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3800000012

第12章 楹联故事荟萃(3)

此联出得奇巧,确实难对。别的不说,光是人名、地名的变换,就难以找到合适的对句,一时成了绝对,所以一直没有征到下联。

1942年,《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到天长县新四军驻地采访,忽然想起那次征联,于是对出了下联:

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时隔十多年,一副奇特的对联就这样完成了。

二十二、拍案叫绝一讽联

民国初年,北京一家中药店有一副对联,看到的人都拍案叫绝。联文是: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六君子”、“二陈汤”,是中药的两个汤头名。对联作者巧妙地将中药名镶嵌在对联中,用以讽刺窃国军阀袁世凯做皇帝的丑剧。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后,野心勃勃,梦想做皇帝。1915年,由杨度出面,联络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组成“筹安会”,宣称“以筹一国之治安”,为袁世凯称帝鼓吹,人称此六人为“六君子”。上联讽刺袁世凯做皇帝的“病”,是由此开始的。

下联的“二陈汤”,是指陕西的陈树藩、四川的陈宦等,他们是地方实力派的代表,本来都是袁世凯的心腹,捧袁称帝十分卖力。后来,蔡锷在云南首先起兵讨伐袁世凯,各地纷纷响应,形势立刻急转直下,全国人民坚决反袁,二位姓陈的见大势已去,马上见风转舵,先后在陕、蜀两地,宣布反袁“独立”。袁世凯见后院起火,众叛亲离,气病交加,一命呜呼。仅仅做了80余天的短命皇帝,从此留下丑名。

这副对联,妙在用中药名入联,寥寥十个字,再现了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而其辛辣的讽刺更是令人叫绝。

二十三、口大吞天

清朝乾隆年间,江苏南汇人吴省钦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四川督学。吴省钦不但崇尚八股,压抑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且滥用职权,贪赃枉法,四川民众对他深恶痛绝。

一年,乡试时吴省钦为主考官,有一个家境清贫的书生因缺钱行贿,自忖此次没有获中的希望。待放榜时,他果然名落孙山。愤于以钱取人论才的腐败现象,这个穷书生就在考场门口题了一匾一联,讽刺吴主考。匾额题:

口大吞天。

对联是:

少目焉能识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口大吞天”暗喻吴姓;拆“省”为“少目”,拆“钦”为“欠金”。这一匾一联用拆字的方法,既嵌入“吴省钦”的名字,又揭露、讽刺其营私舞弊、贪赃受贿的丑行,实在绝妙。

二十四、和尚应考

从前,有个和尚,每见读书人应考回来,有的中状元、进士,有的中举人,有的中秀才,荣宗耀祖,好不光彩,很是羡慕,于是决定也去试一试。

第一场考试,是口试对对子。主考官出:

孔圣人三千弟子下场去。

和尚答:

如来佛五百罗汉上西天。

主考官点点头,认为还可以。又出一联:

子曰:克己复礼。

和尚想了想,回答说:

佛道:回头是岸。

主考官一听,心里有点火,抓起惊堂木一拍,喝道:

旗鼓!

和尚用手做了一个敲的姿势,高声答道:

木鱼!

主考官再也忍不住了,拂手起身道: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和尚以为考试完毕,连忙合掌道: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主考官一看,和尚还站在那里,转身大喝道:

快滚!快滚!

和尚不知是什么意思,以为还要对对,忙说:

善哉!善哉!

二十五、绝对讽巡按

清朝乾隆年间,刚中进士不久的李调元出任广东学政。到任不久,来了一位巡按大人。这个巡按原是个落第举子,因趋附权臣和珅,赐了个“从进士”的功名。“从进士”即是略等于进士,比进士略低的意思。这个巡按大人虽然不是中榜的正牌进士,但也有些小聪明,知书善辩。他久闻李调元的才名,心怀妒意,便想寻机挫辱李调元一番。

一次,巡按自穗回京,地方官照例设宴饯行。李调元和当地一些地方官员、举子、名人参加宴会。酒过三巡,巡按拈须笑对李调元说:“久闻学政善对,我有一上联,久思不得下联,烦学政一对,如何?”李调元无奈,只好应道:“愿闻。”巡按便不紧不慢地念出了:

三光日月星。

满座官员、文人听后,为之悚然,认定如此绝对,李调元一时难以对出。那些妒忌李调元文才超群的人也与巡按大人一个鼻孔出气,正等着看他的笑话。李调元平时博览群书,一听,就知这上联的出处,于是不慌不忙地随口朗声接对:

四诗风雅颂。

李调元对得这样快,巡按等人都震惊了。但是,巡按并不善罢甘休,又说:“听说你的老师在京城中威重位显,但近来听说他常为如夫人洗脚,你是否知道此事?”李调元听到他辱及自己的恩师,心中暗恼,便答道:“眼见为实,如果真是那样,也只有他的奴婢丫环们才能知道,大人您是怎么知道的呢?”这一反问,使巡按大人面红耳赤,恼羞成怒地说:“我再以此事出一联,请你对一对。”接着,他念道:

德高望重,奈何为如夫人洗脚。

李调元听了,沉住气按捺怒后高声对出:

学浅才疏,落得赐从进士出身。

真是对得绝妙,极尽挖苦嘲笑之能事,气得巡按大人无地自容。

二十六、老笋不如新笋尖

从前,有个孩子名叫赖其尚,聪颖过人,小小年纪就能识字读书,还会吟诗作对,远近闻名。他9岁那年,有一州官慕名前往试探。州官找到正在玩耍的小赖,对他说:“听说你小小年纪就会吟诗作对,今天我要考你一下如何?”

赖其尚转动一下明亮的眼睛,点了点头,有礼貌地说:“请大人出题!”

州官思索一下,吟出:

新姜哪有老姜辣?

语音刚落,小赖从容回道:

老笋怎如新笋尖?

州官一听,吃了一惊,原想通过出上联来个下马威,谁料反被小赖占了上风,也证实了这孩子智力超常,但还不死心,于是再出一联:

剃刀虽利,难伐千年树木。

这上联的口气虽然缓和一些,但仍然有轻视的含意。赖其尚并不介意,沉思一会答道:

灯火本微,能烧万里江山。

州官听后,击掌叫好,连声说:“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学识,难得,难得,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啊!”

二十七、苏轼愧添门联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代词宗,他的词奠定了豪放派的地位,对后代影响深远。他的诗文、书法皆造诣很深,成就超过了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是北宋“三苏”中的佼佼者。

苏东坡自幼博览群书,才智过人。8岁时,曾因纠正老师的错误,令老塾师刘微之自惭形秽。11岁时,写了著名的《黠鼠赋》。从此,名闻遐迩,常常受到称赞。

少年的东坡,有点名气之后,不禁沾沾自喜,有些飘飘然了。有一年除夕,他的父亲让他写一副对联。他乘兴写了: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并把这副对联贴在大门上。

几天后,来了一位白发老翁,他手持小书一本,说道:“特来向苏公子求教。”苏东坡看到有人上门求教,心里很欢喜。不料,接过老翁的小书,打开一看,不禁呆了,因为书上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老翁笑道:“请苏公子赐教。”

苏东坡顿时面红耳赤,只得认错:“请老爷爷原谅,小生一时狂言。”经过这次教训,苏东坡才明白,世界很大,学问深似海,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他拜谢老翁之后便提笔到门口,在上下联前,各添两个字,把原对联改成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苏东坡立志发愤学习,虚心求教,终于成为一代大文豪。

二十八、同名巧对李梦阳

李梦阳,明代文学家,字献吉,又字天赐,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今庆城县)人,弘治进士,曾任户部郎中,著有《空同集》。

李梦阳性格诙谐,非常爱才,常出联命对,借以试试后生们的才华。他任江西督学时,有一个童子和他同名同姓。在唱名时,就开玩笑说:“你怎么和我同名呢?现在我出联让你对,对不上,你就改名,不要丢‘梦阳’的人。”于是他随口念道: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这分明是借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和西汉时期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同名作文章,以其名同人异,切合当时的现实。当然蔺相如的文采比起司马相如差得很多,言下之意是说这个童子李梦阳比不上他这位大文学家李梦阳。其实,这个童子李梦阳也很有才学,他略加思索即对: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魏无忌即战国时期魏国贵族信陵君,就是窃符救赵的公子无忌。长孙无忌是唐代大臣,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此联以其“无忌”,双关两人不要顾忌,李梦阳觉得有理,非常赞赏这位童子的才智,于是马上改变了态度。经细心考察,证明确有才能,于是亲自推荐,予以重用。

二十九、贾知府续联

明朝时,江南有个进士出身的知府,姓贾名文通。他博学多才,神思敏捷,尤善续对。一次,城中一间当铺贴出上联:

东典当,西典当,东西典当典东西。

当铺老板愿出重金征求下联,由于此联较难,全句13个字,只以“东西”、“典当”四字组成。几个月过去了,仍然无人应征。贾知府知道后,略加思索,挥笔立就,续下联道: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此联一出,士民争相传阅,人人拍手称绝。一时,贾知府的声名大噪。

有位农夫听说此事后了很不以为然,想找个机会,试试贾知府的真才实学。刚好,有一次,农夫在郊外碰到贾知府正在赏春。农夫拦道于左,手扶犁杖,出联求对。农夫的上联是:

一犁耕破路边土,今日“芒种”。

这也是颇有难度的,贾知府沉吟多时,终于对出:

双手捧住炉中火,明天“大寒”。

农夫听后,连连点点头,称赞说:“对得好,对得妙!”

三十、意歌巧对众秀才

相传,潭州城内有个女孩,名叫意歌,非常聪明,小小年纪,琴棋书画一学就会,12岁时文采学识已不逊书生。某年,潭州新到一任太守,当地绅士周公权为太守接风,请了一帮秀才陪太守游岳麓山,周公权特请意歌同去助兴。

他们到了岳麓山抱黄洞的望山亭小憩。周公权陪太守说话,这时有一副美髯的人匆匆过来拜见两位大人。他是潭州的医博士,号称“美髯公”。周公权看他那副大胡子长得既可爱又有趣,便笑说:“我有个上句,未知博士能对否?”博士答道:“愿闻其详。”众秀才听说对对子,也都围拢过来。

周公权说:我的上句是:

博士拜时须拂地。

医博士站在那里冥思苦想,众秀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久久未能对上。意歌站在一旁,一时技痒,望见亭上的旌旗长幕,有了下句,便说道:“我愿代博士对下句。”周公权一见是她,喜上眉梢说:“好啊!”意歌对道:

群侯宴处幕侵天。

“好!”周公权第一个发出赞声。

意歌的对句工整,无可挑剔。只是当时文人讲究“上九潜龙易用”,有才也不能过分张扬。意歌初出茅庐,就贸然对句,那潭州城里众才子的面子往哪儿放?秀才蒋田第一个站出来,准备给这个不知深浅的小丫头一个难堪,让她知道山外有山,什么叫做学海无涯?

蒋田踱到意歌面前,盯了她好一会儿,慢慢地说:“我有一上句,你能对吗?”意歌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知来者不善,但也想要趁机表现一番,于是不卑不亢地说:“请讲。”蒋田伸手一指意歌的脸说:

冬瓜霜后频添彩。

这是针对意歌脸上略施薄粉而出的,含有侮辱之意。众人听了,不禁哄堂大笑。

意歌不慌不忙地上前几步,突然一把抓住蒋田的褐色长衫。蒋田大惊失色,连忙叫起来:“你要干什么?”意歌一笑,顺口道:

木枣秋来也著绯。

说完一抖手,甩开他的衣衫,转身回到原处。蒋田称她是“冬瓜”,意歌叫他为“木枣”,一还一报,弄得蒋田满脸通红,尴尬不已。

这时,又见一个秀才过来,手指江边,只见竹屋茅舍,有个渔夫正拎着两条大鱼往家里走去。秀才即景出了上句:

双鱼入深巷。

话音刚落,意歌应声答道:

尺素寄谁家?

接着,不时有秀才走上来,出句难为意歌,她一一沉着应对,流畅自如。众秀才渐渐地对女孩子心生敬意。

太守在旁边看了多时,见意歌不仅长得眉清目秀,粉面桃腮,而且才思敏捷,博学多智,便说道:“你能对我的句子吗?”意歌拜道:“大人学博才高,小女子不敢。只是大人既有命,小女子不敢不从。”太守出了上句:

朱衣吏,引登青障。

意歌略一思索对道:

红袖人,扶下白云。

太守喜道:“好,对得好!”

此次游宴,意歌一鸣惊人,名誉湘东,潭州城内文人秀才,无不心悦诚服。

三十一、黄遵宪巧对讽祖父

黄遵宪(1848~1905年),字公度,广东梅州人。清末维新派人士,以擅长外交而名闻当世,曾任驻日本参赞,美国旧金山总领事、新加坡总领事。1896年与梁启超、汪康年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提倡“民权”学说。工诗,是近代著名诗人。

黄遵宪从小聪慧过人,举凡作文吟诗,填词对句,显示出他过人的才华。一天,黄遵宪的祖父横床直卧,吸食鸦片,吞云吐雾之后,得意地吟道:

龙呵气而成云。

黄遵宪对祖父抽鸦片早就深恶痛绝,而这时见他居然还吟诗作对,陶然自得,更是反感。小遵宪思索一下,高声对道:

蚕吐丝以自缚。

黄遵宪的祖父听了,顿时面红耳赤,无言相对。他不得不叹服小孙子的才思敏捷,所对下联意味深长。

三十二、林则徐儿时巧对解父难

据说,年少时的林则徐赴考时,他父亲恐他年少远行疲惫,便让他骑在自己肩上。进考场时,主考官以林则徐年少,即景出一联索对,作为进考场的条件。联曰:

以父作马。

林则徐的父亲羞得面红耳赤,非常难为情。可骑在父亲肩上的小林则徐应声便对:

望子成龙。

同类推荐
  • 组织:当代理论与实践

    组织:当代理论与实践

    对于当今世界的组织来说,如果它们是企业,就必须为了竞争而适应和创新;如果它们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就必须为了满足社会不断增加的期望而适应和创新。有一点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了,那就是传统的组织形式并不能为达到这些要求而提供很好的帮助,于是人们便尝试起了一系列的其他形式。这些其他形式通常被称为“新组织形式”。
  • 教育硕士优秀教学设计选编(教育硕士学习丛书)

    教育硕士优秀教学设计选编(教育硕士学习丛书)

    我国从1997年开始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教师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近几年来,教育硕士的招生专业不断增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推进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开辟了接受高层次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为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 包袱里的感动

    包袱里的感动

    本书是故事集。爱情、亲情、友情,最可贵的是人间真情。这个集子中的30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折射出都市生活的七彩虹霓,散发着乡野清新的泥土气,展示了军营战士无私无畏的情怀。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礼仪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礼仪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礼仪文化概述;人生礼仪;日常礼仪;学校礼仪;社交礼仪五章,主要内容包括: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礼仪文化的类别与性能等。
  • 中国民间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中国民间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网游金庸角色扮演

    网游金庸角色扮演

    剧本1侠踪襄影。内容:你将追随着小东邪郭襄的身影,体验南宋末年风云奇诡的官场和波涛汹涌的江湖。起始时间从西元1254年神雕侠侣19年郭襄学艺开始,到西元1270年郭靖战死襄阳,郭襄归隐峨眉为止。可选人物:郭破虏、王剑民、朱三、姜浩然…………。
  • 猎魔狩妖

    猎魔狩妖

    我是行走在黑暗中的狩猎者,在物欲横流的年代,狩猎那些由人心的黑暗面被召唤出来的怪物。我不知道应该感谢这些怪物还是憎恨这些怪物。我靠世界最险恶的一面为生。
  • 三国征服者

    三国征服者

    游戏宅男刘邈玩一款三国游戏时,意外穿越到了汉末,更意外的是他不仅带去了游戏系统,还带去了自创新武将,并可以训练出中华历史上各种强大的特色兵种。燕云十八骑、玄甲军、背嵬军、白袍军、神臂弓卫等等历史特种兵尽数登场,与陷阵营、白马义从、虎豹骑、白耳兵、元戎弩兵等三国特种兵一决高下。主角能在这个群雄云集的大时代里大杀四方吗?他能弥补历史的遗憾吗?这里才是梦幻的三国,是英雄的三国,是你想看的三国!
  • 从十八到八十

    从十八到八十

    青春,哪一个人没有经历过那朦胧的岁月。在那段岁月里我们盲目的推崇着自己所奉行的一套东西,会有着自己不为人知的梦想。当人过三十才发现所有最初的梦想被现实给击败,回首发现身边的人也早已经不是当初的年少轻狂一身热血的少年,而大多变成一个家里的顶梁柱,在拼命的工作努力的赚钱。而当某一个时间我们可能会一个不差的相聚在第一次聚会的餐厅,又有多少人会说我没后悔过。或许也根本也不会再聚齐。当曾经年少的我们逐渐被社会洗礼,当初高傲的少年也一个个被迫低下了高昂的头。也许这才是生活。故事就从那天开始吧...............
  • EXO十二星座的守候

    EXO十二星座的守候

    对不起,凡凡,我喜欢着的人;对不起,鹿晗,我不该那么草率;对不起,世勋,被我辜负的爱情……对不起,惜城,我剥夺了你和他的权利……对不起,EXO,我忘记了我们之间十二星座的守候。。。
  • Child of Storm

    Child of Stor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天才杀手

    都市天才杀手

    我叫叶枫,天生精神力大圆满,这个平凡的世界因为我的不平凡而变得多姿多彩。一所豪华的普通大学,当我跨入学院大门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没那么简单......
  • 雨夜看星星

    雨夜看星星

    为博少年一笑,蹂躏着青春,这些文字权当记忆,只为过往的人和物。《雨夜看星星》选于作者高中部分散文、小说,凌乱的笔风下更多的是一种无处逃避的生活。如序言所说:当一切都成为过去时,再美丽的誓言和回忆也已变质,败给了时间。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本书涵盖了现今世界神秘现象的广博领域,从不可思议的人体潜能到匪夷所思的动物世界,从令人咂舌的植物撷取到神奇诡谲的时空传奇,种种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让人疑惑:乌尔禾城的“鬼怪声”是怎么回事?人类到底有没有极限?生命力超强的火山口生物是什么?蛋壳上的星辰图案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轻如鸿毛”的树?时空隧道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在向读者展现神秘现象的同时,也对这些神秘现象采取了客观的评论,旨在正确地引导读者认识这个世界。
  • 首席大人我们不约

    首席大人我们不约

    之前还对她走演绎之路不看好的男人,转眼就将签约合同扔到她的面前,“签了它,我保证让你迅速火遍全国!”她签了,可没火。她找到他,“当初是谁说保证我火的?”“你天天夜里用你的身体把我点燃,你还嫌自己不够惹火吗?”“你无耻!”“谢谢夸奖!”后来她才知道,这一切都是他的阴谋,而她则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你刚开始说要跟我签约,压根就没打算让我火是不是?”他不否认,“是。不过我现在打算重新再跟你签一份合同!”“什么?”“婚前合同!宝贝,这次我绝对不会再欺骗你了,不然我婚后一辈子不举!”她,“…”男主是双重人格,是披着暗黑性质的宠文,大家看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