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6500000024

第24章 我们怎样学习图画、音乐(2)

第一种,眼高手高,当然是艺术修养最深的人。自来的大画家、大美术家,都是属于这类的。他们有伟大的人格与高远的眼光,能窥察天地的心,同时又有微妙的手腕,能够表现宇宙的真相。例如米叶(Millet),有强大的宗教心,卓越的人格。故能不受当时法兰西的贵族艺术的诱惑,而独自发见平凡的伟大与自然的美趣。不顾世人的嘲笑与饥寒的交迫,而独自运用其坚秀的画笔,以描写农人的生活与田园的风景。所以他是近代绘画的始祖。又如赛尚痕,有热烈的主观,坚强的个性,故能在自然物中发见形体与色彩的独立性。不为当时盛行的印象派所诱惑,决然舍弃了裕福的银行业,而埋头在形与色的研究中。终于用了他的力强的手腕,在静物画中创造了形与色的独立的世界。所以他是现代新兴艺术之父。

第四种,眼低手低,与第一种正反对,不消说是艺术修养最低陋的人了。那种人对于美术,既不会鉴赏,又不能创作。实在是与艺术无缘的人。这种人大概过于执着于理知,或萦心于利害。故其头脑完全理知化,而生活枯寂无聊。他们对于周身的事物,但求利于实用,而不讲形式。他们的生活,只有打算,而没有趣味。他们欢喜种菜,不欢喜种花;欢喜养鸡,不欢喜养鸟。这种人在世间,只可派他们做一种机械的工作,实在不可请他主掌某种事业。他们只能做车站里的售票人,或邮政局里的邮务员,但不可请他们当站长或局长。因为在文化生活的社会中,美感是何等重大的要素!故凡一个机关的主宰者,必须具有审美的眼光,与对于人生的丰富的趣味,方能适合于文化生活的社会。

第二种与第三种,孰优孰劣?我们要费心较量一下了。

眼高手低者,眼的修养丰富而手的练习缺乏。即精神的修养多而技术的练习少。即能赏识艺术,而不能描画,文人便是其例。他们所研究的文学也是艺术,他们大都富于精神的修养,有高尚的眼识与风雅的趣味。他们虽不执笔描画,但对于形色的世界都有情缘。有的欢喜写字,有的欢喜刻印,他们在书法金石上吐露着其极精微的美术心。所以他们对于画,大都能赏鉴。但是他们到底不曾受过专门美术的基本的训练,故其赏鉴力必有一个限度。关于技术上的事,例如色彩的谐调、线的势力、形状的感情、笔致(Touch)的情味等,到底是专门的功夫,不是Dilettante所能深入的境地。但他们能着眼于画的意味、风韵、气品、趣致,故其绘画鉴赏大体是不错的。

眼低手高者反之,眼的修养缺乏而手的练习纯熟。

即精神的修养少而技术的练习多,即能描画而不能赏识艺术。画壁上广告的漆匠司务便是其例。他们并无何等非凡的抱负,也无何等伟大的人生观、艺术观,不过是一个职业的画工,全为了生计而描画。但他们大都略具感觉的天才,对于形色有敏巧的手腕,能描得十分逼真。试看西洋的杂志上的广告画,颇有几幅惹眼的作品。然而仔细一看,即可知其为表面的手上的模仿,与心灵是全无交涉的。上海各马路上的广告牌中,仅有几幅惹眼的画(大都是西洋漆匠画的),也是这一类的东西。

严格地说来,在美术上,眼与手是相连关的。眼不能离了手而独进,手亦不能离了眼而自高。上文所谓眼高手低,或眼低手高,原是比较的说法。即文人对于画,眼力比手力高;漆匠司务对于画,手力比眼力高。文人与漆匠司务,在美术上孰优孰劣?现在我们可以来评判一下:

原来眼与手,在美术上的性质与地位不是同等的。眼是感受的,手是表出的。故眼是主动的,手是助成的。眼的修养是人生全部的精神的修养,手的练习是一部分的技术的练习。这样想来,眼高手低应比眼低手高为合理。因为照理,手低的人眼仅可高;而眼低的人手决不能高。所以文人虽不弄丹青,而“诗中有画”;漆匠司务虽日事描摹,而其去画家几甚远也。

诸君在学校里学习图画,在上表中应占居哪一格的位置?第四格不必说,最好当然是占居第一格,以大画家为模范。——诸君是普通学校的学生,非专门的美术研究者,在分量上当然不能拟大画家,但在性质上必须取法大画家。你们的图画须是你们的审美心的表现、人生观的发露。详言之,你们要平心静气,用忠实谦恭的态度,仔细地观察自然美。心中有了感动,然后拿起笔来描画。你们的画虽然不如米叶与赛尚痕,但你们的态度同他们一样伟大了。万一不能取第一格,则莫如取第二格,但切勿取第三格。我情愿见你们不上图画课,不描画,但不愿见你们像前述那个青年地描画。因为不上图画课、不描画,我还可希望你们占居第二格;倘像前述那个青年地描画,我就眼见你们变成一个小漆匠了。

(《中学生》)

音乐学习的方法

仲子通

我国自废除科举建设学校以来,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在科举时代,一般学者的思想上,只有《四书》、《五经》一类的旧书,谈不到科学,更谈不到艺术。自从学校产生之后,渐渐倾向到科学方面。近几年来,艺术的思潮,更膨胀一时,不可谓非艺术界的一种好现象。

说到音乐在西洋艺术界的地位上,是占着最重要的位置,原来音乐是人们情感的表演的一种工具。观乎西洋乐风,趋向热烈,富有强烈的刺激性。因此民族性上,养成勇往和激昂的精神。中国乐风,主在静默,富有淡泊的孤僻性,所以几千年来的民族性上,养成畏缩和保守的习惯,可知音乐影响于国民性,关系非浅。研究教育者,当不能以音乐非学校主要的学程,遂不加注意。所谓音乐教育的目的,原欲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受音乐的熏染,得以陶冶高尚的德行,涵养纯洁的思想,振作勇敢的精神,造就学生完全的品格。但考察以前的音乐教育状况,实际上难能得到美满的效果;这原来是国内缺乏音乐人才。大都从事音乐教育者,都未曾有相当的音乐程度和深刻的研究,故势必不能达到完美的目的。

我国自有学校以来的音乐教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在废除科举建设学校的初年间,这是日本国民性化的音乐教育时间。因为当时废除科举之后,教育界的重心,注意建设学校,所以一般研究教育者,都往日本去留学。后来我国学校的一切制度上,都采用日本的学制。故当时学校内所唱歌的曲调,大半是日本民间流行的时曲,现在乐谱上习用的简谱,还是当时由日本流传过来的。我记得我儿童时代所唱的歌曲,现在如再细味地唱起来,几乎完全感到一种日本化的乐风。还想着民国二年的夏季,停泊在南京的日本军舰,邀请我国的官场和教育界去参观他们军舰上的军事设备,舰上的日本水兵,竭诚招待,演奏欢迎曲,可是他们所演奏的欢迎曲,就是中日之战日本的凯旋歌。但当时参与的一般大人物,不但无羞耻之心,反而大鼓其掌,赞扬不已。这是何故呢?因为引起他们儿童时代的歌唱兴味,故在无意之中,很热烈去表同情,这虽是日人用刁顽手段来当众侮辱我国的官吏,实在是受着日本国民性化的音乐教育的一个教训。

第二个时期是个宗教化的音乐教育时期。自从欧风东渐,欧美的负着传播宗教的使命者,分向我国各处去传教。传教唯一的方法,是讲道理,分糖果,送画片,唱赞美诗。一般无知之徒,只要有得听,有得吃,有得看,就一步一步去就范了。故现在内地各处,到处都有教堂的建设,耶稣的信徒比我们总理的信徒,还要多上几倍。在通商大埠,还设了许多教会学校,是借着办学的名誉,来做传教的中心点。我国青年学子,尚不知已经误入文化侵略的园子里,反而以为我们是教会派的学生,多么神气啊。

于是“耶稣爱我,我爱耶稣”这种赞美诗,时常在他们口里歌唱着,一般未入教的学生,亦给他们同化了不少。宗教音乐的势力,早已扩充全中国了。但是现在音乐教育的情形,到底有怎样的进步,是极大的问题。故第二个时期,完全受宗教音乐的同化,讲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所以虽欲发展而不可能矣。

第三个时期是个小调化的音乐教育时期。因为音乐教育受了上面两个时期的恶化,直到如今,还是个沉闷时代。所以有一般自命时代的创作家,以为我国音乐教育不能应时代而进化,于是袭用西洋艺术浪漫派的名词,创作许多情歌,美其名曰新时代的音乐作品。故最近二、三年来,无论学校里面,社会上面,大家都很高兴去唱这种情歌。这类歌曲,如当作民间的歌谣,原亦未始不可,但是现在竟有作为学校音乐教材,相去音乐教育的目的,真是太远了。故近年来的音乐教育,就在这种情歌上开开玩笑。这种情歌,算代表新时代的音乐作品,我们音乐教育,简实是要破产了。

我国音乐教育既受时代的恶化,不能应时代而进化,这就是缺少提倡音乐教育者去设法整理和创造。故要使其进化,必先造就音乐人才。更盼望大家努力去提倡;则虽不能于短时间内与欧美并驾齐驱,但总有希望将来之一日。故特作此文,为学生界研究音乐者之参考,音乐研究的范围很大,现在就学生界研究的部分,把音乐的技能和理论,择其最主要者,分类述之。

一 歌唱指南

唱歌是研究音乐的基本课程,欧美音乐学校,必具有相当的唱歌程度方可投考。唱歌以人的声带为发音器,故又名声乐。世界着名歌唱家,至少有二十余年磨练咽喉的苦功,始得成功。即似普通歌唱者,亦须经过五六年的锻炼,而后可登台演唱。大家都以为唱歌是极易成功,而不知歌唱家的成功,比较其他奏演家更难。无论歌唱家奏演家,必先受一番坚苦的训练,坚苦愈深,成功愈大。譬如歌曲家在训练时期,声带上受发音的刺激,嗓子就要失音,且咽喉时常感觉疼痛,这是歌唱者必定经过的刺激;又如器乐奏演家在锻炼期内,虽然亦有受苦的情形,像弹奏钢琴者,手臂酸痛;吹奏喇叭者,唇部刺痛,但总没有歌唱者刺激的厉害。因此歌唱家,很不易成功,研究歌唱者,须有下列几种的练习。

同类推荐
  • 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生动有趣的并且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电影编剧的秘密

    电影编剧的秘密

    本书收入芦苇和王天兵的四次谈话。在书中,两个热爱电影的人像聊天那样纵论电影,将芦苇的成长经历与编剧技巧的讲解融为一体,既有普适的编剧法则又有实战教训,还有对电影经典的案例分析。谈话的方式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之不但让人觉得过瘾,还会使人油然产生一种信心,对编剧技巧跃跃欲试。作为创作示范,书后还附有芦苇从未发表的电影剧本《赤壁》。如果你热爱电影,又曾萌发过写作剧本的冲动,不时还对拍电影当导演想入非非,那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也许,你在阅读中还会产生独享秘笈的快感,甚至有一种被大师点拨的幸福。
  •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无错不成书”的说法听似有些夸张,其实这是读者群对书报刊等出版物(广义上含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及网络上的用字用词)极为中肯的评语。同时也是鞭策和激励出版人应该更加辛勤努力,让面世的出版物完美无缺,把各种可以避免和应该避免的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直至消灭殆尽。然而现实却是许多出版物上差错依然屡屡出现,这不能不使众多出版人感到困惑、不安和忧虑。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热门推荐
  • 星途亡语

    星途亡语

    骑电动车救个首富孙女,首富爷爷非要让孙女嫁给自己,节目中主持人问:作为富豪孙女的云湘为何会看上你?洪雅这样回答:他那个首富爷爷非要将孙女嫁给我,不好拒绝,只能勉强接受呗!主持人无语,现场观众无语,电视机前的观众更无语。大家心中共鸣道:这逼装的有水平。可以窥视未来?为何选我当大哥?对面少年淡淡回答:日后你会很牛逼。
  • 穿越从秦朝开始

    穿越从秦朝开始

    一款能够穿越诸天万界的系统,一个不甘向命运低头的小人。当这两者汇聚在一起时候会发生什么?项少龙说:“善柔是我的,快点放开他!”寇仲、徐子陵怒喝:“傅君婥是我们的娘,你不能乱来!”金轮法王说:“无耻小人,胜之不武,有本事你别用枪跟本国师打一场!”师妃暄说:“你不能抢和氏璧,那是我用来挑选天下之主用的,快还我!”张三丰说:“你你你怎么也会老道自创的太极拳?竟然比老道理解的还深入?”裘千仞说:“跪在大理皇宫门口唱征服太羞耻了,能不能换个惩罚方式?顶多我以后不打瑛姑的娃就是了!”……夏琉同学看着众人百态齐出,不耐烦道:“该干嘛干嘛去,没时间跟你们啰嗦了,那头老牛竟敢打紫霞的主意,这次非得将他弄来当坐骑用个三百六十年不可!”【注1:本书并非纯武侠世界穿越,仙侠、神话、影视、动漫都会有。】【注2:本书为无敌流爽文,不会有虐主情节出现。】
  • 极速星河

    极速星河

    重生于群雄混战的异世,鲁滨逊如何打天下,建帝国,抵御魔族,统一双星;穿梭于星河,缔造时空隧道,成就巅峰?坐拥天下,俯瞰苍生!一步步登上宇宙的顶端,自由穿越于无限时间和空间之中,成就永恒神话!书友群:185321722
  • 千茵传

    千茵传

    “你一定要等我!”我站在花前,望着盛开的花朵,喃喃说道。“我一定会找到你!”他站在月下,坚定的说道。花前月下,相遇,会么?
  • 封神双龙6

    封神双龙6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走出大雾

    走出大雾

    那时隐时现的行走在浓稠得像墨一样的黑暗中的人内心深处埋着些许微光。那些时隐时现的触手摆弄着谁的命运?
  • 网游之圣

    网游之圣

    虽然自己只是个三本的大学生,但是自己依然可以拯救世界有没有不要被骄傲遮蔽了双眼
  • 乐庵语录

    乐庵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凤镜

    凤镜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的人们!凤凰,乃百鸟之王,雄为“凤”,雌为“凰”,相传,每五百年凤凰便浴火重生,周而复始,不老不死。人,乃万物之灵,却在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人生八苦中饱受煎熬。为了摆脱这因果轮回,超脱六道之外,人们也开始在这世间开始寻觅以窥天道之法,或应天,抑或逆天!一面上古之镜,一段不朽传说。看我大袖遮三界,遨游遍九天。
  • 杜若蘅芜

    杜若蘅芜

    十一岁那年,姮芜和母亲被父亲赶出家;十二岁那年,妹妹姮萱出生,母亲去世;十三岁那年,护着自己的外公逝世,姮芜被迫成长;十四岁那年,姮芜在亲信帮助下稳定整个绝情谷,也是在那一年,她遇到了花非尘。母亲回绝情谷的时候,外公说,你既然生在绝情谷,为何还要动情?情之一字,害人匪浅。但,扪心自问,姮芜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