和气节。一个人如果以社会道德为准绳,以德为荣,疾恶如仇,就一定会是个高尚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真正有“面子”的人。而一个人要是单纯地追求面子,为了面子而活着,那么他大则误国误民,小则 “打肿脸充胖子”,让自己为“面子”所累。

据报导说,有一个县的县委书记在就职典礼上,为了“讲面子”召集全县公、检、法单位警员以及驻地武警官兵来个“阅兵式”,也学中央首长的派头,结果被媒体报导后,没有两个月就从县委书记的位子上下来了。而有的青少年朋友,则因为自己爱面子而被面子所拖累,最后弄得自己很没有面子。

张华,是上海一所大学大一的学生,他家在四川的一个小县城里面。爸爸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妈妈则是医院的院长。可以说在家里头张华是一个家境比较富裕的孩子。来到大学后,看到周围的同学买的手机和电脑都是名牌,而自己原本很洋气的穿着在学校里也显得有些“土气”,刚进大学校门的张华,感觉自己实在是“太没有面子”了,于是就打电话告诉家里,让家里给汇了10000元钱来,买了台手提电脑。由于在高中阶段就养成出手阔错的习惯,在大学里,张华也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动不动请寝室的同学出去吃饭,周末和同学一起逛街,张华也是出手阔错,买这买那的,只要同学有的名牌他都买,结果没有到两个月,就把爸妈给自己的一万块钱生活费,给花了个精光。然而在张华看来,这没有什么,毕竟在同学眼里自己已经是“挺有面子”的人了。然而自己口袋里已经没有钱了,怎么办呢?张华于是骗家里说,自己要学个二学位,让家里又给汇了一万块。

大学的生活很是多姿多彩,没过多久,张华恋爱了。为了显示出自己对女朋友的爱,张华在女朋友生日的时候,一出手便给买了条3000块的白金项链。当时他的女朋友还嫌太贵了。而张华则满不在意地说,要买就买好的,这才带着“有面子”。就这样不到一个月,张华又“弹尽粮绝”了,没有办法,实在没有理由向家里要了。为了面子走投无路的张华,这个时候又发现了一条路,就是办银行的信用卡,因为信用卡可以透支。于是张华一口气办了5张信用卡,每张信用卡都可以透支8000块钱。就这样,大一上学期,张华在“好有面子”的感觉中快乐地度过。

大一下学期开始了,张华依然如故地在“面子”中快乐地生活,直到银行的人找到学校来为止。由于张华“疯狂”透支信用卡里的钱,张华已经拖欠银行将近4万多元,加上利息一共有4万5千块钱。这个消息传出后,平时在同学眼里“挺有面子”的张华,突然间“好没面子”。被学校老师叫去谈话,当成了教育的典型;自己家人千里迢迢赶过来帮着还债,让同学引为笑谈,而他女朋友得知这些情况后,也和他分了手……

这就是为面子而活着的下场,青少年朋友们,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面子”是种空洞的东西,我们如果为了面子而活着,肯定会像张华一样,最终成为一个毫无面子的人。所以,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不虚伪,学会踏踏实实地生活,不为面子而活着,才是真正地大道理。

生活需要忍耐

林语堂先生在《中国人的国民性》中说:中国的大家庭生活,天赋给我们练习忍耐的机会,因为在大家庭中,子忍其父,弟忍其兄,妹忍其姊,侄忍叔,妇忍姑,妯娌忍其妯娌,自然成为五代同堂团圆局面。这种日常生活磨练影响之大,是不可忽略的……自然这也有道理。其原因是人口太多,聚在一起,若不相容,就无处翻身,在家在国,同一道理。能这样相忍为家者,自然也能相安为国。可见,林语堂先生是主张和提倡忍耐的。在现实的生活中,林语堂先生除给人一种幽默大师的形象之外,他的忍耐和谦和也一直被人所称道。

林语堂先生和他的爱人一生从未有过争吵,他们的爱情故事在当时的文人中广为流传。而他和邻里、朋友也相处得十分融洽。当他的朋友们发生争吵的时候,他也总是以一两句幽默的话语,化解朋友们之间的争执。在美国的30年海外生活,虽然遇到过许许多多令人愤怒的事情,然而林语堂先生总是以一种包容、忍耐的态度来面对。所以,30年的海外生活,林语堂先生也是平平安安地度过。在林语堂先生看来,生活的最大智慧,莫过于忍耐。所以,林语堂先生一生奉行忍耐,他有句精妙的比喻:“与中国人的忍耐相比,基督教的所谓忍耐似乎是易怒,而中国人的忍耐有如中国景泰蓝一样举世无双。”事实上,忍耐不仅让一个人获得生活的平安和快乐,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也功不可没。勾践和司马懿的成功,就离不开忍耐。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降伏,勾践佯装称臣,为吴王夫差养马,吴王患病,勾践亲口为其尝粪,获得信任,被放回国。回国后的勾践体恤百姓,减免税赋,并和百姓同吃同住。他还在头顶挂上苦胆,经常尝苦胆之苦,忆在吴国所受的侮辱,以警示自己不要忘记过去。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磨练,勾践终于一举灭吴,杀死夫差,实现了复国雪耻的抱负。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侮辱司马懿的故事也是人人皆知。诸葛亮六出祁山时驻扎五丈原,司马懿深知自己的韬略不如诸葛亮而采取拖延战术久不出兵。诸葛亮派人向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服装,并递信说:“你如果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跪拜接受投降;如果你羞耻之心还没有泯灭,还有点男子气概,便立即批回,定期作战。”司马懿的左右看后,非常气愤,纷纷请战,但司马懿却坚守不战。不久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死,司马懿没伤一兵一将,不战而胜。难怪古人说:“必须能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触犯和忤逆,才能成就别人难及的事业功名。”

勾践、司马懿两人的胸怀真可谓宽广之致了。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难发现,一些人为了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与对方针锋相对,乃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眼里揉不得沙子,得理不饶人。至于因一句过头的玩笑而反目成仇,因陌路相撞而大打出手,因邻里纠纷而刀枪相见,更是数不胜数。指望这种人成就大事,无异于天方夜潭。

“忍”字头上一把刀,忍耐不是然而,忍耐不是逆来顺受,忍耐不是消极颓废,忍耐不是默默无闻——忍耐是黎明前的黑暗,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是通向成功的荆棘之路。

梵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到一个矿区当过老师。有一次他和工人们一起下井,在升降机中,他感到巨大的恐惧。颤巍巍的铁索嘎嘎作响,箱板在左右摇晃,所有的人都沉默着,听凭这机器把他们运进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事后,梵高问一个神情自若的工人:“你们是不是习惯了,就不再感到恐惧?”这位坐了几十年升降机的老工人答道:“不,我们永远不习惯.永远感到害怕,只不过我们已经学会了克制和忍耐。”生活中有些事情,或许你永远也不习惯.但你必须得学会克制,学会忍耐。你不习惯黑夜,但黑夜每天适时而来.你忍耐着,天就亮了;你不习惯寒冷的冬天,但冬天的脚步渐渐逼近,你忍耐着,那么春天还会远吗?把最坏的日子都挨过去,剩下的就是好的了。

青少年朋友们,忍耐是意志的磨炼,是爆发力的积蓄。在忍耐中发愤,在忍耐中拼博,倔强的心灵在忍耐中受苦,然后生命的负累往往正是生命的光荣。如那高耸的丰碑,辉煌的业绩都诞生于忍耐之中。青年人们更应学会忍耐,学会忍耐中锲而不舍地追求,学会在忍耐中更深刻地感受人生!

同类推荐
  • 规则中的规则

    规则中的规则

    本书从认清真相、说话办事、人际交往、婚恋、职场、商场、赢得成功等七个方面入手,翔实地讲解了人生中的重要规则,着重分析了这些隐藏在社会生活背后的规则。
  • 意志力

    意志力

    本书从心态、自动自发、忍耐、坚持等几个方面,详尽阐述了意志力的定义,分析了意志力的强和弱对一个人在职场发展的影响,让身处职场中的你正确评价自我意志力的优势和不足;并以实际案例阐述意志的影响力,提出一些方便可行的实用方法,为你提升意志力,为走向更高一层的巅峰奠定基础。
  • 放慢你的人生脚步

    放慢你的人生脚步

    全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生命不可承受之快、让工作回归常态、掌控好你的情绪、找回自己、学会休息、学会慢生活、限度人生、筑好心灵的后花园。
  • 金口才·青少年卷

    金口才·青少年卷

    每一个青少年都希望自己能说会道,妙语连珠,但在现实中,每个人的实际说话水平却是层次迥异、高低有别、优劣参半的。有的人说起话来口若河,滔滔不绝;有的人则扭捏木讷,吞吞吐吐;有的人能够舌灿莲花,字字珠玑;有的人则词不达意,语焉不详:有的人言谈锋利,巧发奇中:有的人说起话来则是似是而非,不着边际。
  • 学会妥协、懂得进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妥协、懂得进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妥协,是一种谈判策略,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谈判过程中出现僵局,从而促使双方谈判成功。《学会妥协懂得进取》针对谈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在运用妥协策略时,如何最有效、最切合实际地去解决问题。进取,工作中最令人激动的力量,即“全力以赴”,它是推动企业进步的真正动力源泉。进取,是奋斗的目标,是指引命运之舟的灯塔:是积极的心态,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巨大的潜能,是自动自发的动力源泉;是开拓的精神,是积极人生理念;是综合的素质,是成功人士必备的要件。
热门推荐
  • 赤地1940

    赤地1940

    被人民解放军枪毙的大地主徐子谦穿越到9年前自己娶二房姨太太的那个晚上,他痛定思痛,决定一生只取一个老婆,誓死不当汉奸卖国贼。然而自己不想娶姨太太,可现实却逼着他娶了一大堆姨太太,漂亮淳朴的村姑,性格热辣的女特工,美丽温婉的女大学生,活泼可爱的女护士……这是一个大地主铲除汉奸,智斗卖国贼,扛枪杀鬼子的抗日故事。“赤地千里,鲜血浇筑,寸土不让,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徐某人拍案而起。“谨以此书致敬曾经抛头颅洒热血誓死保卫家园的前辈先烈”
  • 中风简便自疗

    中风简便自疗

    本书以问答形式简要阐述了中风的类型、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方法、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西医治疗及预防等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适合读者自我治疗中风的简便方法,并对中风防治中的一些误区提出了作者的观点。《中风简便自疗》是一部融会中西医学,全面反映中风自我调养和自我治疗新成果的科普读物,内容翔实,文字简洁明了,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不仅适合中风患者的自我治疗,也可作为基层医护人员的参考读物。
  • 前生今世未来

    前生今世未来

    文萌萌,文家的另类,也是文家的那场灾难中唯一的幸存者。可惜,这不过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里。三个月的她就可以像成年人一样独立思考;五个月的她会开口说话;八个月的她会走,会跑。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切是从何处而来。在一场战斗中变为植物人,为让她恢复正常,乐纹不惜一切代价,使她重新经历那段不愿记起的回忆。只可惜在她快要记起那场战斗时,在充满营养液的病房外有个人将输氧管拔掉。[原来你也有今天。不是想为宋铭衍报仇吗,结果呢?你自己还不是落到我的手里。再见了,老朋友。]说完头也不回的就走了。而在监控室的乐纹见此状并未说什么,等到文萌萌的呼吸已停止,这才不紧不慢地按下右手边的警报器。
  • EXO之想做你的一片天

    EXO之想做你的一片天

    她,一个平凡的女孩,没有华丽的出身,没有富裕的家庭,没有一个能够懂她的人,可能会孤独吧?她因自己引以为傲的成绩进了一所贵族学院,但她就像空气一般。在遇见他们之前,她的生活可能乌云满天,但是,他们就像一束阳光,照亮了她的人生,他们彼此依靠,她却发现在不经意中喜欢上了其中一个少年,他为了她的人生有更好的前途,编造的女朋友,结婚,她也领来一个男生,两人都那么在乎彼此,却为两人的天空拉上了窗帘……
  • 20

    20

    不懂得爱情的女孩,慢慢摸索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不懂得社会现实的女孩,逐渐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
  • 剑名离殇

    剑名离殇

    莽莽红尘,是人如剑,是剑如人,少年因情提剑,从此开启了一段注定的因果。“接下此剑,终生无情无爱,你将愧对所有关心你的人,你可后悔?”“我,无悔!”情缘舍尽成人极,天命离殇终不还。(本人是布袋戏迷,如果文中出现同名组织或人物,纯属借鉴,望广大道友海涵,多多指教)
  • 武林少尊

    武林少尊

    从小就被父母遗弃的李少少被少林寺的水木方丈收养,在少林寺他学得一身好武艺。为了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他不得不在武林中闯下一片天地,历经数难的他能否成功?
  • 惊鸿九霄

    惊鸿九霄

    阴阳轮的毁坏,导致原本妖与人的平行世界相交,仙家与魔王合力拿到通天金石维持秩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书,告诉人们认清人生的本质,从俗世烦忧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趋向人生圆满的方法。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未知数:我来这个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生存的价值是什么?活佛嘎玛仁波切告诫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开放的潜能。一个含苞待放的莲花和一个完全开放的莲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越“聪明”越烦恼,一日三省吾身,为获得永恒的快乐而自我修养,达到心灵上的逍遥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