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0000000031

第31章 “文革”中的粟裕(2)

到了25日,华北组的发言作为全会的六号简报发到了粟裕手上。他更加感到事态的严重——这绝不是个设不设国家主席的问题。

由于有了这个六号简报,设国家主席的呼声越来越高。有的组通过了决议,要求宪法草案一定要写上设国家主席,一定要让毛主席当国家主席。还有人说毛主席实在不愿当,可以让林彪当。

军事科学院的几位中央委员怎么办呢?总得有个态度吧。在小组会上,有人说应该设国家主席,一个国家是要有个元首嘛;也有人说,设不设只是个形式问题,我们国家反正是毛主席当主席。

有人对粟裕说:“粟老总,咱们也该表态了吧。”

粟裕说:“别急,再等一等。”

又有人说:“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被动了。”

粟裕还是不说话。

按说他是军队的代表,应该表示支持林彪的意见。但他就是不吭声,他觉得这背后有名堂。

果然不出所料,当天下午,他出席了各组组长参加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毛主席在会上大光其火,点名批评陈伯达等人的发言。

毛泽东说,不要搞分裂,不要揪人。有些话提起来有千斤重,放下来只四两。国家主席问题不要再提了。要我当国家主席就是要我早点死;你们再继续这样,我就下山,让你们闹。

会议决定,立即休会,停止讨论林彪讲话,收回华北组六号简报。

这时候,小组的同志们才感到粟裕的深思熟虑。要表态的同志找到粟裕,说:“多亏了你,要不然我们就犯错误了”。

粟裕还是不说话。

“粟裕的耳朵很灵的呀,怎么就是没有听见要请江青同志讲话呢?”

1975年的四届人大要开幕了。

军队代表团组成以后,粟裕被推举担任了解放军代表团的团长。

有人说了,那时开人民代表大会,还不就是那么回事,举举手就是了。其实,参加了会议的人都知道,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那时正是政治斗争激烈的时候,江青一伙企图组阁的阴谋受挫以后,怎么能甘心呢?他们是不会自愿退出历史舞台的。

对于这一点,粟裕是心中有数的。他看到,江青在军队中没有职务,却总想插手军队的事情。这是很不正常的,因而对江青的一些言行采取了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态度,像一些老同志一样对江青避而远之。

生活往往是这样,你越是躲着谁,谁可能就是要找到门上来。

有一天,工作人员告诉他江青的秘书来电话,说是江青同志要到军队代表团看看。粟裕听了没有反应,秘书知道,这也是他的一种态度,只表示他知道了。想想也是,他不欢迎江青来,江青又要来,他能说什么呢?

江青要插手军队的想法,不是一天两天才形成的。不管你是什么态度,她想来就来了。

解放军代表团的几个负责人都在,江青走进了会议室。

“早就想来看看军队的同志们。”江青倒是开门见山。

粟裕他们只好说:“欢迎江青同志。”

“你们的情况怎么样啊?”江青素有见官大一级的作风,她和粟裕这样的老同志在一起,也是一样。

江青的思维很“活跃”,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人们也只能跟着她的思路,听她信口开河。

这时,有一位老同志转过身来对粟裕说:“粟裕同志,是不是把代表团集中起来,请江青同志给大家讲讲话?”

你说要命不要命,粟裕最不想让江青在这里添乱,可这位老兄偏偏不开眼。

粟裕赶快和旁边的一个人说话,装作没听见,他希望江青也没听见。

谁知那位老同志不理解粟裕同志的意思,真的以为他没听见,又说一遍:“粟裕同志,咱们集合全体代表,请江青同志作指示吧。”

在别人看来,粟裕这回是听清楚了。可他依然和那位同志说话,没理这个茬儿。

江青这时已经完全明白了粟裕的意思,便站起身,愤愤地走了。

不少同志为他捏着一把汗,也有人说,粟裕的耳朵不背呀,怎么就没听见请江青讲话的意见呢?

当晚,粟裕同志回到家里,把夫人楚青和孩子们叫到身边,很严肃地说:“我今天给了江青一个软钉子……”他如此这般地叙述了一番,又说,“江青这个人,你们是知道的,我是作了最坏的打算,你们也要有精神准备。”

事后,江青也没能对粟裕怎么样。因此,有的老同志对粟裕说:“装作听不见,也是你对付江青的一招呀!”

粟裕只是笑,不作回答。

邓小平东山再起,粟裕受命南下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像邓小平这样三起三落的人并不多见。他的三起三落,也使不少的人跟着三起三落。粟裕虽然没有那么大的起伏,但也跟着他做了不少的事情。

邓小平上台以后,马上着手对部队的事情进行整顿。他和叶剑英在召开军委扩大会议之前,派粟裕下部队做调查。

粟裕决定先去华东。这是很有用意的。此时,王洪文、张春桥已在军队窃取高位。而上海又是江青反革命集团势力很猖獗的地区。

他们先到了南京军区驻皖部队和安徽省军区。

那个时候,“江青反革命集团”所谓的“民兵指挥部”正是很热闹的时候。

他碰到的第一个事情就是怎么样对待这个十分尖锐敏感的问题。

平时谨言慎行的他,也并不是总缄口不言,到了关键的时候,他还是会说出与众不同的话,会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来。

要不他还是粟裕吗?

会议室里,坐了不少军政要员,他们是来参加全省地委书记会议的全体同志。他们自然想听听军委来的老将军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对民兵指挥部的问题,当时就有不同的意见,不少部队的同志看到了军委的领导,就提出全国出现的“工人民兵指挥总部”和地方武装部门谁指挥谁的问题。

这个时候,粟裕开口说话了。他的声音并不很大,却很有力量:“这个问题值得研究。记得50年代,我当总参谋长时,亲耳听毛主席说过:鉴于苏联贝利亚事件的教训,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军队系统。现在既有人民武装部,又有民兵指挥部,很值得研究。”

他说出这话的时候,全场没有一点声音。

这几句话真可谓振聋发聩。这是公开地否定“民兵指挥部”!

有人说粟裕是有矛又有盾——既引用了毛主席的话,谁也不好反对;又点出了贝利亚的名字,而贝利亚又是一个有野心,搞阴谋的人,这等于说,有人利用民兵问题在搞阴谋。

事后,果然有人将他的讲话密报了“四人帮”,但他们对毛主席的话也无可奈何。这时,人们才理解了粟裕的斗争艺术。

一说到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好像老同志都是反对他们的。其实不然,当时也有个别老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看不清楚。在一次会上,一个老同志慷慨发言,批评别的老同志:“你们对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态度有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粟裕听说以后,笑笑说:没有关系,他,我认识,我和他谈一谈。

当天晚上,他把那个老同志叫了来,和他谈了很久。事后那个老同志说,多亏了粟裕找我谈了话,要不,我非在这个问题上跌跤不可。

……

粟裕回到北京,已经是6月初夏了。这次外出,他知道了不少情况。他给军委写了一份比较“堂皇”的书面报告。因为军委成员中还有王洪文、张春桥呀!他独自给叶剑英、邓小平两位军委副主席作了口头汇报。

所谓口头汇报,就是不能给别人听的。内容自然是针对江青一伙的。

他说,现在他们(江青一伙)插手军队,搞第二武装。在安徽、江苏、山东等地搞“飞地”(即搞所谓农场、生产基地),要警惕他们搞“东南武装割据”。

他还告诉两位老帅,那些人虽然想插手军队,但军队团以下是稳定的,他们的手也不是那么容易插进来的。但是部队确也有少数投机分子,跟“四人帮”很紧,还有一些同志是思想糊涂,以为“四人帮”就是正确路线,跟着他们跑……

粟裕告诉邓小平和叶剑英,有一些领导同志脑子不清醒,热衷拉山头搞派性,拉一些人,打一些人,搞得不好会把这一些人压到“四人帮”那边去。

在汇报过程中,邓小平和叶剑英都听得很认真,他们不时还问一些问题,而粟裕的回答令他们比较满意。

在不久后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两位军委领导的讲话中都引用了粟裕的一些观点和材料。

有些老同志说,粟裕不愧是粟裕,他尽叫林彪、江青一伙碰“软钉子”。

同类推荐
  • 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

    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

    政治迷信与政治民主是绝对难以并存的。“民主的确要以基本理性能力为前提,在任何社会里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要推进政治进步,建设民主政治,必须认真清理千百年来政治迷信的根基,努力洗刷种种政治迷信的残迹。$$《新世纪学人文萃:权力的黑光》作者是力求遵照马克思提出的原则来进行这项工作的。
  •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可以凝聚党心民心,是形成好的政风民风的关键。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科学决策的边界

    科学决策的边界

    转型期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诸如社会调节阀失控、利益诉求多元、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舆论渠道增加、决策主体公信力下降,等等。这些挑战给科学决策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科学决策的边界》以有限理性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在转型期的新变化,阐述了制度和结构、目标和注意力、组织心理和文化、信息、时间压力、外部环境几大因素造成的决策边界。通过理论关怀决策实践,向转型期中国决策者建言。
  • 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

    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主脉,以对问题的坦诚关注与直率揭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对教育理念的自我审视、自我追问中,作思想道德教育活力的追寻,在对思想教育中的诸多观点、疑点、盲点、争议点作深度剖析、理性甄辨中,作激活受教育者在思想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求索,其意在于热切呼唤教育者从权威世界走向对象世界,从理念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以自己的博大胸襟与开放视野,提升自己正视问题的勇气与破解问题的智慧,从而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文意蕴与社会强力,一展理论创新的锐气和思想开放的清新,一展思想道德教育与时代俱进的时代风采。
  • 创先争优好书记

    创先争优好书记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争先进、创优秀,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各类难题破解,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涌现出一批好典型,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中共甘肃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编写的《创先争优好书记》系统总结和展示了甘肃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热门推荐
  • 人界守护者传说

    人界守护者传说

    优雅而高贵、强大而无敌、富有而奢侈,都改变不了他的孤独。一个只想好好生活的阳光少年,却走上了守护人界的这条孤独之路。
  • 暴风雨中的

    暴风雨中的

    人生,总不会是那么地尽人如意。何百诺,一个胆怯,自卑的貌美的女孩,在姐姐离世后不久结识一个名为李璎的热情开朗坚强的女孩,在一年的平凡相处中,何百诺以为自己已经变得足够的坚强,可是在一次黄昏的篮球场中,与一位“妖孽”少年的邂逅。。。。。。。。。。。。
  • 软萌王妃:妖王啵一口

    软萌王妃:妖王啵一口

    她是丞相府三小姐,天生痴傻,经脉不通,十足的废物。一朝重生,霸气归来,撕白莲,虐渣男,成天才!什么?她是废物?那天下众人岂不是连渣渣都算不上?他是澜沧国唯一的异姓王,英俊硬朗,万年冰山,却是将她当做心尖宠。
  • 匈汉演义

    匈汉演义

    他是约早于成吉思汗1400年的草原第一传奇人物,他的族群叫“匈奴”。冒顿单于,号“撑犁孤涂”,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滥杀部属、杀己爱马,杀妻,射父坐骑,弑父,残杀后母和弟弟,屠戮旧臣,把爱妻送给东胡王,拿月氏王的颅骨当酒杯。活脱脱一尊魔头。然而《匈汉演义》这么想:莫道其性格张力,连“爱”也绝非凡响。恰恰是早期历史记载的简约与观念局限,给文学留下了能动的演绎空间。冒顿,不输秦皇汉祖,足令无数英雄瞻其项背;再莫说广阔背景上还有色彩斑斓的草原生存和战争传奇。读懂了冒顿和他的匈奴,才足以回归秦汉,来审视我们或未真正走近的汉高祖刘邦和看似豪迈的《大风歌》,去体验不一样的中原忧思。读一读,作品看重你的视角。
  • TFboys之那年倾心

    TFboys之那年倾心

    留下相逢的倩影,带走萌芽的相思草,惟有绿色的邮路,载下别离的思念。十年之后,物是人非!
  • 末世旅途:因果轮回

    末世旅途:因果轮回

    末世?末世算什么,他有蠢萌神兽在手,喂,蠢萌神兽快快使出你的大功,让这些丧尸们看看怎样才叫做真正的无耻!喂,你别动啊,我不就是出来跟蠢萌神兽玩一下丧尸吗?有必要这么生气吗,有必要吗?你看你那像糊了一样的脸,就跟黑炭似的。喂,君子动口不动手哈,啊!不要扯我衣服啊,小白,快来拯救你家可伶的主人啊!!!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提前进化之旅

    提前进化之旅

    在一次全球性的瘟疫爆发过后,世界上的人口数量骤减,人类社会的格局再次重组,不在以国家为单位,实现了全球统一模式,科技已将人类从工作中解脱了出来,人类的欲望也发生着变化
  • 我的小可人儿

    我的小可人儿

    这本书是本人的处女座,也不知道写得怎么样,请大家多多支持吧!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豪门的大少爷,爱上了一个家境一般的女生。
  • 斩破天门

    斩破天门

    尚武大陆,以武为尊,而拥有特殊血脉的人更是武修界的宠儿,在那个仙道被斩断的大陆上,各种特殊血脉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争奇斗艳,不过,所有的天才都只不过是为了衬托,那个独一无二的绝世血脉,万能的血脉……故事情节已经展开,会越来越好看!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