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500000023

第23章 实践道德立法的现实必要性(1)

梁晨

【摘要】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道德建设就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正因为道德和法律有着诸多的一致性,道德立法的现实意义也逐渐凸显出来:实现了多元化利益的统一;价值观念多元化统一;促进了道德自律的形成。

【关键词】道德立法 道德 法律

建立高度文明的法治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法治社会不仅要求高度的法制文明,也在全社会要求高度的精神文明。在法制社会,法律应成为传播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效手段,也应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权力支柱。这正是道德立法的真正含义所在。道德立法,也即道德法律化,是在法律与道德之间以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结合方式来实现社会规范系统的功能优化。道德立法是我国现阶段法律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趋势。它是一种硬性约束机制,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来提高社会机构和社会成员行为的道德水准。

一、提出“道德立法”的原因

(一)功利主义盛行

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有所发展,但还未实现充分发展,财富有所积累,但还未达到按需分配程度,各种社会资源仍然紧缺,人们的实际需要无法得到最大满足的发展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人们收入的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因为地位、等级、职业、行业的差别所造成的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一直存在,并表现出加强的趋势。由此导致人们在生活待遇、生活质量、生活保障上存在差异,并使很多人在心理上难以平衡。这种不平衡使一部分人的待人处世原则趋于功利主义。在这种道德观念的支配下,有些人获取物质利益的行为就失去了道德约束,道德状况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

在功利的驱使下,有些人的价值观开始发生扭曲。有些人与有社会地位的富人相处时热情相待,与相对穷困的人相处却是冷眼相待;办不办事,看给不给钱,办事大小,看给钱多少。在这种金钱观的支配下,社会的运行出现了障碍,尤其是在一些医院里,无钱不救人、不治病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人为了挣钱,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帮助他人作伪证,散布谣言。还有一些人为了钱财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傍大款、当情人,等等。有些人的利己主义极端严重,人与人相处时自私自利,对他人尖酸刻薄。有些人公开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信条,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和集体,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做,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坚决不管。

道德是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工具之一,道德理性是人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必不可少的。但是在个人利益的诱惑下,有些人的道德行为开始丧失理性,社会利益开始受到威胁,他人利益无从保证。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只考虑个人利益,面对利益,有些人丧失理智,不辨是非。有些人为了索取个人利益,千方百计,表现出极度自私的丑态。道德理性已难以控制某些人的行为。比如有的人在发放奖金时夸大工作量,在申报材料时弄虚作假,在选拔干部时恶意攻击竞争对手,在评先进时为个人抢功,等等。可谓是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丑态百出。甚至有些人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道德底线,成为法律所约束的对象。

(二)道德心态发生了变化

人们在人生价值、人际关系、择偶标准等方面的道德心态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更多的是把道德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把道德置于人生价值首位,处世重道德、做事讲良心。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一些人开始把金钱作为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漠视道德和良心。重义轻利的人少了,重利轻义的人多了。

有的人把金钱、房子和社会地位作为唯一能够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物质表现。

有的人在为人处世上,与朋友交往时实行金钱与友情的“等价交换”,抱着利用人们的心态与他人交友,处处对别人设防,不愿意与他人交心,甚至有些人处心积虑地“算计”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朋友。诚实守信、扶危济困、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道德观念逐渐淡化,有些人言而无信,承诺难以兑现。在择偶时,有些人已不再看重对方的道德品质和彼此间的感情,而是看重对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为了金钱或物质利益,骗婚、假结婚、假离婚,不顾社会舆论评价的现象时有发生。贞操也逐渐失去了其道德约束的意义。在青年中,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这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中也比较普遍。在已婚人群中,婚外恋越来越多,第三者插足、包二奶的现象也很常见。有些人甚至认为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已经成为约束自己的障碍。

(三)道德风尚发生了变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变化。

一部分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了。有些领导干部公而忘私、不求索取的无私奉献精神变成了一种纯粹的雇佣劳动思想。玩忽职守、偷工减料的现象频频出现。一些地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俭建国的精神消失了,贪图享乐、挥霍公款、互相攀比、追求奢侈之风愈演愈烈。关心他人、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精神演变成自私自利、见死不救、危难之处讨价还价、围观凑热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行为准则在一些人那里变成了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行为,甚至是损人不利己。有的人感染了不良习气,甚至加害于人。有些人的民族意识、民族感情淡化了,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减弱了,民族责任感也淡忘了,一股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社会风气愈演愈烈。有的人视“老实”为傻气,视“投机倒把”为有本事;把做好事、帮助别人的人当成“傻子”、好欺负的对象。一些积善积德的人没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保护,甚至被打击和嘲笑。一些地方的社会公德严重破坏,媚俗的现象严重。不文明、不礼貌、粗俗、野蛮的行为容易得到一部分人的模仿,卑鄙、下流的语言容易得到传播。在车站、码头、公园、车厢、候车厅等公共场所,到处都有吞云吐雾抽烟的人,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吐痰的现象更是常见,甚至有些人在大街上公开叫骂。

一些有价值的传统道德观念遭到了一部分人的抛弃和蹂躏,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铺张浪费,追求奢侈和高档的享受,把“勤俭节约”抛之脑后。有的人对“尊老爱幼”不以为然,在公共场合与老人和小孩争抢座位。在家庭里,有的年轻人认为老人是家庭的累赘,对老人不关心、不爱护,对老人没有好脸色,虐待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道德立法的依据

在所有的社会意识形态中,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最为密切,两者都是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两者同属于调节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规范。我们认为,道德与法律的共性构成了道德立法的理论基础。

(一)道德和法律具有共同的社会根源

从法律和道德的起源来看,二者同根同源。法律是由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逐渐演化而来的。当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混沌状态时,并没有“法”这一概念。在当时,法是与人类的宗教、道德浑然一体的。人类作为社会共同体存在,早在原始社会就在社会交往的实践中形成了基于一定自然机制的行为规范,以协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礼”就是人类最初规范存在的形式。“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崇拜祖先的一种祭祀仪式。起初的“礼”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具有强烈的神秘感,令人敬畏,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强制性。它既对当时人们的精神具有威慑作用,又对社会生活自身具有规范功能。庄严的祭祀仪式能使氏族部落的成员感受到个人意志必须服从全体意志,个人既拥有对氏族部落忠诚的义务,也具有保障个人所需的权利。长此以往,社会成员便形成了善恶是非、长幼尊卑的道德价值和伦理观念。

“礼”形成了人类最初的规范的同时,也包含着人类行为规范立法的萌芽。

同类推荐
  • 重读《周易》智慧

    重读《周易》智慧

    解读周易古经,开发先贤智慧!继承优秀传统,光大中华文化!《重读周易智慧》从对中华元典——《周易》的认识入手,集中介绍了《周易》中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发明创造、彰往察来、循序渐进、革故鼎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哲理。《重读周易智慧》作者刘明武从微小处入手,阐发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具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是当今人们认识中华文化、学习中华经典时的入门之书。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一主讲古代哲学。
  •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四书又称“四子书”、“四子”,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部儒家著作的总称。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为了方便阅读,本书采用了“原文”和“译文”对照的形式,为您架起一座顺畅阅读的桥梁。
  •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成败。思维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人的视野和成就。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你事半功倍,青云直上;错误的思维方式,让你茫无头绪,劳而无功。然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提高。本书概括总结了12种思维方式、精选了54道思维名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你如何正确地思考和选择,让你在一筹莫展中找到突破,在乱七八糟中理出头绪,在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从而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激发你的大脑潜能,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
  •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热门推荐
  • 召唤无罪

    召唤无罪

    身患绝症的李林,想要获得永生和邪神契约。穿越异界寻找神器,没有半点武艺怎么办?没关系,多召唤点魔物作战就好了。战无不胜的萝莉女武神,善解人意的蝴蝶萝莉,迷惑人心的狐狸萝莉,嗜血拥有人格分裂的丧尸萝莉。等等,怎么都是萝莉?主人公不是萝莉控,她们都是可以长大的。封面随便找的
  • 玄天神帝

    玄天神帝

    体内魔种潜藏数年,生死补救肉身消亡!偶遇神秘界灵胭脂,付诸生命报答恩情!带着执念无畏前行,管他如何血雨腥风!入沧澜,屠魔宗;得传承,泽苍生;争天路,闯天穹;灭魔道,戮神灵!…看古凡,如何成为一代至强神帝!
  • 夏纪不忧伤

    夏纪不忧伤

    2014年8月3日,九国航空JH130号消失事件轰动了全球夏纪,一知名电视台主编,跟踪采访了九航JH130号消失事件后的全过程在一次采访遇难者家属的过程中,她无意中得到一厚重的日记本,然而令夏纪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本日记,改变着她的一切…………
  • 魔法贵族之沾满痛苦的幸福

    魔法贵族之沾满痛苦的幸福

    【魔法贵族之沾满痛苦的幸福】:时光已经阴差阳错恍若她已坠落了红尘啊,而他还还在前世流连,误了出发点。他们再一次错过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甜蜜的忧伤还是有价值的。等待,为了重逢的幸福。别离,是时间撕开的伤口,淌着重逢的期盼。终于,走过了最后的转角,樱花树下。“这一世我要抓住你,不在放开你”莞尔一笑消失无踪。这一世他们会在一起吗?那么请期待吧!
  • 猴子的猩猩梦

    猴子的猩猩梦

    一个山村小子的修仙梦,主人公魏林外号猴子的修仙成长梦。
  • 重生之紫夜

    重生之紫夜

    佛,道,魔都死了。但神依然活着。这是一切的起源。变身文不喜勿入。(应该算的吧)
  • 苍天航路SK

    苍天航路SK

    原作苍天航路。本作是本人将动漫作品文字化。纯属个人爱好。与商业无关
  • 医女凰后

    医女凰后

    “都是本王把她惯坏了”,某王爷宠溺地说道。一朝穿越,她成了药王谷的谷主弟子,天泽国大将军的长女。穿越之奇,身世之谜,宫廷权谋,猜疑,算计,杀戮,不管是在药王谷,还是在将军府她拼命周旋,不过是寻一方安稳之地,她的目的从来都只有自由,却不想丢了自己的心。【经典语录】“生的一副大家闺秀的皮相,骨子里却留着离经叛道的血。”“我骨子里如此骄傲的一个人,爱你不动声色,你知道吗?”“我所有的心狠手辣,不过是爱的刻骨罢了。”
  • 人族灵侠

    人族灵侠

    广袤无边的萨尔那加大陆上,生存着海量的种族。人类只是这种族之海中的一员,而在人族领地之中,东部边疆要塞---永恒之城之中,生活着一个以乞讨为生的小乞丐,一切都从那件被他捡回家的破烂战甲开始了。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