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500000034

第34章 回望插队岁月(28)

虽然很饿,但是我觉得难吃的不行,忍住!吃了面,要把木箱运过黄河桥。那黄河桥不是石桥,是两岸用钢缆绳拉起来,钢索上架的木板,人走在上面风一吹都摇晃,更别想抬东西了。没有办法,男生又只好到处找人搬运,好说歹说找到一个人,要了高价的搬运费,才把木箱运过黄河桥。

把机器运过桥后天就快黑了,这回轮到找住处了,这黄河口岸上没有住宿的地方,只找到一个水文站,有一间空仓库,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地上铺的麦草,我们只好将就了。仓库很大是长方形的,我们四人,两个男的睡北边,两女的睡南边,男生怕我们两个冻着,又把他们的长大衣脱下来给我们,真的令人感动。经过三天的折腾,我们终于坐上了到云岩的汽车,当天下午才到公社,把东西卸在公社的汽车站,我们赶快走路回到村里,第二天向队里借了平板车才把缝纫机运回村里,这次回村终于大功告成了。

十五、其乐融融

缝纫机运回队里了,放在我们一队男生的窑洞里,引来年轻社员的参观。

为了不让太多的人随便乱动,我们只得把它放到了炕上,哈哈!这下子,社员不能乱动了。但是有点可笑,我们自己也得上炕才能使用缝纫机。

我们和队里学子的妈妈商议,把分得的棉花,请她按一定的比例帮我们纺线织布,夏天我们拿到了学子妈妈织好的布。我们知青点里,二队的李道芬在女生里年龄最大,手也最巧,她会裁剪衣服和使用缝纫机。我们让她给一队、二队四个男生每人做了一件背心和一条裤子,六个女生也一样。这台缝纫机发挥了作用,也给我们知青点带来了和谐的气氛。老乡家有人做衣服等缝纫方面的事,也来找我们。东庄上庄的同学也不时来我们这里用缝纫机做衣服。虽然大家的日子都有点穷,但我真的感到我们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十六、在西回村过的四个春节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2012年的春节过去了。回想起插队时过的春节,那是另一种春节的气息。

1969年1月我们到陕北插队,2月份就过春节了,这是我们插队到西回村的第一个春节。那个年代生活比较艰苦,陕北的农村没有那么多的白面来蒸很多大白馍,春节前家家户户都摊米黄过年。农民把家中的炕席一掀,在炕上拿三块小石块架起一个特制的圆的小锅,这小锅中间略微凸起,有三只脚,当地叫做“鏊”,是摊米黄的专用工具。用玉米芯当柴火,把头天发好酵的稀糜子面,用小勺倒在抹好油、烧热的鏊里,待糜子面膨胀起来,下面有点焦黄了,然后一对折,成了一个半月形的发面饼,就是一个米黄了,各家一做就是一大笸箩。一般人家这样的米黄要吃一个月到一个半月的时间。由于我们初来乍到,队里专门派了四个婆姨给我们摊米黄,整整搞了一天,摊了一大笸箩的米黄。社员每家还到集上买了过年的猪肉,煮成大方块的肉块,下面垫上些萝卜,萝卜上面再放一层豆腐块,最上面铺上一层肉片,一蒸就是招待客人的上等好菜了,哈哈,有点扣肉的意思,不过因为没有酱油,这里的肉是白色的。另外家家户户还有自家酿的糜子酒。还有一些白面馍和饺子。

家境好的人家还有炖羊肉。一般社员家准备的是四个菜,一个白扣肉、一个豆腐菜、土豆丝,还有自家腌的咸菜。

1970年的春节,在我们回北京前,我们一队和二队的知青把一队知青们养了一年的猪杀了,就不用到集上买猪肉了,一些老乡看到知青养的猪肥,就跑来要买,基本上是赊账买了我们的猪肉,直到我们离开村里,都没把猪肉钱要回来,算了吧。我们队6个知青,被老乡们轮流叫到家里作客。我们则把从北京带来的年历送给社员们。记得有一个晚上,在队长家吃饭,方为米酒喝得多了些,路都走不稳了,摇摇晃晃的,我们一路相互搀扶着、嬉笑着回到我们的窑洞。这年我们知青自己摊米黄,自己做过年的菜,自己包饺子,这个节过得不亦乐乎。

一晃1971年春节又来到了,原来我们西回一队二队有12人,1969年郭铁虎、郑红丹因病回了北京和邢台老家。我们队的方为、丁哲元,二队的白英、王云章招工走了。剩下还有6个知青在村里,这年我们知青都没回家过年,我们在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和村里年轻的社员一起排练了一些节目,搞了一个联欢会。节目有京剧《沙家浜》里的智斗的选段,《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打虎上山的选段、小常宝的选段,还有一个小表演唱《五好红花寄回家》。大家各显身手,演《沙家浜》选段时,金令完演阿庆嫂,薛凌演沙奶奶,张继廉演胡传魁,聂新元演郭建光,老乡巴伦子演刁德一(由于社员的普通话不标准,聂新元在后台配音),我演被抢包袱的少女。社员演国民党兵。演《智取威虎山》的选段时,聂新元演杨子荣,张继廉演解放军战士,李道芬演小常宝,两个年轻社员演小常宝的父亲及农民。演《五好红花寄回家》时,社员演老父亲,薛凌演老妈妈,金令完演大姐,我演小妹,社员演去当兵的小伙儿。现在记不清怎么会搞了那么多的道具。王云章从延安回来和我们一起过年,还搞来了一个相机给我们的联欢会拍照。一想到1971年的春节,我们就乐坏了。那年春节是西回村多年以来最高兴的日子,社员们扶老携幼把我们演出的场地围了个水泄不通,我们演出的时候上庄和东庄的知青都来给我们助阵。

1972年的春节到了,这时一队里就剩我,还有从上庄并过来的任彦同和从云岩公社其他队并过来的付桂芝。聂新元已经被抽调到县里其他公社当干部了,不过他从集上买了肉回到队里来过年。二队的知青就剩了张继廉、薛凌、李道芬了。虽然人少了,但是我们还是张罗了一大堆东西,摊了很多米黄,吃了足足两个月。年三十那天晚上,北京干部老杨掌勺,炒了几个菜,把大小队干部们都叫到一队知青的窑里,轮番敬了一杯酒,感谢他们几年来对我们知青的关心和爱护,并希望他们继续帮助知青们。当时气氛极其热烈和融洽。这也是我们西回知青最后一次在村里聚会。

想想我们在插队时过的春节,没有放鞭炮,没有春晚,也别有情趣。

十七、几件危险的事

那是1970年冬天的事了。我们村的知青要到延安去参观,需要粮票。队长让我赶着队里的毛驴驮着一袋玉米,到公社粮站去换粮票,我很痛快地答应了。中午时分赶上毛驴驮上粮食就出发了。从西回大队到公社有二三十里地,到公社粮站办好手续后,在街上吃了点东西,我就往回走。可这头小毛驴不知怎么搞的,就是不听话,不好好走,走走停停,你赶它它就是不走,急的我不知怎么办。天都黑了我还没回到家,我们队里的北京干部老杨急了,跑到队长家,队长找了几个年轻人和老杨一起到去公社的路上迎我。这时我已经赶着毛驴来到了村口的路上,老远就看见有灯笼的光亮,还隐约的听见有人喊我的名字,我赶快大声答应着。见到北京干部老杨,他第一句话就问怎么搞的,这么晚才回来,担心死了。我赶快答道,不知怎么搞的这头毛驴很不听话,怎么赶都不走,还好,没事。其实那时我的眼泪在眼睛里噙着就要掉下来了。

1971年我被派到离我们西回大队30公里的一个队里当路线教育工作队员。这天队里派饭,让我到一社员家吃饭。进了他家刚坐下,他家的狗叫得特别厉害。社员奇怪地说:“今天怎么了?狗怎么叫的这么凶?我去看看。”

这社员一出家门,就看见一只狼在窑背上站着,她赶快叫我出来看,我说:

“这不是狗吗?”她说:“这哪是狗啊!这是只狼,是跟着你来的,还好你快一步,不然你就危险了。”吓得我倒抽一口凉气。

到队里已经有一年的时间,队里的男生都学会拉平板车了。一天我的兴致来了,提出我也要拉车,这天赶上用平板车拉粪,倒在要种的地里。回来是空车,我向队长提出要拉车,队长同意了,我高兴死了。在回村的路上有一道大U字形的路,路两边是悬崖。因为我个子矮,体重轻,下坡的时候车速太快,我整个人被车把悬空吊起来,后面的男社员和队长死死地踩住车尾,平板车冲下坡又冲上坡才停了下来。队长喘着粗气说:“小菱,你这个女子,以后再也不准你拉车了,刚才太危险了,差点翻到沟里,吓死我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碰过平板车。

在一起插队三年半时间里,我们西回一队和二队的知青都经历过一些困难和危险,但是没有出过安全事故。

十八、最后怕的事

2012年2月5日我们西回大队插队的同学聚会了,正好是我离开插队的地方40周年。看到一些有关知青的回忆文章,回想起来有很多的感慨。大家兴高采烈地回忆起插队生活,我想起一件令我至今还感到后怕的事情,就是给社员打针。

我下乡时想到在农村医疗条件可能会不好,因此带了一本《农村医疗手册》。我们有点头疼脑热的会翻翻书看看。队里郭铁虎病了,需要每天都打针,但是我们村离公社30里地,每天跑一趟是不现实的,怎么办呢?我们知青就开始琢磨学习打针。开始学打针,我很害怕,聂新元教我们先往萝卜上扎,然后往自己身上扎,我不记得我往自己身上扎过。在队里需要打针时大部分是男生操作。后来因为我被派到公社的其他队里当工作队员,在老乡求到我的时候,不得已也要给别人打针了。有一段时间,我们工作队所在的村里有一个社员患肺结核,请我去给他打针,我犹豫着,可还是答应了。在陕北农村,打针消毒采用的是将针管和针头放在针盒中,在做饭的锅里蒸一下就算消毒了。这个社员打的是青链霉素。开始还好,打的时间长了,这个社员的屁股上有了硬块。有一天我给他打针时发现针头也不好了,有点小钩。

我告诉他,这针头要换了,这样打会很疼的。这个社员因为生病,家境很是贫穷。他说你打吧,我能顶得住。没办法,我也只能按他说的办了。打针时我看到他紧张得满头大汗,心里很是难过。今天想起来最令我后怕的是,打青链霉素时万一产生药物反应,人休克了怎么办,怎么向社员交代。一想到这点,我至今心里都会发颤。

十九、掏羊粪和抓羊绒

在陕北农村掏羊粪是比较轻的活,因为羊粪重量轻,但是那种羊膻气和尿臊气熏得人受不了。在陕北农村有一个奇怪的风俗——女人是不允许进羊圈的。我们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青可不管这三七二十一的,照进。社员们也没人敢出来阻挡,不过村里其他的女子和婆姨是不进羊圈的。男社员把羊粪掏起,我们女知青用铁锨把羊粪铲到筐里,放到羊圈外,让那些女子和婆姨把羊粪抬到窑背上。队里女子和婆姨有的干活比较实在的,但是也有溜奸耍滑的。比如抬牛粪时她们会使用较小的筐子,抬羊粪还是使用小筐,我们几个知青就会使劲把羊粪铲满压实。对偷懒的人给予小小的惩戒。

我们塬上缺水,养不了绵羊,队里养了100多只山羊,分成两圈放养。

山羊身上有羊绒,这是很金贵的东西,当时一斤就能卖几十块钱。每年的四五月间山羊换毛之前,队里都会给山羊抓羊绒。抓羊绒时要先把羊按倒,把四只腿绑住,然后用粗铁丝制成的像梳子的爪子,在山羊的身上抓,一会儿在铁爪子上就会有一层细细的羊绒,一只山羊身上只能抓出约一二两的羊绒。队长交代一定要仔细保管。当时我还不太在意这事。直到1988年我到一家生产羊绒衫的公司工作,我才明白了队长的话。用羊绒制成的羊绒衫被称为服装里的金子,羊绒衫是按照重量来计算价钱的,队里一年收获的羊绒可以卖几百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

每年也要给山羊剪羊毛,羊毛比羊绒价钱相差很远。这些羊绒和羊毛都是队里的经济收入,队里是很精心管理的。

(作者系北京市人大附中初六八级毕业生,曾在陕西省宜川县云岩公社西回大队一队插队,退休前在深圳市华侨城企业集团工作。)

珍藏的记忆

李道芬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生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在其间,许多事早已淡忘,有些事却珍藏在心底,历久弥新。

那是1969年的初冬,经过来陕北将近一年的历练,在当地村民的帮带下,我们这些下乡知青已初步学会了一些生活本领——砍柴便是其中之一。

冬季来临,我们知青也同村民们一样,要准备来年做饭取暖的柴草。

这天早上,我们西回村的知青(记得大约有聂新元、丁哲元、张继廉、王云章、薛凌和我等人)拉着架子车、扛着镢头,向距离我村不远的二里半村走去——听当地的村民说,那里的柴草比较多。

到了二里半村外,我们约定了集合的时间和地点后,便分散开各自找地方砍柴。

同类推荐
  • 台北咖啡时光:美味寻踪

    台北咖啡时光:美味寻踪

    遍布台北大街小巷的咖啡馆,家家都有自己的经营之道和咖啡经。风格独特的创意咖啡馆,古早味十足的中式咖啡店,遗世独立的山居咖啡馆,热闹活泼的露天咖啡座,温暖柔软的亲子咖啡馆……不经意闯入的某间不起眼的咖啡馆,可能就是台湾文人心照不宣的秘密据点。而我想要述说透过台北的咖啡馆所认识的台北,也远不只咖啡心情,应该有许多曾经遥不可及,即使今日仍然神秘的人事与风景。整个台北,就是我的咖啡馆。
  •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文选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文选

    本书记录了民国一代才女内心隐秘和复杂的情感心路历程。诗歌婉转、轻柔,散文平和中带着大气,是民国灿烂文学史中一道别有韵味的诗歌散文选集。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 永安散文集

    永安散文集

    用文字描绘着生活,记录着生活的趣事、人情。本书分为风土人情,生活随笔,杂文三个部分。
  • 被审判的爱神

    被审判的爱神

    被审判的爱神-- 报告文学集(写“妇女回家”“优化组合”后女性的命运)。
热门推荐
  • 半世倾城,染指

    半世倾城,染指

    谁说,天使是完美的?有时,它为何会坠落,你也不曾知道。那是折翼天使,失去了她所爱的人和爱她的人,很可悲吧?……每个女孩曾经都是天使,坠落了,那就坠落了。如同落叶,落下了,就别妄想再飘起,再回去。所以,女孩们,好好珍惜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吧,没有人会像他那么傻,为你而奋不顾身,失去了,那就是失去了……故事中的你们,请好好相爱。
  • 卿本佳人:公子,你属性错了

    卿本佳人:公子,你属性错了

    为了世界和平而自我牺牲,像她这种不定时犯懒,还没心没肺的人,怎么可能这么伟大,不过既然来了这里,就应该好好玩玩,管你什么阴谋诡计,等她玩够了再跟你们玩。只是这位公子,你偶尔傲娇就算了,炸毛是要闹哪样!快把属性变回来!把高冷的你还回来!
  • 流血召唤师

    流血召唤师

    要说灵界大陆这个职业确实够多,法师武斗士但是要说我最爱自然是召唤师,奇葩召唤师召唤就得流点血,血和怪物等级有关,弄的肾虚的不行,灵界大陆可否有他一片天地?
  • 绝望,只是梦一场

    绝望,只是梦一场

    这是一本励志小说,教你学会怎么面对困难。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也许跟你很像(当然只指针对某些人)她会教你怎么从困境中走出来,重新获得快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剪魂师

    剪魂师

    我叫杨木,是一名剪魂师,自从有一次触碰了我爸的剪纸工具,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红纸剪生人,黑纸剪死人,掌管世间生死,犹如判官钟馗!为了争夺带有灵魂的剪纸法器,事端四起,命悬一线,法器之谜如何解开,且看我一一道来。
  • 决生语

    决生语

    只是想写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文字不仅是我孤独的时候陪伴我的力量,更是我喜悦时记录下来的独家回忆。再好的照相机,也拍不出我内心的真实想法,仅此而已,
  • 重生之女王是巨星

    重生之女王是巨星

    前世,她是巨星,但她却被称为玉女巨星。就是因为有张绝美的脸,而且还没有任何绯闻。在新闻传的沸沸扬扬之后——不愿接受潜规则,而经纪人却被潜。她被经纪人杀害,从此香消玉损……今生,她重生于一个新的家庭,她是巨星,是实力巨星,豪门背景她有,演技她有,颜值她有。却隐瞒一切,重新踏入娱乐圈,绝代风华,多少人拜她裙下……她不是花瓶,而是逆袭女王是巨星!当她平步青云时,他来了……
  • 女神系统之我是偶像

    女神系统之我是偶像

    她是21世纪不起眼的小平民通过自身努力站在世界的顶端,一次意外重生在平行世界成了隐世家族蓝家千金,一如上辈子一样要重新开始努力,在获得金手指一枚以后,依靠着系统在各个方面混得风生水起,真真是‘芊菱’一出场,无人敢阻挡。
  • 一捻红之云卷孤岫

    一捻红之云卷孤岫

    她懵懵懂懂修道,深得师父师兄青睐。她恨意切切修仙,只为让他刮目相看。她情意拳拳修神,却想陪他沧海桑田。她平凡、不美,但,她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且看我上穷碧落下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