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800000010

第10章 生活的又一页(1)

第一节 新的生活新的向往

如今有些青年学子,对20世纪的知识分子有些隔膜,为什么那些最杰出的科学大师(如中国导弹之父),放弃优越的环境,历尽千辛万苦,从海外归来?为什么最杰出的学者诗人(如闻一多),不惜为国为民献出生命?为什么有人受尽冤屈也永远执着于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奉献到底?他们绝不是现在在银屏上习见的某些拖着辫子屈膝称臣的人,他们只是为了一个声音: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一代知识分子,承传着中华几千年文明的薪火,他们饱受弱国弱民的屈辱,追求一个独立富强的中国的梦想。为了这,他们不惜奉献一切,牺牲一切!

新的生活给祖棻带来了新的向往。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后,珞珈山有两天还是真空地带——国民党军队望风南逃,人民解放军还没来得及接收这郊区的学府。过了两天,一位在30年代因“爱国罪”几乎被武汉大学开除的学生潘琪,才步行到学校,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张便条,代表中南军政委员会从他原来的校长手里接收了武大。

祖棻当时在上海还在为那块遗在腹中的纱布开刀治病,她亲见了上海解放时,陈毅率领的大军秩序井然地进入市区,夜晚就睡在马路两旁的屋檐下,对市民秋毫无犯。在她渊博的历史知识和数十年的亲身阅历中,她从没听过和见过这样的军队。她虽然是病体衰弱,心情却有极大的改变。所以稍能行动,就回到珞珈山,扶病参加学习,勉力投入妇女工作团号召的各项工作。新的生活在召唤她,她甚至想簪花打扮一下,有时还过汉口去看看新上演的话剧、歌剧。从前千帆咏叹的“风雨闭门君独卧,江湖乞食我长饥”的日子永远过去了。

1952年,她健康状况稍好,应邀回苏州在苏州师范学院[55]任教,忙着把积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三年以后,又调到南京师范学院[56]和武汉大学。直至“文化大革命”为止,共主讲中国文学史、古典名着选读、历代韵文选、元明戏曲研究、唐人七绝诗等课程。因她在词的研究上的特长、她又曾为研究生、青年教师讲过宋词、关汉卿研究等课。

她有求必应,认真负责。在朱丝栏的稿纸上恭笔、正楷写满了她精心撰述的讲义。

她的弟子门生可以说满天下,从事教学颇着成绩的也大有人在。

回忆起沈先生的讲授时,都不得不承认这几件事:一是再也没有听见过比她的更完美动人的讲课;二是永难磨灭淡忘她讲课时的音容;三是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她那种境界。

她资质清秀,服饰素雅,给人想见“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姿容,她的苏州京白,温润清亮,从容中节。特别在诵读古诗的时候,最能使听者领会中国韵文文学声情并茂的音乐美。她的眼波流转,与听众的心灵交流;鼻翼微微翕动,透露精神贯注的激情,有时在讲台略略走动,有时返身板书,一举一动都似与优美的古典诗歌相协调。

她治学细密谨严,又深味创作的甘苦。她用真挚恳切的心和咳唾成珠的口,将学生导入诗歌的美的殿堂。一首绝句,一首小令,二十几个字,讲两个课时,自始至终牢牢吸引着人的注意力。再到哪里去找得到这样的文学教师呵!

她热爱教学工作,也无暇创作。她调回武大后,住的是学校汽车站附近的小楼。房子的格局,很像鲁迅先生在上海“且介亭”的故居,只是只有两层,那时就是武大的较好的教师住房了。千帆的父亲、继母、妹妹们都住在一起。女儿丽则活泼可爱,一家八口,生活比往日任何时期都好,一切都有了新的开始!

千帆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曾任中文系主任。他素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充沛的精力。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中,他亲自与教师交换意见,亲自面试学生,到武昌、汉口作通俗文学讲演。他好像有使不完的劲。除开了素所教的课程外,还新开文艺学等新课。他用工整优美的书法撰写了一本又一本的文学史讲义。他甚至不忘记过去的学生,托人远远地带了手稿去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

但是,一个黑色的罗网,造成了成千成万的冤案。这对渴望伸展抱负、报效祖国的夫妇,陷入了他们毫未料及的劫数。

“春风不度武胜关”,1957年武汉党报的头条新闻标题“揭露”了“右派分子”程千帆的“罪行”。

千帆虽然明智过人,却仍然书生气十足,响应号召大鸣大放。他的察见渊鱼的目光和辩才无碍的口笔,都招来不祥的大祸。他自信太强,要求太严,不免招人嫉恨……至于这背后还有什么黑名单的数量任务,这不是普通人所知的。他当然被拔为更高的典型。也有人主持正义为他辩解,那当然又无一例外地被打入这“右派元帅”的麾下,在此后二十余年中,和他一样消磨折损自己的雄心壮志与聪明才智。

有的则在改造地区“就地消化”。

几十年过去了,不同角度的回顾反思有些也披露于世。谁是政治野心,权谋操作,利益争夺?至少在学院之中,难以指认。这些知识分子,当然有种种局限,甚至于恃才傲物,露才扬己,有学术偏见,宗师派系……但有一点是非常相似的,他们毕生梦想的站立于世界之林的新中国,会给以最向往的“稷下”论坛的百家争鸣盛世。他们有些书呆子气的思维,没有想到“引蛇出洞”“罢黜百家”。

世事的发展,有时无法控制,人性的负面,自己也难以逆料。

左、中、右的概念,在1957年,没那么严重。虽有前苏联的布、孟之分,也没认识得那么清晰。可历史的悲剧是一戴上右派帽子,终生划入另册,九族沦为异类。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哪能重见天日!?

谁要是寻出“反右”“文革”中的交待材料,当然还会发现“反动思想”证据确凿!这并不是说严刑逼供之类,而是说那些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者文人,会自认家世血裔的剥削“原罪”,自由思想有悖于“舆论统一”的罪孽:像卢梭一样,挖掘内心。

祖棻好似被五雷轰顶。她从没见过这样的阵势,蒙受过这样的羞辱。她的大门被白纸写的大字报糊满。素日亲近的同事、学生都“义愤填膺”地对他们反戈一击。那时的批斗虽然比起其后的“文化大革命”来规模和气势都要小得多,但却给了她空前的打击。

千帆不久便在峭风寒日中,驱往蕲春八里湖劳动,正是“黄尘扑地秋风起,倚杖荒原学喌鸡”(千帆诗中语)。有一次还掉落在长江中差点淹死。祖棻则要开始以“罪人”家属之身,走她的艰难的生活之路了。一走就是二十年。

第二节 作古人知己 继先贤绝学

中国人没有上帝。优秀的国学家,在西学传入后,能认清儒学被封建制度利用的现象,同时,也仍然认同孔丘这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永恒价值。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教书育人。

祖棻不是“不读四书五经就不是中国人”的持论者。她甚至感到她一生钟爱的古典文学形式“词”,在新的时代表现现代生活和与人民对话的局限性。积弱的中国,要学习的新东西太多了!她自己放弃了“词”写作,也不要求学生写作。但是,中国文化的薪尽火传、形灭而神不灭的神圣责任,她永远也不放弃。

祖棻仍然将全心全力投入人民教育事业中。她的教学科研成果,当时也未能出版。直至她身后80年代新时期后出版则大受欢迎,一版再版,印行数十万册。其中最主要的为《古诗今选》(与程千帆合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4月第1次印刷);《唐人七绝浅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3月第1次印刷);《宋词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3月第1次印刷)。

《古诗今选》的选篇手眼独到和选诗后的案语简洁,科学性强,使人耳目一新诸特点,早已为世称道。现只说说其余两部书的高明之处。

祖棻讲唐人七绝,真正做到了人所难言、我易言之,人所易言、我难言之。高度精炼而自然的唐人绝句,并不需要用于章句的疏通、节外生枝的添加。它需要坚实的考据、义理、辞章的全面素养,深入浅出地加以表达。一首绝句二十余字,祖棻胸中有生活经历,创作情怀,眼前所见之景,心中所有之事,有人物,有场景,有情节,有语言,所以才能使读者听者受到全诗的气氛、情调、画面,甚至是人物命运的感染,得到既透又活的印象。

上课成了一种艺术欣赏享受。上课又培养了科学的治学方法。这些,都在书中留下来了。

祖棻在《唐人七绝浅释》的一书中所体现的治学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点:(一)是探本溯源的宏观认识;(二)是触类旁通的比较方法;(三)是对古典诗歌创作和欣赏的某些规律性的揭示。兹分述如下:

(一)探本溯源的宏观认识

祖棻并未加入“大跃进”中对七言四句体讨论的数百万言的大合唱(那时,似是全民都出口成章)。她在《唐人七绝浅释》的“引言”中简明扼要地廓清了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比如追溯这种诗歌形式最早见于周代《逸周书》的《周祝》篇,它的起源并不迟于五言诗。下逮《汉书·东方朔传》的射覆辞,曹魏时的《行者歌》……她历举七言四句体在押韵方式和句中平仄安排的变迁,分析了唐代绝句的和声、造句的规律和绝句各种格式的谱例,详尽、准确,使人于数页篇幅之中,对绝句的有关概念,一览无余。她还澄清了明人以来流传至今的以为绝句是“截律诗之半”的错误说法。

书中就《全唐诗》中存诗一卷以上的诗人的作品统计,七言绝句共7070首,占唐诗21%强。她从这一文学史现象,探索这种体裁的发达在音乐上和文学的骈偶声律发展上的原因。由于它既有规律,又较自由,回旋动荡,多所变化,所以在它脱离音乐以后依然盛行。它“以最经济的手段来表现最完整的意见或感情见长”。与五言绝句相比,又更“显得委婉曲折,摇曳生姿,声辞俱美,情韵无穷,因而别有其动人之处”。“它所写的就往往是生活中精彩的场景,强烈的感受,灵魂底层的悸动,事物矛盾的高潮,或者一个优美风景的角落,一个人物突出的镜头。”祖棻如数家珍地列出唐人七绝名家:王昌龄、李白、王维、杜甫、王之涣、岑参、高适、贾至、李益、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元稹、白居易、王建、温庭筠……具体分析他们的承传异同,显示了从宏观角度高度概括的识见。

(二)触类旁通的比较方法

这书在选诗之后,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引出别的唐人七绝或后代人七绝作为附录,加以比较、对照、衬托。比如题材相同的宫词,有孟迟、王建、天宝宫人等11首不同写法;立意近似的,为士大夫知识分子同情劳动者的七绝,有李约的《观祈雨》、杜荀鹤的《蚕妇》、来鹄的《蚕妇》、刘禹锡的《浪淘沙词》、孟宾于的《公子行》、白居易的《代卖薪女赠诸妓》;他们在思想上、写法上有共同点又可见出高低。又如在语言风格上盛唐与晚唐人的气象不同;在写作技巧上后人如何承传、脱化、创新,连类而及,广征博引,开人眼界,发人深思。没有读书万卷,寝馈其中的功夫,何能至此!

特别是七言绝句可以极简约的字数,包含无穷的意蕴,它的艺术上的诀窍,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讲述,尤有启发性。如下列三首: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旅次朔方(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州桥》(王安石)

州桥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

沈祖棻从文学作品“精确而形象地描摹生活中的空间与时间及其相关变化”的常用手段说起。她说:但在七绝诗中,由于篇幅的限制,往往是就一时而写空间之殊异,就一地而写时间之变迁,来塑造主人公的形象,刻画他的心情。至于将空间与时间的变化交织起来,以更其复杂错综的地点时间来布局的,却很少见。

是的,唐人佳作中“君向潇湘我向秦”“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名句,果然前者还是“就一时写空间之殊异”,后者还是“就一地而写时间之变迁”。本书这里录选的三首,表现手法却有所突破。沈祖棻分析说:李商隐一首是由现在的巴山想到将来的长安,刘皂一首是由现在的桑干想到过去的并州,同时也想到将来的咸阳。

(王安石)这一首则只是由现在的金陵想到过去的开封……

李商隐的立脚空间是巴山,时间却从将来的异地夜话,打了一个回环;刘皂的立脚空间是桑干河,时间却向过去的并州,与在并州时的思念的咸阳回溯了两层;王安石以水声月色的相同,让时间空间的相异交替对照,过去汴京踏月,似闻金陵水声,今日金陵水声月色之中,却话汴京当年之事。

经过她的引导,我们可以理解时空交替回环的思绪。

现在有些西方汉学家着意研究中国古诗中之时空关系,其实祖棻早着先鞭。

(三)对古典诗歌创作和欣赏的某些规律的揭示

祖棻的书不同于别的唐诗分析书,主要在于她熟谙古典诗词创作规律,自己就是作家里手,所以能揭示奥秘,以“金针”度人,提高读者听者的欣赏水平。如她讲七绝章法的变化,不拘一格的创新,引俞平伯名言“文无定法”“文成法立”,让读者接受,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形成多义、多解,“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的“诗无达诂”的现象。讲景由心生的主观意象;讲以乐写苦,以静写动的反衬修辞方法……都阐释着真正是中国诗歌传统的美学原则。

同类推荐
  • 关东枭雄张作霖

    关东枭雄张作霖

    张作霖为什么能够崛起?一个穷小子,一无权,二无势,在日俄两大列强以及清庭和革命势力之间趋利避害、闪转腾挪而终于成就了霸业,除了上天眷顾以外,他是如何做到的?本书透过这中间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引领读者去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关东枭雄张作霖。
  • 大唐鬼才:李贺传

    大唐鬼才:李贺传

    这是一部在结构上不同寻常的人物传记作品。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解构传主的一生,而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着重写了李贺参加河南府试得隽、举进士因讳遭毁、任职奉礼郎等决定人生命运和走向的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下篇以李商隐为向导,通过对李贺姐姐的走访,引出李贺的外貌长相、个性特征,进而系统地追溯出其家世背景、成长环境、人生际遇、命运结局等。作者把李贺生平事迹、性格命运同介绍李贺诗歌的名篇佳作紧密结合,在诗歌中寻找重要的人物或事件,更着重分析了李贺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才华,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李贺的天纵奇才和悲惨命运。作品语言优美,充满感情,深具画面感。
  •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在家人的眼里,他,一个忠厚朴实却又聪明绝顶之人,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却又是绝佳的科研领军之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用他的话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 莫泊桑(名人传记丛书)

    莫泊桑(名人传记丛书)

    在莫泊桑短暂的一生中,疯狂的工作和放荡不羁的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但他还是为世人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他的小说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他本人也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本书客观记录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生,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莫泊桑笔耕不辍的创作过程、勤奋刻苦的写作态度,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莫泊桑作品的巨大价值。
  • 唐骏自传

    唐骏自传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重新出发。1990年的夏天,我放弃在日本苦读五年的博士学位,放弃可以预想的博士毕业后在日本的稳定职业和安定生活,决定独闯美国,追求我的美国梦。从那一刻开始,我已经知道我的一切都将重新出发。我知道放弃在日本的一切很可惜,我也知道未来的美国梦之路会很艰难。因为对我来说这将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热门推荐
  • 日月照江湖

    日月照江湖

    少年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居然是在一个恐怖的荒岛上!更诡异的是,他发现自己失忆了!想不起自己是谁,也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出现在这个荒岛上。和少年一起出现在这个孤岛上的,还有几名自称是他同学的少男少女,他们告诉他说,他的名字叫钱建桥……这个无人荒岛充满太多危险:有食人的猩猩,有可怕的蜘蛛人,有戴着面具的蛇妖,还有一个被封印的法师……经过种种惊心动魄的生死劫难后,最后活下来的钱建桥终于有了一个可以逃离这个恐怖孤岛、甚至能重新穿越回现代文明社会的机会!但是,他却有几个心愿未了,是走是留?他面临艰难选择……
  • 韵水华

    韵水华

    当日纵情浮华,现今思来索然无趣。只不知,这么些年,何为真假,何为对错?本文虚构,切勿抄袭。
  • 崆峒掌门

    崆峒掌门

    中国的“武侠”故事感动过一代又一代国人,本作发生在由苍之国、松之国、雪之国、炎之国、裂之国五国度鼎立的架空世界中!每个大国倚仗其武装力量——门派,雄霸一方!金系崆峒、木系昆仑、水系峨眉、火系少林、土系武当掌控五行,封印神兽,修炼护国。在这个时代,每个少年的梦想就是成为五大派的“武者”,维护正义,充实国力。而“武者”中最厉害的被称为——掌门!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苍之国的一位天赋神技的崆峒派少年说起...热血的少年,淡淡的情愫,上古的神兽;家族的仇恨,羁绊的寻觅,团队的共舞;绚烂的武术,华丽的法术,强大的秘术!欢迎留步——《崆峒掌门》!
  • 上帝的愤怒

    上帝的愤怒

    原来真相竟然是——上帝愤怒了,那些作恶的人,将一个个的死去。而“小白鼠”和她的朋友决定共同面对这个真相!
  • 最强孩子王

    最强孩子王

    五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大叔,偶然的机会,群体穿越回了小学时候。到底这五个大叔以成熟的心态和超时代的记忆会做出什么牛事儿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 联邦第四舰队

    联邦第四舰队

    没有功法,没有魔法,也没有YY,只有纯粹的科幻。一副瑰丽的纯科幻太空战史诗。曾几何时,我们看到的科幻小说大多是那些结果严谨没有YY的作品,然而渐渐地市面上的科幻慢慢变成了玄幻,科学幻想被扭曲,科学早已不在,这种不是我们想要的科幻!谨在此,还各位一个真正的纯粹的科幻小说!
  • 血酒

    血酒

    血族的故事。女主不强大也不善良,男主不强大也不霸道。不想多介绍。我想如果文笔好的话自然会有人来看。想看的点,不想看的左拐。嗯,就这样,学生党周更不解释。
  • 美男我来了:系统君又坏了

    美男我来了:系统君又坏了

    凭空出现个爱自己如狂系统,硬拉着陈丽去调戏美男。我说系统大哥,你既然爱我,又为何要将我让出去哩?结果发现,现任至尊--东华羽仙竟然是自己攻略界面里的那个神秘莫测的男子。冥界少皇竟然就是自己系统君婉君楷。魔界魔神殿下--玉清竟然就是那个百般阻扰自己攻略男神的那个人的系统。仙界太子陈煜笙竟然就是自己的攻略对象,原来tm的都是一个人,不过这太子不是早就gameover了吗?仙界二皇子冰陌悠长着一张天真的娃娃脸,其实是个心狠的主,在自己的攻略界面里是保持着唯恐不乱的心理。你说妖界妖王凤無月潋?我去!陈丽直想揍死他丫得,竟然敢调戏自己,明明一般都是自己调戏别人,她表示她忍不了!美男萌萌哒,色女我来了!
  • 天创决

    天创决

    在边荒强者如云,战乱不堪的年代,小地方的小天才奇遇得到前世记忆觉醒慢慢变成强。阴谋我用拳头来破,天才我用实力来踩。战场没有无敌的强者,只有无敌的心。
  • 五行之帝遗

    五行之帝遗

    世间就是这样,从来不缺故事。而这本书要讲的是子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