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600000002

第2章 前言后鸦片战争时代,别扭的姿态和梦中的自慰(2)

马克思对中国大清政权遭遇外来打击的同情,仅相当于对木乃伊遭遇风化的同情,他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说:“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正因为同情是有限的,所以马克思对鸦片战争的概括便有了一些超然,他在《鸦片贸易史》中对天朝的禁烟作出了如此评价:“中国皇帝为了制止自己臣民的自杀行为,下令同时禁止外国输入和本国人吸食这种毒品,而东印度公司却迅速地把在印度种植鸦片和向中国私卖鸦片变成自己财政系统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半野蛮人坚持道德原则,而文明人却以自私自利的原则与之对抗。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也不敢想象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说得太对了,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中国人·半野蛮人PK英国人·现代人。

中国·陈腐世界PK英国·现代社会。

而且,这场PK赛中,大清注定要被PK掉,“半野蛮人”铁定不是“文明人”的对手!

这对某些喜欢在鸦片战争中寻找安慰的中国学者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因为他们在梦里以各种方式自慰好久了,做了一场又一场的春梦:春梦之一:他们遗憾清政府在战争中没有“举国一战”。

罗志田先生在他的《“天朝”怎样开始“崩溃”——鸦片战争的现代诠释》一文中拿鸦片战争中的镇江一战和甲午中日战争时的台湾抗日让敌方遭遇重创来推断:“这是否提示着清政府若能举国一战,结果会有所不同呢?”对此,暂且不说“举国一战”是否会导致结果有所不同,单说这“举国一战”本身有无可能。国是谁的?

张岂之说:“中国人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陈独秀说:“中华民族自古只有天下观念,没有国家观念。”顾炎武更是怕大家把亡国与亡天下混淆,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而矣!”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天下,是文化的天下,而不是某朝某姓的江山!顾炎武这时候还想不到体制问题,更想象不到世界上会出现英国那样的体现民意、唯民意是移的民主政府,他只知道国是肉食者的,与食草之民无干,与吃不起肉的士人无干,与士民全无干,又怎么可能“举国一战”?倒是民众学商纣王的奴隶,举国倒戈还差不多。

春梦之二:他们幻想天朝在与英国的较量中展开游击战争、人民战争甚至持久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臣蒋琦龄给咸丰皇帝上了一个《请幸太原疏》,内中提出了类似游击战的战术:“我众彼寡,则分军为三四,仿古人更休叠战之法,或扰之不听其休,或环攻以分其力,我败有援,贼死无继。”他说,北京的“妇孺皆有激昂思奋之意,岂行间遂全无同仇敌忾之心?”他的意思是,大清国军队完全可以“游击”战,但他没有建议实行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略。众所周知,封建统治者,最害怕的就是人民力量的动员,人民,唯有人民,才是专制政府最大及最终的敌人,所以腐败无能、欺世盗名之政府的国防思想就是防国民甚于防贼寇。据魏源的《道光洋艘征抚记》载,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奕经的幕僚臧纡青向奕经建议:从山东、河南招丁壮万人,从本地招丁壮两万,让他们分伏宁波、镇海与定海,人自为战,战不择地。各地士绅领团勇伏于城内,大军伏舟港口,声东击西,内外交逼,英夷必败。他的建议当然不会被采纳。新中国的学者胡思庸,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写过一则《论林则徐的思想》,也遗憾大清没有用人民战争来对付英夷。一看写作年代,我们就明白他何以提出人民战争了。另外,他可能看到了林则徐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所提出的战术:“或将兵勇扮作乡民,或将乡民练为壮勇,陆续回至该处,诈为见招而返,愿与久居,一经聚有多人,约期动手”,“杀之将如鸡狗”。林公这一招,顶多是兵勇壮勇战,与臧纡青一个意思。林则徐比臧纡青还要歹毒的一个意思是,利用民力抗夷,能产生“以奸治奸,以毒攻毒”的奇效,但这并不妨碍当今的学者自作多情地把封建大吏们的这种借刀杀人法想象为人民战争!《林则徐传》的作者杨国桢先生甚至幻想大清沿海官吏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把英军“牢牢”地“牵制和分割”在各个战场上。这种幻想,已是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的综合了,他可能把道光皇上误认作真正的人民领袖毛主席了吧?

世界级的天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也提倡民众战争。这家伙1831年去世,他的《战争论》由妻子整理出版,被西方奉为军事圣经。天朝的蒋琦龄、臧纡青和林则徐等人,应该无缘看到此书;马、恩、列、斯、毛对此书都专心研究过;不知杨国桢、胡思庸等先生是否看到过?克劳塞维茨认为,民众战争是对战争的扩大和延续,采用民众战争可以扩大力量,但他并没有忽略民众战争的前提:民心和民意。一句话,政府可以利用民众战争,但是,大清那样一个既无民心又缺民意的极端腐败专制的末世王朝,搞民众战争的前提条件在哪儿呢?而天朝的人民,军事上的组织和技术若能对付得了现代化的英夷,那他们费那事干嘛?直接把天朝推翻不就得了?

春梦之三:他们遗憾清政府罢免了林则徐这样的清官能吏。

他们幻想,如果鸦片战争由林青天来指挥,那么结局将可能有所改观。这种幻想乃是典型的“拿个人道德之长,来补组织与技术之短”。按黄仁宇先生的研究,组织与技术短缺,乃中国政府的传统致命缺陷。黄先生的观点,我举三只手赞同。如果说政府有毛病,则中国某些学者更甚于政府,他们动不动就拿个人道德来填补组织和技术造就的巨大空洞。鉴于诸多原因,咱这里就不对这些史者点名了,只想点明,他们这种幻想可能是受了林则徐好友魏源的忽悠,因为魏源幻想得最为典型,他在《道光洋艘征抚记》里说:“必沿海守臣皆林公而后可,必当轴秉钧皆林公而后可。”老实说,魏源搞出了个伪命题,“沿海守臣”和“当轴秉钧”,怎么能人人都成林则徐呢?林则徐的娘倒是生了两个儿子,但林则徐只有一个。一个娘都生不出俩林则徐来,沿海守臣与当轴秉钧又怎么可能都是林则徐呢?

蒋廷黻先生很厚道,他没有难为林则徐的爹和娘,而是顺水推舟,在《琦善与鸦片战争》一文中假认全国官员包括道光本人都是林则徐,然后在此基础上作第二步的推理:“全国文武官员尽是如林则徐,中国亦不能与英国对敌。”

说得对,据时任福建汀漳龙道的张集馨记载,当时他曾就福建的水师营制征询过林则徐的意见,林则徐的回复是:“虽诸葛武侯来,亦只是束手无策。”

林则徐都没办法了,当代一些中国学者却挤着眼睛愣是不服气,煞是奇怪!至于闽浙总督颜伯焘,起初也是个大大的主战派,下车伊始,即言对英和、抚皆不善,唯有剿而已。甚至有“无敌可剿,恨敌不来之语”。问题是战争一开场,他老先生跑得比谁都快,净身出逃,衣服财物都没来得及拿。过后跟张集馨闲谈,“畅论英夷船坚炮利,纪律禁严,断非我师所能抵御”,这让张集馨感叹老颜前后判若两人。不怨老颜前后判若两人,只怨老颜领教了英船英炮的威力和英军的组织技术,跟林则徐一样,不服不行了。

虽然认定全国官员尽如林则徐也不行,但蒋廷黻先生还是在表示,希望林公不要被罢。不过他的立足点高人一等,他说:“林文忠的被罢是他的终身大幸事,而中国国运的大不幸。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他的声名或将与名琛相等。但林败则中国会速和,速和则损失可减少,使中国的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毫无革新运动,主要原因在时人不明失败的理由。林自信能战,时人亦信其能战,而无主持军事的机会,何怪当时国人不服输!”

蒋廷黻先生想让大清政府服输,用心良苦,认为天朝服输后就会早些开始维新。

不过,果如他所言,不罢林则徐,林则徐战则必败。但是国人会不会因此而服输,则大可怀疑。因为天朝之所以为天朝,就在于它永不服输的那种执拗与蒙昧。天朝什么时候服过输?可以说,天朝直到灭亡的那一刻,都对西方不服输,西方夹着尾巴打天朝,天朝翘着尾巴挨人打。天朝头跌地上了,尾巴依然翘在天上。这就是天朝的风度!天朝一直以来就是这般搞笑,骨子里充满着悲剧与可笑的基因。

战争考验的是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它跟某个官员的道德与能力无关,而跟体制及体制的合力有关。清政府拿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军队、中世纪的经济、中世纪的文化来对抗近代化的政府、近代化的军队、近代化的经济、近代化的文化,时间上讲,那是以过去对抗未来,相当于婴儿战巨人;空间上讲,那是用寡人对抗群雄,相当于只手战群狼,如此情形下,还幻想前者战胜后者的可能性,那不是白日做梦吗?

现在,让我们咳嗽一声,打断大家的梦境,进入那纷扰的历史现场,去观摩一下这场16世纪与19世纪之间的对决吧!

同类推荐
  • 壬辰征伐录

    壬辰征伐录

    大明万历年间,刚刚一统日本的丰臣秀吉大举入侵大明属国朝鲜,欲假道伐明。大明军队应朝鲜之邀,不仅派出大军入朝支援,在大明与日本的激烈战场上,还闪烁着大明锦衣卫的身影。忠与义、刀与火、野心与权谋、智略与武勇,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回荡在异彩纷呈的历史舞台上。
  • 子夜惊魂

    子夜惊魂

    每日一集鬼故事一个含冤而死的厉鬼,误闯仙洞,盗取了一仙者修炼多年的还魂丹,自己尸首虽早已不复存在,无法还阳,但自从偷吃此仙丹后,功力倍增,鬼魂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阎罗、法师都奈何不了他。她将用自己的生存之道,掌控鬼界幽灵······
  • 轩月暮云

    轩月暮云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故梦尘器起,看尽浮沉追远矣鸿绪常愁危浅,情愫总被怨扰,生平与谁共秋霜,但使青阳在心上
  • 一品邪王:天赐厨娘妃

    一品邪王:天赐厨娘妃

    金牌厨师白素馨意外重生,一朝穿越。在这个没爹没娘、没权没势的时代。突然发现醒来发现身在王府这一点还挺好的,毕竟这样白素馨可以准备准备赖在王府中当个厨娘。谁说厨娘好当饿不死?一会忙着伺候达官贵人,一会又要借着厨娘这等平凡身份去找人……这都是什么破事嘛!本小姐想回华夏了!罢了,寄人篱下,敢怒不敢言。诶等等,这是什么?想找到回家的路,必先无欲?拜托,本小姐就是个厨娘,不是什么出家修行的和尚,怎么无欲?你给示范个?看来,回华夏是个漫漫长路啊……
  • 大唐帝国的扩张(第1部):廓清漠北

    大唐帝国的扩张(第1部):廓清漠北

    本书以历史大事件为轴线,通过还原历史细节,透过大唐帝国的沧桑和辉煌,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代。主要包括廓清漠北、打开西域大门、东方战争、帝国狙击者等章节。
热门推荐
  • 勇士与快乐鸟

    勇士与快乐鸟

    黄城大男孩邱大作,网名勇士。不久前,他的女友朱丽丽抛弃了他。朱丽丽闪婚嫁给了一个亿万富豪。朱丽丽欢天喜地地出嫁了,邱大作却陷入了一种极度痛苦的失恋悲哀之中。恰在这时,邱大作在网上结识了一个网名叫“千手观音”的女孩。女孩说,能帮助邱大作找到一份薪水极高的出国工作。邱大作信以为真,便跑去了女孩的居住地梅城。邱大作到梅城后才知道,自己落入了一个传销公司为他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在危急时刻,一个叫黄莺的梅城女孩解救了邱大作。邱大作这才侥幸逃离了虎口,和砍刀手的追杀。之后,邱大作虽然在逆境之中,但却做出了许多见义勇为的事来。邱大作也因此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成为很多女孩敬慕的勇士。
  • 御剑弑天

    御剑弑天

    王朝数百年,政治腐败,官逼民反,科举神童辰铭,科举身份被人操纵,无缘官场,毅然踏上修仙路,一人一剑,问道弑天。
  • 将夜王者

    将夜王者

    如果,你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影子横行的世界如果,这个世界上的影子拥有强大的能力,可毁天灭地如果,你有两个两个选择:——臣服于自己的影子,做一个影奴,彻底坠入黑暗或者,挟持自己的影子,做一个影子能力掌控者——影持,游走于黑暗与光明肆意妄为。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选,那么,就请看他的如果吧。一个少年,一个影持的世界,一个听影师的世界~~世界即将永夜,王者少年,欢迎坠入黑暗——毕竟,你若不成为影子,影子就成了你。你若不坠入黑暗,世界就再无光明。
  • 让我感谢你,赠我空欢喜

    让我感谢你,赠我空欢喜

    如今,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都随风而散了,而我终将明白:有些人是用来珍藏的,不是用来追寻的。感情的可贵并不是因为那些幸福时光,而是那颗盈满了感动和不舍的心。我们习惯在别人的青春里,寻找行将消失的温暖印记;习惯从他人的爱情里,追忆匆匆而过的美好岁月。《让我感谢你,赠我空欢喜》收录了20个爱情故事,“暖读”式疗愈风格,总有一帧场景,你似曾相识,总有一段文字,戳中你的泪点。
  • 妹妹至上

    妹妹至上

    “哥哥,如果让你选择,你是要我还是要老婆?”面对小他五岁的妹妹,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你啊,老婆没了可以再找,妹妹却只有一个!”书友交流群,群号码:542453378
  • 傲世狂妃:玄界之王

    傲世狂妃:玄界之王

    她,遇到了他,他的世界为她改变,而她又何尝不是呢。彼岸之花悄然盛开,这注定好的命运,要怎么改变?
  • 已死的杀手

    已死的杀手

    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失去了一切之后成为杀手的男孩,却在一单生意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本以为已死的姐姐。自杀未遂后重新开始了人生。
  • 秦国奇缘:爱上暴君

    秦国奇缘:爱上暴君

    初到六国末期,偶遇幼时的嬴政,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运的玩笑,告别时是顽皮的孩童,再相见是已是翩翩少年。“不要在我的世界里再消失一次好吗?”他的深情,她又该如何抉择,是放弃现代的一切拥抱爱情,还是为了自己的事业放弃爱情?
  • 诸界征服者

    诸界征服者

    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正准备开始人生的奋斗,可却被一个金色的牢笼掳到了异世,开启了一段修仙伟业……
  • 依羽情起

    依羽情起

    在爱的世界里,一再忍让,是否是真正爱一个人的方式。无论对于错,那都是青春。高中时随性而写,文笔不好。鄙人厚着脸写出,只是想可自己的旧时岁月一个交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