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700000170

第170章 西洋哲学史大纲(2)

赫拉克利特有一句格言道,“战争是万物之父,是万物之王。”也只是上文所说的道理。他把天道看得太重了,所以存一种安命主义,似乎不至于劝人努力竞争。他这句话只是说万物变化无常,一切彼此是非,名为相反,其实相生相成,譬如琴弦有高有下,始可和谐。譬如弓弦,一张一弛,始能射箭。这种一高一下,一张一弛,便是“战争”。

赫拉克利特的人生哲学,很有一种厌世的悲观。他说世人恶的多,善的少。人生在世,有如黑夜点灯,天明了便吹灭了。又说人生如同小孩子下棋,有何趣味?这种悲观主义,和他的天道观念有关系。他觉得万物变化无穷无极,人生寿命比这无穷的变化,自然不值得什么了。倒不如安命顺理,听其自然罢。

〔参考书〕

Burnet:Greek Philosophy,pp.57-63.

Thilly:History of Philosophy,pp.22-26.

(第四章) 埃利亚学派

一、埃利亚。埃利亚是意大利南面一个小市,却出了几个大哲学家。第一个是巴门尼德;第二个是芝诺;第三个是梅利苏斯。这一派的学说,一方面针对毕达哥拉斯一派下批评;一方面是针对赫拉克利特的学说下批评。

二、巴门尼德(510-430B.C.)。巴门尼德生于埃利亚的一个家族。他少年时便着了一首长诗,名为《天论》。据柏拉图说,他在15岁时来游雅典,那时苏格拉底还正当少年:苏格拉底,生于B.C.469年,他们相见时,大概在前5世纪的中叶,约445年左右。因此我们可定巴门尼德的生死年岁为510-430B.C.。他曾做过毕达哥拉斯一派的门人,又和赫拉克利特同时。他的学说大概都和这两家很有关系。

巴门尼德所最注意的问题是“有”的问题。这“有”便是我们平时说“万有”的有(英文是Being)。这“有”字有两层意义:一是“存在”之意;一是“充实”之意。巴门尼德的“有”,古人往往把他解得太玄妙了。其实这“有”便是“宇宙”,便是“万有”的总名。他是一个诗人,所以措辞隐晦,易致误会。如今且看他形容这“有”的话,便可知了。

他说“有”是无始的。何以见得呢?若“有”有始,必始于“有”或始于“无”。“无”是不可设想的,故无“无”。无无,故有不能始于“无”。有之外别无“有”,故又不能始于“有”。既不能始于无,又不能始于有,故“有”为无始的。

“有”又是不动的。何以见得呢?因为“动”须有“无”(虚空)才有动移之所。但“无”是不可设想的,故无“无”。既无“无”,故无动。这一段的议论,并不难懂。上文说过,“有”有两种意思,一是存在,一是充实。“充实”即是“占地位”。那时的学者知道“气”的存在,以为平常人所说“空”,其实都为气充满了,其实并不是“真空”。因此巴门尼德说“无”是不可设想的。“无”即是真正虚空的空间(Empty space)。既然不承认宇宙之外有虚空,故不承认宇宙是动的。

“有”又是永久存在不生不灭,不变化的。有既无始,故不能“从”什么东西变出来。有若有变,即成“非有”。既是“有”,即不能是“非有”。故有不能变化生灭。

“有”是连贯不断,不可分析的。何以见得呢?因为若“有”可分断,此段与彼段之间,必是“无”隔开了的。今既没有“无”,故“有”不可分析。

“有”又是一个完全无缺的圆体。大概巴门尼德以为只有完全无缺的圆体可以形容得出那无始无终,不动不变,不可分析的“有”,故如此说。但是这句话又可证明他所说的“有”,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物事,只是这“宇宙”,大概那时的学者渐渐知道地形是圆的;却又因为科学的证据不够,故只泛泛的说宇宙是圆体。

巴门尼德认定宇宙为一体,无始无终,不可分析,这个学说固属重要。但他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他的方法。他的方法是“凡是可以设想的,都是有的;凡是不可以设想的,都是没有的”。这竟把“可以设想”做了有无的标准。这里面已含有“逻辑”的种子。至于他说,“有”不能又为“非有”,这竟是伦理学所说的“同一律”(The Law of Identity)了。

三、芝诺(485-410B.C.)。赫拉克利特说万物是移动不息,变化无常的;巴门尼德说宇宙是不动的。毕达哥拉斯说万物只是“数”,巴门尼德说万物只是一体。这种争论,到了芝诺更详细了。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弟子,比他少25岁。大概那时的毕达哥拉斯以为数学的道理可以应用到形体上去;积点成线,正如积一成万;线上的点不过是一种占地位的“一”。因此他们说万物都只是数。芝诺不承认一切“有”的都是由无限小点做成的。所以他有几条“非多”的辩论。

他说,我们可中分一线,剩下的一半,再拿来中分;中分了又中分,……可至无穷。若线是积点做成的,线上必有无穷点,若点有大,则线长无穷。若点无大,则线为不可思议的小。可见积点成线乃是不能设想的。

他又说,若点有大,则加一点可使线长,减一点可使线短。但若点无大,则加减都没有变动。加减都没有变动,那还算得什么呢?

芝诺的大旨以为“数”是“一”(单位)合成的,有形体的万有可不是“一”(点)合成的。所以数学的道理不能施于有面积的形体。所以“万物都只是数”的话是不能成立的。我们须知当时的人还不明“小数”的道理,他们说“数”,只是“整数”。所以有限的整数,不能表出形体的无穷可析性。

芝诺还有四条“非动”的理论。因为“动”必须时间,故他便从时间一方面立论。正如积点不能成线,积许多“时分”也不能成时间。他的四条“非动”说如下:

(1)若物由甲点动至乙点,必须先经过两点间的距离的一半。若要经过这一半,又必须先经过这一半的一半。如此分半,可至无穷。这一条的意思,和上文“非动”说的第一段颇相同。物从甲点动到乙点,必须经过无量数的点。每过一点,必须停止。既须停止无量数次,所以可说他只不曾动(参看下文第三条)。

(2)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阿基里斯是古代最会跑的人。乌龟是最不会跑的。但若让乌龟先走一段路,阿基里斯便不能赶上他了。

B是开跑的地点,龟先跑了十丈,到点,阿基里斯才开跑。他跑到点时,龟又走了一丈,到了C点了。他到C点时,龟又先跑了一尺了。他跑了这一尺,龟又先跑了一寸了。他跑了这一寸,龟又先跑了一分了。……如此可见每过一点时,总是龟在前。我们见阿基里斯先到目的地,遂以为他先跑到,其实他早已落后了。

(3)飞箭行时,并不曾动。这和《庄子·天下篇》所说“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是一个意思。假设箭行十丈需时一秒。既需若干时,可见他每过一点,都有若干时分的耽搁。所以说飞箭行时,只有无数的停止。无数的停止,不能说是“动”。

(4)今有三线,线不动,B线与C线相向进行,则B线经过C线上的点,比他经过线上的点,要多一倍。譬如三辆车子:一辆向东行,一辆向西行,一辆停着不动。这三辆车子里的人,觉得那两辆行车的动,有种种不同。东行车中人觉得西行的车动得更快。西行车的人也觉得东行的车更快。那停着的车中人所觉得这两辆行车的速率,便不如那两辆车中人所觉得的快了。这条是说“动”的分量,全是比较的;观点不同,动量也不同。可见动非真有,不过是一种主观的现象 罢了B。

四、梅利苏斯。梅利苏斯的一生事迹都不可考。我们只知道他是萨摩斯岛的人,在B.C.441年曾做海军的统领,经了一场海战。他的学说大概和巴门尼德相同,不过他不用韵文,说得更清楚些。

巴门尼德曾说过宇宙是有定形的圆体。梅利苏斯说宇宙不能有定形。若有定形,则宇宙之外必有“无”为界限。今既没有“无”,是没有界限。既没有界限,宇宙是无穷无极,没有定形的了。

(第五章)恩培多克勒与阿那克萨哥拉

一、绪论。从泰勒斯到这些埃利亚学派,希腊哲学都只是“一元的”。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的“无穷”,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都是一元的宇宙,都把万有看作一元。到了巴门尼德一派,便是一元论的极端了。到了极端,自然自出反动。一元派的反响便是多元的宇宙论。本篇的两位哲学家,便是多元哲学的先锋。

还有一层,巴门尼德不认有“动”与“变”。这种议论显然与人生常识相反。于是有些学者便去研究变动的原因。本篇所说的两人都是研究这个问题的。

二、恩培多克勒(495-430B.C.)。恩培多克勒生于西西里同岛上的阿格里根顿城。他是一个演说家、政治家、宗教家、医生、诗人、哲学家。他在他本国曾做过政治领袖,后来失败了,亡命在外,死在客中。古代相传说他自己跳进埃特纳火山口中死了,恐怕不很可靠。他的书只有两篇长诗的残篇还在。这两篇诗,一名《洗濯》,是宗教书;一名《天论》,是哲学书。

恩培多克勒说“有”是不生不灭的,但“不生不灭”和“不变动”不同。万物是有变动的,这种种变化都由四种“根”出来。这四种“根”是(1)火,(2)气,(3)土,(4)水。万物变来变去,只是这四种“根”。这四根是不生不灭的。四根互相连合,便成万物。四根解散,物便毁坏了。

但是这些根何以会连合解散呢?他说,这是由于世间除了四根之外,还有两种物事:一种是“爱”,一种是“恨”。爱是组成万物的原因,恨是毁坏万物的原因。当宇宙初起时,四根组成一个圆体,爱在里面,恨在圆外。那时恨只向圈内冲进,渐渐把爱赶出去,于是那水、火、土、气四根便各自分开了。后来爱又渐渐回来,使那四根互相接合,组成种种物体。

恩培多克勒是一个医生,很注重生理的研究。他发明人身的呼吸全靠心脏的胀缩。又发明人身血脉流行都从心脏出入。他的宇宙论似乎有点受了他的生理学的影响,所以他把爱恨两种力,说得就同人身的气和血一般,呼吸出进,循环不绝。

他说万物都由水、火、土、气四根组成,正如画师把四种颜料随意和合,可画出千百种颜色。这话很像一位“诗人哲学家”的口气!

他的生理学也很有趣味。上文已说过他的两大发明了。他因为把心脏看得太重了,所以说心是管思想的。他又说五官各有一种窍孔。一切感觉都由物体发生一种细点子,射入这些窍孔内。这些细点子,性质不同,有些可听的,便射入耳内;有些可见的,便射入眼里。

三、阿那克萨哥拉(500-420B.C.)。阿那克萨哥拉生在小亚细亚的克拉佐美尼。后来到雅典居住,和大政治家帕里克勒斯是好朋友。苏格拉底说帕里克勒斯的演说功夫全是从阿那克萨哥拉学来的。后来有许多反对帕里克勒斯的人,攻击阿那克萨哥拉说他不信神道,不容他在雅典居住。他只得逃到拉姆帕卡斯,创立一个学校,后来就死在那里。

阿那克萨哥拉也说“有”虽是不生不灭,却是有变化的。变化只是两种:一种是合,一种是分。这竟和恩培多克勒一样了。但他却不以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论为然。他说水、火、土、气,并非单独的原子,都是由他种“种子”合成的,所以不可说万物都由这四根变 成的。

阿那克萨哥拉说万物都起于“种子”。但是“种子”的形状性质却不是一样的。这些“种子”种类无穷,形状各别,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他说,人吃面包,喝水,可以增长皮肉,骨血。如此看来,人的饮食之中定含有皮肉骨血的原质。不然,不是毛发的东西如何会生出毛发来呢?不是肌肉的东西,如何会生出肌肉来呢?

宇宙初起时,一切“种子”都混在一块,充塞宇宙。但这一大块可分为无限小个。每个之中都含有别个的一部分。万物的形状不同,性质不同,都只为万物所含的“部分”多寡不等。含哪一种最多的,便成了哪一种物事。例如,雪中有白也有黑,只因白的多了,故只说雪是白的。

大概阿那克萨哥拉所说的“种子”内中含有种种物性,如刚柔,燥温,冷热之类无一不有,但多寡不同罢了。

这些种子又何以能离合聚散变成万物呢?他说这都由一种“心灵”(nous)的作用。正如人身有“心灵”,才有知觉,才有运动,故世间有了这“心灵”才有运动,才有分合变化。这种“心灵”也只是一种物事,不过这是一种最精最纯的物事罢了。因为“心灵”最精最纯,所以能运动别种物事。运动初起在于一点,乃是旋转的运动。后来渐渐推广,使一切“种子”渐渐分散。那些浊的,温的,冷的,暗的,都转到下面;那些清的,干的,热的,光明的,都转到上面。后来有了各种星体,那日光渐渐的把这潮湿的地晒干。空中的许多“种子”被雨打下来,种在泥土内,便发生种种有机体。

同类推荐
  •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改变人生。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的共识。那么,性格与命运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呢?荣格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终于破译了“性格决定命运”的密码。为了让广大读者深刻理解“性格”与“命运”的内涵,我们编译了荣格的著作。在本书中,除了展现荣格在心理学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睿智和人格魅力以外,还全面阐述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及类型理论。
  •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外交事业。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成败。思维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人的视野和成就。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你事半功倍,青云直上;错误的思维方式,让你茫无头绪,劳而无功。然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提高。本书概括总结了12种思维方式、精选了54道思维名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你如何正确地思考和选择,让你在一筹莫展中找到突破,在乱七八糟中理出头绪,在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从而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激发你的大脑潜能,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
  • 易经智慧吉祥书

    易经智慧吉祥书

    本书解译了《易经》中启迪人生的道理,从易经来谈吉祥,帮助读者趋吉避凶。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热门推荐
  • 可能你不快乐

    可能你不快乐

    自幼失去父亲的林懿,在缺少父爱的环境下成长,青春期敏感的她极度渴望父爱。在她自甘堕落时没有人伸出手,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感情的伤害之后,在寒风中烟酒脏话成了她的每日不可缺。林懿说:爱而不得忘而不能。楚江澈说:林懿,你知道吗?得而不惜的人就该死。这是一个叛逆少女自我救赎的故事,这是一场感情的纠缠黯然。
  • 名人格言对联(上)

    名人格言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名人写的对联,以及处世格言。
  • 天域义瑶

    天域义瑶

    为平衡而生,为平衡而战,为平衡而活,为平衡……
  • 重生之时尚逆袭记

    重生之时尚逆袭记

    重活一世的顾惜发誓要扬眉吐气。然而这个前浪被一只装纯装可爱装无辜的小白鼠拍死在沙滩上。看前世窝囊的服装设计师华丽逆袭今生。金牌导师倾囊相授,十年磨一剑。顾惜说:我顶着光环,但不是花瓶。“时尚圈争霸,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小小女子坐拥半壁时尚江山,无数帅哥男模从中过,片叶不沾身。
  • 儒家仙子修行记

    儒家仙子修行记

    “看天下,哪个是风流霸主;论古今,谁又是天定王侯;都逃不过一抔黄土掩面,也躲不过生死轮回不休。”原本以为自己来到了修真界,没想到是个武侠世界,杨曦月表示自己不要太彪悍;安心小姑娘表示,大神,能不能先把我送回去再说;某男冷冷一笑,有我在,你不彪悍都不成。看修真二代在架空古代怎么帮助同乡发家致富,怎么降服周围的妖魔鬼怪,怎么勾搭,咳咳,这个以后再说
  • 我的美女狐仙师傅

    我的美女狐仙师傅

    “你救了我,我就教你修仙吧!”狐仙姐姐这么说道。狐仙姐姐他们笑我没钱,是个穷鬼!“听说你的家族不认你,去,把家族收回来!”狐仙姐姐我女朋友被抢了。“切,那拜金女有什么好,萝莉、御姐、清纯女、小太妹......随你挑!”“怎么,不够?你觉得姐姐我咋样?”平凡的少年天悯,巧遇狐仙,破凡体,练修仙,斗地主,战群仙!来看看吧!看看人家的能耐吧!渣渣们!
  • 我本为妖:公主军团

    我本为妖:公主军团

    我要这牢笼,再困不住我身!我要各界诸神,都以我为尊!今日,你们欺我为兽,待明日,斗转星移,异界重生,定回来,杀你们个万紫千红,百花盛开!身为人,心为妖,各色美男,尽收囊中!
  • 鬼族再起

    鬼族再起

    身怀毁天灭地的超能力而不知,修成高境界的修为却被父亲封印,这位被公认仙姿愚钝、被人视为废物的少年——叶问天,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不单是鬼族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与鬼族勾结欲借势一统天下的太平城城主——林耀辉,更一次次嫁祸于他,想置他于死地。没曾想,叶问天艳福不浅,多名美女投怀送抱,以成就其发现体内的超能力。可变得强大了的叶问天却发现,其亦具有鬼族血统。与人族为敌?与鬼族为敌?这令叶问天陷入两难境地。人在面临重大决定时,往往经受了非常的经历!叶问天差点命丧情人刀下后,毅然宣布“鬼族再起”。他这是要与人族为敌吗?他到底为选哪一位美人陪伴终身呢?……
  • 重生之谁与争峰

    重生之谁与争峰

    美女,金钱,,这些我都不放在眼里,因为我站在世界之颠,,我就是王者,,纵横都市,,
  • 星盟默示录Ⅱ:神之子

    星盟默示录Ⅱ:神之子

    本书为《星盟默示录》系列的第二部,承接了上一部的故事发展,以信仰国安度洛斯的圣骑士赛琳维西亚为主视角,在一次意外的劫狱事件之中,逐渐揭开了隐藏于黑暗之中阴谋。故事节奏张弛有度,有着非常强的叙事性和节奏感,在部分章节中采用了当下流行的POV人称叙事手法,大大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并为故事后期埋下的伏笔与疑云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故事结构上依然沿用了**部多线发展的描写方式,呈现出了令人惊艳的巨大世界观并逐步揭开了复杂的角色关系与宿命,这些故事之间不仅互相串联,更是有着许多情节交接时引发的高潮与兴奋点,无论是昔日宿敌的相逢,还是往日同人的反目,都让人悲怆感慨,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