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0900000025

第25章 多元网络媒介环境中对外传播的偏向与路径:一个基于珠三角地区的考察(3)

③经济的功能:地理、经济、历史、交通概况介绍;介绍观光景点、提供旅游信息;英文版内容;招揽投资、增加当地商机与促进经济发展等。

④落实民众知情的权利:行政机关要闻;公布城市计划或城镇规划内容;统计数据/图表;在线数据库查询;电子报订阅;政府通讯网络版等。

⑤提升民众生活质量:连结其他网络资源介绍;文化、艺术资源介绍;小区活动公告、活动广告牌;提供大众运输系统信息;就业服务;加强民众对公共安全的认识;提供实时气象数据;提供实时当地交通状况数据;实时新闻;聊天室功能;提供在线图书馆服务等。

实际上,城市利用网站传播的不仅是“城市概念”,而且是建立一个由城市所有生活文化产品所构成的“城市品牌”;而网站所传递的城市生活文化产品,不只是数据(data),而且是信息(information)、文化知识(knowledge)以及洞见(insight),更是城市生活文化的体验(experience)与智慧(wisdom)的累积。

那么,当我们“使用”网站,从网络媒介的内在符号世界中思考、感知、谈论或表现身边世界时,我们就正处于传播媒介的符号结构之中,遵循其内部的逻辑。一方面,个人在网络环境中扮演的虚拟角色,把与角色及其表现相关的预期和意义整合入自我之中,用角色身份(role‐based identities),彰显自己的个体特征,自我认同;另一方面,个人在网络环境中扮演群体身份(group‐based identities)(Schau HJ,Muniz AM.,2002),把自己归类入某个群体类别,自我类化。群体身份影响着一个人的文化认同,而媒介技术影响着群体身份的确定。“当我们简单地用我们是‘谁’的方式来考虑群体隶属时,我们身份的感觉也被我们在哪儿,以及‘谁’和我们在一起所改变。由媒介或其他因素的变化所造成的场景结构的变化,会改变人们对‘我们’和‘他们’的感觉。为了预测新媒介对群体身份的影响,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新媒介如何改变‘谁同谁分享社会信息’。随着社会信息系统的融合与分离,群体身份也会随之变化。”(约书亚·梅罗维茨,2002)网络环境在塑造对外传播形象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改变着我们分享社会信息的范围。

其实,媒介总是发生在生活世界之中,也必然通过它与生活世界的关系获得存在的意义。环境的想象真实地触及城市对外传播的方方面面。网络媒介也不再是一种“想象的和机械的结构”(TEnnes,F.,1955),而是通过自身的结构、编码和偏向,将各种力量置于一个相互联系的动态的对外传播系统中。这个系统应该有容、有衡和有序,它不仅是建立一种和谐、合理、健康、人性的区域化模式,将区域自身继承的文化遗产、历史传统、经济、政治乃至艺术、生态环境建设有机、有效地融合到媒介环境里,从而打造独具特色的区域空间和区域文化,更重要的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媒介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利于社会成员个体的生存与发展。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项目《媒介融合趋势下广东新闻网站的国际传播路径研究》的成果之一,批准号:09 L‐03)

[参考文献]

[1][法]阿尔贝特·史怀哲(1996),《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第9页。

[2]大洋论坛:“全球征集广州城市形象表述词30字内定位羊城”http://club.dayoo.com/read.dy?b=viewpoint&;t=855690&;i=855690&;p=1&;page=5&;n=20

[3]大洋论坛:http://club.dayoo.com/read/dy?b=viewpoint&;t=808052&;i=808052&;p=46

[4]大洋网:“生活在广州,哪个方面最令您自豪?”http://news.dayoo.com/guan-gzhou.68094,调查数据截止为2009年5月5日00:00,下同。

[5]调查派网:“广州城市公共意象调查”,http://www.diaochapai.com/finish.php?survey_id=147805

[6][美]刘易斯·芒福德(2005),《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60页。

[7]单波,王冰(2006),“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3期。

[8]问卷星网:“对于广州亚运会的看法”,http://www.sojump.com/viewstat/89913.aspx

[9][日]尾关周二(1996),《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第一版)(卞崇道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第72页。

[10][英]约翰·汤林森(2002),《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第41页。

[11][美]约书亚·梅罗维茨(2002),《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第51~52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12]Gary Gumpert.Speech in Urban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2001.

[13]Logan,R.K.(2000).The sixth language:learning a living in the internet age.New York:Stoddart.p.42.

[14]Loris Ramos,Understanding Literacy: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Research in Media Ecology,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ume8,Number 1,Spring 2000.p48.

[15]Schau HJ,Muniz AM.Brand communities and personal identities:Negotiations in cyberspace[J].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2002,29:344‐349.

[16]TEnnes,F.(1955).community and Association.London:RKP,p.37.

The Inclination and Approach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Diversified Network Media Ecology:Exploring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Wang Bing

Abstract: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produced brand‐new symbol environment,perceptive and social environment.The exceptional status of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contributes to the vivification and enrichment of the textur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a.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is focused on the process,mechanism,technology and logic concer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ew media ecolo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and tries to establis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xternally communicated image of the region and the modes of production and life of people,social customs and even the social ideology,the efforts of which leads to the proposition of the integrated concept,namely the“Mega Media”from three perspectives,which are visually,culturally and ecologically involved.We sincerely urge the redefinition of the“production line”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features and communication modes of the new platform,and quote the combined concept of“glocalization”in the submiss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regarding the“Mega Media”.The concept themed with“glocalization”as described above would also become the core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strengthened combination of global and regional traits.

Keyword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visual preference,cultural preference ecological preference,“Mega Media”.

同类推荐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文字学方面最具权威的古典著作,是我们研究中国汉字、了解中国文化的必备工具书。这本《说文解字全鉴》收录了大量生活中常见常用的汉字,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力求以全新的视角解读汉字,将汉字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地呈献给广大读者。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 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生动有趣的并且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关注有效课堂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教学设计、课堂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模式、课堂互动、课堂伦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管理等十个专题讲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热门推荐
  • 英雄无敌之史诗战争

    英雄无敌之史诗战争

    The-heroes-of-the-war-epic,不一样的英雄无敌,一样的畅快淋漓。一个古老的传说是这样说的,艾拉西亚那富饶的土地和各种生物是由那些厌倦了不朽的神性的神创造的。而另外一个传说恰恰相反。某一天神力将会介入这个由神创造的世界,并且打乱所有在这片土地的每一个生物的生活……但是让我们把这些传说放到一边。我们要考虑的是我们自己。你不是神。你只是艾拉西亚的一个英雄。现在,是你行动的时候了……PS1:以上简介纯属投机取巧,作者这厮其实根本就不会写简介。PS2:本书虽然定义为爽文,但基本上不会出现让人快乐到大,小便失禁的情节。PS3:新书需要关怀,爷们请投票,姐们请收藏,恩,路过的当我什么也没说好了,就这么多!钦赐!
  • 明伦汇编人事典睡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睡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魅颜:吃货毒后

    魅颜:吃货毒后

    一朝穿越,遭到下毒,变成小女孩,尼玛,肿么会介个样子?“丫头,你……”某仙谪男轻叹了口气。“丫头,我请你吃好吃的!”某腹黑谷主宠溺的伸手揉了揉某女的刘海!“夫君?你有什么事么?”某女眨巴着眼睛,一脸的不解。“娘子,咱俩什么时候把婚事给定了!”美男笑得无比妩媚诱惑!“容我考虑考虑……”某女一脸的为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驭天传

    驭天传

    欧阳征蓬身处乱世,有妖魔异兽横行于神州。征蓬身负巨任,又得诛魔唤灵之技。可世事难料,最终走上的是救世仙路,还是灭世魔路?
  • 疯仙山:徒弟不好当

    疯仙山:徒弟不好当

    “徒儿,为师决定教你轻功水上漂!”“你不是我师傅!”“徒儿你眼瞎连师傅都不认识了?”“我师傅老奸巨滑,你绝对不是我师傅!”“……”
  • 相思引,初华篇

    相思引,初华篇

    将天界太子推下诛仙台?不要紧,再将他寻回来便是。什么?还要历劫?丑媳妇追夫?司命神君你成心玩我是吧,看我不把你打的满地找牙连你亲妈都不认识你!求饶?很好!本君要求不高,金银珠宝吃喝不愁!噢别忘了将“夫”画得帅一点。
  • 祭爱成殇之梧桐花开

    祭爱成殇之梧桐花开

    一个女人曲折的一生,历经沧桑后的破茧成蝶。从青春年少到成家立业,她哭着笑着.........
  • 重生之极黑权少

    重生之极黑权少

    被渣爹和两个姐姐联手侮辱陷害,深夜重生了,睁开双眼,获得变态异能,重活一世她定不做弱者。渣爹重男轻女,那就如他所愿。渣姐羡慕嫉妒,别客气,就再猛烈些吧。渣男黏上来了,怎么,想试试看搞基的滋味?……关于她—听说深家的小少爷,其实是情妇所生呢?可是深家没有男丁,是不是情妇生的也无所谓吧…也对,不过长的……怎么说呢,酷炫中带着性感!关于他—听说君二少又拿到影帝的桂冠了,这已经是第七个了!他母亲就是风靡全球的影后,会生出个影帝儿子也不稀奇…也对,不过长的……怎么说呢,简直是妖孽!……疑似初见:某男玩味用食指挑起她的下巴,“深夜…深夜…一个男人怎么叫这个名字,真是引人遐想。”甩开他的手,“二少,这样不雅观。”“听说你上厕所的时候从来不用便池,这是为什么?”某女从容道,“个人习惯而已。”“哦…那陪我上个厕所去?”“……”她是女的!疑似弟控:“我们同校,而且比你大几届,是不是应该叫我声学长?”某男唇角扬起笑意。“学长。”“叫声师兄。”“师兄。”“叫声哥哥。”“……你是弟控吗?”这画风不对!身怀异能,深夜这一世只想手握权势,不被人欺负,可是身边总有个男人围绕,这个男人重口又变态,偏偏她能看透任何人,却独独看透不了他。“我会……魔法,别靠近我。”“魔法?这样的吗?”一物什突然飞到某男手里,他妖妖的笑了起来。“……”该死,他也有异能!【简单来说,这是一个酷炫的女人和一个祸水的男人之间相互变态的故事。】——————————————本文现代架空异能,元素颇多。女扮男装,酸爽虐渣,男强女强,1V1双C宠文,欢迎跳坑。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痛仰年华

    痛仰年华

    真心实意的生活,纵使世界再喧嚣,也能在不断追寻的际遇中,重新认识自己,找到最真实、最纯粹的那个自己……顾冬晨:资深单身,始终相信最好的爱就在不远处。苏娜:记者之花,娇美可人,温柔又有血性。冷焱:高岭之花,高贵冷艳,毒蛇犀利,喜欢一个名叫小薇的女孩。陈寒:生于圣诞,对爱坚持,一直追寻父母式的爱情。简随心:一个美人,却美成了风雨。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