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700000025

第25章 社会主义与土地国有论(1)

6.1时空环境

1898年梁启超26岁时,因戊戌变法事败在8月逃到日本。康、梁抵日后不久,有日方人士居间调停,希望能和兴中会孙中山等人联合起来共同救国,但双方的立场和主张有不少歧异。孙曾访康,但康匿不见。康称奉清帝衣带诏,以帝师自命,意气甚盛,视孙一派为叛徒。犬养毅等人在革命党与保皇党之间斡旋,但两派之间歧见日深,势同水火(《梁任公年谱长编》,页83-84)。1899年康离日赴加拿大,孙与梁往来日密,梁对孙“异常倾倒,大有相见恨晚之慨”,双方合作声浪日高,计划以孙为会长,梁为副会长。梁甚至在给康的信中说:“吾师春秋已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康甚怒,令梁赴檀香山办理保皇会之事。梁行前与孙“矢言合作到底,至死不渝”,孙“作书为介绍于其兄德彰及诸友”,但梁抵檀后仍从事保皇会活动,创夏威夷维新会,双方交恶。1900年梁自檀函孙表示分道扬镳,自此双方在海外开始激烈的冲突。

6.1.1论战始末

这些冲突是众所周知的事,但较有系统且形诸文字的,是在梁办《新民丛报》(1902-1907,半月刊,6年间共发行96期)和孙派办《民报》(1905-1910,不定期,4年内共发行26期)的时期。双方针锋相对的事项很多,大都以政治方面的议题为主。与经济事务相关者主要有两项:一是中国日后是否应采社会主义的经济路线,二是应否采土地国有化与实施单一土地税的问题。双方对这两项主题的争论过程大致如下。《新民丛报》对《民报》的排满革命论屡有意见,《民报》在第4、5两期(1906)有汪精卫、县解(朱执信)、辨奸(胡汉民)的激烈答复(如《斥<;新民丛报>;之谬妄》)。梁不甘示弱,在《新民丛报》第84-86号(1906)3期连载长文《杂答某报》,前4节的内容主要是政治方面的议题,互辩经济路线的论点出现在第5节:“社会革命果为今日中国所必要乎?”(《新民丛报》第4年14号〔总号86〕页5-52)。《民报》在12期(1907年3月)刊出署名“民意”(这是胡汉民与汪精卫合用的笔名)的长文《告非难民生主义者》,副题是“驳《新民丛报》第14号社会主义论”。此文甚长,超过百页(12:45-155)。这两篇辩驳性的长文,主要是在争论中国将来是否可以采用社会主义的经济路线,在学理与实际执行上各有哪些强弱之处。

《新民丛报》在1907年第90-92号刊出梁的长文《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分39点驳斥《民报》。此文收入《饮冰室文集》(18:1-55),但原刊在《新民丛报》第92号的第3节“就社会问题上正土地国有论之谬”(92:1-22),却遗漏未收。此外, 第39点之后说此文“未完”(92:22),但查《新民丛报》第93号之后,梁就未发表过论说文,只在第95号上写了一篇诗话,而第96号是《新民丛报》的最后期,所以这篇文章到此应该就结束了。

《民报》第15、16号(1907年7月-9月)有朱执信(署名“县解”)的反驳《土地国有与财政(再驳<;新民丛报>;之非难土地国有政策)》,以及第17号署名“太邱”(不知何人)的《斥<;新民丛报>;驳土地国有之谬》。这几篇辩驳的主题都是土地国有论,虽然在顺序上接着前述的社会主义经济路线问题,但一因这两个题材的性质可以独立处理,二因这两个题材各自牵扯到不同的论述领域,所以在以下的两节内分别处理。但整体而言,这两项题材应相互参照,才能理解双方在1906-1907年对经济问题大争辩的全貌。1907年10月《新民丛报》停刊,1910年2月《民报》停刊,双方正式争辩经济路线的文献也就止于上述几篇。

6.1.2相关研究

本章的主题设限在两个经济问题上,但整个辩论的背景和社会主义这项大主题是密切相联结的。本章把焦点界定在经济议题内,是一种局部性的分析方式,会有见树不见林的缺陷;较完整的全面性解析,至少还应该包含几个面向。(1)孙文与《民报》派的人士,他们所主张的社会主义,和其他众多的社会主义主张,有哪些异同?他们的特点何在?(2)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来问梁的情况:他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是什么?他为什么反对这条路线?为什么他和孙派人士会有这么歧义的见解?(3)土地国有论既是孙派人士的主帜,这个问题在他们所主张的社会主义路线中,是居于一个怎样的地位?此派人士对土地国有的意见有何异同处?

这些都是背景性的大问题,在大陆已有许多相关的研究,能提供相当清晰的答案。我推介皮明庥(1991)这本综述性的著作,读者可以从此书的第3、5、7、8、9、12、15、17诸章,得到上述三个问题的相关答案。这本书还有一项文献上的优点:脚注所附的相关研究书目齐备,在书后的附录里,详列1871-1923年中国“介绍和研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论著要目”,这是很方便研究者的资料整理。

台湾学界对大陆社会主义学说史的研究也不少,较具代表性的,是萧公权(1980)等人编著的文集:其中有甘友兰分述中国社会主义运动,有黄顺二析论梁任公的社会思想,有六篇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观,在附录里也有相关的推荐书目。这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主要文献,之后的期刊论文,也可以在台北的台湾图书馆网站上,查询期刊索引。

从梁的《合集》里,也可以看到他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议题,与不同派别的人士对社会主义做过不少激烈的争辩。他们所辩论的主题,是从整个体制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为何?在欧美的落实情形有何障碍与优势?欧洲式的社会主义,对当前与日后的中国,在本质上有何落差?这些争辩是属于政治性的议题,虽然其中也难免提到经济问题(如生产、分配、福利等等),但都不是对单一经济问题的深入争辩。从这种宏观性的角度,来观察梁对社会主义观点的长期变化,已有许多文章析论过:例如在1995-1996年就有应学犁(1995)、刘圣宜(1996)、董方奎(1996),由此也可以推想这类论梁启超与社会主义文章的数量。整体而言,中文学界对孙、梁的社会主义观点,已有相当好的理解,但尚未见到有专文把焦点集中在《民报》与《新民丛报》的经济争辩上,尤少见到以经济专业的观点,来评比双方论点的内在逻辑。

国外对这两项主题的相关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路线争论上的析述较少,以Scalapino和Schiffrin(1959)、Bernal(1976)为主;在土地国有论方面的研究较多,如Schiffrin(1957)、Schiffrin和Sohn(1959)、Lin(1974)、Lindholm和Lin(1977),Trescott(1994)。这些作者各自侧重的面向不同:有些注重社会主义的思潮,有些注重亨利·乔治(Henry George,1839-1897)学说引入中国的过程与反应。这些作者的论点繁复,在篇幅的限制下,不拟在此综述比较。

台湾学界对《新民丛报》与《民报》之间这项大争辩,有两项较完整的分析:一是张朋园第7章析论“梁启超与革命党论战的影响”(1964:207-252);二是亓冰峰第5章论“《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1966:145-234);三是朱浤源第4章论“社会革命论”(1985:155-226)。以这三项研究为例,他们的视角较广,把政治、社会、经济三个面向都合并考察。高桥勇治(1943)的写法也类近:在单篇论文内,综述了这个议题的民族、民权、民生三个层面。这种写法的优点是,问题处理得较平衡,然而缺点是,以经济面向为例,辩论双方有许多需要较专业深入解说与评比的子题,就处理得较平面,篇幅也明显不足,甚至放过了某些重要的论点。本章因而把着重的角度,放在析述孙、梁双方辩论的经济论点及其内在逻辑,并评判各个论点的强弱优劣。希望这种从经济史角度的单题深入析述,可和上述历史专业人士的相关著作互补。

6.2社会主义经济路线

有了上述的背景理解之后,现在进入主题,来看梁与孙派《民报》之间的对立状况与辩论要点。

6.2.1基本立场

梁在《杂答某报》第5节“社会革命果为今日中国所需要乎?”(86:5-52)内,前半部旨在列举三大项理由,说明何以中国“不必行、不可行、不能行”社会革命;后半部(86:24-54)旨在批驳《民报》第10号所刊的孙文演说辞。综观全文,梁的第一项论点是反对《民报》的革命论,他的要点是:“吾以为欧美今日之经济社会,殆陷于不能不革命之穷境,而中国之经济社会,则惟当稍加补苴之力,使循轨道以发达进化,而危险之革命手段非所适用也。”(《新民丛报》,86:6)梁的第二项论点是关于中国将来的经济路线问题:

如何奖励资本家,采取保护主义以免他国资本势力充满国中,如何保护劳动者,何以所得分配问题并非首要,等等。

此节文长近50页,广征博引,词繁不杀,且常有人身攻击的文字:“于是卤莽灭烈,盗取其主义之一节以为旗,冀以欺天下之无识。”(86:24)“孙文之民生主义正此类也。孙文乎!苟欲言民生主义,再伏案数年其可也。”(86:35)“若孙文,则头脑稀乱,自论自驳,无一路之可通。”(86:42)“此等四不像之民生主义,亦以吠影吠声之结果,俨然若有势力于一时。”(86:52)文中所牵扯到的经济问题繁多,有物价、工农商诸业、国际贸易、经济阶级、社会福利、国际竞争、土地国有论、单一税制、社会主义之优缺点。但各项说法大都点到为止,也时常数项主题并谈,这是笔仗性的文字,不患言辞之激昂。

这节的文字毫无遮掩地显现出梁的主要诉求:“今日欲救中国,惟有昌国家主义,其他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皆当诎于国家主义之下。闻吾此论而不寤,必谓其非真爱国也。”(86:52)梁的国家主义论,就经济面向而言,正是他所主张的:“吾以为策中国今日经济界之前途,当以奖励资本家为第一义,而以保护劳动者为第二义。”(86:16-17)也就是要排除外国资本在中国的力量,因为“但使他国资本势力充满于我国中之时,即我四万万同胞为马牛以终古之日”(86:18-19)。

由此可以明白梁的《新民丛报》与孙的《民报》,对将来中国要走的经济路线有基本认知上的差异:梁主张保护政策式的国家主义,先发展工商业,可暂时不顾虑所得分配不均的问题;孙主张生产设备公有、土地国有、欢迎国外资本、强调注重所得分配的社会主义。

6.2.2梁的论点

梁以三大项论点来反对社会革命(其实主要目标是孙文的民生主义),但论说歧杂冗长,以下以简要方式重述他的论点,并稍加评述。

梁认为中国“不必行”社会革命的主要论点是:“彼欧人之经济社会所以积成今日之状态,全由革命而来也。中国可以避前度之革命,是故不必为再度之革命。”(86:6)他摘述西洋近代社会经济的史实,给对这方面较少接触的中国读者当作背景知识。梁认为中国不宜仿西欧采社会革命的原因是:中国的经济社会组织与西洋不同,“中产之家多而特别豪富之家少”。

这有几项历史根源:(1)中国无贵族制;(2)中国采众子继承制,“欧洲各国旧俗大率行长子相续”,长子继承制有助于财富积累;(3)中国赋税较欧洲轻:欧洲有贵族和教会“重重压制”,且“侯伯僧侣不负纳税之义务”,中国无此弊端。欧洲各国在各时期的状况不一,梁所说的这三点是否成立是另一个问题,因为这不是此处的主题,不拟深辩。晚清在政治、社会、经济等诸多面向皆弱废,朝廷内也多有兴革之议(例如百日维新),在野人士也时常有所主张。孙文的社会主义式革命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但梁上述的三点理由对孙派人士而言不够说服力,后人观之也多有简化史实之处。综观之,梁的第一项论点较弱。

他的第二项论点是中国“不可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革命论以分配之趋均为期。质言之,则抑资本家之专横,谋劳动者之利益也。此在欧美诚医群之圣药,而施诸今日之中国,恐利不足以偿其病也。吾以为策中国今日经济界之前途,当以奖励资本家为第一义,而以保护劳动者为第二义。”(86:16-17)这个论点说明,双方的共同点都是要谋劳动者的利益,此点可以不必细说。双方的差异在于对资本家的态度:社会主义的首要敌人是资本家,这是欧洲历史的教训;梁认为西欧之病中国并无,何必以他人之圣药来医己病?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本书包括社会经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和经济全球化五篇。
  • 社会经济网络与中小企业发展

    社会经济网络与中小企业发展

    本书以新颖的视角研究了产业集聚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全书对意大利产业区经济进行了理论探讨,着重分析了艾米利亚产业区的特征和区域竞争优势、区域产业网络与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战略、经济全球化与“艾米利亚模式”的调整等问题。书中借鉴“艾米利亚模式”,提出我国应该构筑高效的区域产业网络、发展区域支柱产业、加强企业间技术合作、发送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等对策建议,对我国产业集聚和中小企业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 中国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和路径选择

    中国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和路径选择

    本书分析了目前我国国有经济实现形式,提出了国有经济实现形式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思路,指出要按照“经济人假设”选拔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通过构建新的激励约束的制度框架演化国有企业改革、保证国有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发挥作用等内容。
  • 市场、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市场、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本书试图在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融通经济学与管理学与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并论述了企业持续发展是在异质性的基点上市场与核心能力匹配互动的结果的观点。
热门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小仙养成记

    小仙养成记

    天资过人,如花貌美,收获萌宠,周妍可不谓是春风得意。然而流言蜚语,眼红妒忌,都让她陷入泥潭。当她以为已经收获了春天,却不知道原来是进入了地狱。心灰意冷,在弱肉强食的修真界中不断升级打怪,她拼命强大自己。背井离乡,却一直有一人默默地守候自己。却是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追寻……当世事如案上摆书般一一呈现在眼前,她终于明白了他的心意。只是,是否已经无法回头?弑仙,入魔,她为他上穷九天、下落黄泉,誓要让他重新回到自己身边……
  • 纯正蒙求

    纯正蒙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皇的小萌妃

    冷皇的小萌妃

    蓝藻很悲催,重生后变成了一条蛇。刚穿到蛇身上,就遇到某冷酷帝,时刻不忘要将她做成蛇羹,好不容易化成人形,某皇帝却急急忙忙的将她册封为后。某皇啊,她才七岁好不好,不带这么摧残祖国的花朵的啊。老牛吃嫩草,你也干得出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倚栏独语

    倚栏独语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发表过的散文随笔,或游历山水,或感念亲友,或感悟人生。”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作者始终坚守着一份心灵的恬淡,用深情如水的文字和浪漫情怀营造了串串美妙的花絮。一颗真诚质朴之心汇成涓涓细流,流淌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澎湃着一个个思想的火花,并用一颗善感的心思考着、记录着……展示了作者的文学素养和艺术追求。
  • 吸血鬼之穿越记

    吸血鬼之穿越记

    【暂定】生性淡漠的歌笙路遇酒鬼,为弟弟挡刀子,却意外穿越到异世,看弟弟谈恋爱,看始祖玩暧昧,只有她一人,独身在外。
  • 修罗战神

    修罗战神

    他是被家族遗弃的废柴,却因高人相助获得重生,他是绝世天才的遗子,却因父亲一念,将其天赋印封。当自信重生之时,天赋解封之日,他便是这片大陆最耀眼的新星。且看刑决如何跨越道道难关,逆天而上,最终达到那传说中的战神之境。
  • 琉森的往生

    琉森的往生

    这是一个关于生命,自然,热血,永恒的故事,关于创生,法则,龙族,人类,天赋,世界颠倒,乃至于无尽的故事,在天地万物安然恬睡之间,在山河大海喑哑无声之时,涌动的狂潮终将一切席卷。
  • 混世圣尊

    混世圣尊

    十万年前,至尊叶寻为求突破的最后一道契机被困秘境,只留一道残魂重生于天元大陆。意外发现这屈辱至死的废物,竟有着常人双倍的经脉。“天命注定让我混世圣尊重生,这个世界至强,只能是我叶寻。”战万千天才,夺天地造化,热血江山美人……万古诸天,唯我叶寻。
  • 杀机降临

    杀机降临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天地翻覆,杀机徐徐降临,你争我夺成常态,人人自危,唯有握紧拳头才能苟全性命,阻止不了乱世的发生,那就让我终结了它吧。没照过人的小溪最清亮,黑暗里的光芒最有力量,我要开那万世太平,且看我把这乱世搅个天昏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