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4500000009

第9章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1)

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地,总人数在47.15%以上、民族种类中占63%的少数民族都生活在这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环境的迥异、生产方式的差异、宗教信仰的不一,节庆文化绚丽多彩。众多的民族形成了大大小百余种节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每一个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每一个节日都是一次民族的狂欢和民族风情的展示,也是中外游客观光旅游的大好时机。

第一节藏族节庆

如果把生活比作流动的河,那节日就是生活中的浪花;如果把节日比做天空,那节日就是日出和日落的壮丽辉煌。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民,喜欢过节,善于过节,高原是的一年四季基本上是以节日为主旋律进行了的。对于生活在地广人稀、山高水远、物质文化相对匮乏的藏族同胞来说,节日是亲朋欢聚、娱乐休息、感情渲泄和展示才艺的吉日良辰和精神寄托。藏族节庆可分为宗教和民间两大类,宗教节日与佛教相关,通常也包含民间娱乐的内容,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加;民间节日则与高原上农牧生产时令节气相联,也少不了用宗教来标榜,以得到宗教上层和喇嘛寺庙的包容。

一、藏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最激动人心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有时在时间上也相差无已。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十五日结束。因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神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

在古老的过去,藏历和夏历以及年节汉藏是不一致的。据一部名叫《纺织老人月算》的古老历书讲,在公元前一世纪,山南雅隆地区有一位纺织老人,她在黑色方石上画三十个杠杠,通过月影移动亏盈来计算年月,开始有了古老的历算,但不太准确。那时的雪域高原是在初秋或深秋过年。《旧唐书吐蕃传》说,“不知节候,以麦熟为岁首”。现在西藏农村的“望果节”,就是麦熟过节的遗风。公元641年,唐文成公主进藏后,带来了大量的天文星算经典,如《博唐八十数理》、《五行珍宝包罗》、《干支综述》和皇历推算法,使较为准确的历算方法传到了西藏。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进藏后又组织专人把《算学必读圣典》、《八支》、五曜、七曜和二十八宿等许多历算方法译成藏文。经过藏族的天文历算学家桑杰益西、坚参白桑等人先后总结群众经验,把汉族学说结合西藏实际,又参考了印度历算,发展了西藏历算并编出了西藏历书。从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开始,藏历与皇历(夏历)便逐步接近了。由于农历元月一日适逢藏历十一月,从而把藏历十月算作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形成了欢度新年的习俗。

藏年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日,从拉萨到西藏各地,人们以最奔放的心情、最精心的准备、最美好的祝愿欢庆新年的到来。从藏历12月上旬起家家户户都有用桶和盘浸泡青稞,然后用酥油、白面和糖作“喀赛”(一种油炸食品)。各家都有要准务一个叫“切玛”的五谷斗,斗用木材制成,外面绘有彩色花纹图案,里面一半装炒熟的麦粒和蚕豆,一半装糌粑和人参果,上面插青稞穗,再点缀一些小块酥油。有的人家还用酥油雕塑一个彩色羊头,“切玛”标志过去一年的好收成,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收。

新年前夕,家家户户都把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屋里铺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除夕前还要在打扫干净的灶房正中墙上,用面粉撒上“八吉祥徽”,在大门上画上象征吉祥的字,在房梁上刷上许多白粉,表示粮食满仓。各家的橱窗柜和桌上也摆满各种“喀赛”,用人参果、酥汪、糖做成的米饭,撒有盐巴的整块酥油以及奶茶、糖果等,摆上“切玛”,象征着吉祥和富裕。

藏历除夕在腊月二十九而不在年三十。因为九为吉数,二十九为吉日。除夕夜习俗是吃“古突”。“古突”是用牛羊肉、萝卜、面团及其他佐料做成的一种带汤面团土粑食品。土粑的面团里包有各种东西,有石子、辣椒、羊毛、木炭、盐巴、瓷片等,预示着吃到人的命运和心底,石头代表心狠,木炭代表心肠黑,辣椒代表嘴厉害,羊毛代表心肠软,盐巴代表屁股沉(懒惰),桃干代表健康等,吃出后必须报告女主人并当众吐出,引得全家哄堂大笑。这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占卜,人们在嬉笑和打闹中快快乐乐迎接新年的到来。

藏历初一,为藏历新年。家家户户在屋顶上燃起象征吉祥的松脂,屋里陈列着染色的青稞苗和麦穗,预祝丰收。天不亮,妇女们便到河边背回“吉祥水”;老人洗漱完毕,到河边打上第一桶水来喂牲口;全家人穿上新藏袍、戴上新藏帽,穿上新藏靴,按老少顺序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依次抓一点来吃,然后开始拜年仪式。一家人按辈序坐在卡垫上,由最年长的阿妈阿爸将“竹素切玛”依次端到每个人面前,祝福道:

“扎西德勒平措松!(祝你今年各方面都吉祥如意)”

被祝福的人便回敬道:“阿妈巴珠贡康桑!”(祝阿妈身体健康)

“旦都德娃托巴秀!”(祝你永远幸福)

“退桑塔胞查,若若总久勇巴秀!”(愿明年新年我们仍然健康地在一起)。

答完这些祝愿后,从彩斗拈点糌粑或青稞粒向空撒三下又吃一点表示祭祀天、地和龙神。接着吃麦片粑和酥油煎的人参果,互敬青稞洒。一家人弹起六弦琴,跳起敬酒舞,吃笑玩乐。饭后,老人到大昭寺朝佛;年轻人去街道看歌舞、藏戏;小孩喜欢结伴放鞭炮。初一基本上是各自欢聚,互不走访。

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互相走访拜年。拜年的习俗很有藏家人的特点:喜欢集体行动、喜欢热热闹闹、喜欢有歌有洒。拜年时须有人捧“切玛”盒,有人捧酒壶,有人拿酒碗,先敬“切玛”后敬酒,敬酒须唱藏戏、唱酒歌,敬酒须一饮而尽,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有些平时走路东倒西歪的老人、嘴里缺牙的老太婆,每每这种场合,唱歌起舞,饮酒干杯,顿时精神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周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藏民的快乐和达观,真挚和善良,尽在不言之中。

从初四起,举行西藏最大的宗教活动——传昭大法会。初五,拉萨郊区的农民举行隆重的开犁礼。民间还普遍举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比赛活动,有的村寨和城镇还演出传统的藏戏。寺院和僧人也一同欢度,各种宗教活动丰富多彩。正月十五日,则是传统的赛花灯会。藏胞认为,若是自己的花灯无独到之处,便有失情面;若能得到喝彩,便引以为荣。因此花灯会年年推陈出新,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骏马奔腾,有的像彩蝶飞舞。手艺高超、独具匠心。观拉萨八廓街上的花灯会,则是一次艺术的享受,视角的盛宴。

二、望果节

望果节是西藏农村一年中除藏年外最盛大的节日。“望”意为“田地”,“果”意为“转圈”。“望果”就是转地头,祈祷丰收。望果节日期不定,一般在7月中旬,即将开镰收割时择吉日进行。

望果节

据《苯教历算法》等史书记载,“望果”之俗约始于公元一、二世纪布德贡杰赞普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当时,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穷洁、乃东一带的藏族把风雨雷电解释为天神降灾作祸。因此,在秋季庄稼快成熟时,成群结队在地头转悠,祈求天神佑护。布德贡杰时期,雅砻地区已开始兴修水渠,使用木犁耕地。为了农业丰收,藏王布德贡杰便向苯教教主请求赐以教旨,教主教农人绕田地转圈巡游,求“天“保丰收。这就是”望果”的来源。

苯教统治时期的“望果”活动,以村落为单位,全体乡民出动,绕本村土地转圈游行。队伍由捧着柱香和高举幡杆的人引路,接着由苯教巫师举“达达”(绕着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领队,后面跟着本村手拿青棵穗和麦穗的乡民,意为收地气、求丰收。巡游之后,把谷物穗插在谷仓或供在禅龛上,祈求今年好收成。随后,进行角力、斗剑、耍梭标等娱乐活动。后来,哪个教派在西藏占统治地位,“望果”活动便渗入哪个教派的色彩。如佛教统治西藏时,转地头巡游队伍的前头,便有人举佛像、背经文,人们把农业丰收的希望寄托在“佛”、“菩萨”的保佑之上。

现在过望果节,农人们穿起盛装,带上青稞酒、酥油、糌耙等,集拢成群,前面有人举着佛像,背着经书,众人后随,举着旗幡,敲锣打鼓,唱着歌曲,浩浩荡荡绕行在即将收割的田间地头,祈祷神佛保佑顺利收割,获得丰收。绕行田地后,举行赛马、射箭、歌舞赛毛驴、赛牦牛等纯粹娱乐活动,这种活动人们只观赏毛驴欢蹦乱跳,牦牛乱冲乱撞,并不在意谁胜谁负。同时举行丰盛的郊宴。

三、雪顿节

藏戏节又名雪顿节,是西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奶子节日。随着历史的发展,雪顿节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有人叫它藏戏节。

17世纪以前雪顿节是一种纯粹的宗教性节庆,藏传佛教格鲁派规定,藏历每年的6月15日至30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尼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踏死小虫,他们在寺庙里要行三事:即长净,夏安居直到解制。到藏历7月1日开禁日,则纷纷下山,这时农牧民要拿出准备好的酸奶子敬献,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到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初,清朝皇帝册封了五世达赖旺阿罗桑嘉措和五世班禅罗桑益西,赐给金册、金印,这样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得到加强,雪顿节的内容更加丰富,已开始演出藏戏,并形成固定的雪顿节。据记载,参加雪顿节演出活动的是扎西雪巴、迥巴、隆尔巴、香巴、觉木隆、塔仲、伦珠岗、朗则娃、宾顿巴、若捏嘎、希荣仲孜、贡布卓巴共十二个藏戏团体。因此这个有300余年历史的民族传统节庆,实际就是一个藏戏节。

藏戏渗入到雪顿节的初期,是宗教活动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开始,但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先是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故人称为“哲蚌雪顿节”。五世达赖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6月30日的雪顿节,也总是先在哲蚌寺内进行藏戏会演,第二天到布达拉宫为达赖演出。18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后,成为达赖夏宫,于是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移至罗布林卡内,成为达赖夏宫,并开始允许市民群众入园观看藏戏。这以后,雪顿节的活动更加完整,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庆仪式。

每年藏历6月29日,各地藏剧团一早到布达拉宫向主管藏戏的“孜洽列空”报到,并进行单位仪式表演,然后赶到罗布林卡抽达赖致意,当晚返回哲蚌寺。第二天(6月30日)为蜇蚌雪顿节,演出一天藏戏。7月1日由拉萨、日喀则、穷吉、雅隆、堆龙德庆、尼木等地的五个剧团,六个“扎西雪巴”的戏班子,一个牦牛舞班子和一个“卓巴”舞即打鼓舞在罗布林卡联合演出。7月2日至5日,再由江孜、昂仁、南木林、拉萨等四个地方剧团轮流各演一天广场戏。

现在的雪顿节内容更加丰富。节日期间,拉萨市附近的藏族人民三五成群,老少相携,背着各色包袱,手提青稞酒桶,涌入罗布林卡内。节日时,除西藏藏戏剧团外,还有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戏剧团来到圣城拉萨切磋戏艺。人们除了观看藏戏外,还在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帐蓬,在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果酒、菜肴等节日食品。有的边谈边饮,有的边舞边唱,许多文艺团体也来表演民族歌舞,以此助兴。产业部门把各种物资和节日食品运到罗布林卡内,摆摊设棚,供应游人。下午名家开始串幕作客,主人向客人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在劝酒时,唱起不同曲调的酒歌,各帐蓬内,相互敬酒,十分热闹。大型文艺活动,学术讨论会,经验交流会也安排在雪顿时节期间,显示出雪顿节从未有过的生命活力和艺术魅力。

雪顿节不仅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四、热贡六月会

热贡六月会是藏族、土族群众中盛行的大型祭祀表演活动,流传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每年农历6月17日至6月25日之间举行,举办活动的村庄多达50多个。

热贡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县藏族村庄特有的传统文化节,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祭神方式在全藏区是独有的。热贡六月会的渊源有两种相关的传说。其一称唐蕃和解时,为了庆祝和平的到来,守卫当地的吐蕃将军于当年的6月16至25日向当地的诸守护神叩拜,并隆重祭祀,并发展成热贡六月会。其二称元末明初时,元朝一支蒙汉混编的军队在隆务河谷接受了明朝的招安并在当地解甲务农。为了庆祝和平安宁,他们举行了隆重的祭典活动,祈求消灾去难人寿粮丰,热贡六月会即从此发展而来。

热贡六月会

农历6月17日,热贡六月会祭祀活动在一个名叫四合吉的藏族村庄拉开序幕,而后,在隆务河流域的几十个藏族、土族村庄相继展开。各村祭祀活动的天数不尽相同,长则5天,短则2天。凡举办六月会祭祀的村庄都有一座神庙,庙内供奉着本村和本地区的保护神。

同类推荐
  •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丁步洲编著的《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是针对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所编写的教辅类考试用书。本书分两大部分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一是策略篇,里面涉及课堂教学准备策略、复习巩固策略、设计和组织预习的策略、课堂讲授的策略、教学活动组织策略、知识巩固的策略等;二是艺术篇,主要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课堂教学高潮设置艺术等。
  • 国学经典导读(上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上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上、中、下三册,上册收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礼记》、《孝经》、《三十六记》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或“经典案例”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

    与旧版相比,《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第二版)具有明显优势:第一,强调实时性。紧跟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步子,书中引用的法律条文或所依据的法律渊源都是最近发布的现行法律、法规,所用案例,除了小部分经典案例外,大都是新近发生的案例。第二,强调实践性。本书虽有新闻传播法律与伦理理论的介绍与解读,但重点是阐述新闻传播法律与伦理的实际状况、新闻传播法律与伦理的建设实践。第三,强调实用性。在结构上打破原教材原理、历史、业务三大块的体例,以阐释现行法律规范、伦理规范为重点,将历史部分移至新闻传播法规或新闻传播伦理部分的最后一章,录以备考。
  •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课外科技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指南》中的科技小实验都有一定的趣味性,且极易实施,通过这些实验能让同学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并且这里介绍的科技小实验所使用的用具和材料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弃用物品,也能让你为环保出分力!作者谢芾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从事的各项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涉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学科,用一个个有益的小实验,小发明创造加深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以提升所学知识的印象。
热门推荐
  • 培养救世者

    培养救世者

    她,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里她可以藐视众生,弹指间覆灭一个宗门,她,收服了宇宙里被称作灾难的文明,拥有了一个机械军团。她,为了一个普通的落后星球去和恐怖的星空巨兽战斗。她,还是修仙者吗?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 我还是欠你一个答案

    我还是欠你一个答案

    每一个时间段的我们,总有不同的心情,其实只是还没有完全看懂世界而已,看懂之后,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能无所谓的面对,然后品味世界的幸福
  • 牢记您谆谆话语

    牢记您谆谆话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
  • 重生之风云人物

    重生之风云人物

    前一世悲悲催催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再睁眼却发现回到了自己3岁那次大病之后,前一世的无力挽回让她想要重新书写自己的这一生。
  • 五灵仙缘

    五灵仙缘

    混沌之中有一藤蔓,衍化出一枚五灵珠:木灵:百木万草山,法则之下,仙草灵木,皆可生于此;水灵:幻境水域,幻由心生,上善若水,神识如海;金灵:极之金光,金者,攻伐也;火灵:毁灭之源,触之即燃,水浇之,愈焚;土灵:地藏之尘,万物终归于尘,控之,无穷无尽也。少年王冲,意外融合了一株藤蔓中包裹的珠子,这让他本就曲折的修仙之路变的更加不平凡起来……(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顺便求收藏,求推荐~~~)
  • 白色妖怪馆

    白色妖怪馆

    少年拾肆来到一座白色的公寓,这里看起来似乎年代久远........一只爱吃肉的兔子?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阿茶?还有一只似乎很温柔的邻居?三无?中二病?拾肆表示,以上都不算什么!大家来一起愉快的涮火锅扯家常吧!
  • 纪命

    纪命

    命之一说,飘渺久远,三魂七魄、七情六欲,人之常态,少一魂缺一欲,不可谓之完整。天是否有命之一说了?
  • 绝宠女配:误惹腹黑王爷

    绝宠女配:误惹腹黑王爷

    拍个戏都能穿越,穿越就算了,还没问清楚“相公”姓氏名谁有多少家产呢,就给人劫亲了。劫亲也不错,重点在于劫她的人长得真不错。小手勾勾,“帅哥,咱两合伙开家演艺娱乐公司怎么样?”某帅大手一捞,将某女扑倒在身下,吃干抹尽。“小颜儿,先给本王生个娃儿再说。”(简介弱爆,书名无能……告别懒癌,请放心入坑。)【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世界纹印

    世界纹印

    我只是个懦弱的人,只是个只会用言语来掩饰自己懦弱的人——雪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