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600000016

第16章 鸦片:大清人民就爱这一口(1)

鸦片:在大清国土上泛滥成灾

鸦片啊鸦片,为什么大清人民就那么爱您呢?

八股文、小脚女人、鸦片,近代中国三大陋习。三大陋习中,八股与缠足乃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鸦片属于完整意义上的舶来品。鸦片起先是药品;后来在中外人民的集体智慧下,演变成天朝上下的最爱。在此前后,英国人往天朝输入过钢琴、饭叉、睡衣、玻璃、钟表甚至上帝等各种洋玩意儿,但天朝人民并不怎么接受:1674年,英国商人来华,流泪赔本大甩卖,但只卖了十一匹布;1699年,英国的毛织品来华,东印度公司大班发现,没有中国人想买它;刀子、钟表,如果赔本则能卖出去一些;钢琴、刀叉,即使赔大本也没有人买;至于睡衣、睡帽,更卖不出去了……按有些中国学者的解释,英国商品卖不出手,乃是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对资本主义廉价工业品具有天然的抵抗能力。但是这些学者解释不了,为什么对于鸦片,天朝人民就没有天然抵抗力了。相反,天朝人民热烈地拥抱鸦片!与此同时,当时的英国并不禁烟,因为英国臣民并没有迷上这种玩意儿。鸦片战争前后,每年流入英国本土三百箱鸦片,成为城市中下层阶级的麻醉剂。但是英国政府及民众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因为面对众多酒鬼,几个鸦片鬼似乎太微不足道了。当中国鸦片正泛滥的时候,英国的海岸缉私队也没闲着,五十艘快船六千名缉私队员在英伦三岛周围忙着禁酒呢。在白酒与鸦片面前,英国人选择的是前者,中国人选择的是后者。而日本,与中国同样的条件下,也没有拥抱鸦片。所以,鸦片应该还有一个民族偏好因素在其内,这是我们不好意思承认的。难不成,鸦片,天朝人民就爱这一口?

近代中国到底出了多少烟民,从来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黄仁宇先生说过,中国向来缺少数字化管理,所以我们只能像民间百姓分萝卜那样撮堆算了:1836年,有外国人估计中国有一千两百五十万人在吸食鸦片;1838年,林则徐认为有四百万人;1881年,赫德估计为两百万人;1890年,有人提出为一千五百万;1906年,有人提出为两千万。不管具体多少吧,估计天朝百姓与鸦片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中国的诗词中,甚至把鸦片称作相思草。天朝人民相信一种传说:印度在栽种罂粟时,把相思相爱的一对男女捆绑在一起,当两人的性冲动达到最高潮时,用利刃刺穿他们的心脏,让他们的鲜血流出,浇灌罂粟。也许,这是天朝人民为自己离不开鸦片所想象出来的最佳理由吧。当然,鸦片有诸多好处,治病祛痛这是众所周知的,精神迷醉也是众所周知的,还有人把它当做睡觉时的催眠药、采花时的春药、延年益寿的长寿药。甚至有人认为,鸦片适合中国人的体质。除了以上原因外,鸦片在中国的风行,还有经济方面的因素,因为天朝人民后来干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凡是能种鸦片的地方,都种了。鸦片在中国的普及与推广,远远超过了当年的红薯和玉米:鸦片生产的利润极高,鸦片的产值利润远高于一般经济作物,比红薯、玉米、棉花等强多了;种植鸦片的劳动强度相对来讲比较小,妇男老幼皆能干;鸦片具有货币功能,而且能够保值增值。这种“货币”,除了不会贬值外,携带起来还方便安全,所以旅行者和商人宁愿带着鸦片上路而不愿意直接携带容易引人注目、吸引歹徒的钱银,甚至天朝各地赴京赶考的举子也往往携带鸦片以支付一路上的食宿费用。

我发现,中国某些学者在涉及这些层面时都小心冀冀,有些学者干脆违背市场规律,说什么鸦片与其他商品不同,不是由需求决定供应的。这种怪论之所以能出来,我估计跟学者的移情有关。也就是说,在讲述历史的时候,不自觉地浸入其中,把自己整成爱新觉罗家的后代了。这些后代估计没看过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续记》。书中主人公鲁滨逊在续记里已经是商人身份了,曾经到过非洲、印度和中国,而他在中国所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贩卖鸦片:“我们买了一点鸦片……这第一批货,我们拿去卖给了中国人,狠赚了一点钱;因为当时那里非常缺乏鸦片,正很需要。”笛福这个小说家,做过生意,办过报纸,住过监狱,做过记者。正是生意破产后,他才拿起了笔,而且做生意的时候只去过欧洲,没有证据表明他曾来过中国。

但是,他的小说里已经反映天朝人民喜欢鸦片——需求决定供应了,所以在笛福笔下,中国是一个“可悲的民族”。当然可悲了,英国送来恁多西洋玩意儿,中国人却独独爱上了鸦片!中国政府禁教能成功,禁鸦片却愣是禁不住!由此证明: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鸦片来自于罂粟,而罂粟是一种美丽的草本植物。它的原产地到底在哪儿,至今众说纷纭。好多人偏向于认定它原产地在希腊。不管在哪儿吧,但首产地不在天朝,则是可以肯定的。它的花朵惊人的美丽,果实惊人的丑陋——坚硬的黑色小球球。谁也想不到,这丑陋的果实,却能迷醉掉整个天朝!

人类最初发现罂粟的医学价值的,是公元前5世纪、西方医学祖师、希腊人郗保克拉底斯。制造鸦片的罂粟,中国唐代(7世纪)的文献中就出现过。至于划破罂粟壳提取纯的浆汁加以炼制成鸦片的方法,最早见于王玺1488年的《医林集要》中,他做过二十年的甘肃总督。马士猜测,在那里他同回教徒接触,可能学到了阿拉伯的鸦片工艺和制造技术。16世纪,李挺的《医学入门》中也描述了同样的制作鸦片的方法,在他的书中,给鸦片起名叫“阿芙蓉”,据说这个美丽的名字,是从阿拉伯语中的鸦片一词音译过来的。于是,中国对鸦片有了两种称呼,从希腊语翻译过来的,叫鸦片,从阿拉伯语过来的,叫阿芙蓉。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鸦片,这个让天朝大触霉头的药品,倒堪称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最佳见证,而交流的桥梁,仍然是全世界文明的使者——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了西方,同时,不经意间把鸦片传到了中国。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对阿拉伯人作任何的道德谴责。因为长期以来,鸦片在中国,只是药铺里默默无闻的一种药材。一句话,人家传播过来的是切菜刀,你要愣用它杀人或者自杀,就是自己的事儿了。

澳门的葡萄牙人于1589年出具的一份《陆饷货物税则例》显示,那时的鸦片是作为药材进口的:“定阿片每十斤税银二钱,是为中国征税之时。”据说有人化验过万历(1573年~1620年在位)皇帝的骨头,发现里面有吗啡,证明他是吃鸦片的。有人考证过,这个传说大半属假,但即使是真的,也顶多是一种个案。总之,鸦片养在药铺人未识,几百年里,它并没有成为中国百姓的流行时尚和生活方式。因为鸦片很臭,特别是某些晒制的办法让鸦片有一种尿液发酵后的味道。这种味道,挡住了不少人。因为不管是像服金丹那样直接吞食,还是和以他药煎汤服饮,没有点喜欢喝尿、或者逐臭的情趣与偏好,一般人是不会尝食这种玩意儿的,所以,鸦片还不致成为公害。直到一种绝妙的吸食方法传遍神州大地,那就是我们看到的躺在烟榻上拿着烟枪就着烟灯吞云吐雾、赛过活神仙的那种场景。

这种享受的极致,也就中国人的智慧才能发明出来。马士说:“一般说来,服用鸦片的其他国家人民都是把鸦片从口吞食到胃里去,唯有中国人是吸食的。”吸食,不但把鸦片的尿骚味给逼跑了,反而让鸦片发出了令人陶醉的香味儿!

我分析,吸食法在中国,应该有个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其一,初级阶段是水管吸食法。即于水中溶入鸦片吸之,有说此种吸食方法乃波斯人发明的,有说是印度人发明的。如何传入中国,有两种说法。一说,荷兰人从它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带到了台湾,台湾又传到了大陆。一说,是元世祖忽必烈远征印度时带回的战利品之一。问题是,直到近代为止,人家印度人食用鸦片的方法仍然是将鸦片放在饮料中,或者直接吞服,因此发明吸食方法的屎盆子似乎不能扣在人家印度人的头上!

其二,中级阶段是就灯吸食法的发明。也是两种说法:一说,李圭的《鸦片事略》中记载,康熙年间开放海禁后,“沿海居民得南洋吸食法而益精思之,煮土为膏,镶土为管,就灯吸食。其烟不几年流行各省,其至开馆卖烟”。看李圭的意思,就灯吸食,乃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但具体是谁发明的,不得而知。一说,据徐珂的《清稗类钞》记载,乾隆年间,粤东巨富家一个小寡妇,为守节做了尼姑。但由于寂寞与苦闷,小寡妇瘫痪了,娘家亲戚多为巨富,一亲友乃是十三行行商,给小寡妇送来了下列小东西:西洋人玩的竹棍一枝,花露水瓶一个,舞会上的玻璃灯一具,还有一盒鸦片膏。小尼姑闲来无事,点着灯,用头上的簪子挑了鸦片膏在灯上烧,又用竹棍点了鸦片膏顶破玻璃瓶就着灯烧……就这么玩来玩去,竟然玩出了名堂:她闻到了香味,发明了烟枪吸食方法的雏形,更关键的是,多日吸食,她的瘫痪竟然好了。于是,一人传十人,十人传百人;一里传十里,十里传百里。如果大家经历过现代社会的地龙热和三株口服液热,对这种故事在神州大地上的传播速度与传播幅度的惊人,当是心里有数的。

我觉得,就灯吸食方法可能在康熙年代就有了,但并不普及,一般百姓也并不接受它,而小尼姑就灯吸食鸦片治好了瘫痪才是天朝鸦片一下子风行起来的最佳广告。吸食鸦片竟然能治病?太好了。想想中国人吧,从张角的符水治病,到现代气功大师的“功夫茶”,历来看不起病的中国人,最喜欢信这些邪了。

其三,高级阶段:烟枪吸食法。谁是第一个发明烟枪的,不得而知。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天朝人民在有关鸦片的营销观念、工艺制作和情趣享受方面发挥到了极致状态:专门制作鸦片膏的作坊出来了;烟灯很快有了名牌的,比如太谷灯与胶州灯;烟枪更是品种繁多,既有供给穷人的工艺简单实用的陶竹制品,又有供给富人的工艺复杂的镶金镶银制品;烟榻比贵妃牌沙发也差不到哪里去,旁边还立个点烟的男妾或者女妾,吸烟大爷烟二奶们千姿百态,吞云吐雾,赛似活神仙。这种境况,跟天朝在整个国际上的状态与形象倒是比较符合的:自得其乐,自我陶醉,典型的S!

据天朝一个烟鬼交代,吸烟后是如此地舒服:“其气芬芳,其味清甜,短榻短檠,对卧递吹,始则精神焕发,头目清利,继之胸膈顿开,兴致倍增,久之骨节欲酥,双眸倦豁,维时拂枕高卧,万念俱无,但觉梦境迷离,神魂骀宕,真极乐世界也。”

大清政府作为牧羊主,当然喜欢愚民了,但仅限于心智上,如果羊群们傻乐的时候,把身体弄弱了,他们就不乐意了。咋办是好呢?

禁烟的“红头文件”何其多

天朝的统治者当然不傻,他们认为外国人传过来的第一大公害乃是精神鸦片——天主教,首先禁的当然也是它。1729年,雍正发现光禁天主教不行,鸦片也是公害呢,遂颁布了禁烟命令:贩烟者,枷号一月,发近边充军;私开鸦片烟馆引诱良家子弟者,照邪教惑众律,拟绞监候……这是天朝政府颁布的第一道查禁鸦片的谕旨。据说,此时外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每年不超过两百箱。

1780年,由于吸食鸦片者日增,乾隆重申天朝禁烟法令,并且禁止烟具的输入或贩卖。真龙天子想不到,他越禁,鸦片的进口反而越厉害。

1796年,嘉庆帝也开始禁烟了,态度不能说不坚决,力度不能说没加大。但结果不理想:鸦片贸易由公开转入地下;鸦片价格上涨,由原先的每箱两百元增加到五六百元;鸦片贸易激增,1795年至1797年每年平均进口一千八百一十四箱,1798年至1799年增加到年平均四千一百一十三箱。1800年,鸦片进口达到四千五百七十箱。嘉庆无奈,第二次下发红头文件,禁止鸦片输入、吸食,同时禁止内地栽种罂粟。1809年,嘉庆政府又想出一主意,第三次下发文件,勒令公行保商出具甘结,保证他们所承保的每艘船在到达黄埔时,船上没有装载鸦片。马士对甘结本身的评价是:“甘结尽管是经常出具,但是它们却同当时的谕旨和法规一样的不老实和缺乏效力,并不更好一点,来船仍照旧携带鸦片”。

1810年,清政府在北京逮住一个烟贩。嘉庆帝为此又第四次下发“红头文件”,命相关部门与官吏不得把此文件视作空头文件:“毋得视为具文,任其偷漏。”

1811年,嘉庆帝下发第五个“红头文件”。这次他明白鸦片进入内地可能与官吏人等脱不开干系,困此文件重在惩治失察卖放之监督及委员吏役人等。但是他没有想到,他这文件一下,反而成了天朝官吏发财的法律凭据了。一句话,皇帝禁得越严,烟贩贿赂官员们越欢,官员们捞钱也就越多。

1813年,嘉庆得知侍卫及官吏中也有烟君子,便下了第六个文件,重治吸食者:侍卫官员买食鸦片,革职,杖一百,枷号两个月;军民人等杖一百,枷号一个月;太监枷号两个月,发往黑龙江做官奴。

1820年,嘉庆死,道光继位。可怜的道光继承下来的江山被马士概括为“一个荒淫而腐败的朝廷,一个无组织而贪污的政府,以及被叛乱弄成千疮百孔的帝国”。

概括得太对了,天朝还真就是这么一回事。

同类推荐
  • 天机谜图

    天机谜图

    唐朝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让易学的宝典《天机诀》流落民间,传说《天机诀》能窥视天下风云,拥有左右时势的权力。但它散落民间后,一直沉寂了千年,再没有出现。民国初年,孤儿李季无意得到了《天机诀》的线索,此时袁世凯正妄图称帝,也希望寻到《天机诀》,除此之外,黑帮、日本武士等几派人马也加入了对《天机诀》的争夺。李季由此踏上了一段惊奇无比的旅程,他要一步一步解开环环相扣的千古迷局……
  • 名邦硕儒张穆

    名邦硕儒张穆

    本书主要介绍了清代中叶著名学者、山西平定人——张穆的家世、著作以及他的人生经历,张穆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诗人、书法家和爱国者,本书可读性强。
  •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下的大裂变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下的大裂变

    本书力图满足读者“看热闹”和“明智”的两种需求,同时,笔者还有一点存心,那就是汲取古人思想学说中的人性光辉,涵养我们的心灵。在风格上,尽量写得轻松些。当然,限于笔者水平,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景,到底如何,还需读者评判。
  • 诸子天下

    诸子天下

    战天下,各显神通,道法、阴阳法、武术、机关……搅他一盘乱局,战他一场风云,逐鹿天下,只此战国!
  • 神啊,救救我吧!

    神啊,救救我吧!

    鬼仔是腾鹰高校高二的学生,他是各科老师眼中的黑名单学生,一生似乎只有两个爱好,一是打架,二是看武打小说,他的梦想是:成为男人中的男人而这个男人中的男人,就在每个老师每天都头痛着希望他早点消失的时候,他却真的消失了!!不仅穿越了时空,竟然还神啊!救救他吧!
热门推荐
  • 美人绕道:花痴医仙不靠谱

    美人绕道:花痴医仙不靠谱

    明明是首牌军医,却自带病症。美人综合症,看见美人就发呆。老天爷还真是“照顾”她,一朝穿越,就到了一个以丑为美的岛,受所有人唾弃;后离岛入世,送来各色美男,却没一个正常。人格分裂的美人宫主,残忍暴虐的武林盟主,还有天然呆的青梅竹马,身为自带病症的某人,思月表示:她想静静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第一婚宠:蜜爱99度甜

    第一婚宠:蜜爱99度甜

    “楚先生,我们不熟。”“都吃干抹净过两回了,你说不熟?”他宠她入骨,虐渣爹继母,毁渣男踩白莲花妹,又以一亿聘礼娶她入门!豪门媳妇难做,她却混的风生水起,只因有他相护!“楚少,不好了,有人说夫人抄袭。”“呵呵,黑他IP,盗他号!”“不好了,楚少,夫人被爆潜规则。”“哦,难道他们都知道是我潜了她?去,昭告天下,就说我就是夫人最大的金主。”
  • 独宠娇妻:老公,别太坏

    独宠娇妻:老公,别太坏

    “boss,夫人说想去商场购物。”某男笑,“去把商场买下来。”“boss,有记者说夫人是第三者。”某男怒,“去告诉他,余阑珊是我顾念琛的妻子。”“boss,夫人说晚上要和秦家公子聚餐。”某男拍案,“反了。”“老婆,你是我的独家私宠,谁准许你和别的男人去幽会的。”自此之后,她身边有多少桃花,他就拧掉多少。余阑珊终于忍无可忍了,愤怒道:“顾念琛,你太过分了。”某男邪魅一笑,“老婆,这点就算过分?我还有更过分的。”他说完就一把抱起余阑珊,大步往卧室走去。
  • 只手遮天:狂野

    只手遮天:狂野

    龙丹为何与稼轩不谋而合?北斗七星与龙之九子,苍穹与坤宁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秘密?
  • 奉旨休夫:魔眼王妃

    奉旨休夫:魔眼王妃

    身怀异能,一朝穿越,容颜已毁。伤势未愈又被一堆人抓情在闺房,奸夫是堂堂的风流侯爷,他许诺娶她为妻,却为另一女人的幸福;而他,风华绝代,却被送去邻国为质子,在异国忍辱偷生,冷酷无情,遇到她却是他一生的劫。他说“竭尽所能,我要许你一个自由国度。”她轻笑,“那我便助你得天下!”谁言女子该以夫为天?拿圣旨休侯爷夫,她便要谋一世笑傲江湖!……【新书上路,请大家顺手收藏一个,多多支持哦。】
  • 羽翼风帆

    羽翼风帆

    阮小帆穿插于各类社交圈,只为找出害死他妹妹和父母得凶手。她经历重重磨难,邂逅了富家公子吴羽。在吴羽的帮助下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当她经历了欺骗,背叛之后,也洞悉一切事情的原委时,终于再也承受不住崩溃了。
  • 逆战:

    逆战:

    在这个风起云涌,烈火重重的战场上。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人类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所有人做梦都想的未来时代,既然那么残酷。人类亦是冷漠和杀戮。来回穿梭于宇宙,亦是那么简单,而死人,也成了家常便饭。暴风少年,闯荡宇宙摆平世界。[没错,简介和书名来自杰哥的《逆战》,给了我写本文的启发!]
  • 流风无影伤梦夏

    流风无影伤梦夏

    夏淩梦,这个如天使般纯洁,精灵般梦幻的女孩,终于在十八岁成年时脱离了保护迎来了她青涩甜蜜而又苦涩的初恋。洛流风,这个如苍狼般冷漠孤傲的少年,在那个温暖的夏夜遇到了那个如梦般的女孩,她犹如他黑暗世界里的一只萤火虫,用她微弱的光点亮了他的世界,却流失了自己的生命........欧阳夜,这个君王般强势霸道深沉而又深情的男人,发现他小心呵护着长大的天使正慢慢远离他的世界而飞向另一个人的怀抱,狠心的折断了她的翅膀,将她囚禁在他为她打造的只有他的城堡。她说:“洛流风,我希望下辈子看见你时,我们相遇的那棵楠木树上飘满了蓝丝带......”
  • 单挑为王

    单挑为王

    一次意外,让张易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强者之路,当别人花一辈子成为绝世强者时,张易却只用了一个月便站在了山巅。他的秘诀在哪?那就是他脑子里的单挑系统!单挑杀人便可升级。强化之路上,破荆斩棘,斗智斗勇,看张易单挑为王!一切只为回到地球毁灭前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