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400000024

第24章 门外谈戏

当我还是一个十岁孩子的时候,就迷上了婺剧,觉得这是天底下最悦耳动听的戏剧,“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十八岁离家游学,他乡遇知音——越剧,中途移情别恋,“与我心有戚戚焉”;四十岁邂逅京剧,不惑之年竟为其所惑,“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而今倦鸟思归林,才知天下本无最悦耳动听的戏剧,只有最适合脾胃的戏剧——婺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已。

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土,离开了孕育婺剧的八婺大地,蓦然回首,或许视野可以更加开阔一些;从婺剧到越剧,从越剧到京剧,再从京剧回到婺剧,兜了一圈,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或许态度可以更加超然一些。

是京剧祖宗,还是堂兄?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生前曾说过:“京剧的前身是徽戏,京剧要寻自己的祖宗,看来还得到婺剧中去找。”

有人有意无意把这句话奉为“尚方宝剑”,据此认为,京剧是国剧,可婺剧是京剧的祖宗,仿佛是无比尊崇的戏剧“太上皇”。

二百多年前,安徽徽州的徽班进京以后,与汉剧合流,逐步演变成国剧——京剧。同时,徽戏流传到相邻的浙江金华,跟金华的方言和乡土音乐结合,变成婺剧的六大唱腔之一。京剧和金华徽戏,都是徽州徽戏迁移他乡,与当地语言、音乐结合以后繁衍下来的后代。他们有共同的祖宗,彼此之间有血缘关系,可以说是堂兄弟,婺剧怎么会是京剧的祖宗呢?

至于为什么梅兰芳要从婺剧里寻找京剧的祖宗,那是因为当年京剧发展壮大以后,倒流到徽州,反而将自己的老祖宗徽戏淹没了。由于地域相对封闭,金华一带并没有多少京剧的市场,所以徽州徽戏的遗传基因,在古朴的婺剧徽戏里,得以比较原始地保存下来。就像现在的基因鉴定,如果没有直系亲属,可以找旁系亲属。

是重念白,还是重打斗?

网上热议浙江省金华市婺剧团排演的《二度梅》,一片叫好。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时,突然听到几句标准的普通话,显得特别刺耳,不免扫兴,原来请了一位北方的高明跑龙套。跑龙套的将就一下算了,毕竟戏份也少,念白不多;更有甚者,连正儿八经的角色,也由北方演员来演,也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不是说婺剧团不能聘请北方演员,而是北方演员应入乡随俗,学会婺剧的唱腔和念白,否则最好免开尊口。听说浙江龙泉实验婺剧团聘请了一位山东籍的武旦,能够说一口地道的缙云土话,殊为不易。南方人学讲北方话本是困难,而北方人学讲南方话更是难上加难。

据知情者称,聘请北方演员的原因无非有这么两条:一是工资较低,节省成本;二是擅长打斗,吸引观众。现在不少民间剧团生存困难,演员的工资水涨船高,而演出的戏金没有同步上涨,有点揭不开锅,聘请北方演员节省成本,情有可原。但是,如果为了擅长打斗而聘请北方演员,恐怕有点本末倒置了。

戏剧表演的程式包括唱、念、做、打,为什么念排在打前面?因为念比打更重要。为什么电影看了一遍一般不要再看第二遍?因为情节已经了然于胸,一遍足矣;为什么戏剧看了一遍又一遍,总也看不够?因为与其说去看戏,不如说去听戏,就像听音乐一样,百听不厌。听戏无非是听唱腔和念白,“千斤念白四两唱”,可见念白的重要性。相信多数观众像我一样,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会选择念白而放弃打斗。打斗不够精彩,那是水平问题,还可以凑合;念白用普通话,让人怀疑还是不是婺剧,无法接受。打斗固然也很重要,但如果纯粹为了打斗去看婺剧,还不如看电影武打片或者杂技表演,那才惊心动魄!

是固守农村,还是进军都市?

只有百年历史的越剧,一起步就打入上海滩,从而风靡半个中国,成为我国的第二大剧种。越剧的发展奇迹,不由让人产生遐想:婺剧能不能走出浙江金丽衢,走进沪杭大都市?

地方戏的唱腔和念白,建立在各地“官话”的基础上,而“官话”又深受方言的影响。婺剧的唱腔和念白,大致是浙江金华的“官话”,譬如“如此”、“书”、“树”的发音,就很有地方特色,跟普通话相差十万八千里。一种地方戏能不能顺利向区域外推广,跟方言的通融性有一定的关联。

越剧和婺剧都发源于浙江,属于吴方言区,但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亚方言区。据复旦大学教授张世禄先生考证,吴方言区分为北方亚方言区和南方亚方言区。在北方亚方言区内,各种方言区别不大,相互可以听懂;而在南方亚方言区,十里不同音,相互不能听懂。越剧发源地浙江嵊县属于北方亚方言区,与杭州、上海一样,推广时遇到的语言障碍比较小;婺剧发源地浙江金华属于南方亚方言区,与杭州、上海分属不同的亚方言区,推广时遇到的语言障碍就比较大。婺剧要走进沪杭等大都市,首先面临语言障碍。杭州人听金华话,跟听外语一样,还以为是日语呢!

实际上,参加杭州婺剧联谊会的,都是在杭州工作的金丽衢人士,不太有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们从小听婺剧长大,情有独钟,所以在异乡呼朋引伴,成立了这么一个自娱自乐的组织。倒是有不少从小喜爱婺剧的人,自从踏上杭州这块土地以后,移情别恋,越剧成为最爱,婺剧退居其次,包括曾经的我。尤其是浙江缙云的大学毕业生,在杭州创办了婺剧网,转而创办越剧网,创办业余越剧团,搞得红红火火,不亦乐乎。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生命周期,曾经赫赫有名的弋阳腔和海盐腔,而今安在?已经四百岁的婺剧如今面临的不是焕发青春的问题,而是延缓衰老的问题,这是历史铁律。当务之急,不是考虑如何扩充婺剧的地盘,而是如何巩固金丽衢等传统“根据地”,让这“星星之火”不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熄灭了,最好还能够掀起一个小高潮。

三十年来,看看有多少专业婺剧团解散了,有多少民间婺剧团熄火了?浙江浦江是著名的乱弹之乡,“浦江乱弹”曾经风靡浙赣,而专业的浦江婺剧团居然在二零零三年解散了,民间剧团也不成气候,老百姓要看一本像样的戏,都不能够。婺剧这个四百岁老人,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也衰老得太快了吧!这才是热心人士应该担心的。

现在,地方戏普遍走下坡路,跟越剧发家的时代背景已不可同日而语了。一百年来,电影分流了戏剧的观众,电视分流了电影的观众,网络分流了电视的观众,接下去以3G手机为载体的移动网络,必将分流固定网络的观众。所以,婺剧何时挺进沪杭大都市的话题,不是当务之急,可以暂时放一放。

是守成,还是创新?

创新是吸引观众的“兴奋剂”,是延缓衰老的“青春宝”。

远的来说,四百年前,婺剧的雏形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可能是农夫的田歌,也可能是送葬的哭腔,再到后来的坐唱,是不是创新?从坐唱到上台表演,是不是创新?近的来说,从男旦的雌雄喉,忽阴忽阳,到徐汝英的自然发音,行云流水,是不是创新?答案不言而喻。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的婺剧。

有人说,婺剧是几百年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多少代人的积累,凝聚了多少老祖宗的血汗,不能改变。历史悠久不能成为固步自封、拒绝创新的理由。婺剧不是珍藏在博物馆里的老古董,而是活跃在乡间街头的活艺术,活在千千万万观众的心中。而观众是活生生的,观众的审美情趣是变动的,一百年前的观众,与现在的观众,口味是一样的吗?就是我们这一代观众,跟我们父母一代观众也是不同的。儿时跟母亲一起去看戏,她不认识字,遇到演员有大段的唱,因为听不懂,就说“冗长”,不耐烦,而我正好相反,眼睛盯着幻灯片,看得津津有味。对母亲来说,看着打斗火爆的场面、粗犷夸张的动作,已心满意足;对我来说,虽然也很喜欢,但总不过瘾,觉得有所欠缺。随着观众审美情趣的改变,婺剧的表演也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要创新,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承前人优秀的文化遗产。现在的演员,最主要的问题是继承不够,没有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如何创新?这也难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受到多种娱乐方式的冲击,年轻观众被分流,舞台前经常剩下白发苍苍的老人,婺剧演出市场萎缩,部分专业剧团解散,业余剧团萎缩,许多优秀演员为了生计,不得不忍痛改行,演戏先要填饱肚子啊。

如今,创新成了有人偷工减料的“遮羞布”,变成瞎搞。有些民间剧团,简化了固有的表演程式,你如果提意见,他马上答复:“创新了。”原来的音调比较高,有人唱不上去,降低半拍,你如果提意见,他马上答复:“改革了。”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同样我们可以说“越是地方的,越是全国的”,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与众不同的个性,个性越鲜明,就越有生命力。婺剧之所以在全国地方戏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在于鲜明的个性——文戏武做,武戏文做。婺剧创新,不是要改变婺剧的这种个性,而是要张扬个性,在这个“文”字上加以完善和提高,使艺术之树常青。

作为婺剧界一枝独秀的翘楚,浙江婺剧团半个多世纪来不断创新,硕果累累,改编了许多传统名剧,起到了去芜存精的效果,堪称典范。譬如原来的《辕门斩子》中,杨延昭要斩杨宗保,谁来说情都没用,穆桂英上场,简单几句唱,就把事情搞定。著名演员葛素云觉得意犹未尽,人物性格也不丰满,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佘太君来自少数民族,激发了她的灵感,编写了穆桂英的一大段唱词,不仅增加了穆桂英的戏份,而且使整个故事有理有节,更能服人。

婺剧的传统剧本都是民间艺人写的,有的过于简陋和粗糙,要以《辕门斩子》为榜样,加以改编,让故事情节更充实一些,感情世界更丰富一些,人物形象更丰满一些。

是兼收并蓄,还是画地为牢?

作为一个人,提倡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吸收新知;作为一种戏剧,也要兼收并蓄,不断吸取兄弟剧种的营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那种“祖宗成法不可变”的僵化思维,是画地为牢,只能切断滋育婺剧的营养,使婺剧之花迅速枯萎。

“文戏武做,武戏文做”,婺剧从理论上讲是文武双全、刚柔相济,完美无缺了。实际上,婺剧长期扎根于农村,为了吸引舞台前的农村观众,历史上的草台班子在表演的时候,比较注重做功的夸张剧烈、音乐的大锣大鼓、唱腔的高亢激昂、念白的诙谐幽默、打斗的精彩纷呈,相反,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不够深入,脸部表情也不够丰富。虽然专业剧团与民间剧团艺术水平不同,民间剧团也有高下之分,我以为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网上有戏友推荐某民间剧团演的《狄龙案》,其中狄夫人发兵回京一段,唱腔慷慨激昂,动作夸张剧烈,按理说表情焦躁愤怒,可那张年轻漂亮的脸,居然冷若冰霜,毫无表情。不知是演员没有注意到,还是导演本来就没有要求,或者是集体无意识——婺剧就是这样的,那就令人悲哀了。

婺剧创新的途径,除了细化、丰富和充实剧本以外,应该以我为主,借鉴兄弟剧种的成功表演经验,尤其是借鉴京剧青衣和越剧花旦注重情感表演的经验,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在一个“文”字上下功夫,做细做深做透,真正做到“文戏武做,武戏文做”,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而不能画地为牢,以为传统就是金科玉律,一丝一毫都不能改变。

越剧确实有风格单调、过于柔靡的缺点,也有细腻委婉、优美舒张的优点,尤其擅演注重情感的文戏,值得婺剧借鉴。譬如《红楼梦》的改编成功,让多少青年男女如痴如醉,如梦如幻。小说《红楼梦》,我先后看过六遍,至于越剧《红楼梦》,我先后听过多少遍,已经记不清了。脑海中老是萦绕着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能不能排一出风格迥异的婺剧《红楼梦》?在我的老家,正宗的八婺大地,越剧似乎更受广大观众尤其是女性和老年观众的喜爱,婺剧的地盘正在被蚕食,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最近,看了原浙江缙云百花婺剧团排演的《宇宙锋》视频,不由得眼前一亮:赵艳蓉几次出场,表情场场不同,一场是夫妻新婚的喜,一场是公公被害的悲,一场是得知进宫消息的怒,一场是在宫殿里假装的疯,主演陈丽俐感情之细腻、表情之丰富,在婺剧年轻旦角中出类拔萃。追问陈丽俐的出身,曾经是越剧的花旦,或许是吸收了越剧表演的营养。

正如四十岁的中年人可以向二十岁的青年人学习网络知识一样,四百岁的婺剧也可以向一百岁的越剧学习文戏。其实,婺剧四百年的发展史,正是一部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历史。乱弹发源于浙江浦江,可谓土生土长的声腔,它吸收了明代以后一直居于婺剧诸声腔中正宗昆曲的精华,称为“昆乱”,又吸收了徽戏的营养,称为“徽乱”。在著名乱弹剧本《双阳公主》中“落叶萧萧草原秋”一段,前面是昆曲的“昆头”和“小桃红”,再自然过渡到乱弹曲牌,从舒缓低沉到高亢激昂,正是“昆乱”完美结合的典范。

正像唐代诗圣杜甫所说的“转盖多师是汝师”,只要坚持以我为主的立场,婺剧就可以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成为延缓衰老的“青春宝”。

同类推荐
  •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作者阿飞以犀利的男性观点,通过理智、温暖的字句,写给那些被爱伤过、为爱流泪,却仍人愿意相信爱情、勇敢再爱一次的人,陪伴着你一起找回追爱的勇气。64篇睡前治愈文字,陪伴你度过那些无眠的夜晚。作者跟你分享的不是爱情操作手册,也不是爱情操作手册,而是可以跟你面对面谈话的“立体爱情疗愈书”。放下一段伤心的感情,并不等于原谅对方,而是放过你自己。不要因为早该过去的过去,连累了将来应该要幸福的你。只有“最好的自己才配得上最好的爱情”。
  • 年轻时做新鲜事

    年轻时做新鲜事

    本书主要收录:我十五岁那年、托翁的动手能力、“托尔斯泰灯”、静的等级、解剖我自己、享受安宁、慢半拍、对一朵花微笑等等。
  • 幼儿文学鉴赏

    幼儿文学鉴赏

    本书从审美的角度介绍了幼儿文学鉴赏的独特之处,阐述了幼儿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并对儿歌、幼儿诗、幼儿散文、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图画故事、幼儿寓言和幼儿戏剧等文体如何进行艺术鉴赏进行了系统介绍。
  • 乡情(下)

    乡情(下)

    重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
  • 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热门推荐
  • 美人醉卧许君愿

    美人醉卧许君愿

    “若你助我成皇,我便许你族300年和平!”“好,那便击掌为盟!”那一日,他们击掌为盟。那一日,他将她送上了别人的床。那一日,她铲除了他的第一个敌人。三年后,她助他登上皇位。原以为彼此之间只有交易关系,却不想,他早已爱上了她。。。。。。
  • 空间重生之冷妻商女

    空间重生之冷妻商女

    苏宁柔再睁眼时,回到十五年前,重生了!一场重生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前世默默无闻,艰苦几年无法改变自身与家人,那么就让她有野心来与这世间争一争,为家人,为自己,为未来,空间让她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豪门,一路披荆斩棘,势力,权利,金钱,她如愿站在了那个凌驾于所有人的顶峰,俯视那些看不起她,伤害她的人。
  • 飞刀大道行

    飞刀大道行

    福祸相依,生死无常,世间无尽玄妙谁能尽知?!或退一步,淹没于红尘浊浪之中!或者,以大智慧、大毅力,斩出一条堂皇大道,得享大自在!
  • 武当的一名弟子

    武当的一名弟子

    千年当有圣人出,千年当有魔劫动。人间,末法时代,武当的一名弟子秉承天命,悟天书得大道,拯救人间·····
  • 乱世妖仙

    乱世妖仙

    神州大地,芸芸众生,自盘古开天混沌初始,数百万年以来,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了无数代人,有平民若蝼蚁生老病死碌碌一生,有达人若惊鸿声名显赫富贵半世,也有人们神往却并不尽知的仙人修士,可以超脱世俗,通天彻地。乱世之下,妖王现世,孤僻少年机缘巧合得其灵根,与天斗,与妖斗,还是与自己斗?【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百亿新娘:首席宠妻无下限

    百亿新娘:首席宠妻无下限

    指路新书《绝世婚宠:甜妻休想逃》一年前,她还是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一年后,她却已是万人艳羡的他的女人。身份的转换让她措手不及,但更意料之外的是那个男人带给她的宠,正一步步地击溃她心底的防线。某夜,她倦窝在他的怀中“都说懂香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他轻吻她的手“当然,你就是最好的例子。”“为什么”“因为你有我,我可以满足你任何愿望。”“像阿拉丁一样吗?”“不,神灯只能擦三次,在我这你可以无限次!”
  • 北陵七度郡王妃

    北陵七度郡王妃

    原本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却因一袭狼烟抹杀这一世的平静。原本单纯聪慧的郑氏之女一夜间记忆消散,带着仇人的名字淼淼长大,这满门的灾难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在初遇他的时候,他曾许她一世太平,可在烽火狼烟的乱世真能享受世外桃源般的太平盛世吗?在这到处覆盖阴谋诡计的地方,两个相爱的人是否真能独享太平盛世……
  • 世界上最成功的销售方法

    世界上最成功的销售方法

    在“销售”我的个人服务、想法以及产品的过程中,我使用了一种独特的销售流程。而且,我已经了解到了最有效的销售原则和销售方法。这些能够确保销售取得成功的原则和方法不仅在我自己大量的亲身经历中获得了检验,而且还在我众多的实验中得到了证明——这些实验是在成千上万的销售人员中展开的,作为一个行政主管,我有进行这些实验的特权。我们福特汽车公司设计了自己独特的销售流程,利用这种销售流程,福特公司的许多销售人员都从平庸的失败者变成了必然的成功者。
  • 凤逆九霄

    凤逆九霄

    前世,她是战神皇后,为他谋江山,夺帝位,却落得九族连诛,死不瞑目的下场!再世为人,她是丞相府痴哑无能,人人可以践踏的四小姐!二世重生,她心性凉薄,果断狠辣,翻手为云覆手天下!暴君,本宫能帮你夺得天下,也能颠覆它!
  • 诸神再现录

    诸神再现录

    世界上没有神,却有神之信仰,神之体系需要重建,神之信仰需要传承,大陆上的气氛越来越怪,他们将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