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800000055

第55章 小说艺术的形象化与自由的小说批评(3)

缺乏叛逆性,并不意味着缺乏理性,与其说是叛逆性决定了王蒙的小说叙述观念,不如说是理性意识与现代眼光决定了王蒙的先锋派气质。先锋者自有先锋的敏锐和独断,80年代初,王蒙创作的一批具有“意识流”特征的小说,一方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另一方面,则又受到传统写作者的反对。王蒙能够抗拒争议,面对现实,证明他的小说创作和批评的价值,自由独立意识,属于真正的作家和批评家。王蒙从英语文学中发现叙事意识和生命时空重构的意义,从意识流文学中发现了内心经验的原初形态,于是,他开始用他那种独特的“话语流”表达个人内心世界的“意识流”。王蒙所承继的传统中国小说的叙事策略,是定型的,一般说来,或顺叙,或倒叙,或插叙,同说书人一样全知全能,如同唱独角戏,充当并变幻小说中的不同角色。人物的心理,可以说完全被漠视,因为汉语以动作说话,小说中的叙事节奏完全被“动词”所控制,只是偶尔从人物语言中流露出隐秘的心迹。

中国现代小说,基本上仍坚持这种传统,尽管受到西方文学的冲击,但基本格调仍是中国式的。西方的新学说和新观念,在被禁锢了长达二十年之后,如长堤决口的急流涌入干涸的中国土地。王蒙的独创意识,决定了他的小说实验工作,他以创作和批评的双重策略,提倡“意识流”,回避了詹姆斯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背景,不从心理学的方向上去深入理解“意识流”问题,而是从乔伊斯、伍尔芙、普鲁斯特、福克纳入手去理解“意识流”。他突然领悟到,主体的心理时间,根本不是有序的,而是混沌无序的,事件的心理发展过程,绝对不是平板的,而是时空错乱的。往事可以出现在眼前,眼前事件又可以放置到快要遗忘的历史之中,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奇妙遇合,令人困惑不解。潜在的欲望、难忘的经历、恐惧感、焦虑感、责任感、正义感,奇奇怪怪地融合在一起,空间在心理中完全被解构,过去与现在已泯灭了界限。王蒙正是领悟到这种时间空间特性,才创造性地用“话语流”再现和表现了内心经验的原初形态。他发现,人们在公共场合的所说所做具有极大的自欺性,那种隐秘的心理皆被藏匿,这样,原初形态中的非理性、情欲、恶欲、占有欲和一切非法的欲望,无尽地折磨人的理智。那种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态,才得到真正的展示,于是,《春之声》、《夜的眼》、《梦的湖》、《风筝飘带》等,才显示出新异的风采。我不同意许子东的说法:王蒙只是学到了“意识流”的技巧,而完全忽视了“意识流”的心理和哲学内涵。王蒙的“意识流”小说与乔伊斯、普鲁斯特和福克纳等作家的叙事方式和叙事意识,确有差异,或者说,其内在精魂并不一样。他本来就没法与这些意识流小说家的思想相同,因为提供给他创作灵魂的是中国经验;他所处时代的中国经验,还不可能上升到现代主义的意识流的境界。应该注意,“意识流”写作具有多重可能性,事实上,王蒙在噩梦时代所作的“噩梦”,具有强烈的“意识流”精神。

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人们内心不能说不能表达的精神话语,只能行之于梦;梦的形式,构成了意识流写作的特殊方式。梦,不仅被恐惧所侵占,也为欲望和生存处境所困扰,“饥饿”的人的“意识流”不会是平板简朴的。小说批评,不仅要重视小说批评的本性,而且要重视小说所要承担的文化思想任务。故事形象或故事意旨,既通过具体的文学文本得以呈现,又通过批评的理论言说而得以扩展。作为兼任性角色,王蒙不自觉地在世界文学背景中为中国当代小说叙事开拓新路。在80年代的新络中,他积极地支持并肯定张承志、王安忆、铁凝、张辛欣、莫言、贾平凹、韩少功、残雪等的创作,有力地证明了王蒙曾经作为先锋者所具有先锋意识和先锋品格。能够宽容而理解地批评现代青年的小说创作,成为王蒙小说评论和小说叙事学的有力生长点,这就使他的评论具有真正的影响力。在肯定“意识流”的同时,王蒙对“荒诞”也具有亲和性,直接面对荒诞的事实,这种荒诞事实的戏剧性叙述,在一定程度上,被他特有的冷峻和幽默所冲淡,影响了他的小说的悲剧效果。王蒙发现了“意识流”所具有的小说叙事智慧,化了“荒诞”这个重大主题。王蒙能够发现“荒诞”,事实上就是现代感悟,而且与世界文学相沟通了起来。存在主义文学和荒诞派戏剧所产生的持久影响,在王蒙的小说创作和批评中,毕竟获得了一点回响。必须承认,王蒙不是以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精神评价现代文学,而是以理性主义哲学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理解并评价文学。王蒙的小说批评智慧,在精神取向上,偏重于创作心理学和审美心理学的统一,力图体现社会学和美学、历史学的统一,这与他的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感相关。王蒙小说批评,在世界现代文学背景下探索并评价当代中国小说,直接感应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吁求。王蒙小说评论和小说叙事智慧的最大特点,还在于他善于从创作出发,对创作经验进行深刻反思,并基于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审美经验评价文学。王蒙总是从创作出发去评价文学,表达对人的理解,他提出“创作就是生命的燃烧”,特别重视生命体验和生命表达。

正是从这一信念出发,他特别欣赏张承志的《北方的河》,对这部中篇小说的评价,既不从哲学出发,也不从历史出发,而是强调文本阅读的最初印象和生命感受。正是从感受出发,他强调审美想象对批评的意义,还强调生活经验、创作经验和审美经验对批评的价值。王蒙的批评,没有先验结构,而是随想式结构,在随想式批评中,表达他的生命体验和审美体验,在评价张承志的《北方的河》时,王蒙惊奇于张承志对“河”的发现,因为额尔齐斯河、黄河、永定河等也是他所熟悉的,但不曾被自由表现。

在评价作品时,王蒙特别重视作家的独创性发现,对残雪的《天堂的对话》的批评,就是他小说叙事智慧的体现。“残雪确实是罕有的怪才。她的才能表现为她的文学上的独立特行。”王蒙重视残雪的独创性,但也不是纯粹的欣赏,而是有辩证的眼光。“残雪的执著塑造了她的个性,弄不好,也可能封闭着她的个性”。这里,既有理性的评判,又有感性的分析,当他分析《天堂的对话》时,认识到残雪式的含蓄和象征显得直露。作品中的“我”似乎有了一颗受了惊的心,“我”发现爱情最终是自己欺骗自己,然而,“我”仍然动人地期待着爱。王蒙感到,这已经是真诚的“光明的尾巴”式小说结局,但是,他感到“仍有几分神秘,很自然,也很美。就是说,残雪不会永远是那么矫情。我们看到了残雪式的颂歌。温情、俏皮、体贴入微,有乐府风格。”王蒙的小说批评,从来就不是高头讲章和严肃空谈,他评得很活,强烈地凸现自我;在评论中加进自己的灵感创造,评论语言格外具有亮色和力度。在评价残雪作品时,他是这样结束的:“中国的文学界应该把眼睛睁得更大一些,友善而直率地注视残雪的作品,友善而直率地与她进行独特的对话。”这已经是召唤和呐喊了,具有批评的号召力和感染力。王蒙从未坚持纯粹的艺术观点,他重视艺术上的评价,更重视思想上的探索。

当他感到张辛欣过于悲怆时,吁请张辛欣学些王安忆的“达观”,这种思想探索和艺术探索并重的批评,几乎是真正的“生命阐释”。王蒙极为重视思想上的独创,他的评论总是透彻地表达了他的独创性感受,写得极快,绝没有“躲躲闪闪,东张西望”的批评陋习。他的批评胆识,建立在他的社会责任感和探索勇气之上,王蒙一以贯之地重视新思想和小说叙事艺术的探索。无论是批评现代作品,还是古代作品,他总是由艺术探索落实到思想探索上来,并非单纯重视小说叙事学。他在评价廖一鸣的《无尾猪轶事》时,从故事和叙述入手,落实到思想探索上来,他感到“叙述的语调平静极了”,“故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也是人生的风景、风光。”“故事本身还会是人生经验的普遍的和凸出的形式,甚至有可能是人生的某种经历和体验的概括、象征和抽象。”“我们读到的是明白晓畅却又糊里糊涂的故事。明白的形式、糊涂的内涵,这就是成了张力和反差。”王蒙的小说批评,渗透了强烈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并以“独创性”为主导。

在创作与批评的同步操作过程中,王蒙把自己置放于大的文化背景中,即文学批评和创作的历史境况,逐渐感到了“作家学者化”的重要性,这确实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审美智慧与思想智慧,这一理论取向,给王蒙的批评增添了光彩。由于他试图实践“作家学者化”问题,把自己置身于中国文学的总体历史中,于是,他的创作和批评获得了文化历史参照系。他对《红楼梦》所作的系统深入研究,给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规范。王蒙的小说批评实践,明确昭示出:古代与现代不是割裂的,而是共通的。王蒙的《红楼梦》释论,既是他的现代小说批评的延伸,又是他的文学视野的拓展,他对《红楼梦》的评论,显示出生命体验和审美体验对于批评的重要性。他的红楼梦人物论具有震撼力,最难忘记他的《抄捡大观园》评说,这篇评论,最初发表在《文学遗产》上,与其他论文形成强有力的对比。王蒙的小说批评总是从文本出发,而相对忽视文本之外的作家和生活履历;相反,通常的小说批评完全忽略文本的审美韵味,而致力于文本之外的繁琐的作家生平交游考证和索隐。学院批评的考证和索隐方法,对于科学地认识作家创作的价值显然是有价值的,但这种解释方法决不是唯一的。小说评论正是被后一倾向置于误区,文学批评成了考古学,而不是“文本阐释学”。

王蒙千方百计地恢复文本自身的价值,而切断小说文本与文本之外的臃肿联系,这是他给中国文学批评界所带来的根本性贡献。由于他相当熟悉文本,在文本破译过程中融入相当细腻的审美体验,所以,他的红楼梦批评具有活力。他郑重地提出《红楼梦》的原生性问题,“所谓原生性,就是说当作家用他的眼睛、耳朵、心灵面对世界的时候,不是借助其他的已有的经验和符号系统,而是直接地从宇宙、社会、人生中得到经验。”正是从这一信念出发,他才看到贾宝玉“用非常天真的态度来表示以自我为中心,又表示自己是局外人”。正是从这一信念出发,王蒙的批评语言,活泼而又欢快,信手征引一段,便可知扑面而来的才情和语言的魔力,这正是小说批评成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大观园,荣宁二府,外人是不能随便进来的,随便进来就没有办法保存这里的特殊的情调、特殊的人际关系以及特殊的自我感觉。如果大观园能够随便地出出进进,如果周围的穷人可以带着羊到这里面来吃草,那还让林黛玉怎么葬花呀!”王蒙的小说批评,给当代文坛带来了新的规范,感应了先锋批评家的探索,王蒙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他不是方的,而是圆的,富于变化的。他所提出的批评观念,他所构造的批评文本,他所创造的批评语言,他所展示的批评态度和他所做出的生命启示录,皆显示出80年代文学批评智慧和小说叙事学的魅力。他的文学批评和小说叙事学,由社会学和文化学批评落实到生命阐释上来,成为有意义的价值论批评。我赞同他对文学的看法:“文学像生命本身一样,具有孕育、出生、饥渴、消受、蓄积、活力、生长、发挥、兴奋、抑制、欢欣、痛苦、衰老、死亡的种种因子、种种特性、种种体验”。王蒙的文学批评所昭示的,不正是从社会学、文化学分析回归到小说的生命意识中来吗?在小说创作与小说批评方面的双向探索,王蒙给现代小说叙事学提供了特殊的智慧,值得深入地探索。

6.1.3小说史视野:经典小说再批评与历史文化价值观的确立

现代中国小说批评,不仅形成了自己的文体自觉,而且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自觉,所以,小说批评的丰富性内容皆呈现出对故事形象的特殊关注。

通过叙述性形象理解历史文化生活的意义,关注生命历史的存在价值,在广阔的文化历史视野中,还原民族的历史生活景象或心灵历史记忆。与王蒙相比,杨义是以另一面目出现的引人注目的小说批评家。他没有小说创作的丰富经验,以研究者的身份介入到了小说批评中,所以,他的小说评论以学者所特有的文化结构和审美理论进行和完成。杨义的小说批评,以三卷本《中国现代小说史》而为人们广泛注意。

同类推荐
  • 西方音乐中的文学

    西方音乐中的文学

    本书以西方文学发展的时代更替为主线,以与音乐关系密切的经典文学为主体,通过文学简史、作品欣赏、音乐链接等环节,展示西方音乐与文学的紧密联系。
  • 大冲动

    大冲动

    《大冲动》以东南沿海另一个小镇为背景,延续九十年、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直至一零年代前叶生活在小镇上的人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演绎出的有声有色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展示出了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内心产生的一波又一波不止歇的“冲动”。
  • 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这是一个与青春用力告别的时代。《致青春》、《后会无期》、《匆匆那年》等电影让多少人热泪盈眶,道出70、80甚至90后的心声;《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等书籍又让多少后青春的人们热血沸腾,怀念那些懵懂却又义无反顾的岁月;《误我浮生,匆匆那年》与其说是一本与青春告别的书,不如说是与青春握手言和的书。那些爱恨、纠结、痴恋、欲望、执念、假象,都被岁月洗涤,被温暖相拥,我们终于懂得,匆匆那年的一切皆是机缘巧合,一切也终将妥帖安放。
  • 心迹

    心迹

    胡渊的诗歌,也是坦然的。人生天地之间,仰可对天坦然,俯可对地坦然。回顾往昔坦然,向往未来亦可坦然。这是人生一境。“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我想,胡渊的诗笔,不会轻易放下,以他的才智、毅力、韧性和聪明,更有他对诗歌的炽爱和领悟,他会写出更好的诗来,果如是,则人生何愧也。
  • 红唇与领带

    红唇与领带

    本书系台湾当代知名作家、东海大学教授周芬伶的散文自选集。作者的作品以女性书写闻名,文字间既有感性的流动,亦有精细的修饰,诗一般的语言令人读起来有忧伤,有畅快,有愉悦,有悲戚,有坚韧……
热门推荐
  • 豪门第一甜心

    豪门第一甜心

    一场醉酒,她误惹恶魔,原以为只是一场恶梦,怎料恶梦无止无休……
  • 快穿:当男主看上男配

    快穿:当男主看上男配

    毅然因为买了一个耳坠,意外的得到了一个叫001的系统!而且还告诉毅然要完成任务才能回家,从此毅然就踏上了性(苦)福(逼)生活。ps:主受……冷漠淡然傲娇受?众小攻
  • 唯箭独尊

    唯箭独尊

    他是母亲怀胎十年才生下的天纵奇才,有了如意灵葫的帮助,在修炼之路上畅通无阻、飞速前进。一件普通的法器或法宝,经过他的重新冶炼,就会威力大增。连顶级的炼丹师都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他却能够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凶猛的野兽见到他会浑身发抖,杀人恶魔见了他也会心惊胆寒。他相貌很普通,生性也不风流,却让无数美女芳心暗许,甘愿为奴为婢……更新通知:每天晚七至八点更新
  • 悄悄的爱恋

    悄悄的爱恋

    (谢谢大家喜欢)我是羞答答,简洁明了的文案:累了吗?找你的偶像谈个恋爱吧。^-^
  • 爆宠狂颜驭兽妃:王爷求放过

    爆宠狂颜驭兽妃:王爷求放过

    【本文免费,坑品保证】无辜穿越,身边动物成群,原本以为是自己天真善良心肠好,没想到却是因为身怀异能能驭兽,好吧,那我风无华就站在万兽之巅俯瞰河山吧!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为报一毛之仇,风无华以身涉陷,妄图来个抛夫弃王,让他变成民间的大笑话,可没想到一念之差居然中了奸计,入了虎口!没关系,自己可是风无华,进了狼窝也能把它翻的底朝天!可惜在大战三百回合后才发现有的事情就是命中注定,挣扎不过,摆脱不了。“王爷,奴家身子虚,求今夜一夜自由!”“没事,你底子好!”可惜这道理自己明白的太晚,这狼窝里的狼,太过强悍啊······
  • 穿越修真界之魔帝

    穿越修真界之魔帝

    林易现代京城林家嫡系人由于和女朋友分手在楼顶时被闪电打中穿越到了修真界从此踏上修的道路
  • 兵神在世

    兵神在世

    他是兵神,也是武神,同时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她貌美如花,国色天香,坐拥亿万家财,却屡遭暗害,重重危机,故事从富可敌国的南海李家开始....
  • 绝品仙医

    绝品仙医

    一个绝世的炼丹天才,一个可以穿梭时空的流光梭,当林天风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所有的往事都已经是过往云烟,而他却成为了林家弃少。群花萦绕,倾国倾城,当林天风站在这个世界巅峰的时候,却惊骇的发现······
  • 狐心画骨

    狐心画骨

    手执骨笔,画一虚骨,所谓画骨,不过痴留虚念,留个念想罢了。天灾时,她还是一只稀有的六尾白狐。四处流走中便已被贵为仙人的他救起教导,历经十年,幻化为妖,暗生情愫。她曾问他:“师傅,您乃仙人,可知何为妖心?”“因妖的本质而异,其一是无情无义,吃下功效并非绝佳;其二是至善至爱,吃下乃会功力大增。”“那,您可会剜我的心?”“自是不会。”可她多年后,却长发散落,一身白衣,胸口已被鲜血染透,面色凄凄,满心酸楚的质问道:“你曾说,不会,那为何,剜了我的半颗心?”终是为妖,不敢爱,爱不得。“若我不是妖,你可会与我在一起?”“......会。”执一手画骨术,寻一个真心人。【求收藏评论???】
  • 乡村异事之大话风水

    乡村异事之大话风水

    在一个小山村里。一户姓李的人家。自从开了一家澡堂后,接二连三的出了人命。于是请来了附近的一位风水师,在调查中,他们不断遇到灵异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