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900000030

第30章 僧格与人格——论“弘一现象”(2)

再如有关弘一法师的出家,也非如一般所以为得那样突兀,感到不可思议,不可理解;或以凡俗之情见来窥测,简单地以家庭变故、理想破灭、遁世逃避等相究。即使像夏丏尊先生这样的弘一法师好友,对弘一法师的出家一度也表示困惑、遗憾,足见圣凡暌隔,世人对于人生向上一着的价值大多缺乏认识。其实,撇开佛教所讲的三世因缘不谈,弘一法师之于佛教,早在童年时就有所接触。据记载,筱楼公临终前,曾嘱家人延请僧人于榻前诵《金刚经》;临殁,无有病痛,安详而逝。灵柩留家七日,又每日延僧诵经超度。时弘一法师虽年仅五岁,但无疑已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后人回忆,孩提时的李叔同,以后即因此与同龄儿童效焰口施食之戏,而自据上座,俨然一大和尚模样。又师之大侄妇(年岁大于弘一)早寡,从某居士学大悲咒、往生咒等,时师年约七八岁,常相随一旁,耳濡目染,竟亦能背诵。而在弘一法师出家后,法师的俗家道友蔡冠洛居士,为撰弘一法师年谱,曾于民国20年向师做过一次访谈,法师在与蔡居士话及他对佛法的信受与出家因缘时回忆道:“七八岁时,即有无常苦空之感……及慈亲早丧,益感无常,悟无我理。”应该说,出家前的李叔同先生对佛教的理解已非泛泛了。华严座主应慈老人曾对人说过这样的话:“民初在清凉寺讲《华严》,居士之中能得其堂奥者,李叔同一人而已。”华严理论深奥繁难,一位在家者能得到一代宗师的肯定,此足见其对佛学必有非同一般的造诣。如此等等,说明俗世的李叔同之最后走向学佛出家道路,其背景是多重的,其所给予我们可作为探究人生究竟之问题的启迪也是多方面的。

更需指出的是,上述种种,多少是以一般的世俗知见来分析弘一法师的出家因缘及其抉择的。倘若我们再深入一层,从人生的究竟义上讨论弘一法师出家原因之根本,那么丰子恺先生的人生“三层楼”之喻可谓形象透彻。丰先生认为,人生的境界大致可分三个层次,即“三层楼”:重物质生活的住一层楼,“这样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如继续想“爬上二层楼玩玩”的,即追求一种精神的生活,则是那些“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登三楼的则完全是向往灵魂生活者,“他们做人很认真”,不满足于一般的“物质和精神”,而是要探寻人生之究竟,“在他们看来,财产名誉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这也就是一般常说的穿透人生,勘破红尘,我认为这是绝对不能用逃世、消极一类词来说明的。作为弘一法师的俗家弟子,丰子恺先生在说清了三种人生类型后,径直指出,弘一法师就是生活在“三层楼”的“最好的一个典范”。这就是说,对于弘一法师的出家,我们应该是赞叹、敬仰,应该像夏丏尊那样去体认他的伟大,为众生感到“稀有的福德”,“代他欢喜,代众生欢喜”。

回归主题,我们要说的是,作为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无论是他所选择的人生之路,还是人格(僧格)的炼就,既是一种“宿因”,也是有其内在的原因可寻找的。而只有当我们明白了弘一法师人格(僧格)成就的内在逻辑与它的一贯性,那么,接着谈论出现在弘一法师身上那种僧俗共尊的特殊现象,自然就方便得多。

三、对“方外二杰”说的分辨——谈认识弘一法师的维度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的时期,即所谓中国社会经历着数千年未遇之大动荡、大变局,传统的一切都受到了冲击与挑战,整个社会失去了中心与重心。然而,历史往往就这样充满着吊诡,在一个价值失衡的时代,却最会出现那些具有标杆式的,能引领或至少能给出世人一个价值理想世界的人物。同时也最能受到社会的关注与敬重。对于这一特点,虽说话常带尖刻,但也常不乏深刻的鲁迅说过:“人必有所缺,这才想起他所需。”这好似有点像生理医学上缺啥——需啥——补啥的现象。这也确实解释得通,因为人有两面性,虽然一方面有惰性,另一方面无不或显或隐地有希圣希贤的向上之心。这就好比一般人虽然认为做英雄代价太大,但还是会崇拜英雄,而不会自甘堕落地去当强盗;虽然觉得圣贤遥远,但还是会以圣人为崇高,决不能没有是非地去追随恶魔。

人心向善,人心本善;良知乃人所固有,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这非浪漫的理想主义,更不是一种美好的预设。不必讲太深奥的道理,试想,如果我们人类自己对自己都没信心,那么我们有关此类问题的讨论还有何意义,我们今天来纪念弘一法师又有何必要——一切都是白搭。

回到有关时代的话题上来,晚清民国思想文化界可以说是大师如云,名人辈出。相比俗界,佛教界同样也呈现出一种兴盛的景象,名僧高僧特多。然即使如此,弘一法师仍可视为佼佼者;不仅如此,弘一法师几无异辞地受到僧俗两界的尊重,在佛教界也是不多见的——甚至可以说绝无仅有的。正由于此,我称此现象为“弘一现象”。笔者曾在一篇也是谈弘一法师的文章中提到过同时代几大高僧各自在社会上受尊重的原因及其特点,并因此而说明“弘一现象”的存在与缘由。现再可结合《弘一大师永怀录》中的有关文章补充一点这个话题。

在弘一法师当时乃至以后直到今天,社会上有将弘一法师与另一同时代的名僧苏曼殊相提并论的。如在弘一法师圆寂后有一位文人(又是学者)陈祥耀先生在一篇题为《纪念晚晴老人》的文章中这样说过,对于晚晴老人(弘一法师),他是怀有“虔爱”的,其原因不在于好佛,因为他一般是不问“所谓‘正统’的,抑或‘外道’的”,他之“推服着佛门的三个法师(太虚、弘一及曼殊)”,全是因他们的才学而定。然这样的理由有其不相应处。虽说每个人的价值观各有不同,对人与事的喜好也各有标准,但既然说的是法师,是佛门中的人物,自当首先就得从所论对象的身份为依。太虚大师作为一个划时代的高僧,虽然他在当时佛教界内部可以说是位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佛教的贡献与在佛教中地位是无可比拟的,这一点在教内外一般也不予怀疑。在民国时代就已有将弘一与太虚同列为四大高僧中的人物,相提并论,自是有其一说的。

至于苏曼殊,弘一法师在俗时与他有交往,并曾同为南社的骨干,柳亚子先生称他俩为“南社两绮人”。据说曼殊在创作《断鸿零雁记》时也尝就正过李叔同,先生对之还加以润色(按:《断鸿零雁记》最初即发表在《太平洋画报》,时李叔同在此报馆任编辑)。又,李叔同与苏曼殊都曾在《太平洋画报》发表过作品,当时即有“双绝”之誉。总之,他俩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与成就确有一定的共同性与可比性,此所以在民国时候有“方外二杰”之称。

然而,就像梁高僧慧皎法师所指出的,名僧与高僧各有不同的内涵。在近现代的文学史上,苏曼殊无疑有他的地位,当可称得上是位名僧,但他在佛门中所受到的“待遇”却并不高,实不足以高僧相称;甚至可以说,如果苏曼殊没有文学上的那些成就,时人乃至后人可能就不会提起他。事实上,在曼殊的生前生后,佛教界对他并没有太多的重视。曼殊谢世后,由于柳亚子父子等的努力,为之搜罗遗作,出版全集,编撰年谱,使曼殊得以传世。然这些都是出于曼殊在文学上的成就,都是属于俗世间的事,其影响也是局限在世俗范围内的。而弘一法师在出家前也是精于艺事,所涉及的范围可以说还广于曼殊,但这是世俗的事业,出家后则严持戒律,一丝不苟,自觉“摒弃俗务”,与世间一般的艺事基本无涉,自我定位明确,这与苏曼殊就全无相同之处了。虽说法师在出家前的种种事业,在艺术上的成就,对他以后的影响关系甚大,说他名僧也没错,但一旦高僧的性质凸显了出来,“名”就被“高”所盖去,“高”过于“名”,自然是称“高”而不“名”了。弘一法师在历史上的定位是一位佛教高僧,是他对佛教的贡献,至于那些在俗家时的成就,最多只是扩大弘一法师名声的助缘,或更确切地说,全部化为他作为一位高僧的社会形象与影响的善增上缘而已。或许这是由于弘一法师出家后的光芒掩盖了他在俗世的事业与成就,但我宁可认为这是道德力量所致,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人类向上一着之心始终未失的缘故。总而言之,如今人们在提起弘一法师的时候,一般都不太会去涉及法师那些纯世俗间的事,社会各界人等无不将他作为佛门高僧来尊敬,来纪念。所以,“方外二杰”之称是不确切的,将俩人相提并论也是不妥的。

其实,上述的问题早就有人说过,如陈心纯先生《弘一大师与曼殊和尚》一文,是文开篇伊始就这样说:“一般人往往会将不久前示寂于闽南的当代律宗硕德弘一大师,与当年的曼殊和尚相提并论,同列于高僧之俦。这实在是一个大大的错误,真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了。”文章接着对何为“本”何为“末”作了解释:“‘本’,是指一个‘高僧’所绝对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精严的戒律而言’”;“‘末’则是指弘一大师与曼殊和尚所同具的艺人的‘才华’而言。”毋庸多言,弘一法师自是“本”“末”兼备,可谓“无欠无缺”。而曼殊和尚,如站在艺术的立场上看,他的才情,他的气质,“真是凤毛麟角,稀有难得,值得我们崇拜赞叹。但是,如果我们把他当作一个受过戒的出家人看,而从严正的佛法的立场上来批评时,那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可见,我的这一判断凡对佛教稍有认识者都会如此。

本文之所以从外界评价的一个角度对弘一法师与苏曼殊做这样的比较分析,一来是借此以说明弘一法师之能受到僧俗共尊,是有其一贯的、非同一般的理由,即是以人格的内在力量为其根本的;同时也是想通过这种僧伽内部之间的比较,来说明体现在弘一法师身上那种僧俗共尊现象的确具有特殊性,是“弘一现象”的最基本特征,值得我们探究;第三则是引出下节所要谈论的也是本文之要旨的话题,即在道(指人生之道,生命之道)学系统中,或作为一种生命的学问,人格(僧格)的力量在其中的价值与意义。

四、他人眼中的弘一法师

大凡圣贤,其在道德操守与人格魅力上必有其超于一般的过人之处。必须指出的是,说超于一般,并非意味人性存在高低的差别,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人格的炼就与高低,关键在于每个人的修养。至于人格所造成影响的大小,虽然端赖各人的人格特性决定,但与由各人不同的人生经历而带来的不同因缘,毫无疑问也是有着莫大之关系的。这一点我们从弘一法师身上,即从“弘一现象”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反映。有关“弘一现象”的形成,笔者曾在《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一文中已有过具体的介绍,本节不再细论,在此略加概括后,即引到人格与僧格及道德示范的意义与作用这类话题上来。

在今天这个所谓的去精英化、非道德化时代,纯粹谈论道德谈论理想人生问题好像已经落伍,甚至有点可笑了。功利与势利相纠结,世人对价值问题的考量,无不受到私利的纠缠或功利的干扰,即使偶有将之与道德相结合者,不是被归为另类,就会以为是迂腐。但正是那种价值理想的贬值与道德的缺失,恰恰是当今社会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正因为在这样一个价值几乎完全失衡的社会,笔者认为就更有必要谈谈“人能弘道”即道德人格的时代意义这个看似不适时宜的话题。好在“弘一现象”生动实在,具有典型意义,这对于我们正面认识这类问题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

前面已经说过,在晚清民国众多高僧中,弘一法师之受到世人特别的推崇,乃是与弘一法师特殊的人生经历有关。年轻时的李叔同先生风流倜傥,才华出众,俨然是一位翩翩佳公子,中年出家,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一时间自然会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又因为弘一法师出家后所选择的是一种与在俗时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就更容易引起世人的关注与好奇;更由于,出家前弘一法师的生活经历丰富且多彩,各类因缘也较多,同时又有较长一段时间从事文学艺术活动与教育事业,成就斐然,影响广泛,尤其是知识阶层对弘一法师的青睐,他们的价值取向往往能引领时代,更使这位选择遁世修行的高僧竟成了“公众人物”;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弘一法师本身道德修为的非同一般,他的人格光芒,赢得世间各方对他一片赞叹声,任谁都视弘一法师为道德之典范,实乃实至名归。

同类推荐
  • 聆听大师胡适

    聆听大师胡适

    胡适一生,涉及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言论,其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兼具了可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聆听大师胡适》系列以独特的视角,从人生、治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入手,在胡适作品中精选出能够代表胡适思想的篇章,收录图书:《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等七册。
  • 菜根谭

    菜根谭

    本书为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每篇文章都有:原文、译文、相关链接。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 读论语心得全集

    读论语心得全集

    本书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
热门推荐
  • 都市猎杀者

    都市猎杀者

    随着地球科技的发展,人的思想开始进步,想要去尝试探索蓝天天空背后的神秘,从认知到迷惑,结果沉醉而不能自拔。但是,地球人反而忽略了人类的存在,因为在几千年过后,地球已经成为了整个银河系中,最适合生物生存的世界,所以人类的地球,同时已经成为了地球以外生物的寄存地点。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地球上不只是住着地球人,而且还有着其他的物种,比如妖兽、外星人甚至是神话当中才能够出现的吸血僵尸等……
  • 女扮男装之慕君惜

    女扮男装之慕君惜

    一朝醒来,发现我居然在一个架空大陆!?接收原主记忆后,才发觉事情没那么简单。但,就算这样又如何,我依然活得如鱼得水!欺凌过我的人,我会加倍奉还;对我好的人,我会用我的诚心来对待他。看我怎么一步步走向巅峰和我所爱的人一起俯视世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拯救男蜜

    拯救男蜜

    一个可以为爱情誓死终生的男人,身边拥有绝世好闺蜜,被无数女人视为头等肉的暖男系。一个游离在众男人之间的女人,总不甘于落寞希望自己永远是焦点的女生。看暖男如何败落与女神的手掌。笑众闺蜜拯救暖男的爱情。爱情既是一种付出,也是生活的一种力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影响孩子一生的55位近代伟人

    影响孩子一生的55位近代伟人

    本书精选了包括英雄人物、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在内的55位近代伟人,选取了他们平常生活中的小故事。
  • 斗龙战士:地球保卫战

    斗龙战士:地球保卫战

    500年前的黑暗首领为了统治地球,不惜消灭所有地球生物。因此地球守卫者“斗龙战士”为了维护地球,与黑暗首领决战,他们大战了三天三夜,黑暗首领天影被打败了。为了地球安危,他们集合火、光、水、土、金、木力量把天影封印在异空间的龙武山上。至今天斗龙战士已成立500年,为此他们成立的龙武族训练基地,培养一堆优秀的斗龙战士。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 TFBOYS之我的人是你

    TFBOYS之我的人是你

    这个作品是由TFBOYS和3个女生的爱情故事
  • 圣羽学院:校草殿下的冷公主

    圣羽学院:校草殿下的冷公主

    男主的腹黑,女主又怎样应对呢......定下的婚约,又该怎么对待呢……
  • 老公,你是谁

    老公,你是谁

    婴儿房。火,熊熊地烧着,玻璃罩里的她睁着大眼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医院外。一个沧桑的背影蹒跚而来……VIP大楼里。几个黑衣人死死守在门口……病房内。不断传来女人撕心裂肺的叫喊……盛世宴会。众目睽睽之下,她被人公然堵在舞池中央……她微微颔首,巧笑嫣然。他一改往日的阴狠冷酷:“不知我够不够资格请小姐赏脸?”(一场阴谋与猜忌的苦恋,一段家族往事的纷争。【男女主身心干净】。<本书禁止跳跃章节!>)
  • 诡宅心慌慌

    诡宅心慌慌

    带着某种神秘宿命而浑然不知的江西女孩马一川初入房产中介,从一套永不能见光的房子开始,她终于身不由已地走进了20多年前就已经布好的局......是陷阱?是注定?宿命的安排能不能在手中逆转?尔虞我诈后难道另有更深隐情?除玄学、悬疑外,书中大量穿插你所不知道的真实房产中介黑暗操作,也许,人来人往的其中就有你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