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000000027

第27章 云无心出岫(4)

一座叫胜利的电影院的消失,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但老影片作为怀旧经典还得放映下去。路上我们碰到一个人,一件事情,一桩突然降临的爱情,都会铭记于心。胜利电影院也一样,毕竟它使我忧郁的少年时光曾经精彩。回忆是一朵花,一缕阳光或一阵稻草的气息,也可以是一张电影票,一支白糖棒冰,或者向东纯正的笑脸。其实想起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正在上演的,就是多年以后的一部老式电影,一格一格地闪现。那时候,陪你坐在木质椅子上流一千年眼泪的,会是谁?

外白渡桥的阳光

1

读到素素《最精彩的人生就是虚构》。她的外祖父戴着礼帽从一九二九年的阳光底下走过,从外白渡桥上走过。那是一个有着许多凡人欲望的小资本家。我的外祖父不是,他只是一个黄包车夫。一九二九年素素的外祖父已经有了自己的工厂和大批的工人,而我的外祖父直到一九三八年才租到一辆黄包车,那一年他十八岁,和我去当兵的年龄一样。他没有想到过要居住在上海,他只是想靠力气换钱,再把钱寄回高邮老家。

2

一九三八年我的外祖母已经十八岁,她和我外祖父一起到上海滩淘金,她当然也是高邮人。高邮是一个生长着阳光与土豆、麦子和油菜的平原,此外,高邮还盛产鱼虾。外祖父外祖母离开土豆麦子油菜鱼虾,过上了大城市的生活。外祖母在怀德路上的一家纱厂工作,那是日本人开的,新中国成立后叫国棉十五厂。多年以后我读到了夏衍的《包身工》,我才知道课文的主角原来就是外祖母。外祖母从课文中走向杨浦区龙江路75弄12号,然后她系上围裙,她就成了七个孩子的母亲。

3

作为七个孩子的父亲我的外祖父一直在疲于奔命。他是个小个子男人,但是跑步的速度却很快。坐在黄包车上的太太小姐们,一定在一九三八年的春天里感受到了风的速度。然后,我的大姨在这年冬天呱呱坠地。再然后,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我的二姨出世。接着就是我的母亲来到人间,她睁开惺忪的眼,看到低矮的棚户时,一定为上海下只角的萧条而深深失望。

4

外祖父依然记得霞飞路8号,如果时光倒流,那个地方就叫作风情万种,歌剧院、夜总会里走出的绅士名流小姐太太们,他们都是外祖父的顾客。外祖父从没有进过这些场所,只在门口转悠,灯红酒绿与一个连袜子也穿不上的高邮青年无关。但他仍然听到了里面传出的西洋老歌,看到了穿西装和旗袍的身影。那些场景,都曾在张爱玲的笔下出现过。当然外公不会知道张爱玲,他最喜欢说的话是,我们黄包车夫,就是现在的出租车司机。我想,也是。

5

新中国成立后外祖父在杨树浦发电厂工作,那是一家大型的火力发电厂。

外祖父在我童年时这样解释他的工厂:电影《战上海》里面有电厂里战斗的镜头,知道吗?我当然不知道,我只知道那是个有着几千人的厂子,我还知道从杨树浦发电厂到外祖父家有七站路。而外祖父家到外白渡桥更远,要乘28路从许昌路到提篮桥,然后再转车。

6

外祖父和外祖母在这座移民城市里生活着,他们的五个女儿和两个儿子相继成家,从热闹到冷静,外祖父和外祖母倍感寂寞。他们的生活太不精彩,没有多少插曲,和素素的外祖父母相比真是九牛一毛。许多时候我都想,同样从外白渡桥走过的人,同样喝着黄浦江的水,但最好还是做素素的外祖父,因为,我的外祖父母们一辈子都太辛苦。

7

有一天外祖母突然故去,那是几年前的事了。我在一家化肥厂里做厂警,外祖母大去的消息从电话线里钻出来,我猛地看到她的子女围在她的身边,移民的子女俨然成了“阿拉”上海人,只是高邮的阳光,他们还记得吗?

几十年的人生就这样走完了,外祖父突然苍老许多,坐在日光灯下一言不发。他本就不精彩的人生,更不精彩了。

8

一九九二年我的妹妹从小镇枫桥走向上海,作为知青的子女她可以按政策返城。迎接这位十七岁少女的是一间老房子和一些上海亲戚。妹妹也成了上海人,就是在梦中她都没想到过。她是真正的上海蓝印户口,我舅舅老是说蓝印值二十万块。我说我妹的蓝印十万块卖给你要不要?他说不要。我就笑了,既然没人要,那就不值钱。我又说管它十万二十万块,好好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妹妹在台湾人开的永和连锁上班,薪水可观。她的上海话已经很地道,并且有了家和孩子。她携丈夫和女儿到小城看望父母时对我说,诸暨的红绿灯怎么管不住行人。说这话时她皱了皱美丽的眉头。我说,诸暨是诸暨,不是你们上海,这是风格。

9

外白渡桥上曾经走过一队日本兵,这队日本兵提着枪站在一本陈旧的画报里。翻看那本画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桥上留着外祖父年轻的影子,阳光依然暖和,只是容颜改了,风景也改了。外白渡桥附近是欧式建筑和外滩,最重要的是浓重的霓虹,和黄浦江对面的一座塔。外祖父说,那是东方明珠电视塔。我说我知道,我还知道十六铺码头,我在码头乘船去南通当过兵,一眨眼,十年。

10

外祖父在这一带拉过黄包车,但是,他和外白渡桥无关。按中国人的传统方式,他的籍贯应该是高邮,他的上海话里夹杂着高邮口音,我的四分之一血液里,流着高邮风格的血。外祖父苦心经营的家只有一楼一底两间屋,以前有老虎灶、钢床、灯芯绒面罩的沙发。现在,老虎灶没有了,换成了煤气灶。年轻的黄包车夫没有了,只有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过不了多久,这儿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漫天飞舞的尘土掩盖红尘往事,因为这儿要拆迁。

这是舅舅喝酒把脸喝成蟹青色时,眉飞色舞地告诉我的。他大约是讨厌了这个地方,因为这儿雨天排涝不畅。

11

我的母亲没有根,是浮萍。诸暨不是她家乡,但是有她的家。她是一棵移植的树,我也是,有些水土不服。

外白渡桥大约不会拆,它的钢架结构多么像它怒气冲冲的骨头。新中国成立前在它身上开战它一点事情都没有。钢,真是太好。

外祖父仍然去外白渡桥上走走,阳光照耀桥身的时候也顺便照耀一下我年迈的外祖父。素素比我活得精彩,她的外祖父比我的外祖父活得精彩。最精彩的人生不是虚构,是在外白渡桥上享受阳光的那一刻。尽管外祖父一直都不曾这样说,但我想一定是。

12

我没有看过陈丹燕的《上海的金枝玉叶》,但是我看过素素的《前世今生》,我还看过小说《上海往事》。与上海有关的书刊一下子多了起来,这是因为世界上这么大的城市不是很多,而且这座美丽的移民城市,有太多陈旧的东西值得人们怀念和回味,比如老式月份牌,比如丹桂茶园和城隍庙,比如留声机和无轨电车、穿旗袍的女子,再比如老式的石库门房子。

一个烫发的女子,在月份牌里寂寞地抽烟。

13

我曾经把我一小段童年浸泡在上海的里弄,所以才会写下许多和外白渡桥无关的文字。外白渡桥只和外祖父有关,至于我最多是一个匆匆的过客。

舅舅阿姨的面容日渐模糊,愈来愈清晰的是一个瘦弱的老人和一座桥,他们组成了风景,风景以下,黄浦江奔流不息。岸边孤独的年轻人在脑海里写下——外白渡桥的阳光。

小院里的爱情

祖父推着独轮车出门做小生意的时候,祖母就为他推开篱笆门。咿咿呀呀的车轮声从院内响到院外,祖父和祖母的脸上盛满了阳光和幸福。当然那时候他们还很年轻,年轻得差不多该是我这样的年纪。祖父一个村落一个村落地辗转,卖菜籽、秧苗、玉米和甘蔗。祖母就每天早上送他走出院子,傍晚又坐在院内把他迎回温暖的草屋,这种平淡的生活现在已经不多了。

祖母在守望的过程中,除了做饭和缝缝补补,就是在院内栽下一棵桃树,再栽下一棵葡萄,再栽下一棵桑树,再栽下一棵香椿,栽下花花草草和年轻的希望。每天黄昏,祖父祖母就给这些花草树木浇水。浇水的心情,无异于培养他们的孩子。他们看着它们一点一点地成长,直到高过他们自己。

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岁月轻轻晃了晃,就晃过去一大截。祖父祖母发现自己已经老了的时候,他们的儿女已经成家立业。童年的我常偎在祖母的怀里,旁边坐着抽烟的祖父。我们看着香椿的嫩叶,看着猩红的桃花,看着紫红的桑葚和成串的葡萄次第登场。在我朦朦胧胧的记忆中,还有小狗小猫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终于有一天,院子里热闹起来,我睁着惊恐的眼,望着因悲痛而落泪的亲人们。我忽然明白祖父已经亡故,我们失去了一位长者和亲人。

院里的草木依旧,在它们蓬蓬勃勃的生长过程中,是否会感受到痛苦。

它们在风中摇曳枝干的神态无疑是快乐兴奋的。守着偌大的院子和这些生命的,只剩下祖母了。祖母常一个人黯然落泪,她落泪的时候,常避着除我之外的所有亲人。祖母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去世,那时候我已有了女朋友,文静秀气的小城女子。我把她带到乡下,祖母见了拉住她的手,说她长得像年轻时的自己。我猛然想到祖母,包括所有的老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也会记得年轻岁月和情爱往事。祖母终于撒手尘寰了,在她去世前的无数个日子里,她总是喜欢坐在院子里,脸上挂着苍老的笑容。有一回她在她的苍苍白发中居然插了一朵玉兰花。所有的亲人对她的行为感到不理解,甚至在她的背后嗤之以鼻。而我老是想着祖母是怎样颤颤地打开院门,颤颤地从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钞票,叫住沿门卖花的小贩,颤颤地接过玉兰花,在鼻子下闻了闻,然后插在发间,脸上漾起动人的笑。当我跪在祖母的大红棺木前,我没有为祖母的离去而难过。人总有一死,况且祖母活了八十多,在农村当属喜丧。

我难过,是因为想到了祖母对我的关爱,想到了祖母发丛中散发出幽幽清香的玉兰花。

院子还在,草屋已成高楼,篱笆墙换成了高高的砖墙,并且装上了铁门。

葡萄、桑树和香椿统统被除去,院子里浇了水泥地面。我的堂弟堂妹也到了恋爱的年龄,他们进出院子总是呼啸而来呼啸而去,胯下是现代爱情中良好的代步工具——摩托车。世上芸芸万物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爱情也一样,节奏明显加快了。而我却老是怀念着祖父祖母的爱情,他们守着他们的院子,没有信誓旦旦,只有平平淡淡。所有的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爱情,都不及我祖父母的爱情来得真实和亲切。

我离开家,在小县城里和那个据说很像年轻时的祖母的文静女孩结了婚。

我们的日子也很平淡,我们常去野外走走,说一些心里的话,当然这些都不是我们刻意去做的。我们有时候一起去乡下看望我的父母,在院子里,我对她说,这里生长着我祖父祖母茂盛的爱情。光洁的水泥地面上见不到绿色,只见到缝隙中顽强生长的小草,那分明是数十年前的爱情在悄悄发芽。院子里荡开了爱情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为她的平淡而落尽多愁善感的眼泪。

滚滚红尘里,我怀念院子里的爱情,她像一首十四行情诗,像逝去的流水,像青鸟的啁鸣,我怀念。

云无心出岫

春天拖着尾巴渐渐远去的时候,我和朋友们去了一个叫“全堂”的地方,那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地方。汽车在一条通往岫山村的小道上行驶,山是青的,水是绿的,山山水水向后掠去,然后,一大片竹林涌进我们疲惫的视野,那是一种怎样的绿,它能给人以片刻的宁静。路旁的一条见底的小小水沟里,鱼儿以它的姿势自由飞翔。而一抬头,便是那无心出岫的云。

无心出岫的云,从清晨到黄昏,她低头看着温温软软的小山小水,她寂寞吗?向导说是不是去看看小铁崖山看看方塘看看杨维桢的故宅?于是便去了,在离岫山村不远的地方,我们见到了那一口方方正正的塘,村妇在塘埠头捶衣和洗菜,她们抬起头用漠然的目光看着一些陌生人的突然光临,大约她们见多了寻访铁崖故迹的人,低下头去继续捶衣,“啪啪”声中水花四溅。这时候,我才感悟到,方塘对面的小铁崖山,透出的又何尝不是一种寂寞呢。

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别号铁笛道人。六百多年前的某个春天,杨维桢开始在小铁崖山的万卷楼上读书,那个叫“宏”的父亲,用辘轳为杨维桢传送食物。从顺着梯子登上高高的木楼那一刻起,杨维桢就应该知道,漫长的日子里,不论阴晴,他都将是一个寂寞读书和着文章的人。泰定四年,杨维桢中了进士,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但是,他是一个好的读书人,却不适合做官,因为依法惩治了恶县吏,结果却遭了奸吏报复而免官。元末兵乱,烽烟四起,杨维桢避居杭州。那时候,张士诚据姑苏,想请杨维桢出山。杨维桢以“江南处处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如此烽烟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的诗篇进行嘲讽和坚辞。

大约迁居松江的日子,会是杨维桢最惬意和舒心的日子。守着明月,守着清风,纵情山水,以声色自娱,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求教不绝,迎来送往的唏嘘声中,是杨维桢最快意的一段人生。明太祖派翰林詹同春召杨维桢进京修编礼乐书,杨维桢谢绝了:“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耶”,以明不仕两朝之意。明太祖恩威并加,重申前意,杨维桢只得无奈赴京。洪武三年,礼乐书叙例略定,他就要求回家。回到家后,杨维桢就病了,急撰《归全堂记》,五月,卒于松江。

同类推荐
  • 一树叶子

    一树叶子

    学诗几十年了,对什么是好诗,仍然感到惶惑。尤其是面对发展变化中的新诗,面对诗歌审美理论的种种声音,面对网络每日涌现的成千上万的诗选诗作,真的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诗真是一个说不清的东西。
  •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换个阅读角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谜。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玩·镜花》分为文心解疑,奇国探秘、异物寻踪、人物趣谈、技艺索考、丛论杂谈六部分,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隐、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镜花缘》的异想世界。
  •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本书从14个方面描述了永德仙根的历史及人们对仙根的崇拜,抒发了作者对仙根的感情,是一本散文随笔。
  • 从世俗中来,到灵魂里去

    从世俗中来,到灵魂里去

    本书为“中国人文讲演丛书”之一,以学术的普及为旨归,以思想的撒播为内涵,以学术的讲演为形式,搭建人文、经济、管理、法律各平台,再现国内一流学者的学术讲演现场。
  •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这是一本有关人生求索、待人接物、情感心路的哲思随笔。全书由6个篇章160篇美文构成,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切点,精辟的人生哲理,韵致优美的文字,娴熟的写作手法,常常由一个好故事,或阐释一个新颖的道理,或抒发一种独特的情感,引领读者激扬向上,带给你非同一般的阅读感受。
热门推荐
  • 逍遥兵王

    逍遥兵王

    十年磨一剑,他是华夏国送外军磨练出来的一把利刃。十年铸辉煌,他是至尊圣神等待亿万年的传承者。十年闯天下,他是敌人眼里握着收割命运镰刀的死神。十年成霸业,且看一代兵王,如何掀起三界杀戮。
  • 2015学校

    2015学校

    一直被人孤立、却在一天早晨颠覆成为江南的名牌高中——世江高中的风云人物的李恩菲,而拥有八块腹肌身材健美的新星、被媒体和大众的聚光灯包围的游泳天才、外冷内热的世江高中公认的校草韩以安,与世江高中的定时炸弹、捣蛋鬼、四次元少年孔泰光的碰撞。
  • 异世之熏衣

    异世之熏衣

    她是丑八怪,她是魔法废柴,只是为了复仇,在这个险恶的世界小心经营,步步艰辛……一朵花,一壶酒,漠然恣意,逍遥自由。且看一个弱女子在魔法世界的漫漫修真奋斗史!
  • 金牌赏金猎人

    金牌赏金猎人

    三年前父母因车祸去世,十九岁的李允承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加入了世界各国特种兵精英组成的特种部队,却因为在一次任务中错手误伤了人质被驱逐出特种部队,而在一连串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名赏金猎人……
  • 你好,我家杨一

    你好,我家杨一

    作者是个没节操不要脸兼有点自恋的,光明正大的要在这里跟我家杨先生秀恩爱。哎,杨先生,你家稳稳节操掉了,快捡起来揣兜里!
  • Doctor Thorne

    Doctor Thor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深藏那片海

    深藏那片海

    纠结悲观主义女遇到摩羯总裁,会有什么样的奇遇?一个害怕步步后退,一个不解步步紧逼。让陆知晓有种想死了的心都有!在她心里季斐然是人渣,在他心里陆知晓是一只捞心的小呆猫。陆知晓也没有什么爱好除了给他撒点小谎,制造点舆论,大概就没有什么了吧。季斐然承认陆知晓长很温柔,让人一看就是那种听话懂事的女人,虽然她不是很漂亮的女人,但却是个听话的女人。有些爱欺负她,但也不算太过。嘴巴有些毒又有些爱忘事爱吃飞醋的男友有一个纠结龟毛悲观主义的女友,这日子要怎样过下去?“我决定要离开。”陆知晓挣脱他的束缚,脸色阴沉的说。“你当这是游乐园?别开玩笑了晓晓,我都快等不及了。”季斐然将外套一甩在椅子上向陆知晓走去……。
  • 统领天下:美女无敌

    统领天下:美女无敌

    “轻点,痛哇”“知道了,啰嗦”别想歪了,知道你们又在yy,别看了,就是你们几个~
  • 段桥残雪

    段桥残雪

    漆黑的夜,纷扰的夜空下,一个改变生命的契机,一条孤寂的小路,一位孤独的人,“芳蕊族,我还能再回来吗?”“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我,叫晴笙,情深似海。”“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我,叫残雪,断桥残雪。”
  • 阴阳笔谈之捍卫者

    阴阳笔谈之捍卫者

    暗藏杀机的西北荒漠,神秘莫测的外星古墓,一支救援队赶赴禁区解救科考队员,谁也没有想到这只是噩梦的开始……(这是前作阴阳笔谈系列的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