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200000012

第12章 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2)

(三)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规模的大危机,使得各国纷纷以邻为壑,设置种种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这种贸易政策导致世界贸易秩序一片混乱,进一步加深了世界经济危机,成为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原因。

在二战尚在进行之时,反法西斯阵营的一些国家就意识到要避免战争,就必须废除国家间的贸易壁垒,实现自由贸易,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

为此,反法西斯阵营在建立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同时,开始着手国际贸易组织。1947年4-10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贸易与就业筹备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起草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在会议结束时,由于与会国对宪章草案分歧较大,于是决定将其中业已取得一致的有关多变贸易的规定和各国所作的“关税减让表”结合成为独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7年10月30日,23个缔约国签签订了这一总协定。关贸总协定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经济组织,而只是一个多边协定,但是在缔约国的支持之下,它具有了一个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起,构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大幅度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

关贸总协定制定了众多的国际贸易规则,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五条:

①无歧视性待遇原则,又称无差别待遇原则。主要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它要求每个缔约方在任何贸易活动中,都要给予其他缔约方以平等待遇,使所有缔约方能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贸易。非歧视进行贸易是WTO的基石,是各国间实现平等贸易的重要保证,也是避免贸易歧视和摩擦的重要基础,②关税减让原则。通过关税减让来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是关贸总协定的主要目标,也是多边贸易谈判的核心活动。各成员通过多边谈判,互相让步,承担减低关税的义务,各国政府不得征收高于关税减让表规定的关税税率。关税是关贸总协定所允许的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唯一合法手段。

③取消数量限制原则。数量限制是非关税壁垒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政府惯用的手段,常被用来限制进出口数量。关贸总协定倡导贸易自由化,主张取消任何非关税壁垒。数量限制的主要形式是:配额、进口许可、自由出口的约束和禁止。

④透明度原则。它要求缔约国政府必须将有关贸易的法律、规章、政策公布于众,使其他贸易伙伴得以了解。

⑤对发展中国家实行优惠待遇的原则。为了使国际竞争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也能有效地参与国际贸易,关贸总协定规定发展中国家可以享受额外的便利,它们在关税结构方面可以保持足够的弹性,从而为某一特定工业的建立提供需要的关税保护,它们可以制定比发达国家更高的进口关税税率,它们可以为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而实施进出口的数量限制,发达国家要尽可能为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提供有利和满意的条件。

关贸总协定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组织进行多边贸易谈判,在它的主持下一共进行了八个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使得其涵盖的商品种类不断增加,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不断降低。1993年在乌拉圭进行的多边贸易谈判即“乌拉圭回合”,它是旨在全面改革多边贸易体制的一场艰苦的谈判,会议最主要的成就是决定建立新的“世界贸易组织”来替代关贸总协定。

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世贸组织的目标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在内的更有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世贸组织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制定和完善世界贸易规则,为成员间的多边和双边贸易谈判提高场所。

其二,负责对达成的多边贸易规则的实施、管理和运作。

其三,通过争端解决机制,解决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端,以维护世界贸易规则。

关贸总协定与世贸组织的意义。这一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启动和推进了各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缓和与平息了缔约方之间的贸易争端,形成了一套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规则体系,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不但有利于经济实力强劲的发达国家,而且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这一多边贸易体制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也同样存在于其他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组织中。第一,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样,它所蕴涵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它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尽管在形式上适合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但在实际上是强者拥有更多的自由,而弱者则处处不自由。美国当初极力倡导建立统一的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的目的就在于此。第二,与其他国际组织一样,它在制定国际多边贸易规则时尽管在形式上听取了各成员的建议和意见,但实际上却更多地反映了强国的意志和利益,弱小国家和地区的意见和利益往往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当然从总体上看在规则的适用上还是较为平等的。

三、战后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一)战后初期的经济格局

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格局表现为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和两大经济体系的相互对立。昔日的资本主义强国由于饱受战火摧残,经济实力大为削弱,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尤其是德日意三个战败国,其国土被战胜国占领,殖民地和海外投资丧失殆尽。而美国则大发战争横财,经济实力在战争中急剧膨胀,战后初期在资本主义世界占绝对优势。在这基础上,美国先后通过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巴黎统筹委员会以及对日本的经济援助等一系列战略安排,实现了对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政治控制,确立了自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与此同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面对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政治遏制和经济封锁,社会主义国家加强了相互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1949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经互会,协调成员国的经济,实行生产的专业化,促进相互贸易和加强科技合作。经互会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的经济封锁,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但也导致苏联用计划经济的方式控制了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和资源。

(二)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从20世界5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经济格局从两大经济体系的对立的局面转向多极化。

(1)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

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独霸地位来自于战争对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迥然不同的影响。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从高速趋向平稳,而西欧、日本经济在50年代初得到恢复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其经济实力相对于美国迅速上升。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由战后初期的1/2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1/4,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也大幅度下降,1971年出现了20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对外贸易逆差。这一结果加速了美国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国在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不复存在。尽管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但它对世界经济的地位和影响力已大为下降,西方经济格局逐渐进入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阶段。

(2)西欧、日本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两个中心

西欧、日本经济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后,遇上了战后兴起的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它们充分抓住了这一时机,大力推动本国的经济科技发展,使本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从而重新跻身于世界经济一流地位。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西欧6国法、(西)德、意、荷、比、卢于1957年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实力的增强,到20世纪末,这一共同体已经发展成为包括15个发达成员国的欧洲联盟。其总体经济实力与美国已经不相上下。日本在战后强化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参与力度,并充分利用美国在亚洲的二次战争带来的“战争景气”,成为发达国家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到8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构成了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3)苏联经济实力先盛后衰

战后初期,苏联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迅速恢复了经济。20世纪50年代开始,苏联在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政治上对抗、军事上对峙的同时,经济上也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竞赛”,曾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相当于美国的31%,1970年上升至65%;196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只相当于美国的65%,1970年上升至80%,直到70年代末,苏联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但是,从80年代开始,苏联的经济发展出现停滞和下降,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大幅度下降,这成为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苏联经济由盛到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曾经一度刺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计划经济模式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日益暴露出其种种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受制于当时的东西方对立的政治环境和斯大林的“两个平行市场”理论,苏联没有充分参与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大趋势中,缺乏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交流,无法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制约了经济发展;第三,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消耗了巨额的财力、物力,造成军事工业和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畸形发展,而其他产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4)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

发展中国家自独立后,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有所增强。特别是其中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地区、泰国等,它们抓住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历史性机遇,通过实施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迅速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有生力量。在发展进程中,发展中国家还加强了相互合作,建立了一系列区域性和专门性的国际组织,如石油输出国组织、“77国集团”、东南亚国家联盟,大大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呈高速发展状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抓住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大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加快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使得经济规模和经济质量都出现了飞跃。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不到2%,而2008年的GDP为4.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6.8%。

战后各种经济力量的发展促成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但经济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①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上升。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的推动下,美国经济从1993年开始出现了长达120多个月的经济增长,领先于世界各国从工业化转向信息化,经济竞争力大为增强,其经济总量和质量都在世界上处于很强的优势地位;②欧盟的地位有所加强。欧盟通过内部的一体化和外部滚雪球般的扩张,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特别是欧洲统一货币欧元的启动,加强了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实力地位;③日本陷入“泡沫经济”破灭的“后遗症”,90年代以来经济一直处于徘徊之中,第二经济强国的地位有所削弱;④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三,超过名列第二的日本也指日可待,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⑤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改变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力量对比,增强他们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

世界经济多极化还受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又称经济集团化)的推动。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毗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内部经济联合与经济融合的一种趋势。其一体化程度从低到高有五种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其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应对不断加剧的世界经济竞争,另一方面是顺应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出现了众多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对于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这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同类推荐
  • 复活的日本财阀

    复活的日本财阀

    是什么让日本这个“落后生”摇身一变,成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优等生”?如今,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了日本。可一旦品“质”不论“量”,用国民生产总值(GNP)和人均GDP来衡量,中国却仍远落后于日本。“日本在2010年的人均GDP为4.2431万美元,中国是4412美元。中国的人均收入落后日本10倍,还停留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水准。”面对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的事实,《日本经济新闻》这句底气十足的评论,值得我们深思。平心而论,日本的强大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这个事实,直到今天,依然有效。
  • 探索中国汽车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创建之路

    探索中国汽车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创建之路

    为贯彻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推动和加强汽车工程图书的出版工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成立了“汽车工程图书出版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由有关领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其中心任务是策划、推荐、评审各类汽车图书选题。图书选题的范围包括:学术水平高、内容有创见、在工程技术理论方面有突破的应用科学专著和教材;学术思想新颖、内容具体、实用,对汽车工程技术有较大推动作用,密切结合汽车工业技术现代化,有高新技术内容的工程技术类图书;有重要发展前景,有重大使用价值,密切结合汽车工程技术现代化需要的新工艺、新材料图书;反映国外汽车工程先进技术的译著;使用维修、普及类汽车图书。
  •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本书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分类体系和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当前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总趋势,全面客观评价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方针、 战略、重点、科技支撑体系和区域布局,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本书可供经济规划工作者、研究者、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 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

    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

    本书汇集各地强农惠农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种植、养殖、饲料、粮食等各类涉农产业的减免税政策进行阐释,并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给出相应的解答,力争让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朋友及时了解其应该享受的优惠,尽快富起来。
  • 汇率战争

    汇率战争

    中美两国之间的汇率之战,暂时歇火。然而谁都知道,一贯以全球霸主自居的美国绝不会就此放手,美国继续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以汇率压制别国以干涉别国经济乃至政治的手段将进一步加强。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动用一切力量,保持汇率稳定,随时做好反击美国施压的准备。在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尚不明朗的情形下,各方的博弈将导致全球汇率市场继续着一场不知结果、难料胜负的持久之战。德国经济部长布鲁德雷为此就曾发出这样的警告:汇率争端在未来极有可能招致经济大国的报复性措施,这最终可能导致全球爆发贸易大战,而这种情况是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各国都不希望发生的结果。
热门推荐
  • 一个贫穷业务员的风雨

    一个贫穷业务员的风雨

    人生如梦,活出精彩→尝尽人间,《酸甜苦辣》←→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断的克服,不断的前进,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承受,不断的创新,永远的微笑像小强一样打不倒的精神,这就是我们创业前提下应该做到的一小部分......
  • 爆裂王妃:王爷别太冷

    爆裂王妃:王爷别太冷

    “砰砰……啪啪……”一阵尘土飞扬多后,颜冰站起身,拍拍手,捋了捋发型,不屑的看着地上痛的打滚的女人。某王爷:“刚才本王的侧妃来过。”某女:“嗯,然后呢?”她装。某王爷:“本王刚刚给她请了大夫。”某女:“嗯,然后呢?”她继续装。“她说是一个穿着奇怪的女子打了她。”“哦,谁穿着奇怪呢?”她扶额,很认真的在想。“你说呢?”某王爷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啊!她不会再说我吧!?”某女瞪大眼睛,故作惊讶状。“你说呢?”
  • 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

    企业之间拼竞争优势,员工之间拼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是成就优秀员工的重要品质,具备专业精神的员工会成为企业最需要的员工。当企业的每位员工都具备了专业精神,这个企业就会成为优秀的企业。专业精神是企业凝聚力之魂,动力之源,是员工在企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取得成就的助推器。
  • 靑春十年还是那个王俊凯

    靑春十年还是那个王俊凯

    女猪和王俊凯的故事。。。。结局很美好,最后终究还是在一起了,没有那么多的障碍。女猪角名字王闪闪。女配程瑜林。总之结局过程很美好的啦。想看就点进去看,我不剧透的哦……
  • 大学毕业后那些事

    大学毕业后那些事

    她他是典型的凤凰女,凤凰男,曾是他人眼中的骄傲;然现实不堪一击;逼婚让她落荒而逃,不公让他隐忍;奋斗向前,却遭遇了太多的变故;诱惑,失落,背叛,尝尽人间百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真的能做到吗?
  • 悍女当家:农家汉乖乖来

    悍女当家:农家汉乖乖来

    一朝穿越,商子晴成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她忍,饿得前胸贴后背,她彻底怒了,她是一个正宗吃货,怎么受得了,她决定发家致富,奔小康。一天,遇见一美男,立刻扑上压倒,便嚣张地对他说:“你是我的了”
  • 九玄神极

    九玄神极

    天界公主,来到人界,经历磨难,得知自己是雪神转世,回到三千年前,重获本属于自己的九玄神极,千辛万苦,终成为九玄神女。当她遇到他,这个与她纠缠了三生三世的男人,最终结果又会是什么?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最后,形成陌路?且看她如何从仙变神,如何与爱人,执手走入那最巅峰!
  • 宝儿姑娘

    宝儿姑娘

    这个喝我血的男人,我要了。
  • 狐言之红衣小捕快

    狐言之红衣小捕快

    她,是昆仑山上的一个红衣小姑娘,天性活泼,惹人喜爱,在十五岁那年被掌门派下山历练去金陵城六扇门中当个小捕快,在一次抓妖行动中遇见了一个犹如月光般皎洁的白衣男子,男子自称对她一见钟情,小玩意儿小甜品,每天一送一大堆,甚至还会直接找上六扇门!某男:“小姑娘,你就答应我吧。”某小姑娘挑眉:“不要。”
  • 永恒的乐园

    永恒的乐园

    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