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4900000002

第2章 漫说皮影戏(2)

变文的全盛时期为第八、九两世纪,即唐朝开元、天宝及其以后。传奇文也是这时期的作品,两种文体流行时代大体相同。这段时期,皮影戏产生的条件(1、弄影术;2、影像配说、唱、乐的形式;3、符合舞台串演需要的传奇文)已经全部具备,真正的皮影戏诞生了。据有关资料记载,唐玄宗时,长安城中已出现了扮演杨贵妃故事的影戏。

韦庄《又逢李氏弟兄诗》曰:“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说的就是皮影戏。

隋唐时期的皮影戏,是汲取了方士、道士的“弄影还魂术”,采用了变文讲演中影像配有说、唱、乐的形式,将传奇文作为剧本而形成的一种民间新型的综合艺术。唐代是皮影初步形成并走向完善的重要过渡时期。

三、皮影戏的发展

宋元时期,皮影戏仍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此时我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诸多新生事物给皮影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内容。汴梁、临安、大都等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给皮影戏的演出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环境。这时,伴随商业繁荣的是对戏曲艺术演出的需要,我国南北各大城市中都出现了各种伎艺百戏集中演出的专门场所——勾栏瓦肆,尤以作为京都的汴梁、临安、大都等地更为繁盛,其中就有专门演出皮影戏的场地。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是宋代著名风俗画家张择端创作于公元12世纪初期的一幅杰出的风俗画,画面记录了清明时节,京城汴梁城郊市井游乐的生活情景。全图分为三节,其中第三节中就描绘有艺人表演皮影戏的场面。

到了时令节日,城中各处都有乐棚,万街千巷,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通宵达旦,昼夜歌唱,音乐喧嚣,不绝于耳。娱乐业的服务是很周到的,因此除了乐棚之外,还有很多防止儿童走失、专门引聚小儿弄影玩耍的“小影戏棚子”。在农村,也出现了常年不断的节日祭祀,“春祈秋报”,社日庙会,人生礼仪(红白喜事)等酬神娱人皮影演出活动。全国上下从事皮影戏的从业人数在历史上达到了空前的状态。

南宋时期,皮影艺人随朝廷南渡,到了临安(杭州),演变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皮影流派。这时除了出现一些有名的艺人,杭州甚至有“绘革社”这样的影戏组织出现。同时皮影戏向东南亚诸国广泛传播。

元代废止了科举取仕制度,使汉族知识分子成为“八民”、“九儒”、“十丐”中的成员,他们和民间艺人广泛结合,为皮影戏的发展注入了文化养料,促进了皮影艺术的发展和昌盛。由于战争频发,导致社会动荡,各地文化也不断交流与融合。元代初期皮影即传到了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等地,形成南北两派的格局。其时,陕西皮影仍是中原地区的主流,而在长江中下流地区则形成了以浙江、苏南、杭嘉湖地区为代表的杭州皮影流派。同时皮影技艺也随着蒙古军队战马的脚步向国内四方传播,并被带到西伯利亚和波斯等国。

明代,皮影戏以其独特的形式,受到了皇宫、王府的重视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由于皮影戏的演出用人不多(俗称七紧八忙九消停),又加上皮影舞台、道具易于携带,更由于当时的封建社会里女子不能随意外出看戏,而皮影戏的演出则有影窗、帷帐可以把观众与演员隔开,所以在京城内的皮影戏班社倍受皇宫、王府的重视。其间,各王府贵族之间还以自设影箱、雇用艺人来争相炫耀。据传,在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位名叫黄素志的秀才,他虽才艺双绝,但屡试不第。后来他就意图把滦州的皮影戏加以改进,修改、整理了许多“影戏”卷本并在乐调上大加丰富之后,滦州一带的影戏大有起色。此后,他还到过关外各地进行演出,对东北一带的皮影戏发展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世家子承父业,数代相传,能人倍出。无论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还是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也彼彼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还是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过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嘉庆年间,由于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当时曾谣传皮影人儿能化为天兵天将,助民反抗朝廷。还因为皮影戏演出时间多在夜间,许多人聚集在黑暗场所,致使清朝官吏倍感恐惧。在光绪皇帝死的时候,西北某地正在演唱皮影戏,于是官府借机立即贴出告示说:“国有大祸,民无天良,若有唱演,点火烧箱。”结果,京城内开始禁演皮影戏。官府派兵查抄,一些影身、布景及各种资料被烧毁,从此,皮影戏艺术便一蹶不振,日益衰亡。其间,散落在民间的影箱、舞台大多被有钱的外国商人收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随着清王朝的覆亡,京剧这个身价比较高的大戏与皮影小戏(据说清朝时皮影一类的演出类同杂耍,只能在珠市口以南天桥一带活动,前门大街不允许出现)走得很近,有一段时间还出现了京剧皮影“双下锅”,京剧演员“钻筒子”的表演形式,影人造型也用了京剧脸谱,很有意思。据说当时梅兰芳等京剧名角都曾经与皮影艺术有往来,甚至著名美术大师、票友齐白石老爷子也来凑热闹,寿诞之日亲朋聚会,在家里来个京剧皮影“双下锅”。

日军入侵前后,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冀东解放区就曾组织过散落在民间的13个影戏班社艺人,成立了冀东“新长城影社”。该影社为了配合当时的反侵略斗争,演出了《玉田参军》、《血泪仇》、《白毛女》等剧目。同期,在其他一些地区、县也曾组织过皮影戏班社来进行演出。这些皮影戏班社的成立,为当时冀东抗日宣传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及时地挽救和扶植了皮影戏艺术。20世纪50年代初期相继成立了黑龙江皮影剧团、唐山皮影剧团、陕西皮影剧团、北京皮影剧团。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时至今日,由于影视和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许多民间传统戏剧处于低谷,而皮影艺术却宛如一株争香斗艳的奇葩,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并深深扎根于古老的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壤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民间皮影艺术也欣逢盛世,焕发了青春,古老的皮影艺术已走出家门,走向世界,向国际友人展示着这一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全国各地的皮影艺术工作者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积极创作排练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好剧目,尤其是在为少年儿童服务方面,各地的皮影剧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在国内有《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红军桥》、《济公斗蟋蟀》、《渔童》等诸多美术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

随着我国在世界上的声望日益提高,皮影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已传播到世界各地,它不仅是中国的,同是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皮影戏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和民族艺术瑰宝,它的艺术光辉永远不会黯淡,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第三节皮影戏的对外传播

中国是皮影戏的故乡,早在13世纪初,皮影随着蒙古军队传到中亚细亚一带,14世纪中叶传入波斯,15世纪(明成化年间)传入埃及,17世纪初(明万历年间)传入土耳其,18世纪天主教传教士把中国皮影介绍到法国,1767年曾在巴黎剧场表演。

皮影戏是我国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最早的戏剧艺术。自13世纪走出国门以来,一直受到欢迎。而今,东南亚、阿拉伯国家和欧美一些国家都有了民族特色的皮影。比如,印度皮影戏多以古老宗教的神话故事为主,影偶巨大且用色单薄。东南亚各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影偶较印度小,色彩华丽,雕工精致,造型夸张但也反映了民族服饰风格。土耳其和一些北非国家都拿骆驼皮来雕刻,人物夸张且具讽刺批评意味。

一、皮影戏向东南亚的传播

南宋时期,皮影戏向东南亚诸国广泛传播,大多与海上国际贸易有关。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皮影戏由海路向东南亚诸国流传,到了爪哇(印度尼西亚)、暹罗(泰国)和马来西亚。马来亚、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也都有过皮影戏,形式与爪哇、巴厘的影戏大同小异,可能是受爪哇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印度尼西亚的皮影戏,俗称爪哇影戏,又叫“瓦扬皮卫”。最初它大概是拜佛祭祖仪式的一部分,至今仍在演出前焚香祈祷。皮影戏的表演者被称为“铃吉特”,与僧侣一样受人尊敬。演出的影幕长10尺,高8尺,表演者坐在灯下,操纵影人,同时用脚叩打金属板伴奏,左手敲打箱子,来指挥乐队,并随着影人的动作诉说台词。泰国的皮影戏叫作“南”。大约在12世纪通过马来半岛传入泰南地区,与爪哇影戏相似,表演是通过幕后的火光,将影像投射在挂起的白色屏幕上,使人观看影子。“南”的影人较大,没有活动关节,实际是用两根棍支撑着影人进行表演。

二、皮影向欧洲的传播

元朝是一个不断扩张的朝代,当时皮影已成为军队营帐中最主要的娱乐活动之一。皮影技艺也随着蒙古军队战马的脚步向四方传播,并被带到波斯等国。公元14世纪波斯的政治家、史学家拉施特爱丁曾说:“当成吉思汗的儿子继承大统后,曾有中国的戏剧演员到波斯,表演一种藏在幕后说唱的戏剧。表演许多国家的故事。”中国皮影戏艺人到国外后,即兴编演外国故事,大大地拓宽了皮影戏创作的视野和剧目内容的题材。现今华县皮影戏班的戏箱里存放的影人中那些虬须蓝眼,卷发高鼻的皮影人儿就是当年皮影艺人们走出国门后带进来的历史痕迹,是18世纪流行欧洲了100年的“中国热”。1700年1月7日,为庆祝新世纪的到来,“太阳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凡尔赛宫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当巴黎上流社会的显贵命妇们到场后,随着一阵音乐响起,只见国王竟身着中国式服装,坐在一顶中国式八抬大轿里出场,全场顿时发出一片惊叹声。这场由奥尔良公爵策划的“中国式”舞会,其实只是当时整个欧洲一种特殊风尚的一个片段。在对中国文化疯狂“追星”的过程中,欧洲社会迅速形成了一种时尚,这就是对中国文化的狂热,而且这种文化推崇成为高雅品位的象征。

法国一位名叫居阿罗德的传教士,开始是喜欢皮影戏的镂刻艺术,把皮影作为中国民间的工艺美术品带回去的。但他观摩了皮影戏演出的独特形式后,对皮影戏更感兴趣,于是就把皮影戏的整个操作方法和制作过程带回法国,使之成为法国一种时髦的外来艺术。1767年他曾在巴黎剧场作过表演,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法国的影戏。三百多年前,让人疯狂的“中国影灯”,就是我们熟知的“皮影”。它是世界上最早供人观赏的幕影艺术,法国著名的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将之称为“电影的前驱”。1776年,它又横渡英吉利海峡来到英国,很快就在英国各地盛行起来,被称为“极有趣的艺术演出”。

1774年,德国大诗人歌德(元1749年~1832年)曾在威蓝展览会上向德国观众介绍中国皮影戏。他本人非常喜欢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1781年8月28日,在他32岁生日的时候,他用迈宁根公爵格奥尔格从巴黎带回来的中国皮影,演了一出名为《米涅华的诞生、生平和业绩》的中国风格的影戏来庆祝生日,并以此招待来自魏玛宫廷中的人们。1927年,在德国举行的万国展览会上,中国留学生演出了皮影戏《喜相逢》,轰动一时。国外对中国皮影评价甚高,法国的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把中国的皮影戏称为“电影的前驱”;而浑司楼在《人们的剧场》一书中宣称:“有声电影的来源,不能不推崇中国影戏为开山之祖。”在收藏中国皮影方面,德国的皮革博物馆专有中国皮影的陈列。德国的“三梅班”是仍在演出的皮影剧团。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湖南皮影团率先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演出。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空前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皮影的对外交流与传播也日益频繁。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中国皮影热,和国内由于西方文化、城市文化的冲击形成的皮影急遽衰退的局面形成强烈的反差。外事促内事,这使中国人重新审视和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也势必将促进中国皮影的复兴。

同类推荐
  • 中学生最爱读的心理呵护书

    中学生最爱读的心理呵护书

    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发育期,是生理、心理从未成熟向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急骤变化的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为了增加青少年的心理学知识,提高他们抵抗心理疾病的能力,我们撰写了这本书。主要介绍了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涉及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心理、考试心理、情绪心理、气质与性格心理、青春期心理、人际交往心理、上网成瘾心理等。真诚希望此书能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排除万难,化解心头疑虑,做自己成长的主人,让每一个人都带着健康的心态去奋斗拼搏,携着美好的情感去享受生活。
  • 潇洒四季满年华(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潇洒四季满年华(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呵护你的梦想

    呵护你的梦想

    本书收录了启迪中学生智慧的哲理美文,是引入深思的品格故事典范。其中每一篇故事都会贴近生活的写照,每一篇故事者哙拓宽你的文化视野,每一篇故事都会激发你的心灵,每一篇故事都会是一对翅膀,使你勇敢飞翔!从这些故事中你会找到一一成长和成才的启发,也会给你最深刻的认识,使你终身受益!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绕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未来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情感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
  • 白雪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白雪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感恩故事大全集

    感恩故事大全集

    程帆主编的《无障碍阅读学生版:感恩故事大全集》精选经典佳作,篇篇震撼心灵。言简意赅的阅读感悟,拨动你的心弦。丰富、精美的插图,非凡的视觉享受。 父爱、母爱、亲情、真情,是人世间最美的情感。当你翻开《无障碍阅读学生版:感恩故事大全集》,你会被或真情流露、或清新流畅、或委婉含蓄的作品感动:在文字的流淌中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愿你与我们一起在阅读中感受世间真情,聆听人间大爱,拥有感恩之心。
热门推荐
  • 好命的女人会撒娇

    好命的女人会撒娇

    本书内容包括:“撒娇——女人的杀手锏”、“你会撒娇吗——撒娇也得讲方法”、“向男人撒娇——做个会撒娇的幸福女人”、“爱的征服——用撒娇去征服男人的心”、“向自己撒娇——做个魅力无穷的女人”等。
  • 许卿不负:纨绔小医妃

    许卿不负:纨绔小医妃

    她百里花葭做人的原则就是“见美男不泡,逆天行道;见美男就泡,替天行道。”天真浪漫从不是她的性格。“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逼疯那人!”无故穿越异世,照样活的风生水起,多彩多姿。说她天生废材?身份低贱?没事,她会慢慢证明给他们看,天才是怎样炼成的。“精致的五官,犯罪的开端。”君爅漓就是她犯罪的开端。为他,甘之如饴;为她,倾尽所有。只愿卿心似我心,绝不负相思意。若不死别,绝不分离。且看她与他笑看天下,盛世风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校草的追妻之路

    腹黑校草的追妻之路

    她,唐雅心,是一个家庭条件一般的女孩子,她大大咧咧的性格和善良的心让她周围的人非常喜欢她,她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遇见了他,金木,它是全球第一公司的唯一继承人,可他却隐藏身份,在他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来到圣天诺学校。他到底有什么企图?有一次她问他你隐藏身份来到圣天诺到底想干什么,金木只是微微一笑,给他一个壁咚“为了你。”就这样,金木开始了他的追妻之路。
  • 霸道总裁的落魄甜心

    霸道总裁的落魄甜心

    他是冷漠无情的嗜血撒旦!她是温暖阳光的落魄警花!他为母复仇,心狠手辣。她父母失踪,一心寻找真相一场意外,让两个最不可能的相遇。本以为是命定的姻缘,却变成了一场笑话。当他心爱的人归来,才知原来他想要的人一直都不是她他却不管她的伤心与逃避,硬是留她在身边她看不懂他的心。最后亲近的人,因为他惨死。她才终于发现,原来爱与不爱的差别一心寻死的她,却如凤凰涅槃重生归来,她越发迷人,却精于算计,一心为朋友复仇。宁霆东,我说过,他日我若回来,谁都护不了她,包括你他知她的恨意,知她的隐忍,知她的欺骗,却不知她依然爱他的心她知他的狠戾、知他的无情、知他的决绝,却不知他想要守护她的心他们该如何抉择?
  • 校园恋语:独宠宝贝

    校园恋语:独宠宝贝

    街舞少女苏贝贝因父母工作的原因转到了圣德高中读书,遇见了一生的他【精彩片段①】某男迷迷糊糊的醒来,想洗个澡,却不料“啊啊啊!你快出去!色狼”某男看着白花花的一片,很不争气的脸红了,于是迅速冲出了【精彩片段②】某男把苏贝贝逼到墙角:“说!你跟他什么关系”苏贝贝一哼“你管的着吗?”某男醋意横发,把苏贝贝双手禁锢在墙上,“你…唔”简介无能,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
  • 宿吉祥寺寄庐山隐者

    宿吉祥寺寄庐山隐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能少年之异世守护者

    异能少年之异世守护者

    一名世家少爷,只因一把上古神剑,从而踏上了成为异世界守护者的修炼之路。然而,也在这条路上,遇到了他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 大明星的捣蛋鬼

    大明星的捣蛋鬼

    《搞笑系列》一位不为人知的富家私生子,在经历了家变的人生后,他的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怨恨和势要复仇的心。在他遇到因武术比赛出事变成了生魂的女主,他黑白的人生开始有了其他的颜色。经常附身在猫的身上的调皮女主,帮助了他实现了梦想和解开了困扰他多年的心结。。。。。
  • 归期未欺

    归期未欺

    走走停停的路线,分分合合的感情,还好。最后我们还在一起
  • 神马抽奖

    神马抽奖

    一只马被人类虐待,机缘巧合中得到了神马抽奖系统,变成了人从此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