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500000029

第29章 弗洛伊德性心理学说及其对中国青年大学生的影响(1)

刘丹

【摘要】弗洛伊德主义自传入中国就掀起了学习的热潮,尤其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弗洛伊德备受争议的性欲学说出发,在介绍其性欲说的同时尝试阐述其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弗洛伊德 性欲论 青年大学生

弗洛伊德主义是指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主义是最为独特的西方心理学思潮,它的思想之庞杂,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争议之悬殊,都是其他的心理学流派所无法相比的。这一思想传入我国后,在国内,尤其是在青年中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一时之间,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西方心理学思潮成为重大的理论课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与青年的狂热崇拜相伴存在的是学术界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批判态度,这主要是由于其性欲理论。弗洛伊德的性欲观念渗透到其人格理论,潜意识理论和对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解释中,这也成为人们攻击其精神分析学说为“泛性论”的理由。

一、弗洛伊德性心理学说的主要思想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拆引论》中开宗明义地宣布,精神分析理论有两个基本命题:一个是潜意识;一个是性本能。这里,性本能作为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实际上已不是指通常所说的生殖本能,而是指在更广泛意义上所理解的性的含义和作用。因此,弗洛伊德的性欲论常常被批评者称作“泛性论”。弗洛伊德曾写道:“坚持性欲乃是一切人类成就之泉源,以及性欲观念的扩展,自始便是精神分析学所遭阻抗里最强烈的动机。”由此可见,坚持把性欲作为人类活动的普遍动机因素,这是弗洛伊德的基本原则,而“性欲观念的扩展”则是他的“性欲论”的主要内容。

1.性本能是天生的

弗洛伊德在研究癔病的诊治方法时就已经发现性是癔病的病因之一。在进一步对癔病患者的性生活进行的广泛调查中得出了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神经症的症候是性的满足的替代物”,他将精神分析用于癔病诊治的实践中发现了“心理历程是性本能的一种表示”,后来又将这种发现延伸到对梦的解析中,指出梦是愿望的满足,且许多表面平常的梦在分析后发现与性有关。在《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中,把这种分析方法运用到了对普通人的过失行为的分析中,认为人们失误中的思想和冲动的根源是心理中压抑的冲动,而这种冲动与性有关。这样,弗洛伊德把自己的研究从癔病患者拓展到了一般人的领域。在他看来,性本能是无意识领域最强烈、最活跃的因素,性本能的满足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精神状态的好坏。

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是天生的,而且性的冲动是人类一切成就之源。他提出:“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工作”,其性学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达尔文的学说,从心理学的角度证实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性本能受压抑不仅是神经症的症结所在,而且还是促使人格形成、艺术创造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这种理论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与性本能有关,因此被世人称为泛性论,但这种说法弗洛伊德本人并不承认,他认为“精神分析学所扩充了的性欲的含义,和神圣非凡的柏拉图说的‘爱欲’,是多么的相近。”

2.力比多理论

我们要了解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就必须了解“力比多”的概念,“力比多”是指人体内源于性本能的一种驱动自身去寻求满足的力量或者能量。最初,弗洛伊德是在其《性学三论》中提出力比多的概念,他写到:“日常用语中找不到在性方面与饥饿相对应的词,故科学采用力比多与此对应”,“我们从其他的精神能量区分出力比多能量来,性兴奋不仅来自所谓的性部位,更且来自全身各器官。如此我们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力比多能量的概念,我们称其精神表现为自我原欲。”在弗洛伊德的后期著作中,对力比多概念又作了扩充,如在1920年的《超越快乐原则》中写道:“我们所说的性本能力比多,相当于诗人和哲学家眼中的那种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聚合在一起的爱的本能。”1921年在《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中又写道:“力比多是从情绪理论借用来的一个词语,我们用它来称呼那种包含‘爱’这个词下的所有东西有关的本能的量。”由此可见,弗洛伊德的关于力比多概念最初只是被理解为来自身体器官的一种本能的力量,其活动则是“借这个力量以完成其目的”。这里不单是性本能,还有营养、排泄等本能。以后,弗洛伊德把来自身体各器官的本能力量都看做是具有性的意义,从而又把力比多主要理解为一种“性力”,或只属性本能的能量形式。在后期著作中,弗洛伊德又把性本能作为一种更为广泛的动力学概念,而力比多概念也泛化为一种包罗-切爱的或生命本能的力量。这样,力比多又被理解为一种潜在着的生命自身的创造力。

同时,弗洛伊德还观察到,生命自身的另一面也包含着某种破坏力,它往往导向于死亡,也是一种本能力量。但由于弗洛伊德总是把生与死、创造与破坏、爱与恨看做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力比多作为一种能量转化的概念,实际上它表述的也正是这种生与死、创造与破坏、爱与恨相互转化的内驱力。由于这种现象在人类活动和人的生活中具有普遍的作用,因此,力比多这个概念,正像弗洛伊德后来所说的,“也可以把它用作一股意义上的精神能量的同义语”。

3.性欲的发展过程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性生活开始于婴幼儿时期,这一观点是弗洛伊德性学理论的基石,也是人们对精神分析最为难以容忍之处。弗洛伊德认为婴幼儿时期的性经验对于成年后的性心理,乃至无意识心理的形成都具有重大影响,他断定,人诞生之时性功能就开始活动了,通过捕捉幼儿的性信息并反复论证来确认其重要性。

首先,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把幼儿性生活的前期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称作“口欲期”,主要表现在1岁以前的婴儿时期。婴儿以口舌吸吮母乳的活动显示了人最初的一种性的生活,母亲的乳房自然也就成为力比多兴奋满足的第一个器官对象。第二个时期,称作“肛欲期”,大约从1.5岁到2岁。弗洛伊德把排泄器官视为幼儿性生活前期第二阶段的快感区。第三个时期,称作“性蕾期”,约从3岁至4岁左右。由于这时期儿童的性器已经变得积极起来,他有可能体验着凭借自己的性器获得一种满足,出现“阴茎骄傲”和“阴茎嫉羡”。

其次,“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的出现。弗洛伊德借鉴古希腊神话传说,以“俄狄浦斯情结”和“俄勒克特拉情结”两个概念来表示对父母的爱恋心理。这一时期主要是4到5岁,幼儿的力比多开始由自身转向周围的环境,由于儿童从小生活环境的限制,儿童最初也只能把性爱对象直接转向周围经常接触的亲近的人身上,首先是自己的母亲。开始,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是完全出于进食的需要,而当幼儿躺在母亲怀里吸吮乳汁时所得到的快感,以及来自母亲温柔体贴的搂抱和爱抚的快乐就已经具有对象性的性满足的性质。进而随着发展,母亲本人也就成为首先是男孩子的第一个性爱的对象了,同时开始产生对分享母亲的爱的对象即父亲的不满,这一时期,女孩子也同样产生了恋父嫌母的本能倾向。

最后是俄狄浦斯阶段,分为潜伏期、青春期和青年期,在潜伏期性欲被暂时“冻结”,几乎完全停止明显的外露。这是由于6岁以后的儿童,社会文化观念开始逐步渗透到他们的意识中,在外界环境和父母助影响下,此时儿童不再一味地只追求本能要求,或者说力比多兴奋受到无形的压抑而暂时停顿。第二个时期,为“青春发育期”,约从11岁到14岁。力比多的发展又再次进入高潮,从而进入青春发育期。从这一时期开始,由于性器官已趋向成熟,力比多发展也随之进入实际的生殖阶段。第三个时期,称为“青年期”,约15岁到18岁或者稍后的时期。这是随着青春发育期相继到来的一个时期。一般来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青年人进行正常的婚恋、建立家庭、养育子女、获得生活上的职业保障、从事社会活动,以及取得事业上的成就,等等。这通常也就意味着人走向社会成熟的时期。

二、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青年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一经传播到中国即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曾出现了两次弗洛伊德热,中国第一次“弗洛伊德热”出现在20世纪20-30年代,主要是在学术界知识分子中传播流行。中国最早译介弗洛伊德主义的文章,是1921年朱光潜发表在《东方杂志》第18卷第14号上的《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

弗洛伊德主义在中国的出现,首先引起了中国作家们的极大兴趣,出现了很多利用精神分析进行创作的文艺作品,弗洛伊德主义在心理学界、美学界和社会学界也有较大的影响,但主要在知识分子中间传播,对广大民众基本上没有影响。

第一次“弗洛伊德热”后,弗洛伊德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没有多大进展,而从1949年到1978年,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弗洛伊德主义受到全面排斥,30年内中国没有出版或发表过任何介绍弗洛伊德学说的著作和文章,青年人对它一无所知,弗洛伊德主义在中国处于沉寂阶段。

同类推荐
  • 墨家的智慧

    墨家的智慧

    本书以墨家思想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方案。
  •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科学人文系列。本书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于科学、哲学与文化的全方位思考,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流畅,适合爱好哲学的大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阅读。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共分为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矿业无产阶级、农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四部分内容。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热门推荐
  • 光阴如梭

    光阴如梭

    年轻人的现代爱恋,是萌萌的搞怪,是纯纯的可爱。
  • 穿越之紫鸢郡主

    穿越之紫鸢郡主

    穿越在身中奇毒的刘彩依身体上的路言,被迫离家,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各国权贵,并一路追寻亲生父亲的下落,一步步解开身份之谜,在这过程中觅得良人,并与之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 下一个是谁

    下一个是谁

    女法医破案精彩连连看:水泥块里包藏祸心;半张纸上隐藏杀机;女模特写真集风波;女医生怪病谜团;变态狂的血样与圈套。他是她神秘的理想,她是他圣洁的女神,他们的爱情却为何走上一条永不交汇的绝路?
  • 校花的神级狂少

    校花的神级狂少

    他本应是废物,却获得超级系统,被誉为天才中的天才,成为蜀山第九个长老。重回都市,追校花,泡女警,调戏小护士!踩纨绔,打富豪,强拆地头蛇!谁人敢拦?什么?前面堵车?我的坦克呢!直接碾过去!我要让世人都知道!劳资的人生道路没有堵车!
  • 抗日之传奇

    抗日之传奇

    苦逼的兵痞穿越在上海小K身上,削鬼子扁汉奸,东洋吃瓜:
  • 异能征途

    异能征途

    一个人,拥有预知未来的异能,他突然来到异地,回去后竟发现父母已不在,为了报复那陈家夺取了他们家的领地,他踏上了变强的道路。他就是刁乾明!
  • 总有配角要逆袭

    总有配角要逆袭

    曾经你高高在上,却抵不过他真爱的来临,他的一句不爱,将你打入深渊,你不懂,也不知,为何会到今天这种地步。情这一字伤人太深,你在角落里静静的舔舐着被人伤的心,却不知为何伤口越来越深,伤了你的心,却有恃无恐,她,在别人眼中就是天使,却残忍的夺走你的一切,爱情,友情,亲情,都不再属于你。家破人亡,可笑,青春都贡献给那个无耻的男人,自己放下身份去接近他,自己的犯贱,成为整个家族的笑话,自己的放手,竟然成了他们践踏在自己头上的理由。是不是自己对他们太仁慈了。忘了自己是谁了,那就让你们这些贱人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生不如死。
  • 重生逆袭过去

    重生逆袭过去

    车祸年年有,今年特别多,重生了,是因为车祸?不不不,那么老套了,今年改垃圾桶了,别人一听,垃圾桶怎么重生,好不容易发个善心替隔壁阿姨扔掉门口的垃圾,没想到,看剧情怎么重生的吧!
  • 九域天尊

    九域天尊

    十万年前,大千位面爆发百族混战,人族也未能幸免,惨烈的战斗致使大千位面秩序崩溃,天道坍塌,致使十万年来无人能够成神证道。十万年后,元阳大陆风云人物莫星云进入震界神碑之境寻求证道,却意外陨落,于百年后重生,再度开启一场精彩绝伦的逆天之旅。
  • 不点客栈

    不点客栈

    方白姓方,排行老二,在江月城外开了一家客栈。名叫不点。所谓不点,原是她找不来大厨师傅,要住她的客店吃她的客店,第一点要求就是不能点,没的点。萧齐这个人非常一板一眼,比如他想跟人比武,对人说的总是那句:“在下萧齐,特来向XXX讨教武功。”这让他显得相当乏味又很不圆滑。本来比武就是件有风险的事,让别人做一件有风险的事,总该说些贴心话,可萧齐的态度却很不好,仿佛他做的并不是一件有求于人的事似的。萧齐遇到过各种想利用他的人,但没有方白这种人。她挨近他,左左右右地打量,道:“你,够厉害吗?”萧齐盯着方白的眸子,里面又亮又空白。一般疯子的眸子都是这样的。方白,能称得上是无害吗?……显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