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500000040

第40章 回望插队岁月(34)

1970年末到1971年春节前的冬天,我们村的知青商量好了当年冬天不回家探亲。那年的春节,我们在大队领导班子的支持下,组织村里的年轻人搞了一次庆新春文艺演出,老乡叫做“闹社火”。天仁费了不少心思,要人给人,要时间给时间。大年初一那天全大队的老乡都来到二队的场上看演出,热热闹闹红火了一天。这期间天仁找我谈了一次话,说大队党支部研究要发展我入党,让我写一份入党申请书,并且填一份党员登记表。大约十天,他告诉我,我的入党申请已经报到公社党委了,让我等消息。1971年4月份,我被抽调到县团委工作,这事就放下了。后来我们在延安地委党校培训时,云岩公社的党委书记找到我和一起抽去当干部的云岩队北京知青黄凤喜,希望我们留在云岩公社工作,他可以方便一些解决我们的入党问题。我们两个人商量了一下,觉得刚刚参加工作就向组织上提出要求不合适,这样的理由也说不出口,就没有向组织部门谈这件事。我的入党问题是后来到英旺公社工作时才解决的。尽管如此,天仁作为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入党介绍人,是我终生难忘的。1994年我带女儿回村探望,因为组织安排的原因,只在村里待了大半天就要走了。临别时郭天仁拿出一个红色的塑料皮笔记本送给我女儿,在本子的扉页上有他亲笔写的一句话:“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看到这句话我非常感动,这不仅是勉励我的女儿,也是这位老人对我们友情的怀念和对我的鞭策。

还有一个人,就是派到我们大队给我们带队的北京干部杨明强。老杨是北京建设局派来支援延安建设的北京干部,1970年夏天来到我们村。老杨那时就有48岁了,解放战争时参的军,随军南下,打了不少仗。20世纪50年代转业到工业战线,在北京市建委的下属企业当中层干部。老杨是个工农出身的干部,还当过兵,性格却很沉静,一般情况下话不多。但是他很有主见,坚持原则,工作细致。到村里后,老杨和我们在一个锅里吃饭,看到我们做饭技术不高,他经常动手帮我们做。年轻人不讲卫生、马马虎虎,他也经常提醒我们。农忙的时候,他会早早下沟去驮一驮水上来。我们收工回来没水用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他来了以后,知青散乱的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每月的学习制度建立起来了,帮助和支持知青在农村发挥作用的事也有人说话了。在生活上,老杨拿我们当他的孩子待,思想上有了问题也会找他说说。

他在村里待了两年的时间,和我们知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工作的变动,天各一方,有很多年我们之间失去了联系。1990年代初,有一次他去医院看病,碰巧遇到了我们村的一个知青,这下大家约好了一起去看望他。

到了老杨的家,那场面热烈极了。他的爱人和孩子从来没有和我们见过面,居然都能一个个叫出我们的名字,那股亲热劲儿就别提了。笑谈中老杨说他一生和两拨人结下的友谊最深厚,一拨是战争年代一起当兵,出生入死的战友;一拨就是在农村一起插队的知青。在他家我们还回忆起当年在农村收麦时,我们两个人能吃一脸盆面条,我到公社办事正赶上老杨在公社开会,就把我叫到公社食堂吃饭,我竟一顿吃了五个大馒头两碗菜的事情,说得大家哈哈大笑。老杨还让自己的子女经常和我们联系。2000年以后,由于工作的变动和搬家等原因,就联系不上了。大约在2007年,有个认识老杨的人说曾在中日友好医院碰见他去看病,当时已经得了癌症。算起来老杨也快有90岁了,不知是否还健在。

1971年春,县里把我抽调到英旺公社当团干,临行时几个队干部把我送到村口,队长王兴章拉着我的手一再说,有时间抽空回来看看。我就这样依依惜别了生活过两年多的西回村。以后我在县城工作时,村里人到县里办事、开会都会到我那里去看我,还经常会带些小麻油、核桃、枣之类的东西送给我。他们认为我就是西回村里的人,如今在外工作了。

在县社当基层干部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的。当初下乡时让我们在农村扎根一辈子,我也从没有想到应该是个什么形式。到农村两年多的时间,面对现实要说没有忧郁和迷茫,那也不符合事实。到公社去拿通知时,当时的公社文书宋学军跟我说,你们这些人组织上已经有安排,自己就不要想太多,到县委组织部报到就知道了。说实在话自己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去的县里。当组织部长郝树华找我谈话征求意见时,自己竟觉得没有精神准备,不知说什么好。看到我的这种态度,郝部长就告诉我留我在团委当干部。过了几天,县里把我们十几个新参加工作的青年人(大部分是北京知青)送到延安地委党校去培训,培训结束后我被分到英旺公社当团干,我的职业生涯就这样开始了。在这里工作了两年多以后,又被调到宜川中学任团干,又干了两年多。

1976年下半年被调到县团委工作,直到1979年初调离宜川。

在县社当基层干部的经历,对我的人生影响是巨大的。当干部不像在自己村里当农民时那样单纯,生活的层面宽得多,使我的眼界开阔起来,对基层老百姓的疾苦有了更多的感受,对自己怎样做才能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有了更多的思考。我在宜川县三个不同的领域工作过,体会也不同。

我参加工作去的第一个单位是英旺公社。县川的上游叫做西川,流过县城之后就叫做仕望河了,这是黄河的一条支流,从县城一路向东流入黄河。

英旺公社就在县城西边的西川上游,这是宜川县面积最大的公社。从县城到西川上游与富县交界处有90多里路,加上两边的塬,都是英旺公社的地盘。

这里属于黄龙山林区,川道两边的山上长满了以桦树、杨树等落叶乔木为主的天然次生林。与北塬上相比,这里不再是满目黄土地,而是郁郁葱葱一片翠绿很养眼。由于是林区,气候较北塬上冷,川道的农田里不能种小麦和棉花,只能种玉米。和北塬上的云岩公社不同,英旺是本县人口最多的公社,人口构成以本地人为主。这里因水土不好,有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等地方病,当地人很少在这里落户,落户的大多是从河南、山东、安徽和陕北北边榆林地区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逃荒来的农民。这样的人口构成,使得这边的民风民俗与北塬上迥然不同,沿着川道西行,在这些川道的村子你会有“五里一乡音,十里不同俗”的感觉。这里干一般农活时男女是混在一起干活的,不像北塬上妇女单独组织劳动(可能我们西回是这样)。这里的人从外省千里迢迢逃荒过来落脚,见过世面,老乡在开会发言、提个意见方面比较活跃,也敢于担事情。这里有一种说法:山东人的嘴,河南人的腿。前半句是说山东人豪爽,朋友来了没钱就是借钱也要吃一顿。后半句是说河南人乡土观念重,尽管老家自然灾害频繁,逃荒出来挣了一点钱,隔三岔五就要回老家去看看。

在这里工作了一段还觉得这话真不假。这里的一些大队干部说话办事有水平,让我们这些刚工作的青年人很是佩服。

但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国农村更黑暗、更艰难、更复杂的一面。一次我去一个山东老乡家吃派饭,四十出头的男主人陪我坐在炕桌边拉话,一个白头发、小脚的妇女给我们端上来两碗面。我顺口问了一句:

“这是你妈?身体还不错,今年多大年纪?”这位老乡半天才回答我说,这是他屋里的。他老家过去娶媳妇兴找年龄大的,他媳妇比他大八岁。这回轮到我尴尬了,不知说什么好。这位老乡看出来了,马上说吃饭吃饭,这才把我解脱出来。算起来,这位老乡的结婚年龄一定在五六十年代,那时竟然也有妇女裹小脚的,有这样不知怎样撮合在一起的婚姻。还有一种骗婚的。这里逃荒的外省人多,光棍汉也多,不少人三四十岁了也娶不上媳妇。这时就会有些骗子出现,给光棍汉介绍婚姻,借口当然还是老家遭灾了,给亲戚里的寡妇找一条活路。往往光棍汉们急于求成,当下给了彩礼,把新媳妇娶回家。

多的个把月,少的几天工夫,新媳妇会借口去城里或某地看望送他来的那个亲戚,一去不回,还把这光棍汉家里的钱财一起带走,老光棍落得个人财两空。当地管这种事叫“放鸽子”,几乎隔几年就会有一起。这些现象别说在北京没听说过,就是在北塬上也没见过。

来到英旺工作的那几年,正是延安地区落实毛主席致延安人民“复电”

精神和周总理提出的延安地区要“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指示的时候,也是全国农业学大寨高潮迭起的年头。省地县三级领导的要求非常高,各种会议检查也很多,公社和大队的压力很大。那时的物质条件很差,但是干部作风比较好。记得1971年有一天,县委刘书记忽然来到英旺公社检查工作,这位刘书记是20世纪30年代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出身,长期在地、县工作,“文革”结束后担任县委书记。他竟然是只带着一个干部骑着自行车走了七八十里路来到英旺的。进公社之前已经沿途检查了许多村子的情况,并且顺路把英旺林场的护林防火和卫生院的改水防病工作检查了。进了公社就召集全体干部开会,把检查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讲了一遍,进一步要求公社提出改进措施上报。这样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就是在当时也是让人吃惊和感动的。

那时的公社干部是分片包村包队,所有安排的中心工作都要求包队干部去落实。公社要求我们实行“三同”,就是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每月最多回公社休整三次,就是开会汇报和布置工作,换洗衣物,处理一下个人事务,然后又要下去。干部们中的很多人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和农民群众滚在一起,乐在一起。我曾记得一个地方的水利工程尚未完工,由于洪水太大被冲毁,带队干部竟然哭着不肯离开工地。这是他和群众一起劳动的血汗呀!有这种感情的干部,他会脱离群众吗?他能去搞腐败吗!

我们这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知青很多事情不懂,当地的干部会很耐心地教我们。其实语言上的交流还不是主要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给了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大概是1972年深秋,上川有一个大队为了在入冬地冻之前开垦出一些水田,晒上一冬天,第二年种稻子,但又不想影响正在紧张进行的秋收,就采取了后来在农村搞的“承包”的办法,规定老乡可以按家户在队里划定的河滩地里开垦稻地,开发的稻地这家可以种三年,收入归己,三年以后稻田归队里。在那个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县里有一些部门对这种做法有反应。公社书记让我去调查一下情况,摸摸底。

到了这个大队以后,我找到大小队干部座谈了一下,又到地里看了开地的现场。现场的情况很令人震撼,有十几家老乡在摸黑夜战,深秋的天气,已经寒风凛冽,站在河边的稀泥里挖地绝不是一件轻松事。每块地里都打着马灯照明,不少人家还在地头点了一堆火,实在冷了就上来烤烤火。我觉得这种对集体和社员个人都有利的事情没有错,群众这样艰苦的劳动应该得到应得的报酬。在仔细听了大小队干部和社员的意见后,我回到公社详细地作了汇报。公社几位领导采取的办法很让我服气,他们采取了不制止、不宣传的态度,这件事就这样解决了。这种实事求是,而不是从概念出发处理问题的办法,对我教育很大。

还有一件令我至今难忘的事。有一年冬天,英旺街上的小学(这是为周围几个村庄的孩子设立的一所完小,一般村办学校只有初小)的食堂半夜失火,英旺街的老乡和学校的学生都起来灭火。公社的人员也起来一起参加救火。那天半夜下着小雪,我们到达现场时人群还忙忙乱乱的在着火的屋子前面扑火。当时火苗已经冒得很高了,有人大喊:“快上房,把这房子两边的火路断开,不然就会把两边的房子一起烧了!”一些身手矫健点的人就搭梯子爬到两边的房上,用斧子和铁锹拆掉还在燃烧的房顶,防止火势蔓延。下边的人站成一条人链,从水井一直排到火场。大家一盆一盆的把打上来的井水传递到站在房顶上的人手里,让他们泼到熊熊燃烧的火焰上。一个多小时后,火终于扑灭了。参加灭火的人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特别是那些小学生们,穿着单薄的棉衣救火,个子又小,端水的时候向上递水盆,水洒了一身,一些孩子的棉衣都湿透了,站在寒风里瑟瑟发抖。公社副书记李秀龙看到这种情况,马上大声吆喝公社干部回公社院子去,让大家把公社会议室、客房和每个办公室都打开,把炉火生旺,让食堂熬姜汤,请孩子们去取暖驱寒。大家回到公社一起动手,一时间就暖和起来。可那些孩子们半天也没有来,李书记站在门口着急得很,口中念叨着:怎么还不来,把孩子们冻着了怎么办!

同类推荐
  •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本书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莎斋笔记

    莎斋笔记

    本书主要为吴小如先生读诗词札记、书法和碑帖题跋之作、谈京剧的短篇随笔、治学手记、燕京谈片等杂文。
  • 唐代咏史组诗考论

    唐代咏史组诗考论

    西安为汉、唐古都,南京为六朝古都,有志于研究古代文史之青年学子,颇多负笈于这两个历史文化名城,拜师访友,探胜寻幽,学业有成,蜚声士林。赵君望秦获文献学硕士学位于西安,在教学、科研两方面均有显着成绩,其所着《唐代咏史组诗考论》即将出版。我素主张文史结合,今观赵君书稿,甚合我心,故不辞衰朽,欣然握笔……
  • 活着的学问

    活着的学问

    但我被自己雇佣了,这就毫无办法。被别人雇佣可以偷懒耍滑,可以请病假,被自己雇佣就只有拼命干了。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
热门推荐
  • 天之娇妻

    天之娇妻

    老是爱天马行空幻想的女孩唐玲儿终于如她所愿的穿越了!嘻嘻,哎呀!可以把秦汉两晋隋,唐宋元明清倒背如流的玲儿,着实猜不透这是什么朝代!不了解历史的她开始了另一段奇幻旅程。什么,这男人好奇怪,竟然如此霸道说要她成为他的女人。拜托,成为天子的女人,她不感兴趣!后宫佳丽三千,美人无数,她不要每天都泡在醋缸里啦!
  • 秋燕少归风渐离

    秋燕少归风渐离

    言少秋作为真武掌门弟子,与太白燕不归交好,后来道家兴起出家净七情六欲之风,言少秋二人遂出山历练,于东岳认识同病相怜的风渐离。三人将擦出怎样的火花?言少秋与燕不归的感情又将经历怎样的生死考验?风渐离在爱情和友情之间又会作何抉择?拭目以待!每天更新,每天都有新剧情!本文部分名词取自腾讯自研3DMMORPG游戏《天涯明月刀》
  • 总有一个人,温暖你远方

    总有一个人,温暖你远方

    迷茫·不畏将来。人生是没有答案的,我们都是边寻找边学习着生活。青春·告别与寻找。我遇见了未曾预料的烟花,与未曾预料到的告别。那些想要说出口的喜欢和我的眼泪,请一起淹没在森户海岸。行走·慢品时光。一段什么都不用担心的时光,一座不担心浪费生命与时间的小镇。邂逅·都是想象。似乎有些事情,存在在你想象里的才是最好的。梦想·拼尽全力。即使我们都在担心未来,悼念过去,每个人都在如此拼命地活着,拼命地向前奔跑着。爱情·终于等到你。在全世界与我为敌时,你说会跟我站在一起。远方·美好将至。你所坚信的、一直努力的东西总有天会来到你身边,在最好的时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废材契约:冷情夫君快认栽

    废材契约:冷情夫君快认栽

    她前世是个孤儿怎么了?今生是个废柴怎么了?她有爷爷疼,有哥哥爱,还有几个围在身边的妖娆男,乐得当个米虫。他们千不该万不该毁了他的幸福!涅凰重生,凤凰展翅,她要让那些毁去她幸福的人灰飞烟灭!
  • 第N次异界大战

    第N次异界大战

    末日突然降临,世界翻天覆地。瓦罗兰大陆英雄联盟、远古DOTA界、传说中的仙人、奥林匹斯众神山等等等等轮番上场,且看少年孙烨如何玩转新世界。
  • 啸战九天

    啸战九天

    仙魔两立,风雨雷动,九天强者之路,五大觉醒,一剑斗战天下,力挽狂澜。天地异变,远古霸主之子现世。为了使命,踏上了强者之路,战灭世间……
  • 悟道修尸

    悟道修尸

    警告警告,这是现代小说……世界上有许多鬼和异类它们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能进入往生轮回从而破坏了轮回界永恒的规则。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道士的存在。然而,因为道士的存在太过泄露天机所以他们的寿命终究比不上常人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是神先放弃了我们但是,我们不能放弃世人!她,是茅山掌门的徒弟精通各种道术然而,命运使然在捉妖除魔的途中被御尸者袭击成为了半人半尸的奇怪物种一个不死不灭的存在,其实我不是一个道士,我是一个各个种族都容不下的异类……我怕血,却以血为食我不想杀人,却无法阻止漏斗的流沙我变得越是平凡,对别人来说越是灾难所以,天,也要失去公正吗我等待着,天失去公平,血,漫上圆月那么独自留下的,只是嗜血吗
  • 重生泪纱女王

    重生泪纱女王

    初吻是他,初心是他,初恋是他,他是她的一切。初吻是她,初梦是她,她是他的生命她陪伴他二十几年爱他十一年,他却伤她一世,她是集宠爱于一身的公主,他是霸道独世的骄子前世,他不做公主为他小鸟依人,却落得惨死他眼前亦是他亲手开的枪今生,她不做公主为自己做女王,不再为他人动心她要逆袭守护身边人剪短及腰长发,想要剪断对他的爱,抹去一头紫发,想要抹去对他的念“边伯贤前世我爱你放下高傲与尊严,你却为她随我心忘我梦,今生我要做自己的女王守护在乎我的人,成为泪纱女王”泪已尽,纱已残,荆刺王冠铸成王
  • 最难消受帝王恩:皇家奶妈

    最难消受帝王恩:皇家奶妈

    (贺岁文 超雷穿越)宫门深深,虽然是奶娘,也难免卷入宫斗,皇上路廷昊虽然温柔但是却风流无比。温柔的皇上,放浪不羁的亲王,痞痞的国舅,邪气BT的邪教少主,谁能打动我们蜜糖奶娘的芳心?唐宓真的能坚守,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不能相信男人那张破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