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3900000014

第14章 沟通(2)

伤害他人。明明渴望爱,却用了指责的方式;明明渴望亲密,却做出了疏离的事。应该是自己为自己负责,别人却在为我们的不一致而买单,承担着我们不一致带来的伤害。

沟通是门艺术,如果你不会,你就会错过很多。举例说,如果你对一个MM说:我想和你一起睡觉,你这就是流氓。但是,如果你说的是:我想和你一起醒来,那么你就是徐志摩。两种表达同样是事实,但后者却考虑了对方的感受。

因此沟通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两个人整个有机系统的互动。

为什么会出现不一致沟通

什么因素阻止了我们在沟通中保持坦诚呢?是那份不安全感。

曾经有一个村庄发了大水,大水淹没了整个村庄。一个妇女抱住了一根木头,其他的人都淹死了,她紧紧地抱住那根木头,河水太大,她还是被冲到了下游,她紧紧地抱住木头,过了一段时间,河水已经渐渐平静,她还是紧紧地抱住木头,她漂到了另外的村庄,人们站在屋顶对她喊叫,快放下那根木头吧,你已经安全了,河水已经很浅,你可以走过来,咱们一起重新生活,但是这个妇女却不能放下那根木头。

这个木头就是生存模式,是不一致的方式。

我们在安全、开放的环境里时,沟通是一致的,敞开的。我们知道那时候的表达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影响。但是一旦环境开始变得不安全,当我们处于压力或分歧下的时候,我们就会害怕对方如果真的了解我们,我们就会失去这份关系。我们认为如果在自觉脆弱的处境中打开自己,就会失去别人的尊重。我们害怕真诚会有不好的后果,所以我们有选择地表达了“能说的话”,有选择地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了违背和扭曲。

这时候虽然我们的意图是维持关系,却反而陷入了困扰,因为当我们保护自己时,就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了一道墙,因为对方不知道我们真正的感受,只会看到我们对他们表现出的行为、姿态,听到我们表面说出的话。

当我们无法开放地表达真实的自我时,愤怒或恐惧等情绪就会受到压抑,这种压抑会阻碍能量,使各种感受在日后以身体和心理的症状表现出来。

我们大部分的沟通都是在努力保护自己而已。人类总是在试图维持平衡,在沟通中也是,极力寻找自我表达和自我压抑之间的平衡,这是一种不安全的平衡。自我表达是一个完善健康的人的基本需求,而自我压抑则来自于我们头脑中的“应该”和“不应该”的限制,是我们为了保护自己而发展出的限制。后面我们在谈到五种自由的时候会详细谈这点。

不一致的方式是我们从童年时代家庭里发展出来的

沟通方式是在家庭系统中习得的,每个小孩都会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与人沟通。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被认同,而认同的得到通常都通过沟通这种形式,所以每个人都从很早就学会以某种沟通方式来得到认同。应对是在家庭中、在我们身边的重要他人的情境中学来的,我们为了得到认同和接纳所付出的代价,常常是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在我们小时候,如果父母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不表达,假装没有事一样强迫自己开心面对小孩,但是神情上却不断显示着不开心,会莫名其妙对小孩发脾气,会突然要求很高,会将情绪投射到小孩身上,让小孩感到很奇怪,无法解读父母。这时候孩子就学会了不一致,他发现父母的内心体验和语言表达是不一致的。

其实我们在生命开始的阶段,就发展出对自己和世界的观念了。尽管人在18个月到2岁时才会说话,但是2岁之前,我们已经学会了大部分东西。我们的父母通过语言沟通,而我们接收到的却更多的是他们通过触摸和语气、声音传来的信息,所以从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使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父母,发展出一种适合父母的方式来与父母沟通。这就是不一致的原型。

那时的我们是无助的。我们会不断试探怎么才能让父母开心,怎么才能得到父母的爱,怎样调整自己在这个家庭里的位置。

那个时候我们对父母的理解也是片面的,我们通过自己对父母的误解来理解他们。那时候我们无法真正理解父母,包括现在我们也依然无法真正理解别人。在人际沟通中,人们是无法准确地接收或传递信息的,因此我们会对别人传递的信息产生误会。只不过在童年和更早的时期,我们对父母的误会更深,因此也不能够理解父母的爱,而只是发展出不一致的方式来获得爱,保护自己。

第三节常见的求生存沟通模式(应对姿态)

求生存沟通

你有没有习惯性的沟通方式?

当价值感低的时候,你习惯第一时间使用的沟通模式是什么?

应对姿态,是人们在沟通中,当分歧和压力状态出现时,一种条件化、自动化的反应模式,是一种不一致的沟通模式,类似于防御机制,不属于人格范畴。是人们童年时期为适应家庭的压力环境而自发形成的一种求生存的沟通模式。那时候的儿童是无助的,为了应对父母,不得不发展出来一种保护自己生存下去的应对方式,在成年后遇到类似的情境时自动启动,成为随身携带的一种习惯。

在成年后人们所继续使用的沟通姿态,往往是源自一个低自我价值和不平衡的状态,人们采取这些姿态来保护其自我价值,尝试得到他人的接纳,同时隐藏绝望,以感觉到与他人的连接。

因此应对姿态也被称为压力下的求生存沟通姿态。

在一致性沟通里,是平衡的。我尊重你的体验,也尊重我的体验,我们把所有人都包容进来。但有时沟通会失衡,你会被自己的情绪所掌控,于是我们就进入各种应对模式当中。失衡的时候,我们就会否定一些东西。

萨提亚根据其表达形式和内在的动力指向归纳总结为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型(或称电脑型)、打岔型(或称分散注意型)四种应对姿态。在这四种姿态里,每一种都对沟通的三要素中敏感的一部分进行忽略,只考虑到其他一个或两个元素,从而导致了沟通的失衡和不一致。

萨提亚在沟通姿态上的创造性还有,她运用身体姿态夸张地外化内在的心路历程。她透过“身体的雕塑”具体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历程与动力,使隐藏的更容易被看见,使抽象的变得更为具体。

讨好

“都是我的错。”

“是我没做好。”

“我为我的缺点或无知而道歉。”

“我不能让别人生气。”

“我不可以冒犯任何人。”

“别人生气都是因为我。”

“没事,没事。”

“好,我同意,听你的。”

“你是对的。”

这样的话语并不少见,当我们受到批评和指责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自己错了或内疚于伤害到了别人、给别人添了麻烦。我们习惯了道歉和认错,我们习惯了放弃自己的观点而听从别人的。

我们害怕伤害别人,怕别人会生气。我想安抚这个人,我就说这是我的错,对不起,我下次会做得更好,你别这么生气了,我下次做好。为了不让他人受到伤害,我们有时候甚至会说一些谎。

有时候我们即使自己感觉不好,也会对别人和颜悦色。那时候我们害怕出现不和谐,害怕别人不高兴,所以当出现一点不和谐的时候我们就自动反应——明知不是我们的错也要先示弱以忙于去平息这些麻烦。仿佛我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别人的问题,让别人高兴。我们习惯了承担责任,所有有关无关的事情,仿佛都是自己的错。那时候我们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让别人高兴,至于自己,无所谓。

忽视自我,只有情境和他人,这就是讨好姿态。在讨好的姿态里人们习惯的动作就是为取悦别人而贬低自己,压抑自己。我们的感受是什么、观点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人的需求和意见,还有情境。不想别人因为我的原因而觉得不好,那样我会很不安。

也许你会说,讨好其实是因为你是一个友好和友善的人。不,友好是建立在自我感觉良好、照顾到自己的基础上的,是一致的;而讨好则是委屈了自己的。

讨好有这些特点:

身体雕塑姿态:一腿跪地,一只手伸出恳求,另一只手紧紧按在心口,软弱的身体姿势。

常有的行为表现:道歉、恳求的神情、哀求及请求宽恕、乞怜、依赖、过分雀跃等。常有的感受:委屈、受伤、悲伤、焦虑、不满、被压抑的愤怒。

内在经历:

*如果我能让你内疚,你就会原谅我。

*我是一无是处的,自我价值感低的,没有自信的,不值得的,不被重视的,不值得被关注的。焦点在对自己的期待上,希望自己能做好,这样就不会被抛弃。

常见的生理影响:消化道不适、偏头痛或其他头痛、心悸/心律不齐、皮病(粉刺、牛皮癣、湿疹、疹块)。

常见的心理影响:神经质、抑郁、自杀。

讨好的人也有其资源:

*敏感的。他能敏锐地觉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觉察到别人心情的好坏,因而能及时照顾到别人。

*关怀的。他渴望照顾好别人,让别人开心、舒服,他想去关怀别人,能更多地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并较少产生分歧。

*滋养的。他能够很好地满足别人,给予别人需要的心理营养。

*体贴的。意义:可以照顾到别人,让自己心安,并收获较好的人际关系,使对方不至于发怒。

缺失:委屈自己,压抑自己,丢失了自己。

判定的方法:

*当互动开始,沟通发生,我们需要马上对自我、情境、他人三个元素进行评估,如果在沟通中我们强调了别人的需求而忽视了自己的,照顾到别人的感受而没有照顾到自己的,就是讨好。

*因为某事而过度内疚,因为没做好的事情而过度自责,将想表达而不能表达的感受进行压抑,在公众场合顾及别人的感受而不敢表达自己等,都可能是一种讨好。

指责

“都是你的错。”“你从来没有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对。”

“要是你……那就……”

“我完全没错,是你的问题。”

“还不是因为你!”

很多领导、强势的人喜欢说这样的话语。承认错误对我们来说是困难的,不仅是嘴上,心里也很难承认,似乎承认了错误就没了尊严。我们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这些人会做成这样,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理智、不识抬举,为什么做什么都不顺心,没有人让自己满意。

忽视他人,只有自我和情境,这就是指责的姿态。当我想控制别人,要他们尊重我、认可我、听从我的时候,我就采取指责、批评他人的态度。当我把别人变得比自己小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是有力量的。当一些事情发生破坏了关系的和谐,我们发现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我们就会把他人的部分忽略,这就是指责。我很生气,你让我很失望,你不听话,我的期待没有得到满足,这是你的错。如果我错了,那也是因为你造成的。我不在乎你想什么,我不想听借口,这个就是你错了,这就是指责。

当指责的时候,我们常常是有敌意的、专制的、爱找麻烦的,或者暴虐的,我们喜欢大吵大嚷,证明自己是对的,要求别人必须听我们的。

不要把指责的人看成是有力量的人,其实他是最没有力量的。当我们在指责别人的时候,是想让别人为我们负责,用证明别人错了的方式来让别人负责。如果他不改变,我就很生气,很受伤,如果他改变我就感觉好多了,他控制了我的感受,所以这时候的我们是最脆弱的。

指责有这些特点:

身体雕塑姿势:挺胸站直,伸出一只手臂,食指指向某个人,另一只手叉在腰上,抬眉或者皱眉。

常有的行为表现:指责、攻击、命令、咆哮、愤怒、恐吓、批判、独裁、吹毛求疵、控制。

常有的感受:生气、愤怒、挫败感、不信任、不满、被压抑的受伤、害怕失去控制、孤单、无助。

内在经历:

*如果我让你忧虑,你就会听我的。

*我是孤单而失败的,没有人理解我,我是无助的,是缺乏控制的,焦点在对他人的期待上希望他人可以做得更好。

常见的生理影响:肌肉紧张、背痛、紧张性头痛、高血压、中风、心脏科疾病、气喘、关节炎/黏液囊炎、易出事故。

常见的心理影响:偏执、违法、杀人、伤害报复别人。

指责也有其资源:

*自我争取。指责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能够自己主动去争取。

*有领导才能。指责的人知道什么是对的,并希望所有人都认同他认为对的东西。

*有能量。指责的人可以有很大的爆发力,有很大的能量推着他做事情。

*果断的。意义:发泄情绪,可以做自己,宣泄自己,使他人认为自己是坚强的。

缺失:伤害了别人,伤害了关系。

判定的方法:

*根据沟通三要素,只要在沟通中没有照顾到别人的感受而只想到自己的感受,只顾着发泄自己而没有站到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就可以定义为指责。

*抱怨、牢骚、烦躁、嘀咕等不明显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其实也可能是一种指责。

超理智

“这个世界除了错的就是对的。”

“凡事都要讲理,都要按正确的方式去做。”

“一个人必须要理性、智慧。”

“你不懂,不了解。”

“我知道什么是对的、好的。”

“我知道得更多。”

“你不合逻辑、没有道理。”

我们常常听到、也常常会讲一些逻辑而客观的话,喜欢上升到抽象的想法,喜欢冗长的解释,并用名人名言来论证。无论感性的事情还是理性的事情,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感情里,我们都喜欢解释、讲道理,我们堂而皇之地认为人应该讲理。

同类推荐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本书介绍心理学常识,教授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使每名读者都能够科学调适身心,保持心理健康,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 解梦1001

    解梦1001

    本书以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包括荣格对梦里隐藏的原型的解析和弗洛伊德对人类本能的解析。从飞翔、奔跑,到电脑、蝴蝶、火山,本书解析了1001种梦的元素和符号,学会自己解梦吧!
  • 趣味心理学

    趣味心理学

    本书是一本专门解读生活中怪异现象的魔法心理书,这里没有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只有鲜活丰富的生活案例,用简洁浅显的语言阐述心理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探测复杂的人心,用心理学工具探索意识的秘密,打开它你的命运就会因此而改变。生活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我们很难对它们作出准确、恰当的解释。如果我们能从这些现象中找到心理学密码,就可以深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 盗梦空间:梦的心理解析

    盗梦空间:梦的心理解析

    梦看似光怪陆离、支离破碎,毫无逻辑和规律,却透露着内心最深处的一些私密信息。美梦、噩梦、重复的梦、连续的梦、前世的梦等等,构成了一个有迹可循的世界,我们可以顺着它的足迹,去打开一扇通往心灵的窗户,探寻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梦揭示了我们的现实与理想,触摸我们真实而被掩盖的内心,指引我们重新寻找生活的真正目标。梦也偶尔让人恐惧,一些梦中的画面和事件可能会长时间伴随我们,甚至可能成为人生航行中有意义的灯塔。这不是一本梦的心理学教材,也不是梦的专项理论研究。这是一本让你了解梦境奥秘的书,一本打开心灵之门的书,一本启发内心智慧的书。
  • 北大心理课

    北大心理课

    找到内心的出路,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未名湖畔、博雅塔下,跟北大学者们聊聊心理!探寻北大人的成功之路,就必须从研究北大心理课开始!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周国平、俞敏洪等众多北大学人、学子的人生感悟和精彩观点,解读现代人的焦虑的心理问题,借大师的智慧之眼,帮助读者理清困惑,还心灵一片宁静之地。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余生

    易烊千玺:余生

    从未想过你在南城雪坟等我,而我早已转身离开。这个世界适者生存,你不适合.
  • AQ逆商:通向成功的逆向法则

    AQ逆商:通向成功的逆向法则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高逆商人物的精彩事例。从这些不畏艰难困苦勇于攀登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品味出修炼培养逆商的各种要素。逆境是生命的苦旅,有修身筑业的效果。这本书适合于青年学生、职场工作人员和创业人士。它可读性强,能够充实人们生活,通过对培养逆商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对读者有较好的启示性,尤其是对身处经济危机、逆境之中的读者,能产生实际的指导作用。
  • 爱成恨,情难就

    爱成恨,情难就

    一场变故,她从富家千金沦为夜店小姐。更惨的是又遇到了家仇的他,肆意羞辱,没有尊严的被随意摆弄,从此开始了噩梦的一生。“你这个混蛋!”“啪!”又是重重的一巴掌,男人压在她身上不耐的说道,“别让我听见你说脏话,乖!”他是天之骄子,霸道无情,习惯了掌控一切,却偏偏爱上了她。再次相遇,他用尽一切手段,将她重新带回自己的怀抱,而她比当初更加厌恶他。“除了我,你还想爱谁?”他如恶魔般步步紧逼,愤怒的掐上她的脖子。她笑容娇艳、惟独眸子里清冷一片,“嘲弄道如果你要的是爱我给不了!”四年后,她带着宝贝女儿重返S市。他犹如撒旦降临,魔爪再次伸向她!“洛佑翼还我女儿,没问题,只要你给我生个儿子,你女儿就还你…”
  • 不够格的男人

    不够格的男人

    回到了七年前,进入虚拟世界,他企图找出这一切的解释。他是有着拥有可能性资格的男人,不过现在,他还不够格。
  • 真爱来临

    真爱来临

    故事讲的是一个35岁的女人霏在一个交通意外中认识了比她小10岁的男人方骏浩,她帮助了这个男的实现了他的梦想,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爱情,他们要怎样让他们的爱情开花结果呢?那就请看完他吧!
  • 爱的野蛮游戏:火瞳少女

    爱的野蛮游戏:火瞳少女

    一个是外表温和如水,心却如千年寒潭的轩辕鹰,一个是外表如冰、心似烈火的轩辕麒,一个是身世神秘,手段残忍却痴恋画中人的银洛斯,面对三个同样出色的男子,少女烈火儿痛恨自己只是一件三人纠缠间的美丽玩物!
  • 先欢后爱:首席的契约妻

    先欢后爱:首席的契约妻

    说她不务正业?当她豪放女啊!其实也不能怪他啦!谁叫他好奇心氾滥跑去夜「观光」,几杯黄汤下肚后便被他载回家睡了──好死不死,这跩男还是她的顶头上司,呵呵……他不误认她是「应召的」,那才有鬼!!这下真是跳到淡水河也洗不清了!!!准备回家吃自己吧……可是妓女也有人格呀!。哟──这是哪门子的笑话,做他的地下情妇?!哼哼……倒是可以玩他一玩…
  • 变身不是我的错

    变身不是我的错

    一天夜晚,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登陆上了我的QQ,然后,我感觉屋子里静静的,只有我的心脏声。突然,QQ消息像是AK射出的子弹一样,接踵而来。我忐忑的看了看所有的消息,汇总成一句话就是:尼玛!你小子是人是鬼?顿时间,我泪牛满面!心里有好多话想说,却又不知如何说起。难道我要告诉我曾经的那些朋友,我的亲人,我的女朋友,我从一个七尺堂堂的大老爷们,变成了一个女人?法克,这说法不科学呀……【变身文,不喜勿入,免得亮瞎双眼!】
  • 都市神化

    都市神化

    十世善人意外身亡,勒索阎王三个条件再次重生。身怀无上医典,指掌之间批画生死。学了九阳神功,扮猪吃虎混校园。什么校花班花喇叭花,女神女鬼女魔头,全都臣服在直通神路的叶枫脚下。一段现代修真传奇,且看都市神化!
  • 史上最强工程师

    史上最强工程师

    文绝变成了一个人,迷迷糊糊的一个人文绝孤独,凄凉文绝沉醉在梦中用幻想抵抗现实的残酷压抑孤寂的绝壁下文绝:“如果能把程序写在身体里,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