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几个朋友餐叙,说起本系统的干部异地任职,无意之中听到一番振聋发聩的高论:“对开展工作不利,刚刚熟悉环境,还没有来得及放手展开工作,就要回去了;对个人成长有利,属下不了解你的底细,而敬畏你的职权,容易树立威信。”结论是外来和尚好念经。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为官是这样,我们婺剧的编导何尝不是如此呢!眼前放着本地许多有才华的老艺术家不用,偏偏要花冤枉钱,去千里之外聘请一些外地的“和尚”来念经。这些外地“和尚”高薪请来以后,吃好住好,问题是到底会不会念经、能不能念好经呢?我看未必!
首先是外来“和尚”的肚子里有没有真经?别看头衔吓人,都是一级编剧、一级导演,获得过多少国家级和省级奖项,职称只是资历。学术研究需要积累,年纪大是优势;而戏剧创作需要激情,年纪大算不上优势。当年曹禺创作《雷雨》时,还在大学里读书,把它作为毕业论文,有什么职称?
其次是服不服水土?婺剧作为一种地方戏,是浙江金丽衢大地上孕育出来的一朵艺术奇葩,无论是唱腔还是表演,都有显著的地域特征——“文戏武做,武戏文做”。外来“和尚”不可能常驻,在行色匆匆之间,了解不了解当地的文化个性、金华的语言特色、婺剧的表演风格、观众的欣赏口味?编不编得出像老一辈剧作家谭伟《讨饭国舅》那样散发着浓郁泥土气息的剧本?
诚然,婺剧作为一种地方戏,在剧本、表演、服饰等方面,与其他地方戏有共性,有些地方是相通的,但不要忘了更有个性,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否则就不成为地方戏了。如果请一位优秀的越剧专家,来指导我们的婺剧创作,很可能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不同的地方戏,都要请专家,专家就这么几个,弄出来的作品,势必共性越来越多,个性越来越少。
忽然想起清末洋务派提出的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我为主,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所用。我们可以把这个理论拿来,用到婺剧的创新实践中去。婺剧的创新和发展,必须立足传统特色,以我为主,这是“体”,也是“本”,同时要吸收其他戏剧尤其是京剧和昆剧的精华,为我所用,这是“用”,也是“末”。浙江省金华市婺剧团《二度梅》的复排成功,主演范红霞在继承传统精华以外,也借鉴了京剧的表演形式,成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成功先例。
经受“文革”的十年动乱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婺剧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断层。当务之急是固本强基,做好继承这篇文章,多多请本地的“高僧大德”来念经。中青年演员要向徐汝英、郑兰香、吴光煜等造诣深厚、德艺双馨的老一辈艺术家学习,继承传统表演的精髓,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没有继承,创新就变成空中楼阁,从何谈起?当然,老一辈艺术家年纪比较大,可能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之常情。弥补的途径有多种,既可以请外地专家来讲讲学,以开阔视野,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和借鉴其他传统戏剧的表演特色,或者把中青年艺术骨干送进戏剧学院进修深造,效仿京剧举办“研究生班”,以提高演员的文化修养和理论水平,全方位地借鉴和吸收其他传统戏剧的丰富营养,融会贯通,来滋养婺剧这朵艺术奇葩,老枝新干,永续发展。
戏剧普遍不景气,是娱乐多元化这个时代大气候决定的,绝不是因为婺剧太“老土”的缘故。在众多的地方戏剧中,寿终正寝者有之,气息奄奄者有之,半死不活者有之,像婺剧这样生龙活虎的,确实已经为数不多了。婺剧的专业工作者切不可妄自菲薄,错把特色当作“老土”,自毁长城,更不可“病急乱投医”,乱请外来的和尚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