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2800000041

第41章 出任舰队司令(1)

毛泽东记住了陶勇

陶勇站在军舰甲板上。

现在正是春天,江水平静。周围一切寂然。“南昌”号军舰长啸一声,缓缓地向南岸驶去,从山坡上可以看到被它扬起的浪花。

陶勇不及细想,军舰就要靠近南京下关码头。那里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因为毛泽东主席要登舰检阅人民海军。

当毛泽东出现在码头上的时候,人群便海洋般沸腾起来。

他身穿黄呢子大衣,脚穿棕色皮鞋,更显得身材高大。

陶勇同样的激动,因为他第一次,要面对面地站在毛主席面前。这跟打仗不一样,难免有些紧张。当毛泽东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他快步上前,立正敬礼,大声报告:“报告毛主席,我率领舰队到南京,接受您的检阅,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陶勇。”

毛泽东轻轻挥了挥手,拉住陶勇的手,很仔细地打量着,笑道:“你就是陶勇同志,我久仰你的大名。你在新四军、三野打了不少漂亮仗。‘叶王陶’如雷贯耳啊!”

陶勇脸上一红,反倒不好意思了:“主席过奖了,在战争年代是中央军委的英明领导,是陈司令员、粟副司令员的正确指挥,一切归功于党中央和毛主席……”

陈毅又介绍袁也烈政委和其他领导。

毛泽东指着袁也烈连呼了两遍:“你就是袁也烈?”看来毛泽东对他也是早有耳闻:“你也到海军来了。啊,你原来是在山东部队工作的,你是长沙第一师范的,记得你是湖南武冈人吧?”

袁也烈答道:“是的,主席记性真好。”

陈毅和陶勇等人陪同毛泽东在舰上走着。这时毛泽东看到两艘鱼雷快艇泊在“长江”舰外舷,就想上去。陈毅急忙制止,担心地说:“主席,快艇晃得太厉害,您别上去。”

毛泽东一转脸,对着陈毅,问道:“你坐过么?”

陈毅点点头。

毛泽东便说:“你能坐我就不能坐?”

陈毅仍想劝毛泽东,于是灵机一动想了个主意:“主席,让快艇在江面跑跑,您看一看吧。”

陶勇立即命令快艇起航,先后组成纵队、横队、梯队3种双艇编队,以36节的航速,在江面上跑了3个来回。望着小艇在江面上飞驰,犁出雪白的浪花,毛泽东高兴地称赞道:“快艇不错,又比较便宜,发展这个好。”

“我们要搞一个快艇支队,到时请主席再来检阅。”(两年后,东海舰队组成了一支鱼雷快艇支队。支队驻地及快艇基地,是陶勇亲自带领支队领导选定的。那里四面环山,包着一个海湾,利于快艇隐蔽和出击。那里有两个出海口,舰艇出入机动方便,是个理想的天然军港。)

“好,好。”毛泽东说着,来到“南昌”舰的会议室。

这时,“南昌”、“广州”、“黄河”舰已离开码头,在江面上航行。

陈毅、张爱萍、王宏坤、陶勇、袁也烈等三十多名高级干部跟随毛泽东进了会议室。

毛泽东坐下,环视四周,喝了口茶,点燃了香烟,心情舒畅地对陈毅说:“这个军舰比较大。”

陈毅说:“这艘舰比您从武汉乘坐的‘长江’号、‘洛阳’号大多了。”

毛泽东点点头,又转脸询问陶勇:“现在你这个华东海军有多少人?”

陶勇站起来答道:“华东海军在张爱萍同志的领导下,建立了第五、第六、第七舰队和淞沪基地、舟山基地,共有指战员四万余人。”

毛泽东以往对陶勇并不熟悉,他真正开始注意陶勇就是在“紫石英”号事件以后。

毛泽东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海军指挥员,问道:“你们都出过海没有?”

袁也烈答:“出过海了。”

而陶勇和副政委康志强因为刚到海军,据实答道:“还没有呢。”

毛泽东满意地点了一下头:“你们是海军了,干海军就要不怕风浪,一定要到大海里锻炼!”又问:“大家都习惯吗?”

袁也烈说:“开始不大习惯,现在习惯了。”

“南昌”舰副政委陈友仁补充说:“从陆军来的同志现在都愿意当海军了。因为陆军人员感到大陆都解放了,没有仗打了,海军还要参加解放沿海敌占岛屿,有仗打!”

毛泽东考虑得更远:“有仗打,还有帝国主义呢!现在美帝国主义霸占台湾,人民解放军要解放台湾,美帝国主义一定要插手,我们还要准备同美帝国主义打,太平洋还不太平。我们的海岸线很长,应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目前,我们国家还很穷,钢铁很少,经过两个、三个五年计划建设,我们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变。那时候,我们就可以自己造军舰了。”

“有些军舰的技术装备还不能自给,要靠进口。”王宏坤说。

毛泽东说:“要进口一些,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建造。海军建设要靠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靠国家工业化,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海军建设要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毛泽东又问:“你们技术学得如何?”

王宏坤回答说:“下面同志学得好些,基本上掌握了技术。我们主要学苏联,全面学习苏联海军经验。”

当时全军向苏联专家学习也是毛泽东提倡的,既然是大的运动,就难免有偏差。毛泽东提醒将领们注意另一种倾向:“我们是要把苏联的先进经验学到手,但是学习先进的东西,要结合实际,为我所用。我们军队打了几十年仗,有许多宝贵经验,还是有用的。我们有我们的传统,要继续发扬,不能丢。”

陶勇有强记的本事,毛泽东的话他自然一个字都不会忘,而且进了脑子,变成尺子,他会用毛泽东的教导去衡量面对的人和事。

正当陶勇在努力记住毛泽东的话时,毛泽东问他:“水兵每天的伙食费是多少?”

陶勇答:“七千多元。”

毛泽东说:“军舰上很辛苦,体力消耗大,一定要保证部队有足够的营养,保证同志们健康。要认真调查,计算一下,现在的伙食费够不够用,如果不够,要考虑增加。”

在会议室坐了几十分钟后,陈毅请毛泽东到上面去看看。毛泽东欣然同意,站起来说:“好好。”

外面仍是细雨蒙蒙。

甲板像活的一样,在脚下轻轻晃动。毛泽东在将领们的陪同下,沿着军舰长长的通道走去。

在前甲板,毛泽东看完前主炮,便问:“这门炮是哪一国造的?”

枪炮兵回答说:“是苏联造的。”

毛泽东又问:“炮弹呢?”

“也是苏联造的。”

“炮弹打完了怎么办?”

大家一时答不上来。毛泽东说:“可以自己造么!过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自己都可以造,现在更可以造了,光靠人家是不行的。”自力更生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他过去不想后来也不想依赖任何人。

看到毛泽东走出来,一群水兵也跟着来到甲板上。毛泽东看着战士们企盼的目光,招呼记者说:“记者同志,麻烦你给我们一起照张相吧。”

水兵们兴高采烈地挤到毛泽东身边。这时江面上水气氤氲,雨滴越来越大。毛泽东身上的大衣和头上的八角呢帽都湿了,脸上也洒了雨点。照完相,陈毅赶快请毛泽东顺着扶梯,登上了驾驶台。

江上检阅开始了。

列队的舰艇依次通过旗舰侧面,被激起的层层江波带着银色的浪花掠过船舷,然后在艇尾汇合成汹涌的波涛,留下一条闪光的水带,水带扩大到远处海面上,泛起万顷波光。毛泽东既是在检阅水兵、炮舰,也是在检阅自己的领海江山,因为远处还有许多帆船、江鸥,装点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作为诗人和爱江爱海的毛泽东,他的心中自然早已激情澎湃。

就在这次视察华东海军时,毛泽东挥毫写下了几个大字:“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陶勇把这几个字记了一辈子,也为此奋斗了一辈子。

送走毛泽东以后,陈毅又回到“南昌”舰,把华东军区和军区海军的领导叫到一起,对他们说:“毛主席叫我转告,视察了海军部队,很高兴。看到海军掌握在可靠的年轻的干部手中,放心了!”

这是1953年2月24日的事。

在二十多年的战斗生涯中,陶勇身经百战,功勋卓着,威名远扬。在陆军时,他指挥部队打仗得心应手,手到擒来;到了海军,他面对这样一个复杂而陌生的技术军种,一开始也感到有点惶惑和不安。他曾经同舰队机关的一些同志谈起当时的心情:“我刚到海军,一窍不通,东西南北都还没有摸着,就奉命去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心里真有点紧张,生怕主席问起我时,一问三不知。检阅后,主席给了我极大鼓励,我下决心尽快学会海军业务。”

陶勇是个才智非凡的人,他的一套学习方法也与众不同。

苏联专家自然是他的老师。专家定期给机关干部上海军业务大课时,陶勇只要有空,就去听课,更多的,则是请苏联首席顾问给他一个人讲课,每周两个半天,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在内容上删繁就简,属于参谋范畴的战术计算细节不学,他觉得这些用不着舰队司令去亲自计算。另外,有真才实学的原国民党海军人员也是他的老师。原国民党海军起义的戴熙愉,航海业务较好,陶勇把他调到舰队司令部担任航海业务长。他每次率舰队出海训练,都把这个业务长带在身边,凡是航海业务方面的事情,都听他的。他要戴熙愉尽快写一本《礁区窄水道航行经验》供各舰艇长和航海长参考,还不止一次对他说,要出一部反映过去海军在礁区窄水道航行、作战的电影就好了。陶勇挂在嘴头上的一句话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每逢重大战事,戴熙愉总是跟在陶勇身边,出现在旗舰上。攻打一江山岛、炮击金门等重大战斗,戴熙愉都奉调参加前指工作,具体负责制定绝密的舰艇和航空兵协同作战计划表,出席各种严格保密的作战会议。

小炮艇打跑了胡宗南

许多同陶勇一样,抱着到海军来搞现代化建设心情的陆军官兵,到任不久,就感到困难重重。特别是海军专业技术比较复杂,而大部分人在这方面都是一窍不通,许多人打起了退堂鼓。登陆舰五舰队(后改称登陆舰五支队)司令员王清川便是其中之一。当他第一次见到陶勇时,陶勇并没批评他的畏难情绪,而是说起自己的感受:“我原来也没有到海军来工作的思想准备,但是党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不能讲价钱。目前海军初建,急需干部,特别是需要从陆军调一批干部来做骨干。现在,我们只能安下心来干下去,而且还要保证干好。至于海军专业技术复杂,我也有同感。唯一的办法就是加紧学习,尽快使自己由外行变成内行。世界上没有学不会的东西,何况你还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学起来是很快的。过去我们谁也不会打仗,后来不是也学会了吗?”

王清川觉得陶勇说得有道理。“我一定抓紧时间多学点东西。”他表态说。

陶勇又说:“你是领导,不仅自己要安心,而且还要做好他人的思想工作。只有干部的思想稳定了,部队才能稳定,其他工作才能开展起来。”

一提这件事,王清川又皱起眉头:“不少干部嫌我们五支队是登陆舰,不如战斗艇光荣,打不了仗,也立不了功。”

陶勇说:“海军打仗,不能单搞哪一家,既不能单靠你们,也不能单靠六支队,要靠诸兵种合同行动。搞事业,哪项工作都不能缺,哪项工作都要有人去做,登陆运输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如果进行登陆作战,离开了登陆舰行吗?”

王清川按陶勇的话对部队进行了教育,以后就再没听到有人讲运输船上不光荣了。

然而,五支队的舰长大多数都是原海军人员,这些人懂业务,会操船,但思想水平和工作作风还是国民党的那一套。可一些刚从陆军调来的干部,政治素养好,文化水平又比较低,不懂海军专业技术,工作比较困难。王清川把这种情况一说,陶勇好像早考虑过这件事:“海军战斗力的基础在单舰,一艘舰就是一个基础单位,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首先就要把单舰这个基层建设好,而关键又是要把舰长、政委配好。我们应当抓紧培养一批新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来担任舰长、政委。”

按陶勇的办法,五支队找了一些海校毕业的干部和一些具有实际经验的原海军人员当教员,采取“母鸡下蛋”的办法培训干部。1953年上半年,他们先试办了一期航海干部集训班,接着又办了一期枪炮干部集训班。两个集训班办下来,部队反映很好。于是支队写了总结上报给舰队。不久,舰队司令部的训练处长对王清川说:“陶司令看了你们的报告很高兴,认为你们的办法很好,说这是当前提高舰艇干部军事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推广你们的经验。”

后来,王清川又调到护卫舰(又叫炮舰)六支队当支队长。临去前,陶勇对他说:“你到六支队后,要注意教育部队不要翘尾巴。”

就这一句话,王清川一直记在心里,以后部队带得很好。陶勇的话从不啰嗦,三言两语,有时是说几句笑话,甚至讽刺挖苦两句,但话都敲到脑壳上,常使被说的人豁然开朗。

王清川到护卫六支队后,对舰长人选也作了一些调整。陶勇对此积极支持。当时司令部训练处有个科长,文化高,懂业务,工作比较老练。王清川提出要这个科长去担任“昆明”舰的舰长。陶勇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尽管机关舍不得放,陶勇还是坚决把他调给六支队。但陶勇特别叮嘱王清川:“对调整下来的干部,一定要妥善安排,要使他们各得其所,把他们分配到能充分发挥其各自专长的适当岗位上去。”

1953年春天,浙东沿海的对敌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华东海军担负着协同陆军夺取敌占岛的任务,主要作战对象已不再是零星海匪,而是国民党海军的大中型作战舰艇。

为了落实毛泽东自力更生自己造船的指示,陶勇几次到江南造船厂,和那里的技术人员研究。经过努力,很快生产出8艘50吨位的炮艇送到海军。这种新型炮艇不但速度快,火炮的口径也比老炮艇大,并很快派上了用场。

同类推荐
  • 秦始皇传

    秦始皇传

    对于嬴政的一生,后人又是如何评价,此时躺在皇陵的嬴政已经一无所知了。而只有本书的作者还以曲折的文笔演绎着他的一生,与他有关的谜一般的一切!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端木蕻良传

    端木蕻良传

    作者大量援引一手材料,更通过与一些亲历者的访谈,得出自己对于端木蕻良在现代文化史、文学史上地位的独到见解。
  • 知人善任:狄仁杰

    知人善任: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生于隋大业三年,即607年(一说生于唐贞观四年,即65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为唐时并州人。他是唐代杰出的宰相和政治家,他从政之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狄仁杰是唐代最负盛名的宰相,是一位对唐代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存在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并且他用自己的德行与作为,告诉后人他是一位百姓永远敬仰的英杰……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7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 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时间与你

    时间与你

    一个撼动星茫的传言“四境出,山海铸”,一个渺小少年的嘶喊“我执上天之念,但,天若伤她,我便杀天”“胖爷我一人一伞行天下,你听,你已经死了,你发觉了么?”“我追寻断剑重铸,待剑归,我便回”“吾等修千年方得人形,人为何如此不惜人命?”“哥~~我想回家~~”
  • 风云先秦—三国

    风云先秦—三国

    风云的时代,各个英雄、猛人纷纷登场;吕布拿着弓箭,啪的一下就射中了戟旁边的小支,纪灵一看,都呆那了,太神了,这要搁在21世纪,绝对是射击奥运冠军啊!纪灵对吕布说:“布哥,你放心,明天我就撤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血舞轻歌:霓裳一曲动天下

    血舞轻歌:霓裳一曲动天下

    她,是凤凰族的血舞公主,却身负灭族之仇,行踪诡异,神秘莫测;他,是星辰帝国的摄政王,统领天下,杀人如麻。世人皆言他残暴不仁,不配为王;世人皆道她蛇蝎毒女,冷酷心肠。但当她与他碰撞,狠与毒对抗,到底是谁更胜一筹?不过——某凰女看着某包子无奈扶额:“你到底认他还是认我!!!”
  • 魔法花学园1
  • 镜子孽

    镜子孽

    因缘交错、层层叠叠,一男一女、一学生一白领,会交织出怎样错综复杂的命运网?一个被咒诅的少年,是向命运低头还是挺起胸膛勇敢追求爱情?一个多情女子,面对两个痴情男人的追求,命运该做如何选择?一个流传了千年的传说,会把这群都市男女的命运轨迹推向何方?
  • 某反转的次元之剑

    某反转的次元之剑

    目前no.6的5级能力者还未出场,本人便让我的主角代替了,他是佐佐木的后代,名字就直接用他祖先的了,另外不会太过yy与11,目前设定的乱入作品有fate,魔法少女,笨蛋,沙耶,秋之回忆,浪客剑心等,不过还会再加的啊
  • 三国杀传奇之都市英雄

    三国杀传奇之都市英雄

    静笃说:我们的使命是维护正义,打倒坏人,帮好人。坏人甲:就凭你?你行吗?静笃:就是我,肿么了?还有我的朋友们!张飞、关羽、吕布、孙策,你们几个都出来!把这个坏人把我往死里打!。装逼犯乙:这种高档次的聚会,不是你这种屌丝能来的。静笃的管家曹操上去就给装副犯乙一巴掌:小子,不要狗眼看人低,莫欺少年穷。一手搂着婀娜多姿的貂蝉,一手搂着小鸟依人的小乔,后面还跟着国色天香的大乔、倾国倾城的甄姬,静笃到此潇洒地走了一回!
  • 青春不老亦不散

    青春不老亦不散

    如果全世界都抛弃我,你会不会抓紧我;如果全世界都抛弃我,你会不会放弃我;如果全世界都抛弃我,你会不会爱上我?对不起,我不爱你了,这颗曾经只为你跳动的心,如今对你毫无反应,毫无征兆的为另一个人加速,对不起,忘了我。
  • 狼男轻点:不刺激不婚

    狼男轻点:不刺激不婚

    她住在他的隔壁,每天半夜她都能听见,有奇怪的声音从他房中传出。有时他叫的很低沉却有力……有时他叫的很高亢却绵软……有时他会发出呼哧呼哧的大喘气……有时他会痛哭流涕呜咽哀嚎……有时他甚至还会汪汪汪汪个不停……她很好奇,为什么每次他发出奇怪声音的时候,都没有女声伴奏,仅有他一个男声在独自澎湃呢?就在她决定搬走,不再被这个死变态继续打扰时。那一晚,她被迫进了他的房间……结果,她发现了他的大秘密!天啊!他竟然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