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900000017

第17章 多元融合批判创新——浙江地域文化之历史、传承及其整体特征(6)

然在明清鼎革之际,就全部思想史而言,最为重要而又影响巨大的两位人物,一是昆山顾炎武,一是余姚黄宗羲。顾炎武站在清初王学批判思潮的前列,却又试图超出宋代以来的理学话语系统,转以汉代经学的方法来阐明大道,认为“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而有语言学的转向。然后人以顾炎武为乾嘉考据学的前茅,或以为顾氏开出乾嘉之学,却实在是似是而非的。在黄宗羲那里,我们却的确看到了另一种情况。他没有像他的同代人那样因为明朝的灭亡而对王学充满义愤,这自然与他的师承有关,更与他本人的学术思想有关。在理论上对王学给出系统的批判与重建,这一工作他的老师刘宗周实际上已经做得相当彻底了,而更为深刻的思考则使他超越了所谓“清谈误国”这一流俗之见,更超出了“程朱陆王之辨”的思想藩篱,而将理性的目光转向对于整个王朝政治体制的深刻洞察、细密反思与深度批判,试图在政治制度层面去寻找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他在《明夷待访录》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于王朝制度的批判深度及其见解所达到的高度,不仅是前无古人,而且是超越其当代的。也正因为如此,在晚清真正的革命时代到来的前夜,他的这一著作仍然在发挥着极大的激励人心的作用。

对于制度的反思与批判,显然在表达着对于制度本身的极大关切;是否能使大道彰明于天下,便即成为一代之体制是否有其终极合理性的究竟根据。然道之在天下,却须人心来“体认”,来“体知”,来“体现”,道体虽一,而表现可以多歧,是谓“一本而万殊”;众水归海,不论江淮河汉、泾渭蹄涔,至海则一,是谓“万殊而一本”。所以“学术之不同,正以见道体之无尽也”,而反观学术在历史过程之中的曲折回旋与波澜起伏,就正可以开显出道体本身的历史运动,而为当代对于道体的把握并使其显明于天下提供前提。黄宗羲撰著《明儒学案》,并不仅仅只是梳理了明代学术的源流派别而已,而是已经深刻地蕴含了这样一种根本的观念,即道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范畴,并且它自己真实的存在性是必然以某种历史的方式来显现的,所以要真正实现对于道的把握与领会,就需要将它恰当地措置于历史的过程之中。如果《明夷待访录》体现了黄宗羲在制度史层面对于道的历史形态的特殊关切,那么《明儒学案》无疑就是在思想史层面对于道的历史运动轨迹的细致寻求了。“政”与“学”当以体道、明道为本旨,这一点是一致的。《宋元学案》虽没有完成,但已有基本框架,更进一步清楚地体现了黄宗羲必欲将道的追寻推进于思想历史之自身过程的卓越努力。

从梁启超开始,学界向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认为黄宗羲开创了“清代浙东学派”,并且这一学派是以史学为主的,所以也称为“浙东史学派”;吴光先生不同意这一观点,曾专门撰文为“清代浙东经史学派”正名,认为“以黄宗羲为首的清代浙东学派,是一个崛起于清初、延续至清末、涵括经学、史学、文学、科学等多个领域而以经史之学为主体的学术流派”。“这个学派的正式名称,应当称之为‘清代浙东经史学派’,而非‘清代浙东史学派’”。我本人比较赞同何炳松先生当年所提倡的学术视野,即将南宋到清代的浙东学术视为一个发展着的整体。南宋以吕祖谦等人为代表的浙东学派所实现出来的“历史哲学”,既是一种思想形态,又代表了一种学术精神、学术方法与学术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思想形态它是有本身的发展历史的,作为一种学术精神与价值理念则是有它本身的传递过程与体现方式的。正是在这一历史的视域之下,我们认为黄宗羲在思想史上的恰当定位,并不是“清代浙东学派”(不论是“史学派”或“经史学派”)的开创者,而是南宋以来浙东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与南宋浙东学术群体相一致,坚持将道的追寻确切地贯彻于社会制度的历史以及社会事件与人物活动的历史之中,坚持时代的当前状态作为历史不间断性运动的一个阶段是必由当代的人物活动来体现的,前者使他开辟出了独特的思想史领域,后者则体现为他特重当代史的史学观念。正因有黄宗羲的集大成之功,浙东以经史研究为基本表现的学术研究趋于繁荣。但我们同时也还注意到,他的后学或后继者们,不论是万斯大、万斯同,还是全祖望、邵晋涵,往往只是继承了黄宗羲学术的某一个面向,甚至在其学术过程中,黄氏学术整体中原本十分清晰而又强大的求道、体道、为道的维度转趋隐晦不显,这其中当然也有现实政治的原因。到乾嘉时期的章学诚,始在“历史哲学”的高度对黄氏学术表达了充分的理解,并在理论上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哲学”的整体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清代学术之转向“考据学”,实在有十分复杂的政治与学术方面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说,“故纸堆”的小学考据之学,原本是一大批知识分子的精神“避难所”,而“避难”既久,则悠游其中,而渐忘其“所”之固陋。到乾嘉时期,学者沉酣其中而不可自拔,虽然古典整理的业绩成就斐然,但中国学术传统中向来清晰的“为道”维度却几乎被全然淹没了。正当“为学”与“为道”之间的隙裂愈益张大之际,深受小学沾溉的龚自珍却深切地洞察到了小学极度繁荣表象背后“万马齐喑”的时代危局,他以常人不可理解的态度与似乎十分“突兀”的大音声,对沉沉大地发出了巨人的呼喊;以前所未有的犀利而又沉痛的笔触,痛快淋漓地撕破了华丽的表象而揭露了时代真实的百孔千疮。在相近的时代学术氛围之下,如果说章学诚已然表达了单纯“为学”背后的“为道”忧虑,试图通过史学在“原道”基点上的重建来重新张扬学术的“为道”传统,却又表现出了政治态度上的某种怯懦的话,那么龚自珍就是以最为积极的态度而直接诉诸社会政治的批判来呼唤学术以“为道”传统的回归了。

中国社会正是在龚自珍的批判之中进入近代的。当清末革命浪潮真正到来之际,章太炎站到了革命时代的前列,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学术以“为道”,须担当民族大义,康济时代艰难这一浙江文化传统中一再体现出来的价值理念的坚定实践者。而作为古文经学的最后一位大师,他在学术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则一直为后人所景仰。尚综博而重陶冶,善融铸而出新意,是太炎先生在治学上的重要特征;“转俗成真”、“回真向俗”的学术目的或价值取向的转移,同时也是他实现不同学术视域相互融会之后的思想轨迹。同时的王国维,虽然他的政治态度相对保守,但在学术研究上却相当超前。他是最早读通康德哲学的中国学者,是最早将西方的哲学、美学、艺术诸理论贯通于中国学术各不同领域的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并对后世产生莫大影响的人物。他提倡“二重证据法”而成为“新史学的开山”,他是“甲骨学”的奠基人,他的《红楼梦评论》既是“红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可视为“比较文学”的前茅,他的《人间词》是“词”这一古典文学形式的现代绝唱,而《人间词话》也成为“词话”这一古典批评形式的最后典范。如果章太炎以他极为淹贯博洽的中国古代知识及其“小学”的崇高成就而代表了乾嘉以来考据学传统的终结,那么王国维则以西方学术视野的广域融入而成为学术之“现代性”的开端。

清代以来,浙江在文学创作领域的成就主要是通过“浙西诗派”与“浙西词派”来体现的。“浙西诗派”肇始于清初,绵延至近代,是清代延续时间最长、作者阵容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而所谓“浙西词派”,则自《浙西六家词》问世以来,也主导清代词坛达百年之久。诗词创作,浙江向为渊薮,人才辈出。不过需要一提的是,浙西“诗派”与“词派”其实是一个因地域风气相承而表现出来的一个“广域”概念,或者说是一个“开放的”诗词流派,它们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相互重叠的,朱彝尊、查慎行、厉鹗、钱载、杭世骏、郭麐等人,各在不同时期代表了浙江诗词创作的杰出成就。至于书画艺术领域,则清代可谓流派纷呈,却皆能以“浙派”的特殊面貌独立出来并产生广泛的艺术影响。清初“金陵八家”之一的高岑、“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都是浙籍的著名画家。乾隆时期丁敬以治印闻名,宗秦汉古风,朴拙而圆润,开“浙派”篆刻之先河,其后又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继之而起,随有“西泠八家”的名目。“西泠八家”成为清代一个著名的艺术流派,而其所长则不仅在治印而已,其书画的影响也甚为广大。晚清在上海有“海上画派”的诞生,“海派”艺术声名鹊起,而其中的赵之谦、任颐、吴昌硕以及任熊、任薰、蒲华等著名画家,均为浙江人。吴昌硕诗书画印冠绝当时,实为“海派”昌盛期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

到了清末,杭州的篆刻家王福庵、丁辅之、叶为铭、吴石潜等人,承“西泠八家”之余烈,以发扬印学为己任,遂开创“西泠印社”,影响远播,渊源有绪,至今仍为国内外卓有影响的篆刻书画艺术团体。

思想的潮流总是随着时代趋势的转变而流动,文化的现象也因此而成为生活之现实的表呈。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从中国社会的自身历史维度来看,是以中国自19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强权之下不断遭受到各种屈辱,虽经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根本政治体制的一系列变革,而积贫积弱的苦难现状却终究无法改变为基本背景的。这一“新文化运动”,作为特定背景之下的时代思潮,代表了一大批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将中国社会放置于广大的世界性座标系统之中,对中国自身文化传统、国民道德、教育制度、民族性格等诸多方面的自觉反思与深刻批判。他们的最高旗帜,是要在“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的引导之下,使中国摆脱专制而实现自由,摆脱贫困而实现富强,摆脱愚昧落后而实现知识开明,重铸国民道德,使中国文化能以其独特的样态融入世界而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文化运动”之中,浙江的知识分子如鲁迅、蔡元培、钱玄同以及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蒋百里、朱希祖等等,不仅站到了运动的前列,而且各以其深刻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尖锐的批判、独特的创作而引领着这一时代思潮,鲁迅、蔡元培的贡献尤其巨大。毫无疑问,“新文化运动”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与中国文化的此后发展及其当代状态有着最为深刻的内在联系。

纵观浙江文化,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多元融合,批判创新”,正是浙江地域文化在历史的宏观过程之中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

同类推荐
  •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博大精深的兵书,它从政治、军事、人才等多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战争规律的各种因素,历时两千多年而流传至今。这正反映了这部传世之作的生命力,也体现了我们祖先超人的智慧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灿烂选择。
  • 晏子原来这样说

    晏子原来这样说

    走近晏子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仁爱无边,躬亲示范……晏子是思想的圣者,行动的巨人,后世的尊崇。走近晏子的学说——去品读他的治国良策,忠君为民……晏子是旷世的贤臣,万民的榜样,永恒的丰碑。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二重论:关于真理与境界的逻辑新思维

    二重论:关于真理与境界的逻辑新思维

    本书分为两大卷共五个部分。第一卷共两部分,是对二重论的逻辑学研究;第二卷共三个部分,是对二重论的哲学研究,并包括几个初步的应用研究。
  • 中国儒学之精神

    中国儒学之精神

    郭齐勇教授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儒者,数十年来沉浸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研究,《中国儒学之精神》即汇聚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在大学与民间演讲儒学的成果。全书深入浅出、全面而又有重点地论述了儒学的源流、一代宗师、发展轨迹、经典著作;儒家的礼乐文化、社会理想、治国方略、管理智慧、人性学说、核心价值、人生意境;儒家人文精神的特色、当今的意义与价值,经济全球化下的创造转化与应对之道。对学术前沿的课题,如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对话、公与私、公德与私德、亲亲互隐与人权、儒学的宗教性及宗教对话等论域,亦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有拨乱反正之功。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态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儒家文化的许多价值理想一直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根据。
热门推荐
  • 台湾黑道新语

    台湾黑道新语

    天地有明有暗,人生亦然。人性、財富、權利、政治混雜之背後有著人們無法全然透視之真面目。小說中之兩位主角,同父同母之親兄弟,個性迥異,一個是威震台灣之黑道教父級大哥,一個是名滿工程界之大學教授,在親情、道義與社會現實之中各自展開他們的人生,惟天意總在暗中調理。一部扣人心弦、賺人熱淚之社會寫實小說,讀後保証必有所感。
  • 武道无极巅峰

    武道无极巅峰

    天原本有九重,仙、神、魔、兽、妖、人等各统治着一重。而今那九重系统塌陷了,仙、神、魔、兽、妖一时间全都拥到了原本人类掌控的第五重,一个洪荒的黑暗时代到来了,那却是一个血惺的、相互杀戮的时代。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毁于一旦,科技成果也随之失去了效用,人类变成了最弱势的群体。苍天留给人们的唯有道法和最原始的武功,习武斩妖除魔成了人类唯一的希望......洪荒异界的一代人类群侠正在崛起中......
  • 荒动九天

    荒动九天

    功法荒天,荒动九天;残锋断芒,挥断万物。“废柴”叶尘出身神秘家族,惨遭族人尽被掳走,行凶者竟是......叶尘探索禁地时得到功法荒天,残锋断芒,携天才妹妹共入紫霄楼,突破自身修炼禁制,开始寻仇修炼之路。然而,随着深入大陆,无尽的纷争也纷至沓来......
  • 万界通行

    万界通行

    崔神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玩的东西,那就是--随便他拿起什么奇怪的东西丢在水里,就能开启通行阵,到达一个与他丢的这个物品属性相同的异世界里面。他曾去过剑侠世界,然后收了个剑仙回村子当保安。他还去过二战战场,然后弄了辆坦克回村子来退敌。。。。他还曾经丢过一个妹子下海,跳进去到异世界一看···回来后他就成了老司机···
  • 大地龙师

    大地龙师

    遥远的太古时期、天地方开,混沌初判,各大种族天骄辈出……守护着最后荣耀的巨擘们相继陨落,人族乘势而起,然而海量的灵气却随之深埋进九地之下,善者为龙、恶者为煞。筋脉破碎如何修行?谁在撩拨地底的龙煞?无它,借山河之力,登顶九极、引八方来拜,证得至高无上的大地龙师!!!
  • 魔统山河

    魔统山河

    少年奇才,奇遇不断,斩妖邪,除败类,扫孽障,一统山河。
  • 光辉之神

    光辉之神

    在一个名叫菲奥拉的国度,生活着一群使用魔法的人们。在那里有许多家族,各个家族通过用魔法为市民工作而日益壮大,这其中有一个家族叫做“光辉之神!”
  • 暗裔传说

    暗裔传说

    这片大陆上,有着绚丽多彩的魔法.威力惊人的斗气,还有着古老的家族,吕麟生在这片大陆上,在他的背后,还隐藏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 此生缘

    此生缘

    《此生缘》讲述的是在神州大陆神武王朝五指峰小镇发生的故事。一群北山剑派的第八十八届新弟子在叶之秋的带领下由小到大、从弱变强、生死相依、不离不弃,演绎出一场此生有缘不负今生的玄幻爱情故事。
  • 头门

    头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