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200000014

第14章 2000-2014年·多元、多姿、多彩(6)

作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我们中国,在我们具有理所当然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的同时,从来不拒绝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我们从来乐于吸取外来文化健康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是为“洋为中用”、“拿来主义”。

但有些人只是到外国或转悠了几天、或访问了数日、或滞留了数月、或留洋了数年,回到祖国后,就横挑鼻子竖挑眼,说什么这“落后”那“陈旧”,这要“和国际接轨”那要和“地球村”看齐……我从心里鄙视这些食洋不化、崇洋媚外的洋奴才,叱他们为“假洋鬼子”;有时听他们散布歪论时,都替他们悲哀,还有几分怜悯——这外国都白去了。

这“三个至上”的歪论,不是什么新货色,很早就有,只不过现在旧况重现,所以我称之为“渣滓泛起”。

想起了主席的诗句:“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五忧有些媒体人职业素养不够高。

我一向敬重专事演艺方面宣传工作的媒体人,因为他们在营造演艺文化、推动演员事业发展上付出了很多心血并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不能否认,这支队伍中有些人职业素养不够高。这主要表现在:一、有些人过于关注和报道演员圈里的绯闻、闹剧、嫌隙和结婚、离婚、生子等无关艺术的内容。结果是虽吸引了些眼球,却降低了自身的品位。二、有些人对所报道评述的艺术种类缺乏常识性的了解和起码的思考,所写“大作”,带有明显“硬伤”,令人贻笑大方;如据此,还要去“捧杀”或“棒杀”谁,更多少有些自不量力了。我喜欢读有思想、有一定深度、行文明白晓畅的报道和剧评,但很少能读到——也许有,只是没碰到。《北京青年报》2014年开了《文艺评论》专版,这是件好事。但几期读下来,深感其选题和行文难接地气,大有疏远感。

愿媒体人“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吧。

六忧有些观众的修养比较低。

这种“修养低”表现在“外”和“内”两个方面。

“形于外”的表现:随意迟到,特意早退;看演出前大声喧哗,看演出中窃窃私语;接打电话,全无顾忌;闪光拍照,影响演戏;衣冠不整,体味难闻;随意吃喝,旁若无人;歪身斜坐,睡觉打盹……

“寓于内”的表现:花钱就为买乐呵,哪管节目的低俗和高雅;自己合适就得,管别人的感受有什么用;“文明”多少钱一斤,我想吼就吼,想起哄就起哄,想干嘛就干嘛……

这种人甭多了,一场演出有那么几位,就让你够扫兴的。

我把看演出当作一个美好的事情。我把每一次看演出,当作一次文明之旅——既受“文明”的熏陶,又是己身文明修养的表露。饱含正能量的演出对增智长识、修身养性、净化心灵有一定益处。优秀的演出,看之前充满期待,欣赏之后,令你回味无穷。现在,我年龄大了、身体差了,对看每一场演出更是格外珍惜。我看演出的态度是:静听静观,悦心恬情,尊重他人,适当表达。

早在几年前就想试编一本《中国观众欣赏学》,现在已力不从心、几无可能了。真希望有人能完成此事,如何提高观众的修养当成为书中的重要一章。

我的三件“文化大事”

这15年关于“我和北京文化”的事中,以下三件似可说一下:

一、我积攒了一个小型的“相声资料库”。

我天性喜欢相声。面对困厄,相声能让你感到海阔天空。从在天桥听相声起,到如今,已听六十多年相声了。2003年10月起,我除了参加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的相声创作讲习班、相声沙龙、大型座谈会和其他有关相声的活动外,我还在北京各场馆听相声,共有200多场。让我自傲的是,因为喜爱,这15年,我还收集积攒了一些有关相声的资料,且俨然成了一个小“资料库”。这个“资料库”主要有:

1.相声表演音像资料100多盘(张);

2.各种有关相声的录音3000多分钟(自录);

3.有关相声演出的节目单、海报100多张,入场券200多张;

4.收听电台广播1000多段相声的要录;

5.现场听相声归来所写的“忆记忆评”等50多份;

6.2003-2014年有关相声的剪报3000多张。

二、我被称为“北京声音的记录者”。

从2003年始,我就开始采录北京的各种声音。十多年来,我采录了各种声音35000多分钟,共300多盘录音带,用了5台录音机。电视台、电台和报刊都做过深入报道,并称我为“北京声音的记录者”。我知道,这是对我的鼓励。这些录音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我看演出时录的,所以相当丰富,也比较有价值。有时边录音,还边做实况解说,事后听起来还真有个意思。

北京档案馆对我采录的北京声音很感兴趣,表示要做馆内收藏。这也是我的希望。

三、我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个人节目单收藏展。

2012年6月,我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了名为“粉墨留痕”的个人节目单收藏展,展览为期一个月,约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0多名观众进行了参观。

展出的200多张节目单是从我六十多年观演、收藏的3000多张节目单中精选的,时间跨度从建国到现在。

博物馆高度重视这个展览。展品安排在二、三、四层大橱窗展出。展览开幕式那天启用了前大厅、贵宾厅和多功能大厅,所有宣传、服务等工作全部提供到位。据了解,在首都博物馆迁入现在的新馆址后,我是在此举办如此高标准、高规格展览的“草根第一人”。

着名书法家、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粉墨留痕”展名为展览提升了品位、增添了光彩。

展览开幕式在别致的多功能大厅举行。参加展览开幕式的除博物馆和征集部领导外,还有民进中央、民进市委、民进东城区委、校民进支部及东城政协的领导和代表,我所工作过的蓝靛厂中学和一七一中学的领导、老师和学生,大学同学,亲朋好友,媒体朋友等共近500人。

着名文化学者、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也应邀参加了开展式。

开展式开得隆重、热烈、真实、亲切、感人。因展后我要实现把500多张精品节目单无偿地捐献给首都博物馆的愿望,在开展式上,馆长代表博物馆郑重地向我颁发了“捐赠证书”。

虽说整个活动主要是我儿子策划组织、全家忙活的,但如果没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也不会搞得这么成功、圆满。对此,我只有深谢!民进中央严隽琪主席、王绿化副院长、欧阳中石先生、舒乙先生、陈铎先生、陈爱玉校长、雷宏书记、章文永主任不仅给了我有力的支持和切实的帮助,更从中让我感受到人间的大爱和温暖。对此,我只有深谢!

事后我经常想:我仅是一位普通的中学老师,且退休十多年,和各方往来渐疏;我一无权、二无势、三无钱,有的是古稀之龄、有的是多病之躯。

但是,竟有500人之众,克服各自难处,冒着酷暑、不顾劳累,来乐于为我“捧场”,面对这些,我只有感动、感激和感慨——你们的深情我愧领了,我岳春生代表全家向你们拜谢了!

此生足矣,去无憾!

同类推荐
  •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本书属于赏析性的通俗音乐读物,介绍评析了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九十多首优秀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小型器乐曲和交响乐作品等,按年代分为五个时段,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作品结构和音乐风格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评介。本书文字通俗易懂,面向广大的专业和业余音乐爱好者。为了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品,书中还配有作曲家珍贵的生活照、手稿等大量图片。本书对了解20世纪中国音乐史大有裨益,亦可作为音乐评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范本使用。
  • 闲话香港电影

    闲话香港电影

    本书乃《香港类型电影漫谈》的姊妹篇,试图以一种更平民化的视角来闲谈香港电影中的趣闻趣事。其中“香港电影与民生”就讲述了香港电影中涉及到衣、食、住、行、教、娱乐、平民、婚礼和葬礼这些民生的话题;而“闲话香港电影”则写得更加散,从文化、类型和手法等多个方面对香港电影继续进行探讨。接下来“闲话香港导演”和“闲话香港演员”这两个单元则更贴近大众,依次介绍了许多大众所熟悉的香港导演和演员,还深入剖析了香港“明星电影”的发展,分析了香港女演员之现状,以及内地演员在香港电影中的表现。
  •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洋洋近百篇,洒洒30余万字,记下了韦君琳在艺术领域求知、求进、求成、求精的步履和心得,记下了他对那些他所崇敬的前辈长者和同气相求的朋友们的艺术道路、生活剪影、多彩人生或艺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是一部全面阐述美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著作,其显著特色在于将权威的美国电影理念与生动的好莱坞电影创作结合在一起,将清晰的美国电影历史与鲜明的电影艺术家个性结合在一起。将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与多元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哲学美学背景结合在一起,打通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中汲取美国电影的文化素养。
热门推荐
  • 嫡女谋略:娘子,别撩我

    嫡女谋略:娘子,别撩我

    宁府三房之女宁韶华,因母不检点兄长意外失足再去世,在宁府举步艰辛!无意听闻亲母原被陷害失清白,亲哥误入陷阱而变残疾最后还推湖致死,得知一切的宁韶华暗暗下誓,她母死她需戴孝三年!不急!大伯母温氏,咱慢慢玩!你让我母被爹误会丢失清白只能选择死亡!我让你真正没了清白还要满城皆知!你让我兄长残废而死,我让你儿一步一步名声丢失人生重要的东西再让他去陪我兄长!待一切落幕!在身份户对的男子中她一个未选!如初阳一般的笑容面对一名才不出众的庶子“张子诚,你可有心仪女子?”“未有”“那你可愿娶我?”“啥?”
  • 降魔尊者

    降魔尊者

    有我降魔尊者九天在此,斩邪神,封邪魔,天下鬼怪谁敢伤人附体。
  •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超级功德兑换

    超级功德兑换

    三流学校毕业的曹罗失业了,忙于找工作的他突然得到一个逆天功德兑换系统,只要有功德就可以兑换想要的一切!什么是功德?这个嘛……喂,这位美女,要不要我扶你过马路!那个萝莉不要跑!叔叔带去你吃棒棒糖!当然,哥是好人,你们要相信这一点!
  • 灭界之剑

    灭界之剑

    人类叶枫变为圣剑到异界的生活......
  • 摄魂使者

    摄魂使者

    项小扬男22岁(爱耍帅),摄魂使者一枚,祖上传下来的,注定了他的使命。与漂亮女鬼出双入对,与舞厅头牌舞皇后关系暧昧,可他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女孩在呼唤他,待看他如何扬名立万、呼风唤雨?
  • 龙起联盟

    龙起联盟

    当地球变动,人类面临危险与机遇,是落魄的活着还是辉煌的矗立在人类的巅峰,选择就在每个人的手中,赵文卓这个重生归来的人,他将向前世没有达到的目标去冲锋。众生因牵绊而相连,以因聚合,以果结束,气运牵绊,至死终结。不会无聊的被虐然后再虐回来,不会像玄幻一样全世界都与猪脚为敌,有的只是无尽的热血,无尽的战斗。
  • 双面佛爷:缓缓戏花开

    双面佛爷:缓缓戏花开

    穿越成残废加废柴,不是男主的标配么?让她一个嗜肉如命,无吃不欢的人去过辟谷的日子,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花花,你这张脸还是留着,等我吃遍四宗你再变脸好不好嘛?“小巫儿,该歇息了。”“等会,还有好东西没吃完呢。”“还有什么东西比你夫君还要可口?”“嗯,有道理,那就先吃你吧。”
  • 不0败剑0道

    不0败剑0道

    那一年,我褪去懦弱,不畏强敌,只是为了站立在世界的高峰。那一天,你扬剑纷扬在江南烟雨之间。剑锋尽血,飘然随逝。
  • 高中生活

    高中生活

    在作品创立页面的作品介绍栏里面我被要求做作品介绍,还要求二十字,要求真多,这就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