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500000060

第60章 回望插队岁月(54)

又种树,又“洗澡”

1974年3月22日,步儿湾小队的团支书“群娃”,把我们队的几个团员叫到一起说:“今天团小组活动是种树,每人5棵苹果树苗,一毛五一棵,算交团费。地点在大队油坊旁山坡上,队里批给咱们做青年林了,以后年年去种树。”到了地点发现忘了带水桶,就到河对岸谷堆坪去借,群娃踏着河中突起的石头,蹦蹦跳跳过了河,我望着十几米宽的河面,很害怕,腿有点发软,跳过几块石头,一下子掉进河里,水虽不深,只到大腿,可衣服都湿了,赶快跑到村里知青处,借衣服换上,群娃开玩笑说,我们今天只种树,你是占了大便宜啊,又种树,又“洗澡”,今天是个好日子!如今过去快40年了,当年我们种的苹果树,不知现在怎么样了?倒时常想起3月22日又种树又“洗澡”的往事。

捞河沫

从雪白队调到步儿湾队,相比之下有许多变化,雪白队在塬上,吃水靠驴到山下驮,一遇到变天下雨雪,驮不成水,连洗脸刷牙都成困难,更不用说平时洗衣服,而步儿湾在川道里面,窑洞前50米就是公路,公路下就是日夜流淌的云岩河,村中有口水井,清澈见底,随便用,真方便,但烧柴又成了问题,雪白村是林区,无论冬夏都能找到干柴,到处是树木。但步儿湾的山是光秃秃的,水要天天喝,饭也要天天做。

下雨了,下大雨了,雨刚停,见村里人都往河边走,“干什么去?”“捞河沫去。”我们好奇地跟着村民,来到河边,往日平静清澈的云岩河水,变得黄澄澄的汹涌澎湃,脸盆大的石头被水冲得翻滚着,河边水比较宁静,河边被水冲下来长长短短的木棍,羊粪及二三寸长的小鱼飘在上面,早来的村民,站在河边水没膝盖的深处,一把一把地把木棍等杂物捞到河岸边,放到筐里,提到公路边石头上(这就是河边社员的柴源)。入乡随俗,我和井子琴也学着别人的样子干起来,我捞河沫,她往上提,这活可真累人,半天时间,累得腰酸腿疼。

天晴了,我们把石头上的河沫翻来翻去的,晒干收到院里,堆成麦囤的样子,做饭时装上一筐,提到灶边,拉着风箱,一把一把送到灶膛,的确很好烧,捞河沫时捞上的小鱼呢,村里人不会吃,就都给了我们俩,收拾好了,也有一小碗,不用说,做贴饼子熬小鱼了。

害怕

那年雪白村还没有代销点,一天到高堡村买煤油,男掌柜姓韩,也许我发音语速快,也许是对北京话听不清,女主人对我说:“害不下”(搞不懂的意思)。这三个字连起来说,怎么听都像“害怕”二字。我心想,我一个女学生来买煤油,你害什么怕呀?我把空油瓶给她,她才明白,我是来买煤油的。

彷徨

1974年元月,那是个寒冷的冬天,也是我到陕北云岩公社插队的第六个年头,看到同来插队的10位同学先后一个个被招工、上学、投亲都走了,尤其到1973年夏天,支延的北京干部,也全部调回北京,我却还留在云岩公社。随着同学的离去,年龄的增长,心里有说不出的孤独和郁闷,每天都在心烦意乱中度日,就像窑洞前的那棵小树,落光了树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孤零零地在寒风中摇晃,不知道这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日子,何时是个头。

回京探亲吧,也没意思,我不想看到年迈的父母忧愁而无奈的眼神及长吁短叹的样子,再加旁人的议论,那年回京探亲,去朋友家玩,一位大哥问我:“听说你是插队的,招工了没有?”我说:“还没有。”他说:“听说好的都被招工了。”伤人的话,让我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无须解释。从此我谁家也不去了。有时想想也纳闷,怎么每次招工都轮不上我呢?1973年秋,技校招工,我也报了名(有延安卫校、延安农校和一些外地学校),公社报上去24人,县里只要23人,又偏偏把我一人刷下来,郁闷的心情,终于把我击垮生病了,等病好后,我也不愿出窑洞上工了。

一天村团支书群娃来看我,并说快过春节了,队里准备组织青年和学生娃排几个文艺节目,宣传毛泽东思想。那年头,只要沾毛泽东思想,什么学习班、讲座班、文艺班等工作,都是政治任务,谁也不能说个不字。当时我心里不想干,嘴上却不能说,只好说行。可我一不会唱,二不会跳,能干啥呀?群娃说,没关系,你和咱村回乡青年刘德兴一起演就行了,他可是文艺骨干哟!

一天晚上,学子、和平、贤珍子等十几个男女青年来到我窑洞旁的小学校(也是一口窑洞),开始安排节目,看着这群说说笑笑的娃娃们,我心情似乎有些好转,刘德兴递过一张报纸说,咱俩来这个,你看怎么样?我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对口快板《知青插队落户》,我答应了。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排了快板,还有舞蹈《毛主席语录发给咱》《扛起革命枪》《小八路见到了毛主席》《延河畔上女石匠》,对口词《农业学大寨》,相声《科学种田》等十几个小节目。大年初一上午,我们先在本队表演,演到一半时,谷堆坪队给我们送大秧歌来了,社员敲着锣,打着鼓,一对对青年男女,扭扭跳跳真好看,我们给小队演完节目,谷堆坪队社员又请我们去他们那儿演节目,刚一进村,就迎来社员们的掌声,说句实话,我们演的节目,一没乐队,二没服装,三没水平,但每个人演得都很认真,社员们看着喜笑颜开,给小山村带来了春节的欢乐。演完节目已是下午一点多钟,早过了乡村午饭的时间,但队员们没一个有怨气,一路欢歌笑语,真是送人玫瑰,留有余香。事后队里开会时表扬了我们宣传队,夸我们组织得好,节目排演得好。我通过参加宣传活动,心情渐渐开朗起来,人生一世,免不了遇到沟沟坎坎,日子总要过,面对现实,高兴是一天,郁闷也是一天,调整好心态,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

(作者系北京市马甸中学初六七级毕业生,曾在陕西省宜川县云岩公社雪白大队插队,退休前在北京石油化工研究院工作。)

十九年古丹情怀——知青趣味俗曲百首

余恒卫

1长忆

铭心还似土窑前,忆念昔日乡亲面。

抚事当年山阳泪,循诵习传觅长叹。

2开篇

父亲牛棚无音信,单位派人来嫁祸。

不去插队受教育,罪加一等没路活。

3去宜川

山西政审没通过,大锅一端黄土坡。

自小没离爹和娘,从此背井又离乡。

4拮据

父亲薪水被冻结,两次抄家钱财空。

慈母含泪搜衣衫,典当几钱贴行装。

5插队

芳年华月离故土,土塬贫瘠尝糠窝。

窝巢磨砺八余载,载途荆棘漫阶坡。

6收因结果 收获无几

广种薄收黄土地,靠天因地获苗稀。

口结目瞪已无成,果熟蒂落能有几。

7黄土坡

地瘠人贫黄土坡,坡广川深伴石壑。

壑谷滴泉贵如油,油腥何时能沾锅。

8打窑

千年硬土今辞昔,镢锨飞舞窑面铣。

小车出土夯墙院,镟洞盘炕人来栖。

9救难

扛着窑椽哼着歌,路窄土虚滚落坡。

支书窜下急忙挡,无底水眼面前搁。

10窑洞

冬暖夏凉土窑洞,窗棂墙壁报纸糊。

门边土炕苇席铺,三叉烟龙热身骨。

11山路

崎岖小路弯叉多,崾崄横卧两山坳。

雨雪隔断音信绝,鬼打夜墙野狼嚎。

12山村

两村相隔石壑沟,对面见人听鸡歌。

沏茶呐喊待你来,半晌进门凉着喝。

13生存

土贫不毛盐作菜,旱塬石壑难生柴。

秸根烟缭泪眼肿,玉黍贴饼充饥肠。

14蛤蟆灶

脸盆倒扣糊泥裳,四脚支撑肚皮上。

打开肚脐两头嘴,烧水做饭薪火旺。

15集体灶

柴米油盐糖醋酱,收缴齐备共同享。

放开肚皮大锅饭,乐尽悲来喝稀汤。

16分灶

酸甜苦辣咸百味,生活习性各不同。

搭伴分灶细筹划,苦了肚子裤带松。

17磨面

瞎驴拉磨滴溜转,笸箩里边筛面忙。

半晌功夫一斗粮,满身粉尘颜挂霜。

18做饭

巧媳难做无米炊,釜底缺薪更没辙。

乡亲抱来自家柴,灶火燃旺热粥馍。

19粮换

炎热祛暑瓜地钻,驱渴解馋用粮赊。

寒风凛冽豆腐挑,玉米兑换酬肚舌。

20可惜

京城带回粳白米,深藏不舍找时机。

好友来访要米西,满袋粉面芝麻粒。

21酸菜

老咸菜臭又酸,萝卜辣椒缸里腌。

寒冬伴我度时日,入夏晒干味香鲜。

22米酒

乡亲送来黄稠酒,一年辛劳随着走。

酸甜醇厚暖心流,连喝八碗醉方休。

23山泉

沟里滴泉清又甘,驱赶驴儿木桶担。

崎岖小路莫变天,路滑只能尝雨鲜。

24梳妆

水贵如油无处筹,洗漱减免肌肤臭。

包公脸谱环套脖,脚跟泥皴鞋底厚。

25水上塬

三联泵连驮水沟,清甜泉水敞开喝。

一条扁担挂铁桶,吱呀叽扭唱山歌。

26拉练

打起背包挽裤腿,学习红军跨山水。

一日行程五十里,干草铺褥倒地睡。

27北京干部

知命有四大老李,穿针引线花镜骑。

满面慈祥炕边倚,鞍马劳倦涎水滴。

28同志

谁吾与归志相同,同病相怜忧相救。

救饥拯溺共甘苦,苦尽甜来乐悠悠。

29大雪

头梢自领到年关,关门闭户雪压山。

山栖谷隐度时日,日途穷坐针毡。

30渡黄河

五十里路圪针滩,翻滚黄河落九天。

归心似箭回家渡,借问船家几个钱。

31翻大岭

回村遇到雪封山,钱粮望绝已熬煎。

翻山辟路没膝行,身后岭峦林如烟。

32评工

初来乍到没几天,队里评工挺作难。

不要工分促生产,管他日后稀与干。

33自留地

队长进门笑嘻嘻,划给知青五分地。

三自一包早批判,丈二和尚称稀奇。

34出工

天将拂晓便出工,手把犁舵盘山中。

挥鞭吆喝拽缰绳,日出东方土浪松。

35拿粪

脖挂粪篓双手抓,跟着牛犁顺种洒。

鞠躬屏气忙不停,满身汗土臭气杀。

36工间饭

窝窝米汤吞腹中,食不甘味眼惺忪。

长绳系日星夜短,翘首企盼早收工。

37割麦

骄阳似火麦芒尖,弯腰撅腚垄行间。

挥镰交把跑在前,汗水湿溻衣裤粘。

38碾场

日高一杆场晾干,摊好麦子待压碾。

正午驴转碌碡欢,一年细粮藏秸间。

39扬场

双手调换左右锨,看风给力撒扇面。

扫帚轻拂麦秸净,金米层层堆成山。

40轧花

轧花机前响踏踏,棉朵个个脱黑娃。

籽油虽说苦又涩,旷日经年锅飘花。

41弹花

花尘漫天空中飘,嗡嗡声伴棉云浩。

七窍阻塞欲求生,絮雾朦胧浑身毛。

42广播

拽着铁丝塬坳跑,树干剥皮线上梢。

广播接进各家户,从此山村迎新早。

43三用机

北京赠送三用机,乡村带来新气息。

唱片电台任意选,队里通知不费力。

44电话会

广播喇叭家家有,耳贴纸盆大声吼。

沿线十里户户晓,鸡鸣童啼都不漏。

45电影

村里来了放映队,四五小伙车轮蹬。

女腔男调出怪声,脚踏发电老片生。

46电灯

电网接到村里头,夜晚不再摸着走。

末路穷途小灯泡,老窑还是油盏守。

47手扶拖拉机

听说分来手扶机,自告奋勇接车去。

初生牛犊不怕虎,开翻坡下身垫底。

48看园

硕果累累压弯枝,搭个窝棚守旁边。

遮风挡雨防日晒,哼个小曲尝果鲜。

49学大寨

冰冻三尺学大寨,镢锨劈出白印块。

每天一方海绵田,两手血泡不敢挨。

50学小靳庄

比诗赛歌到地头,上台演戏抹粉油。

不务正业误生产,样板排演忙不休。

51苦行僧

苦战生产第一线,汗溻背脊晨曦现。

无油缺菜黄颜瘦,终年难会米面肉。

52积代会

每年参加积代会,工分照拿不用累。

缺油肚肠补一补,上吐下泻也受罪。

53搓玉米

冬闲炕上盘腿坐,手拿铁钎玉米搓。

公粮已经摊派下,火炕焙干就收活。

54缴公粮

披星赶驴驮毛袋,前往秋林缴公粮。

验干过筛带吹风,扛粮上窑看夕阳。

55养猪

冰天雪窖数九寒,队里母猪才生产。

小猪发抖挤一团,抱来棉猴铺盖上。

56看瓜

公养一只四眼狗,看家护院雄赳赳。

赶集在途瓜地歇,路上人往吠不休。

57杏收

山杏红遍染坳坡,龇牙咧嘴紧忙活。

果肉压缸酿成醋,核仁卖干补家窝。

58收核桃

青皮核桃挂枝头,一杆打尽全不留。

脚踩刀剜双手黝,满嘴清香乐悠悠。

59听书

瞎子说书进了村,饲养室里烟朦胧。

三弦响处静无声,老调重弹拨心动。

60赶集

周边市镇轮流集,趁早披星归日夕。

馋虫冒犯肠太岁,心急火燎去米西。

61寻医问药

小小药箱炕旁卧,医疗手册枕边搁。

头疼脑热驱瘟神,乡亲疑难解愁忧。

62悠闲

吞云吐雾地头烟,搁方摆擂耗时间。

背靠地畔煞虱势,水磨工夫品茶鲜。

63喜事

村有喜事心暗喜,告别窝窝打牙祭。

唢呐声声催肚饥,几时轮到请上席。

64乞丐

数九寒冬雪飞扬,门前站着乞丐郎。

不因贫穷丢颜面,省出一口度春荒。

65木活

木工手艺二把刀,锯刨合缝能凑合。

选个树根做台灯,送给朋友桌前搁。

66针线

自小就把针线摸,做衣缝补不发愁。

绣个喜鹊登枝头,婆姨女子求不够。

67思念

乡邮骑车到村口,不知家书有没有。

父亲科研身康健,慈母是否病在卧。

68辛亥先驱

蒋宋证婚请日章,家祖名声前途挡。

求学招工通不过,县长回避欠主张。

69上学

高考晨曦暖风吹,然糠照薪日工累。

白卷先生清华进,闭门塞户拒另类。

70漂流

黄土茫茫天苍苍,广阔天地任翱翔。

有道早当兵学工,无门从此更遭殃。

71并队

村里知青全走完,集中管理路边迁。

告别三年众乡邻,别无选择心不安。

72孤独

劳燕分飞孤且过,仓鼠陪伴苟延活。

白天出工强作笑,夜晚狼转狗唱歌。

73亲情

下地一天腿灌铅,回家只想窑里窝。

乡亲接我炕上让,端来米汤和热馍。

74温暖

下乡插队已八年,乡土亲情我心安。

朝耕暮耘同劳作,酷暑严冬嘘暖寒。

75招工

八年炕战终有头,政审又来把我捉。

玲生书记亲作主,县城安身换新说。

76新生

榨油机旁汗水淌,烧酒锅前薰醇香。

出差办事求周全,实习期满干部当。

同类推荐
  • 爱与痛的伤感

    爱与痛的伤感

    本书分为“我依然是我”、“男生女生,空间之战”、“战斗在最前线”、“尝试成长滋味”等六部分,收录了百余篇散文作品。
  • 金瓶梅语典

    金瓶梅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中国当代诗歌经典选读

    中国当代诗歌经典选读

    本书选取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的当代诗人的诗歌作品进行“点读”,试图以感性的方式接触一些作家的作品,进行贴近心灵的解读。
  •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短小说合集,刘国芳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花开的声音》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热门推荐
  • 梦回大唐之奇遇

    梦回大唐之奇遇

    少年进入大唐遇到的一系列的奇遇
  • 妖狐x仆ss之血色夜空

    妖狐x仆ss之血色夜空

    血月家二小姐血月铃,来到妖馆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百鬼夜行,她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敬请期待啦~【cp为原官配】
  • 钻石星辰之紫月当空

    钻石星辰之紫月当空

    她在任务中身死,来到了一个架空大陆,他与她在寒冰谷相见。
  • 僵尸王重现

    僵尸王重现

    这个文章写的是。月痕碰见僵尸王后卿和僵尸王将臣激斗时。两滴僵尸王的精血。滴进了月痕的嘴里。导致月痕变异。成为拥有双异能的一个僵尸。他也爱上了一个女驱魔人,琦静。妈的敢动我的女人,你在作死吗
  • 阿萨辛异闻录

    阿萨辛异闻录

    万物皆虚,万事皆允,它们奠定了我们信仰的核心。当其他人盲目追寻真相的时候,记住--万物皆虚。当其他人受到世俗限制的时候,记住--万事皆允。我们耕耘于黑暗,而侍奉光明,我们就是——阿萨辛!
  • 当爱在发声

    当爱在发声

    她是个小哑巴,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十一岁那年发生了改变她人生的三件大事,一是母亲的病逝,二是搬进了亲生父亲的家成了富豪千金,三则是认识了他。而她与他的命运纠缠也从此开始了。他说:“十五年前,我只是认识了你。十年前,我只是同情你。七年前,我只是习惯你。四年前,我只是有点喜欢你。而现在,答应我妍妍,不要离开,好吗?”
  • 穿越火线之狙神传说2

    穿越火线之狙神传说2

    一个曾经独来独往的CS高手,在网吧与人玩CF的幽灵模式被人阴死,按照约定,他从此不能再玩CS。酷爱FPS游戏的他,抉择之下,放弃了CS,踏上CF的征程。由一个CF新手逐渐地成长为狙击高手,这过程中他遇到过许多高手,但是都一一败在他的枪下,最终成为他登上狙神宝座的垫脚石。
  • 她瞳眸里的世界

    她瞳眸里的世界

    她叫白樱扉,出生在一个封建迷信的小山村中。出生的那天正好赶上“天狗食月”,村里的人说这是不祥的预兆,而她很不幸的就“光荣”的成为了别人口中的“不详之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她的命运就注定了要和某些东西过不去,也注定了她的人生将不平凡。他叫陈锦元,一个出生时就自带好运气的人,别人和他在一起时,自然也会沾上点他的福气,周围的人称他为"幸运之神”,如果不是发生了一些他意向不到的事情的话,也许他的人生真的会一直幸运下去。所以陈锦元的人生一半活在幸运里,一半活在恐惧中。
  • 王者荣耀之秦唐对决

    王者荣耀之秦唐对决

    本故事为大唐帝国与大秦王朝的争霸,由于一次的时空断裂,导致两国大陆连接,秦朝为争取领土,不断挑起战争,唐朝为争取和平,放下尊严去联盟各个势力,共同抵抗。
  • 太祖神血

    太祖神血

    太荒大陆,末世之火焚天灼地,先民陨落,万族为之沉沦,自此太荒上古时期终于走入末途!万载岁月悠悠而过!一个自上古流传下来,拥有上古人皇姓氏的家族......一滴先祖人皇流传下来的神奇血液......一个先天有缺的家族嫡长子......而故事,便从一个雨夜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