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800000065

第65章 小说艺术的形象化与自由的小说批评(13)

王安忆《纪实与虚构》中关于家族的神话,就是从母亲延伸开去的,叙事者对母亲的理解冲动,成了她的寻根的精神动力。家族的历史是运用追溯法写成的,由母亲追溯到外婆,由外婆追寻到外祖母。男性家族是无根的,这省去了她叙事的许多麻烦,她把这一生活背景在上海与杭州之间展开,然后,延伸到绍兴柯桥。母亲的世界展开了,“我”突然发现“母亲是个孤儿”,应该说,发现这一契机,很容易展开并深化“勇气”这一主题。“母亲做过工,教过书,最后到了军队就像到了家。”这里,有许多值得表现的重大历史主题,而且能够显示“母亲”在生命的历史活动中所具有的巨大的生活勇气。母亲是如何战胜孤独的?母亲是如何变得坚强勇敢的?母亲是怎样对待爱情与生活的?等等,这些问题,只有展开前面提到的“勇气”主题才能深化。

毕竟,王安忆没有那种莫言讲我爷爷我奶奶的风流韵事的勇气,这个复杂的主题又被放逐了,因此,王安忆只好转到异化这一主题上来。在王安忆的叙事话语中,逐渐呈现出这样叙事倾向:在母亲的性格里,有许多不合时不入流的东西,有积极的,有消极的,而这一切又与母亲所投身的文化革命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主题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在于一些革命家庭几乎都有这样的传奇,那么,这一切变化又该如何去深化呢?显然,这是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的事。王安忆的叙事话语,是这样展开叙述的,“母亲总是坚持说普通话。为什么不说上海话,而我为什么又那么渴望说上海话,母亲还不准我和邻家的孩子往来。母亲从来不带我们去看越剧这种带有村俗性的剧种。”“和同学挽胳膊过路也是不允许。”几乎我所渴望交朋友的方式,都被母亲阻止。母亲确信,弄堂里只能培养出市侩之子,母亲这种所独有的固执观念,显然带有革命者的习气。不说也明白,这种异化是不知不觉完成的,几乎每个阶层的价值取向,都与这种异化有关,这种普遍性的异化是多么悲哀的事实。变来变去,让人们找不到航向,王安忆看到了这一事实,却没有真正的焦虑,她遵从这种自然的惯性,或者说是宿命吧。

现在,关于母亲的生存勇气和生命异化,就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了。母亲不愿提起过去,因为过去对她意味着屈辱,过去的流亡、孤儿们的痛苦生活以及亲戚的假面,使她看透了市民的本质。她生活的勇气,一半就来源对这一阶级的仇恨,另一半则来源于她对革命和同志之情的向往。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一唱起《国际歌》,无产者便成了朋友。在同志之间没有孤独感,这就有了母亲的奇异爱好:“行军的快感就在于,你一直在向前走。行军的快感还在于前面有什么等待你,你却不知道。”因此,母亲总是以革命的观念来判断人与人的关系,只有敌与友的情感关系了。情感在这种异化关系中被误置,这是历史造成的,如果在这一问题上更深地开掘下去,那该多好。遗憾的是,她对寻根历史的兴趣和家族神话的兴趣,比对这类生命哲学的问题思索有趣得多。这样,不可避免地导致她不停地修饰红灯笼,尽量让红灯笼眩惑一些,其实,她母亲的优越感和快乐意识更值得开拓。那是在军队建立起来的敌友观念,那是在军队中建立起来的乐观自信,那渡江的历史和作为英雄的自豪,导致她有了生活资本,她就具有了不同于市民阶层的气度。在精神深处,革命者对市民阶层具有优越感,这是革命者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和勇气与人的情感异化问题,是亲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正如今天有钱人、富翁富婆所具有的优越感相似,这种优越感,真实展示了社会的悲剧性。不仅是王安忆,几乎大多数作家都放逐了这一历史性主题,莫言似乎照顾得好一些,他的《断手》、《红耳朵》、《怀抱鲜花的女人》,就有了较深的开掘。人的社会意识,人的社会仇视感和蔑视感中,有许多政治文化经济因素的作用。单一的价值取向,常使人类戴上有色眼镜看人;人与人之间的利用与被利用关系,深刻地显示了生命的异化与生存的悲剧。这就需要作家有反向性思维,即善于从这些真实的社会现象思索更为深刻的问题,从而消解任何时代价值取向的价值特征,使人类生命的价值取向有着更为人性化的精神特质。

在这喧嚣与骚动的时代,王安忆和莫言们都情不自禁地陷入了关于家族神话的想象之中。无论是莫言的土匪抗日,还是王安忆的游牧民族的后代,都显得有些喜剧化效果。王安忆的红灯笼的光亮太弱,红灯笼成不了火把,大约与这种家族神话虚构所导致的迷失有关。这种心情,在我看来,确实有点无病呻吟,“吃饱了撑着”,诸如:“没有家族神话也是我的一大苦恼,我母亲给我讲的故事全是新型神话。”“家族神话是壮丽的遗产,是家庭的文化与精神的财富,记录了家族的起源。”“没有家族神话,我们都成了孤儿,栖栖惶惶。”“我们的一头隐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另一头隐在迷雾中。”由于王安忆不是探讨生命哲学,而是关心故事,讲起带有游戏性质的故事,王安忆陷入到历史文献中而不能自拔。我猜想,她一定是一边翻阅“二十五史”,找出一些蛛丝马迹,另一边在稿纸上纪实一些电影镜头,“铁马秋风大散关”,马背上的民族何等雄威英武!她从《辞源》上查到,茹姓,北朝柔然族,木骨闾出现了,身上有羊骚气味,穿着戎装的战袍,“他们没有创造一点文明,只留下汹涌澎湃、波涛连天的生命本能。”这个家族的先人融入突厥,叙事者把家族神话又拉近了些,家族神话叙述到了忽必烈时代又近了些。“木骨闾、社仑、都性锁骨儿、朵奔篾儿干、阿兰豁阿、状元茹莱”等杂七杂八的名字,终于,把她的家族神话的架子搭起来了。在王安忆看来:“我和祖先的相会是在无知无觉的骨血里。我的奇想就是我的骨血的记忆,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纪念。奇想在我的心中活跃,生气勃勃,如泉如涌。”这种历史性想象记忆,全是虚假的自尊心的表现,家族和祖先的豪迈,虽能影响后代的性格,种的遗传,虽然能锻造强健的气魄,但这并不足以显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没落子孙”,虽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血毕竟没有生气。王安忆用一半的篇幅虚构的家族神话,她的寻根就流于形式,而缺乏深度,这种寻根的意图,把她从小说家降格为唠唠叨叨的吹牛大王。这种寻根叙事,由于缺乏真正的叙事意识和生存体验的反思,不知不觉地流入游戏性故事,失去了文学的生命表现价值。

《纪实与虚构》,把我的历史感受和记忆与家族的历史编撰交替叙述,其结构方式是:今—古—今—古—今……十章就是如此变换下来的,最后以自己的创作谈结束。王安忆在这个作品中,塞入了太多与主题不相关的东西,而主题的真正开展却在叙事话语中迷失。不管怎么说,王安忆的这部《纪实与虚构》,引发了我对寻根文学的广泛思考,还引起了我对文学创作价值问题的思考。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如果从真正的寻根文学的立场出发,很难称其为小说。我很愿意把它看作是王安忆对自我精神的分析,也愿意把它看作是王安忆不断地写故事所要达到的满足感的表现。寻根文学必须面对生命问题和社会问题,叙事本身,既可以选择历史性视角,也可以选择现实性视角。关键要把握生命之根本是什么?生命之根本是勇气、力量、信心和自由,是希望,是虔诚,是奔放,是战胜焦虑和恐惧。生命之思,最终必须回到自由、美与爱这些关键问题上来,而社会总有力量对个体生命构成压抑和残害,必须反抗这残酷和野蛮,必须反抗这暴力和淫威,因为人的生命不是动物的生命。人的生命,不应是“弱肉强食”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有心态秩序和理性秩序。叙事话语在凸现历史的过程中,应该是对真正的生命的呼唤,对自由的呼唤,对爱的呼唤,最终回到正义、自由、平等上来。以文学形象达到深度思考,不是抽象所能完成的。它使我们想起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虚构。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族长的没落》,写得何等深刻有力,那里的变形虚构正是现实的折射,那里的愚昧黑暗和残忍,正是作者对生命的自由呼唤。他的深度、广度,他的思想意识,是绝不能以“家族寻根”所能概括得了的,那里的无数神秘莫测的现状,那种原始,荒寒和残暴的野性,那种文明被扭曲、法律被践踏的现实历史之描绘,正是对生命之光的急切渴望,他们的虚构是为了生命之光。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有点“名不副实”,说纪实是真,说虚构是假,因为虚构需要真正的想象力。王安忆彻底陷入了现象的历史,她成了历史学家,却穿不透历史的硬核,把握不住寻根的本义,找不到生命的启示录,这是怎样的悲哀!诚然,文学叙事需要历史,创作需要历史精神的考古,但是,历史叙事不能流于考古,否则,就没有精神,没有民族魂。在文学的叙事话语中,如果没有对个体存在的真实关怀,那么,叙事话语中的历史形同虚设,就是历史游戏。历史的悲剧不断重演,显然是失去了历史学的真义,需要看到历史的真理,必须反荒诞,赢得自由。难道找出历史英雄的神奇和伟力,就能解除现代生存的困惑?草莽英雄与政治英雄,被虚构得太传奇和神话化了!正因为如此,历史走不出英雄神话。王安忆的这部长篇小说丢失了寻根的本义,虽然如此,不能不承认她的叙事话语的老到和成熟,也许书写才是她的目的,而思考则不是她的目的。也许应该从书写的角度去评价她,而不应从思考的角度去苛责她了。如果从书写的角度去评判,就不得不承认她的“红灯笼”修饰得很美很有个性,所以,王安忆感到:“书写真是一件快事。”“写信没有对手。”“想象是一件乐事。”“写作是对孤独的安慰。”“我不适合写童话和诗,我拿手的就是小说。”王安忆的写作,至少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写作对她是生命方式,生命需要,所以,她不停地写,不停地发表,生命由此获得延伸。“书写真是一件快事,它使一张白纸改变了虚无的性质,同时也充实了我们空洞的心灵。它是使我们人生具备意义的最简便又有效的方式。”王安忆真正热爱的是写作,而不是思考。在许多哲人那里,热衷的是思考,写作只能对他们构成额外负担,所以,尼采选择诗和格言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相对说来负担轻一些。写作,对许多人是负担,而对王安忆来说,则是乐趣,这是职业作家的最好品性,因为这种乐趣,导致她的话语创造力不会衰弱,生命不会停止。

以王安忆的书写才能,必定能写出几十部乃至上百部小说,可以肯定,那必定都是精致的红灯笼,必须相信她的书写才能。她多次谈到:“我要重建自己经验的愿望,但我还只是在我确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一些改造、夸张,我着重的还是抒发。”王安忆惊人的创作速度和创作数量,使人不能不惊奇她的故事演绎才能。在《纪实与虚构》的后记里,她写道:“在这城市里编织故事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对手。”这一表述,一点也不夸张,王安忆的叙述才能,确实少有可比者,因此,王安忆所面临的超越自我的最大问题是:“不是叙述,而是思想。”只有学会真正独立的自由的思想,王安忆的小说创作才会显得深刻和博大。从《纪实与虚构》里,已经可以看到,王安忆的纪实才能大于虚构才能。虚构不只是把经验的材料加之伪装,更本质的虚构应该富有象征意味,富有陌生化魅力;虚构的怪诞、虚构的鬼气,有时恰好能把现实的问题变得更加鲜明突出。

现代人所具有的焦虑、忧烦意识,显然被加缪、卡夫卡、海勒和乔伊斯、普鲁斯特所夸大了,然而,在这种夸大中,不正感到生活的本质以如此严峻的方式袭来吗?鲁迅的狂人、阿Q、祥林嫂的悲剧意识咄咄逼人,正显示出思考的力量。王安忆所真正需要突破的绝对不是讲故事,尽管讲故事给她极大乐趣,她所最渴望的是穿透生活的内核,是思考,“讲故事,我没有对手”,这不仅可以在中国讲,即使到欧美大陆也可以理直气壮,但是,“思想,我没有对手”,王安忆什么时候可以自由地讲,我等待着。我已太熟悉她的精致的美丽的诱人的“红灯笼”,在照亮前行的夜路上,我宁可选择火把,而不是精致的红灯笼。在这部长篇小说中,王安忆有意识地效法昆德拉小说创作的种种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的运用,使得《纪实与虚构》具有不少有创造性的思想火花,但是,思想的真正完成,不是仅靠一两个思想警句实现的,必须是精神理想的虚构,它必须是生命意识的理性透视,因此,王安忆需要新的叙事智慧,这就是小说写作本身必要的挑战。正是从思想出发,王安忆小说的形象就变成了批评者的思想激发方式与思想建构依据,真正地理解王安忆的小说形象,意味着小说批评的思想建构就有了形象学支撑。

同类推荐
  • 缪斯情结

    缪斯情结

    本书收《当代小说的人生意识》、《社会形象与典型精神》、《诗自妖娆趣自高》等40余篇文学评论。
  • 以小见大(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以小见大(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人生价值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 漫漫长路沁梅香

    漫漫长路沁梅香

    在这部父亲的文集中,蕴藉着一种传承中华民族最原始的、最朴素的、最自然的爱的基因;有着一种托附天宇浩荡,历经大地调息,呼心高山流水情的风扬;更有着一种枝映心辉,月染夜色,光放乾坤的心之灵磊。
  • 弯弯的沙河

    弯弯的沙河

    你来自那名不见经传的七十二条沟八十一个山头,你斗折蛇行,串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寨,也串起了沙河场,然后你不顾儿“拖”女“拉”,你不惧屎污尿染,纵身跳进“坑”中,来不及整理行囊,又匆匆地裂开河谷平坝钻出重围汇入渠江涌进长江投身大海……
  •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她是婉约词宗,一生为爱枯荣。爱之繁花,绽放心头,她“半笺娇恨寄幽怀”。相思无处,她唯有看尽“花自飘零水自流”。她绚丽的人生,婉转如歌, 她在寂寞的深处浅浅吟唱。她就是——李清照。朱丹红编著的《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精)》为“倾城 才女系列”中的一本,《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 精)》评述了宋代才女李清照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青瑾记事

    青瑾记事

    登山途中不幸掉下山涯,原本想自己死定了,没想老天还是厚待我的;那么高地方摔下来不仅没死而且只受了点轻伤,自己真是太幸运了。可是会不会高兴的太早了,没想到摔了一跤居然把自己给摔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可为毛不是个自己不知道的朝代。现在可怎么办,一没金钱,二没人脉的这可让我怎么在这个陌生的时代生活。即使没办法也要想办法啊,不然还没等自己弄明白回家的路就先饿死了。没办法,既然什么都不会,那不如就干自己的老本行——开酒店,哦,不,这里叫客栈。这还没开呢就遇到边关大将军了,开了没多久居然还引来了全国第一的皇商少主人。好心在门口救个小乞丐也能是异国部落首领的儿子。哎哟,我拜托你们了,人家只想正正经经的做个小买卖养活自己,不想跟你们这些大人物有关联。请你们走远点切看B市穆家千金如何身无分文的在陌生的时代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 仙人的恐怖事件

    仙人的恐怖事件

    一场又一场的无限恐怖之旅,不管是人,还是修炼成的所谓仙,还是无量真佛,所有的一切,在恶灵面前都苍白无力,他们都是挣扎中的蝼蚁。【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神仙本来就是天下无敌的,本人却要让他们被鬼虐,无限流,纯恐怖!虽有仙却无修炼!纯恐怖!!】
  • 亚特兰蒂斯奇缘

    亚特兰蒂斯奇缘

    具有亚特兰蒂斯血统的亚伦四处寻找相同血统的人类在21世纪的遗存。企图恢复千万年前沉没的亚特兰蒂斯世界的荣耀。而人类依然生活在战乱与迷惘中浑然不知危险。一旦德雷亚之石被找到,黑魔法帝国即将重现。这篇小说是亚特兰蒂斯系列(白魔法、黑魔法、心灵魔法)之一。人类能否打败黑魔法,暂时挽救危局?
  • 喜迎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优秀论文集

    喜迎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优秀论文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一步提升我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部署要求和全国国有企业党建专委会、省国资委党委加强国企基层党建工作的安排,省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会于2012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迎接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征文活动。
  • 赵人说赵

    赵人说赵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中华民族以自己独有的东方式智慧,创造出灿烂的文化,而“赵文化”就是她灿烂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历史比喻成一副五彩斑斓的画卷,那么,赵国文化就是这画卷中最精彩、也最具特色的一段落。笔者希望,朋友们通过读故事增加对那段历史的兴趣和了解,同时,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感觉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继承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以此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修养。
  • 我的GD之巧克力的爱

    我的GD之巧克力的爱

    她叫卫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VIP罢了。她以为她这一生与权志龙的距离就像是地上的砂砾和天上星辰,却没想到她居然与他相恋了。金真儿、水原希子她都不怕,可笑的是她最后发现这场恋爱不过是场笑话,万念俱灰的她选择离开。三年后,她归来,为了“她”的权志龙。“卫橙,你这三年都去哪了?”“要你管?”“你什么都给我了,怎么不要我管?”“权志龙你无赖!”
  • tfboys爱三个女孩不离不弃

    tfboys爱三个女孩不离不弃

    这本书是写tfboys三只的,主要是写三个女孩和tfboys发生的一些事情,写校园的比较多点,黑粉勿看,欢迎更多的四叶草来看一下,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改进,希望大家喜欢。
  • 恶魔冷少的小甜心

    恶魔冷少的小甜心

    世上的情、爱千千万万,如果没有缘份、努力,你能成功获得吗?面对淘气可爱,萝莉一面的她,面对高冷、腹黑一面的她,他唯一会做的只有疼她、爱她、宠她!毕业后,他展现他恶魔的一面“灵儿,别跑了。”夏潇灵微微一笑“不跑?等你捉我吗?抱歉,我并不傻!”说完一溜烟不见了!晚上,夏潇灵被逼到墙角“本女生大人有大量,不跑不就行了吗?呜呜呜……”“乖……”
  • 绝刃神器

    绝刃神器

    洪荒异世,一老者,已触摸到炼器界的巅峰,只可惜大限将来。发誓来生要登上武道巅峰…以己身练其器具。此等胆识,唔已佩服。唔以等万年,希望汝不会让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