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0400000018

第18章 明代对西湖的治理(2)

第二,指出西湖是杭州的天然屏障,如果西湖湮塞,则城市的西部将无险可守,倭寇等就可以很轻易地攻入城中。

第三,杭州城内居民饮水全赖西湖水的供应,如果西湖被侵占,将使水脉不通、城市供水断绝,造成百姓生活困难。

第四,杭州城中众多的水道也依赖西湖水作为补充,如果西湖水源断绝,会造成运河来水枯竭,妨碍市内的水运交通,影响物资的运送。

最后,他指出自仁和县至海宁县万顷良田,都依赖西湖水进行灌溉,如果湖水枯竭,还将导致下游良田缺水灌溉,严重影响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

这五条理由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西湖不能被侵占的理由,言之凿凿,应该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的。但是明代对地方官的权力限制甚严,远不如唐宋时宽松,杨孟瑛疏浚西湖比唐宋时代的白苏两公困难得多。首先是当时西湖荒芜、淤塞的程度比白居易和苏轼时更严重,因此疏浚的工程量比唐宋时要大得多。其次是明代办事审批手续非常繁琐,要层层上报,处处受制。当年白居易治理西湖无需上报,可以自己作主,苏轼时虽要上报朝廷,但很快也得到批复,而杨孟瑛治理西湖,却要各级审批,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批准。第三是地方的阻力特别大。事实上,早在北宋时,西湖周边居民已在湖中种菱作为收入。元祐年间,苏轼在开浚西湖、清除湖中葑草后,便准予当地人户适当租佃湖面种菱,酌予课利,以所入作为后来开湖的经费。到元明时,西湖很多地方早就被近湖民家和城中的有势者圈占,因此治理西湖,涉及不少坟墓要迁,房舍要拆,田地要毁,沿湖豪富之家要得罪。触犯到个人利益,必然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甚至会被控告,因此来自人为的阻力要比以前大得多。

这其中,最后一条的困难显然是最大的。正如谢迁在《杭州府修复西湖碑》中所记,“盖白、苏堤之作,人皆目为游览之胜,而不知其为利济之源,无足怪者”。当时的西湖,几乎一半都被淤塞,湖面南北原本十里,此时仅存六里。苏堤以西湖底突起,已经基本成为了平地,居然还成了“世业”,这就是说湖面被占已不止一代了。要将这样的长期占据者赶走,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这些“有力者”,大多都得到历代官府批准,又或者都是有后台的。

而且反对浚湖的,还不仅仅是已占据湖面的豪强,甚至一些在当地颇有声望的官员,也站出反对。杭州人李旻,是成化二十年(1484)的状元,其所著《浚西湖说》是当时反对杨孟瑛浚湖的一篇文献,可见当时反对浚湖的官员也大有人在。他说:“至咸淳间……自堤以西,遂为民间恒产。如岳王坟,供祀田荡五十余亩,皆是当时所给。其余濒湖六里之民,有产者三百五十余户,分门不啻千家。庐舍相接,桑柘成林,坟冢累累,草木茂密,且皆财赋重粮。自宋至今,未之有改。”指出即使在宋代,西湖就有官准占据的水面,岳庙前的岳湖居然从南宋就是岳家的“祀田”。可见占湖为田,古已有之。特别是六桥以东原先苏轼浚治之处,只剩三塔犹存,而湖面早就葑草久积,变成平滩了,每当湖水浅涸之时,宛然洲渚横亘湖中。这种现象,也已存在数十年,历届地方官都不能开掘除去。他认为现在杨孟瑛视此不治,而欲破坏自宋以来已成之业,拆毁贫民之庐舍,发掘久葬之坟墓,使“千家嗷嗷,哭声振野”,非仁人君子之可为之事。然后,他又写道:若云游观,则堤东湖面千数百顷,亦不为狭。若云溉出,则今之湖水但欠深浚。若云接济运河并溉及上塘之田,则昔人虽尝有此言,然未尝深考地势而孟浪言之耳。杭州穿城四河,东、南、北、城下四处,各有源委,与西湖不通。出城之外,乃合运河。各河所受潮水及湖山诸源之水,本自有余。东城东大河,今名菜市河者,本从海宁、仁和境上临平湖而来,一百二十五里入艮山水门,至城中断河而止,谓之上塘。其市河,合西河,出武林门北,通崇德百余里,谓之下塘,即今见行运河也。中有三里洋、十里洋,水势宽广,几与湖等,与西河相隔数里。西湖石函所泄,但入新河,至坝而止。石函所泄至下湖古荡而止。虽东有小河,又有清湖三闸,兼阻三坝,不知何以接济运河之用?又上塘比之下塘,以猪圈坝视之,高几一丈,不知湖水从何处逆流入河,以溉夹河之田。

认为若是从风景游览的角度考虑,则苏堤以东的湖面就已足够。如果从灌溉和接济城内运河的目的出发,则西湖的水位太低,且与城内诸河并不相通,因此反对杨孟瑛以西湖水济运河并灌溉下塘海宁“夹河之田”的说法,认为杨孟瑛是“率意而为之”。

若仅遇几个侵占湖面的普通豪绅,杨孟瑛尚不难应付,但像李旻这样有名望的官员出来反对,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李旻的这篇《浚西湖说》被收入《万历杭州府志》,而在这部志书中,曾任杭州知府的杨孟瑛的浚湖文献反而一篇不见,这说明后来杭州的官员对杨孟瑛的功绩并非一致肯定。《万历杭州府志》的作者杭州人陈善,应该是一个比较清醒的官吏,但他所作的《杨孟瑛传》也只是说:“其浚复西湖,俾水有蓄泄,实利益下塘诸田,而论者或谓其敛怨生谤,此其故不可详究。要之亦一时敏干吏云。”

针对这些人的反对,杨孟瑛的态度也非常强硬,下令“将势豪官民侵占田荡并葑田洲埠,尽行开浚,以复旧额。如有权豪不服,或扇摇浮议,故行阻碍,致误事机,悉听察院缉拿,从重究治”。而巡按御史车梁和佥事高江也和杨孟瑛一样持强硬措施,先后说过“如有权豪不服,恃势霸占,或扇摇浮议,故行阻碍,致误事机,悉听臣等究问如律,从重处治”;“毋得倡为浮议,转相扇惑,阻挠事机,自惹罪谴。其见占有室庐园池与一应浮土之利,可以迁改者,具限正月以里拆卸搬移。如有延捱迟误,即系强梗顽民,听从府县官拿问如律。敢有恃顽抗法,即便拿解本道,从重发遣”等措词非常严厉的话。这样的强硬政策当然使占湖的豪强们损失惨重,导致他们的反抗,这也成为杨孟瑛后来被罢官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西湖和杭州城市唇齿相依的关系已深入人心,为朝野所公认,因此尽管盗湖为田的人多为权贵,尽管遭到地方豪强的重重阻力,但在杨孟瑛的一再请命下,他治理西湖的上疏仍然得到了明武宗的认可,终在正德元年(1506)二月,被获准疏浚西湖,并获得了工部的拨款。

杨孟瑛深知疏浚西湖的阻力之大,针对占湖豪民的反对,他在开工前四处张贴告示,公布了《浚湖复勘谕民文》、《浚湖示谕民户文》等一系列告谕,晓谕百姓,解释利弊,再三告诫“幸相导以平心,勿相阻于异说”。在告谕文中,他说:“但今民产,本昔官湖,民侵于官以肥其家,固已干纪;官取于民以复其旧,岂谓厉民?又惟上塘万顷之田,宿仰西湖千亩之水。水尽湮塞,田渐荒芜。利归于数十家,害贻于千万井。况古人留利物之泽,岂今日启生事之端?”强调湖上的民产本来就是非法占用的官湖,如今官府取回重新改为湖面,只是恢复原状而已,并非抢占民产。而且上塘的万顷之田,原先都靠西湖水来灌溉,由于湖面被占,导致田渐荒芜,怎么能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损害了万顷之田的灌溉?接着又表示,“其原占桑园莲荡,各具的实亩分,限十日以里自首到府。罪名则原情而宥免,赋税则奏请而豁除”。当然由于一些民户“占佃年久,已成世业,或用价置买,曾费赀财。衣食所资,粮差倚办,一旦开毁,情或不堪”,因此对于占田民家的损失,他也采取了一些补偿措施,照顾到一般农家的具体困难。考虑到这些垦殖户在开湖后可能无田耕种,他就以铜钱局和崇兴寺、崇善寺、禅智寺等废寺的数千亩肥沃之地,除每寺留余百亩左右以奉香火之外,其余田亩,逐一清查以后拨给应开湖田人户,而且可以免去当年的徭役和差役,稳定了民心。对于有人担心因开湖而导致粮税的损失,他也作了说明,表示开湖经费来自“清籍新增者之税粮”,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官府赋税的收入。

关于杨孟瑛浚湖的时间,尚有不同的说法。明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卷一中以为正德三年(1508),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的《杭州市志》从此说。不过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卷一一中又说“乃以正德二年二月二日兴工”,将之提前了一年。清雍正朝《西湖志》把时间提得更早,认为在弘治十八年(1505),而当代罗以民先生则撰文考证应在正德元年。考杨孟瑛本人所撰《湖成丏文纪迹启》中有“肇事于丙寅二月二日,至六月初,功之成在什九”之语,查丙寅年应为1506年,即正德元年。另明代理学家潘府所作《杭郡守杨公重修西湖文》,后有“时正德改元仲夏朔”之话,可见罗说为是,应为正德元年。

正德元年二月,杨孟瑛动用民夫八千,开始大规模疏浚西湖。据《西湖游览志》卷一载:“是年二月兴工……为佣一百五十二日,为夫六百七十万,为直银二万三千六百零七两,拆毁田荡三千四百八十一亩……自是西湖始复唐宋之旧。”据杨孟瑛本人《湖成丏文纪迹启》的记载,当时“简知县毛忠、余经等,分督厥工,不敢烦民,亦不敢敛于民。出帑藏节省驿传银二万六千两,募闲民从事,日给值二分七厘,民争负畚锸,趋湖上请籍姓名,畚土于田,撤篱于园,决防于荡”。

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从二月二日至六月初十日,完成工程量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因暑天太热,再加上正是农忙季节,所以工程暂歇,到八月十九日复兴工,至九月十二日最后完工,历时152天,共用了670万个工日,耗费银两23607两,西抵北兴路为界,拆毁田亩3481亩,“西湖始复唐、宋之旧”。疏浚工程使苏堤以西至洪春桥、茅家埠一带尽为水面,西面重现大片湖面,西湖大部始复唐宋之旧。其后,他又在外湖旧三塔塔基四周,筑起了一道圆形的堤埂,并在埂外仿苏轼三塔,建立了三座空心石塔。

疏浚所挖的淤泥和葑草,雇佣了邻湖的民船三百多只,以及知府短递便民船十只,运送到钱塘门外昭庆寺附近,以及孤山等处的空地堆放,百姓可随意取去肥田。其余的部分,湖东的泥土和葑草,都搬到苏堤上,用来修补苏堤。在杨孟瑛这次疏浚西湖之前,苏堤以西湖底突起,已经基本成为了平地,因此,如果没有这次疏浚,苏堤恐怕已与突起的湖底相混,而不存在了。杨孟瑛将其加高了二丈,拓宽到五丈三尺,南北长七里,宛如一道水上城墙,其高广远远超过清代,在当时是一项了不起的大工程。苏堤两岸遍植杨柳,重新恢复了“六桥烟柳”的固有景色。

西湖西面邻山一带,原先没有确切的湖界,以致临湖民家经常侵占湖面。因此杨孟瑛又决定将筑苏堤之外湖西的泥土和葑草,用来另筑一堤,在里湖西部又堆筑成一条呈南北走向的长堤,与苏堤并驾齐驱,从栖霞岭起,绕丁家山直至南山,作为湖面的界限,以杜绝民间重行侵占。堤上仿苏堤式样,在两岸遍植柳树。他又考虑到堤岸筑成以后,山水无路疏泄,因此在堤上造了六桥,以通水势,当时人们叫“里六桥”。不过靠近北山的三座桥,原是“旧有水口”,杨孟瑛在此基础上再修的桥;在修筑此堤时,杨孟瑛又在靠近南山一边的堤上新建了三座桥,以通泄流水,凑成六座桥,以与苏堤六桥相呼应。后来杭州百姓感激杨孟瑛对西湖山水百姓的一片厚爱,遂将这条新筑的堤称为“杨公堤”。

杨孟瑛的这次疏浚是一次可以和唐代白居易、北宋苏轼进行的治理并列的大规模西湖治理工程。通过这次疏浚,“西湖全景,式复其故。而上塘之田及城中运河,始无旱干之忧矣”。故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称赞道:“西湖开浚之绩,古今尤著者,白乐天、苏子瞻、杨温甫三公而已。”杨孟瑛这一次对西湖的疏浚,实际上是对西湖的一次拯救,如果没有这次大规模的疏浚,西湖很可能就已经湮没了。

在疏浚西湖的同时,杨孟瑛还重修了四贤祠。原先在孤山的南面有三贤堂,奉祀白居易、苏轼和宋代隐士林逋,由于年代已久,“栋宇就颓”,因此杨孟瑛特意加以维修,同时又添祠了唐代修建六井的李泌,以纪念他对杭州百姓的功劳。后代的杭州百姓为感激杨孟瑛的浚湖之恩,把杨孟瑛的塑像也请入四贤祠中,以作凭吊。

同类推荐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
  • 新编摩托车故障检修精选280例

    新编摩托车故障检修精选280例

    本书精选目前比较流行的多款新型摩托车故障为例,详细介绍了故障的诊断思路及检查方法,分析故障产生的根源,讲解故障排除的方法,让读者分享维修实战过程,学到故障检修的经验与技巧。
  •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今天,我们穿的、住的、用的都可能是科技带来的创新成果。那些看似柔弱的纤维却比钢铁还硬百倍,战机只要刷上特殊的材料就能躲避雷达的探测,这就是特殊材料的魅力。
  • 让人类走得更快:汽车(探究式科普丛书)

    让人类走得更快:汽车(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语言生动,富有哲理,在讲述知识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汽车的小知识,学习中不乏休憩。易读易懂,阅读这些知识,能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开发智力、增强青少年朋友的学习欲望,另外它可适用于家长阅读。
  • 心芯相印

    心芯相印

    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艰辛的童年生活、成长过程以及如何走上航空事业道路的历程,进而成为企业、事业单位的高层有效管理者。书中有不少篇幅再现了作者传奇般的经历。本书文字朴素、语言通俗、内容真实、感情丰富。适合青少年、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天庭由来

    天庭由来

    强者回归,征战八方,做血性男儿,恒宇内万世。故事讲述,上古时期,古帝与妖帝回归后,争霸天地。故事背景:上古人物,上古时期末端社会。阅读优点:人物众多,奇人异事极多,有可以呼风唤雨,有可以料事如神,有可以征战八方....主角优点:强者,狠辣,奸诈,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 情恋仇蝶

    情恋仇蝶

    十多岁的一场噩梦打破了我美好的童年。接下来的日子,该死的使命从我十多岁一直‘牵绊’到如今。直到遇见他,才知道什么是爱?复仇的道路有很多挫折需要克服,他陪我……复仇的道路有复杂交错的感情网,他为我而断······复仇的道路困难重重,他帮我抵挡……可天意再次捉弄了我,在我即将结束使命时,却告诉我这一切只是一个骗局?!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天还不算"恨"我,让我原本暗淡无色的生命中染上了一点绚烂的色彩······
  • 凡夫俗子

    凡夫俗子

    一名留学生在返乡的路上遭遇了一场空难,各类人散落在一个荒凉小岛上,没有勇气和智慧就无法生存下去,人心的光辉和阴暗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极端的恐惧中练就一身本领,只有信念才能支撑他活下去回到文明世界。
  • 买点假货给神仙

    买点假货给神仙

    一个2B淘宝小卖家,意外有了前往仙界的方法,然后仙界从此不再清幽……网购?假货?中差评?卖给仙帝的电脑要不要去二手货市场看看?佛祖给的舍利能不能吃?想给宠物狗找配偶?九头魔龙神可不可以?我就是个淘宝卖家,YY自己的淘宝生涯。不争霸,但是俺也很厉害好不好,不当官,但是仙帝是我老哥好不好!咱不干淘宝了,但是马大大是咱哥们好不好……
  • 符文英雄战

    符文英雄战

    这是一个关于争夺可以实现任何愿望机会的战争。召唤师和他的英雄,为了心中的理想和愿望,战斗在现世的故事。这是一个即决胜负也分生死的故事。
  • 网游之热血狂龙

    网游之热血狂龙

    平凡人生乏味,进入游戏遭罪。打造最强战队,创立王牌公会。挑战各种副本,一身神器装备。扫荡全服败类,莫问君从何来。只争朝夕无悔,霸主舍我其谁。且看一个平凡小菜鸟如果在虚拟世界的漫漫征途中称霸天下,用一身热血缔造一个不朽传说!
  • 邑中瑿

    邑中瑿

    那朝狼烟四起,她用一颗亘古血瑿,被迫封存一段邑下之情。今夕月明星辉,她用笔下不朽文字,无奈缅怀青葱岁月一隅。千年沧桑,不变的是灵魂般纯净的琥珀,亦或是琥珀般永恒的灵魂……
  • 不落要塞

    不落要塞

    张扬本意只是想当个富家公子哥,奈何皇帝断了家族财路,他只好想出一些赚钱的法子。张扬本意只是想当个富家翁,奈何总有人眼红他的财富,他只好成为一方霸主。且看主角来到异界后如何将日渐衰败的不落要塞打造为整个大陆的中心。
  • 不到你心不为情

    不到你心不为情

    首先,《身向你城那畔行》和《不到你心不为情》出自《我叫兔子萌》这首歌的歌词,此两本小说的阅读,需要参同《长安城外冷》这本小说,才可以把所有的局了解到,所以单纯地读其中一本,可能读不出什么感觉,跨界性的弊端也会应运而生。所以,最好三本同参。当然,由于三本小说同写,以及,我的记忆力在衰退,希望我可以在失忆之前,能够自说其圆。那么,故事开始吧。
  • 战火纷纷

    战火纷纷

    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华国的最高指挥室内,一名老者盯着眼前的电子地图口里喃喃道:“难道你真的要逼我出手吗?别逼我,别逼我。。。。。。。”老人的眼神显出一丝挣扎之色,二而他身后的数名高级将领也默默的站着,谁也没有说话。指挥室里静悄悄的,只有墙壁上的钟声滴答滴答的走着,整个大厅内充斥着一股萧杀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