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800000014

第14章 暮年之歌——《涉江诗》(2)

祖棻用她销蚀未尽的心魂,吟成了诗篇《早早诗》。诗中描摹了这两三岁的天真烂漫的幼女的百态。诗中有句说:

暮年之歌——《涉江诗》

汝独爱家家,膝下百回绕,喜同家家睡,重愁家家抱。

关心唤吃药,饮茶试凉燠。

分食与家家,儿自不嫌少,惟愿快长大,为婆洗衣袄。

随母休沐归,相亲复相扰。

夺帚争扫地,脱衣喊洗澡。

玩水瓶时灌,弄火锅空烤。

倒罐更翻篮,到处觅梨枣。

帐竿当竹马,手杖满地捣,凌空学杂枝,一跌意未了。

吓人装老虎,怒吼势欲咬。

打狗踢苕猪,不怕舞牙爪。

偷攀自行车,大哭被压倒。

婆魂惊未定,儿痛身已好。

一响转安静,向人索纸稿,

移凳伏书桌,画鱼又画鸟。

积木堆高低,皂泡吹大小,

三餐端正坐,家家喂饭饱。

饮河期满腹,美馔视藐藐。

不喜着新衣,敝服曳缁缟。

阿母责顽劣,此语使儿恼。

鸡鸡不洗脚,上床胡乱搞,

狗狗不睡觉,半夜大声吵。

我是最乖儿,家家好宝宝。

这是最精彩的幼儿家庭活动录像:她亲热依人,她手脚不停,她的观察全和大人不同,她的抗议全是孩子世界的理趣。一切未经着意导演,一片天真自然。诗人似若不经意的平易语言,写她夺、脱、喊、玩、弄、倒、翻、觅、捣、凌、跌、吓、装、吼、咬、打、踢、攀、哭、静、索、伏、画、堆、吹二十余态,却全是摄取的最佳的镜头。它不只使为人父母、为人祖父母者读来欣然会心,亦且能使一切热爱幼小生命的读者欢喜异常。

作家舒芜推崇《早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空前未有的佳作”(舒芜在《<沈祖棻创作诗集>序》中语)。诗人荒芜也感慨赞叹:“一篇《早早》有情思,绝胜《骄儿》《娇女》诗”(晋左思有《娇女诗》,唐李商隐有《骄儿诗》)。比较之下,仅这描摹儿童形象心态这一点,便不得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文学评论家朱光潜也题诗赞誉说:

易安而后见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

身经离乱多忧患,古今一例以诗鸣。

独爱长篇题早早,深衷浅语见童心。

谁说旧瓶忌新酒,此论未公吾不凭。

这“浅语”,是指的虽是五言古诗体裁,却明白如话,使人不隔。生动的形象、细腻的心态,令人如身临其境,亲见亲闻。这“深衷”,却可以有多义的解释。半生的乱离,忧患,屈辱……都退到恍如隔世的背景中了。人虽是一切事物中最能经受折磨的事物,但如不自行宽解、调节,也实在没有生存下去的气力了。中国诗歌传统自《离骚》以来,有多少从欢乐中见苦涩的佳句名篇!

舒芜在前引的那篇序文中写道:

小早早的外祖父即程千帆教授,却经常远在沙洋放牛,偶尔回家,得爬上高床睡觉,害得小早早老是担心他会翻身堕地。幸而睡不几天又必须去放牛。小早早的外祖母,即沈祖棻教授,住在乱流冲屋、雄虺当门的小屋里,还戴起老花镜,成天捧一本书看。这一切,在小早早眼中都很正常,她可以坦然告诉别人,外祖父放牛去了,她可以戴着眼镜捧着书本,模仿外祖母的样子,一切很好玩,没有什么可疑问的。惟其如此。就在后世读者心目中画下一个问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主要是评《早早诗》中这样一段:

外祖远归来,初见话琐琐。

明朝更相昵,爷爷膝上坐,

挽颈因摸胡,抱足还抚髁。

家家抱不动,爷爷可抱我。

推车买牛奶,递刀削苹果。

爷爷喂鸡鸡,早早吃鸡卵,

爷爷烫痛手,早早不近火。

爷爷睡高床,小心翻身堕。

共爷嬉戏多,向婆提问夥。

表情万态殊,表声众音哆。

惊叹疑问号,浑名固自妥。

爷爷回沙洋,早早意谓叵。

今夜爷爷走,门由我来锁。

不见爷爷面,常唤归来可。

……

暂留伴家家,不随父母归,

邻人来相问,家中有阿谁?

爸爸在厂里,妈妈值班期。

爷爷放牛去,家家是老师。

因取眼镜带,一册两手持,为摹看书状,迂腐诚可嗤。

《早早诗》的声情百态,读来自然非常吸引人,但特别令人深思的是长诗结尾的伤心叮咛语。在那知识即是罪恶的年月,“枉抛心力作词人”的外祖母,几乎要以“平安即是福”“无才便是德”来劝勉她的外孙女了。她要这聪敏过人的后代,不要跨越“书足以记姓名”的文化水平,以免重蹈“人生识字忧患始”(苏轼诗句)的覆辙。可怜的诗人,这就是她留给骨肉情深的后代的神圣祝福。

历史却给了祖棻一个她来不及看到的回答。早早如今已有了比家家更高的学历继承家学。知识改变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这家族的命运!但诗中的哀音却剩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第四节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更无车马来幽径,尽有湖山伴索居。”僻居荒邻,连红卫兵、造反派也嫌远不来。这倒不是坏事。祖棻似乎已被人遗忘,“姓名渐喜少人知”了。她生性温柔敦厚,教学认真负责,师生、同事的关系原是很好的。但在那株连十族的文字狱恐怖中,谁都担心有飞来横祸,又怎么敢和这“罪人”家属来往呢?几位老前辈,如黄耀先(焯),刘博平(赜)[60]等,虽然对祖棻很关心,但他们自己的处境也很艰难,心绪恶劣,唯以过从。(祖棻逝世后,他们忍不住前往吊唁,博老吊唁后,回去竟至休克)但中国知识分子,也真有那“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心劲。他们亲见旧政权的腐朽,欣逢新社会的变化,因而深省过去自己的局限,努力学习新事物。他们多是理想主义者,老天真,书生气十足。欣逢盛世,所以直言敢谏;在个人气质上,又多不畏强御,还有些恃才傲物,所以遭遇都不很妙。在五十年代中,遭到政治打击的,确很孤立;六十年代,渐渐大惑不解;及至“文化大革命”横扫一切,“敌人”的阵营日益扩大,许多向“罪人”投过石子的人,自己也成了“罪人”。这倒在人们心中注入了“毒素”,越是闹不清“敌我界限”了。于是那些老先生们索性豁出去相濡以沫,追寻素昔保存在心灵一角的旧友深情。

“尚余信使知名姓,为有友朋问死生”。如果以“文化大革命”中无限上纲的观点来看,可以说有一个“地下科研组织”,有一个“黑诗社”。幸而后来要斗要抓的人太多,要争要夺的权太多,当时没有发现,或者来不及管到这些没有什么油水的“老朽”。祖棻收到的来信中,有许多书法优美、功力深厚的手稿。如济南殷孟伦先生的《采僚说》,北京顾肇仓先生的《李商隐<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诗题“令公”二字旧说辨误》,上海章荑荪教授的《宋词讲稿》等。而诗词唱和,当时几乎每首都可以横加以不满现实、隐含恶攻的罪名。

这些老诗人,一面恳切地用清词人顾梁汾的词“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来忠告,又勤诫她“勿以诗词示人”;一面又忍不住以他们最熟练的形式,最会心的语言互相慰藉。

被祖棻誉为“高步词坛三十秋”的吴白匋教授,祖棻曾在《乙卯新岁寄白匋》的四首五言律诗中的一首怀念他说:

青衿弦诵地,旧梦杳难寻。

老觉交情重,别来相忆深。

湖山同胜赏,文字数知音。

更作他年约,倾杯论素心。

吴白匋教授也情语深挚地答道:

双鱼下武昌,千里友情长。

透墨笺无色,凝诗泪有光,

顿惊冬日暖,欲罢药炉香。

唯愿知音者,闻歌不断肠。

(《乙卯春寄答四律之一》)

两位词人不但以他们独特的语言千里谈心,而且还认真研讨创作上的得失,表现了恳挚谦谨的学风。

白匋在信中说:

弟诗病在受梦窗影响太深,务求浓缩生造,结果不免晦涩饤饾,愧不如大作清隽自然。来书乃以“捧心”自谦,使弟不安。

在祖棻逝世后,当白匋七十六岁高龄时,还手写诗词怀念这位才华杰出的旧友,并题词说:“昊天常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昔在宋世待易安居士酷,而在今待子苾兄更酷矣。”

河南大学的高文教授(字石斋),在三十年代就曾和祖棻唱和,如《绿意·次石斋韵》犹存诗集中,此时更自遥远的中州寄来杂诗八首。其一云:

我所思兮隔远岑,丹崖翠壁入云深。

梦中纵识东湖路,烟树冥迷何处寻?

祖棻依韵奉和八首。其一云:

望中远水接遥岑,别恨应同岁月深。

却喜东湖曾识路,情亲犹见梦相寻。

南京师院的吴调公[61]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后与祖棻在苏州师范学院同过事的。别后思念,常从别人那里借来祖棻的词亲自抄录。祖棻写诗赠他说:

陆赋钟评总冠时,南雍接席偶相知。

每因久别思名论,却愧从人觅小诗。

吴先生也回赠两首。其一云:

多君岁暮怀人句,欲溯蒹葭几费寻。

风雨鸡鸣情写尽,霜涯一脉重词林。

吴先生在追怀祖棻的文章《吴天寥廓忆词人》中还说:“诗词意贵有余不尽,要说子苾先生把情写尽似乎不妥。然而我总感到她笔下的风雨鸡鸣之思,常常是我的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也许是含毫焦躁,无法表达,也许是写了而意有未惬。明明是一些难写之情,可一到了她手里,却写得十分委婉透剔,既栩栩浮现,而又余味曲包。”(载《文教资料》1983年第6期)

祖棻在中央大学女生宿舍中的同室好友,当时戏称“金陵十二钗”的一些聪明女子,正是“海内知交殊进退,天涯相望各悲欢”。

其中如曾留学英国学考古学的曾子雍[62]早已在南京灵谷寺跳塔自杀,“肠断当年灵谷寺,崔巍孤塔对夕阳”。被戏称为“宝钗”的章伯璠[63],也是“江南河北空相望,不见池亭扑蝶人”。有的是“璧台金屋识湘娥”,遇人不淑,老无依靠;有的是“江南魂断不归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剃头受辱,高台挨斗,因而丧生;还有的流落海外,不通消息。唯有福建籍的文字学家游寿(字介眉),孤身一人,远在风雪茫茫的哈尔滨任教。祖棻在怀念她的诗中写道:

八闽才调最知名,口角锋芒四座惊。

牢落孔门狂狷士,一编奇字老边城。

游寿教授最为系念祖棻,常常给她寄来食物、药品。自己烫手负伤,还是惦念旧友。有时在梦中相见,欢喜无比,醒来更觉凄怆。她又是书法家,她用蔡楷抄录诗章寄来说:

冬初小恙高烧,梦子苾来访不遇,唯见案上留诗。余出门追之,倦极而醒,乃一梦也。成此诗,数月寄与。

又见冰花满窗棂,数尽飞鸿入北溟。

唯有故人深入梦,留诗案上意叮咛。

祖棻在日记中说游寿的信和诗:

言长意深,富于感情,读之喜慰,反复阅看。老友交谊,自固不同。连日得诸老友信,无论长短均旧情洋溢,具见交谊,非泛泛比也。

她的《得介眉塞外书奉寄》的一组绝句将她对当日在南京中央大学就读时的追怀,抒写无余:

渐无消息廿年余,绝徼终传一纸书。

犹及生前相问讯,翻教老泪湿裙裾。

秦淮春水绿迢迢,流尽华年旧梦遥。

欲说江南当日事,老来残魄不禁销。

少年同学气纵横,赌酒听歌逐队行。

四十年间浑一梦,寻思旧事却分明。

犹忆春风旧讲堂,穹庐雅谑意飞扬。

南雍尊宿今何在,弟子天涯鬓亦苍。

少年好弄惯操觚,共把风情戏老儒。

见说尖酸到文字,独怜结习未能无。

当年意气已全销,老病偷闲远市朝。

话到交亲存殁感,春愁汹涌尚如潮。

作诔招魂两未能,无多热泪总成冰。

长江一水通吴蜀,巴峡流愁到秣陵。

小楼深巷卖花迟,二月江南万柳丝。

寂寞空山春雨夜,那堪重忆对床时。

万里迢迢系梦思,穷边白首独归迟。

塞门春暮寒犹重,旷野风沙扑帐时。

关山相望隔千重,惆怅今生不可逢。

惟把来书几回读,诗函欲寄更开封。

这两位好友终于未能见最后一面。游寿教授有幸在新时期中享有学术界日益隆高的声誉。教育界人士庆贺了她的八十寿诞,而祖棻却不可能再与她对床同眠,共话衷肠了。

其余旧时好友,如久居成都自称“嵇公余习原非懒,肝肺杈丫别有情”的陈孝章,当年流转湖南的“屈贾当时并逐臣,有情湘水集流人”的孙望,和“当年名下无双士,同学班中第一人”的殷孟伦等,那众多的诗歌题赠追怀,有《涉江诗》集在,这里从略。

在学生中,有的已是党的负责干部,仍不避嫌疑,经常寄书赠诗慰问这两位不幸的老师。特别是昔日成都《正声》诗社中的王文才、王淡芳、刘彦邦等。可惜《正声》诗社中最善填词的宋元谊已不在人世,她是四十年代四川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清末着名学者宋育仁(字芸子)的孙女。家学渊源,少年时就有才名。从沈先生学词后,锦心绣口,斐然成章。当时都目为沈先生的传人。文革之初,这单纯诚挚的人,完全被那昏天黑地的浪潮吓坏了。她受不了过于意外的委屈和侮辱,三尺白绫,吊死在自家房屋中的门框上。

祖棻在《岁暮怀人》的组诗中悼她:

当日曾夸属对能,清词漱玉有传灯。

浣花笺纸无颜色,一幅鲛绡泪似冰。

四川是祖棻呆过十年的地方,那里有她许多故人好友。她对四川有最深沉的感情。她的《岁暮怀人》组诗,就是以下列一首收尾的。

巴山自碧蜀山青,千里枫林入杳冥。

莫拟乘舟上三峡,鹃啼猿啸不堪听。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本书是萧乾先生对于自己大半生的回忆录,通过他的文字,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在大时代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和改变。
  •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蒲永平编著的《莎士比亚》内容介绍:莎士比亚的戏剧突破悲剧和喜剧界限,不受三一律束缚,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人探索人物的内心奥秘,从而塑造出了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他的作品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展现在大家眼前,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使其既富有人生哲理,又具有批判精神。一起来翻阅《莎士比亚》吧!
  •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崛起于落后的农村,出身于白面书生,成名于拯救大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湘军之父、洋务之父,大清王朝的中兴名臣,有清一代的儒学藩镇,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他手无缚鸡之力,却打造出了战斗力强劲的湘军;他长着一副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了万人景仰的盖世功臣;他功高震主,令皇帝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毛泽东佩服他,蒋介石学习他,梁启超推崇他,李鸿章继承他……在他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他享尽了功名利禄,占尽了令人羡慕的一切好处: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
  •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册)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册)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热门推荐
  • 九州赋

    九州赋

    九州大地上,有笛名幽骨。幽骨幽骨,幽音透骨。传说幽骨笛闻尽世间百伤,其音律可透骨生悲,让人闻之落泪。周国王后病重,欲取人之伤情泪作为药引,其子带上幽骨笛踏上寻药之旅,路上巧遇一灵狐,结伴而行,看尽世间百态。
  • 七大空间异能

    七大空间异能

    大人,狂睺已经抓到请下达下一步指示刹天狼你不得好死,你说过,我帮了你们,你就会把我的父母放了,但是他们人呐?狂睺对一位老者吼道!
  • 匪道流寇

    匪道流寇

    那一天,大周王朝太子观星而悟道,退出王储之争。独上当央山修观星殿!那一天,西辽苦寒之地,耶律不容,一夜破八方境,成就绝世修为!那一天,黑龙寺,有佛子降世,落地有莲花幻生,佛子拈花开目手指天地那一天有北邙军大统领,呼延长日,军中入杀道,屠异族白城而后修为超脱入九宫境那一天有道门,凝元子悟道石上独坐,长生而起一步入元,两步两仪,三步三才,四步踏四象,五步勘五行,六步成六合,七步七星,八步成八方,九步入九宫,九步之后停顿片刻,之后入道庭,接管道门羽士!总之那一天发生了太多的事儿,同样在那一天有异人魂魄遁来却无人得知……
  • 微信穿越供货商

    微信穿越供货商

    穿越到古代却记不住唐诗宋词无法装逼?请来找我。穿越到武侠小说却忘记了剧情走向不能左右剧情发展?请来找我。穿越到仙侠世界发现对方说的都是古文听不懂?请来找我。“我叫刘乐,我有一堆宝贝,唐诗三百首?你得拿功法来换。海子的诗?你得拿古董字画来换。”“什么?你说你穿越到了未来?好了好了我用我手里的木牛流马换你的爱疯17。”我叫刘乐,外号刘有钱,我给穿越者供货,要什么您说。
  • 我的25岁美女老板

    我的25岁美女老板

    摩登星城,财女款爷笑傲不羁,名流横行耍宝逗比。放浪形骸的美男子一个契机闯入权贵社交,开启人生的逆袭之旅。
  • 九天炼心录

    九天炼心录

    我只想写这样一种故事,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就算被这个世界所污染,他的心是黑的,血还是热的。
  • 恶魔校草:独家定制小甜心

    恶魔校草:独家定制小甜心

    第一次见面就果断强吻,到后来就发展成各种花式强吻,壁咚,扑倒,再强吻!终于,唐锦恬再次发出抗议的时候,“哼!你再吃我豆腐我跟你没完。”“吃你豆腐?我什么时候吃你豆腐了?”他逼近她,在她耳边暧昧的呼气。“凑不要脸的你走开……”“既然你都说了我不要脸,那我可要把这个罪名坐实。”金旌颐搂住唐锦恬的细腰,望着这小小的脸蛋,“唔,唔,金旌颐你又吃我豆腐!”于是在又一次强吻下,唐锦恬的抗议又再次完美的失败了,“呜呜呜,金旌颐,我要画个圈圈诅咒你!”【欲宠无度,史上最萌1v1】
  • 天地帝尊

    天地帝尊

    拥有神之序曲的我,表面看起来很风光,可是背地里被无数强者作为一个被猎杀的卑微的渣滓。随着我一步步成长我已经站在了世界巅峰,神之序曲,九彩帝心体,七窍琉璃心,轮回天殇眼齐聚于我身。而十二剑魄也已经回归十余一。贪婪使巫族妄想要诛杀我,拼尽一切透支生命力而亡的我因为未知力量而复活于另一个世界,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唯独一柄神之序曲不离不弃。
  • 魔法囚徒

    魔法囚徒

    三千年前,魔法大陆上魔兽争霸与黑暗种族各自的两次大时代结束以后,人族凭借魔法斗气开始真正的崛起。而“奇迹时代”之后的人类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被称为“新世界”,这是一个全新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魔法大陆。主角伊萨克经历的将是更加奇幻的冒险,即便未来的路难以预测,即便他被困锁为囚徒,即便与整个世界为敌。强者的魔法之火依然在他的身上燃烧,那是被雷暗织就的王者羽衣!
  • 神奇宝贝之从零开始

    神奇宝贝之从零开始

    新手写作,请多指教。穿越也不是完美的。理想中,我该和自己的精灵一起征战四方,挑战强者,有胜有败。哪怕输多赢少,伤痕累累。至少我们有目标,有希望。时间会见证我们的青春热血。现实是,一个十岁的毛头小子谁会把你摆在一个相等的位置。对战的轻视,比赛的放水,不重视。我吃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无用的训诫,哪那么多废话!!!我要的是尊重。为了我们一起流过的汗水,和那心中的热血。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我该是大木零,还是小丑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