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100000019

第19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论(3)

(二)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状态

人是作为社会的主体而活动的,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反映。不仅客体,即纳入人们实践和认识领域的客观对象,决定着人的认识,而且主体,即有思维能力并进行实践活动的人本身,也规约着人的认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在实践基础上社会主体与社会客体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过程。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既遵循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发挥如何,取决于主体的精神条件,包括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创新精神等等,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主体的认识过程进而影响着理论的创新过程。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什么是解放思想?1980年2月,邓小平在《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这里,解放思想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人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一是要求人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同年12月,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两个相区别的不同概念

从上述对“解放思想”含义的界定中可以看出,“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不是同义语反复,而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其区别在于:第一,两者的要求不一样。解放思想讲的是要不要、敢不敢冲破思想禁锢、思想僵化和思想保守的问题;实事求是讲的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观点、态度和方法问题。第二,两者是两个不同的判断。“实事求是”是一个科学判断,即关于事物的本来面貌及其规律的判断。“解放思想”是一个价值判断,即关于主体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为最好的判断。第三,两者的目标取向不同。实事求是以客体及其本质为目标取向,强调的是客体的重要性,目的是要揭示客体的规律性,把握客体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解放思想则以主体及其素质为目标取向,强调的是主体的重要性,目的是要打破旧的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使主体获得解放,以便能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可见,不能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看成一回事,看成是同义语反复,更不能说提解放思想就不必要提实事求是,或者提实事求是就不必要提解放思想。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性

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等同起来是错误的,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割裂开来,进而把它们对立起来,同样是错误的。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同一主体、同一对象和同一过程内部的两个不同方面,两者是同一的。

首先,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涉及主体的实践能力、认识水平和精神状态。如果认识主体带有某种思想框框,不承认“实事”的客观性,硬要按主观意志规定客观事物的本质,那样形成的认识就不可能与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如果认识主体思想不解放,还处于僵化半僵化之中,还受习惯势力和各种陈腐观念的严重束缚,在认识和实践中就无法做到实事求是。特别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面前,更无法做到实事求是。

其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和目的。解放思想不是为了解放而解放,解放思想的目的,是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需要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也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要以科学为自己的合理性原则,以实事求是为思想基础。如果离开了科学的合理性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在这方面,1958年“大跃进”的历史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总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实事求是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前提,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两者的统一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的,是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是通过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互相推动、互相促进来实现的。

3.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备的主体状态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伟大工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上是一个理论创新的复杂过程,思想是否解放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能否得到发展。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思想解放,理论之树才会常青;思想禁锢,理论则势必陷入保守和教条。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必备的精神状态。思想是否解放,决定着主体能否打破精神枷锁、突破传统观念,决定着主体能否接受实践提供的新的结论并把它上升为新的理论,也决定着主体能否不断反思自己,即把自己的思想、思维方式作为自己的思考对象,使自己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

首先,解放思想,打破精神枷锁,突破传统观念。

解放思想是人们在对待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江泽民指出:“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敢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开拓进取。”在这里,“敢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就是人们在对待历史的思想积淀时的一种态度和思维方式,要求人们置身于这种历史的思想积淀之中,而又不受这种思想积淀中落后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就是人们在对待现实时的一种态度和思维方式,要求人们努力排除主观主义的干扰,尊重客观规律,立足于现实的土壤之中。“努力开拓进取”,就是人们在对待未来目标和理想时的一种态度和思维方式,要求人们在为目标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曲折失败。

这三个方面,均需要冲破认识障碍,实现思想解放。邓小平曾说,人们的思想如果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在这“两多一严重”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客观地对事物及其矛盾进行分析,揭示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就不可能“求”出新“实事”之“是”。

解放思想,打破精神枷锁,要求我们正确对待权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统一告诉我们,对权威的理论可“信”但不可“迷”,一旦迷信,就需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打破精神枷锁,更要求我们突破自己的已有认识。旧有的认识往往会潜在的作用于人们的主观世界并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这也常常成为人们获得新认识的主观障碍。因而,理论创新,必须挣脱对奠基于旧“是”之上的旧论的眷念情怀,要有思想上的自我解放。

其次,解放思想,概括实践经验,实现理论提升。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其中包含着要用新的实践补充、完善和发展已有理论的内容和要求。理论创新之根不在人们的头脑中,也不在现有的书本里,而是在生机勃勃的实践中。理论创新首先需要研究新情况、揭示新规律,敏锐察觉新的实践所蕴涵的革命性内容,并以此为基点,对理论的各个要素和功能进行重新认定和把握,对理论体系进行调整甚至重新建构,因此,解放思想至关重要。总结实践经验,实现理论提升,需要在分析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透过纷繁把握本质,这就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鉴别眼光,关键是思维的不落俗套。不打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洞察力再敏锐,鉴别力再高强,也会为俗套所羁绊,无法发挥洞察和鉴别之功能。

再次,解放思想,保持思维常活,促进理论常新。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应当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不断发展的结果,就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理论的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依赖于认识的不断深化,认识的不断深化奠基于思想的不断解放。只有思想不断解放,才能使人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始终保持对客观事物日新月异的本性的察觉,才会产生对事物不断新生的欢呼和充满激情的描述和概括,才有新的理论的不断产生。

在人的认识过程中,一时的解放思想可以做到,一段时期的解放思想也可以做到,而一直能解放思想则十分艰难。人的思想一旦僵化,理论的生机也就窒息了。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才能在理论建设中获得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新的创造,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深化、有所升华,才能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开拓前进。

(三)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念动力

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一样也是认识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既是认识运动的时空取向,又是认识运动的观念动力。没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什么是“与时俱进”作了精辟的概括:“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与时俱进从外在表现看,是一个以时代特征为基础的动态概念,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顺应历史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精神,站在时代制高点上不断开拓创新,其实质则是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探求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新属性、新联系、新规律,以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江泽民强调:“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来自实际又要在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科学,而客观实际又是错综复杂、不停地发展变化着的,因此,反映客观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就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的发展,不断地用适合于新的历史条件的新经验、新知识和新原理来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更何况,作为一种革命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如果不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地吸取营养,不断地从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中提出新的规律性认识,并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提出新的理论指导,那么,它就不能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不断胜利。

所谓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说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结论要依时间、空间、条件为转移。当时代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中那些反映特定时代的结论,也应当随之改变;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具有民族差别、国家差别的各个不同场合的时候,就必须把这些原理的某些具体细节加以适当的改变;而当马克思主义某个原理所反映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也必须用反映新的条件的新的结论来取代反映以前条件的过时的结论。马克思主义能够历经百年永葆青春和活力而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把“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联系起来,是对“解放思想”内涵的新拓展。解放思想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无限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思想与时俱进的过程。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从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只要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前进,我们解放思想的任务就永远不会完结,就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地解放思想,防止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假若什么时候思想受到了束缚,那就必然导致保守和僵化,就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将我们的认识和行动置于时空变化的背景之下,力求突破、创新和发展。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是互相促进的整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前提。不解放思想,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会在时代变化、时势转换面前停滞不前;不实事求是,不从既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认识事物的属性、特征和发展规律及其对人民群众的价值,解决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的矛盾,就会在时代变化、时势转换面前囿于个人主观偏见和狭隘经验的困扰,脱离实际而不适时机。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和任务变了,就不能简单地以不变应万变,而应当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明确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定位。解放思想不是简单地脱离实际地求新、求进,实事求是也不是简单地无原则地就事论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与时俱进强化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创新要求。

同类推荐
  • 全球打黑行动

    全球打黑行动

    本书是一本最新的全球打黑档案,以各国政府打黑大事件为主要线索,囊括了全球跨世纪的打黑大事件及过程。
  • 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

    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

    本书立足“浙江省十一五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对策研究”这一重大招标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考察了北京、上海、苏南无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扩展成一本专著,作为本套丛书第一期六本书的结篇。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本书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主干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材。在内容上,全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著选读三个部分;在体例上,每部分又分为原著选篇、原著选读导读、思考题三大板块。本书可帮助读者从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学会精读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
  • 中国发展大战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中国发展大战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本书内容包括:毛泽东邓小平对现代化历史主题的认同和深化,战略目标:从“四个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战略步骤:从“两步走”到“三步走” 等。
  •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在政治与安全安正策思路上,目前日本各界精英中主张通过强化日美同盟来防范中国的观点依然居多,但强调与东亚各国关系特别是对华关系的重要性、提倡平衡对美关系和对华关系的呼声日渐高涨。在经济政策思路上,日本各界精英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十分向往,同时又十分担心日本经济可能在今后与中国经济的竞争中一败涂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日本的中国研究尚存在着方法落后、观念陈旧、举棋不定、犹豫观望的弊端。
热门推荐
  • 秘密花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秘密花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瞬陌

    瞬陌

    繁花似锦,春来秋去也是一瞬之间,青春悸动,岁月流连也是一瞬之间。年轻随性的我们总是生活理想的童话之中,奋不顾身的追逐感性里的那一丝感动,消逝了那活力的生命力,磨平了那稚嫩的心灵,梦醒了,才发觉不过一瞬之间,留下了的殇足够自己去默默承受。
  • 一入红尘深似海

    一入红尘深似海

    南安,青苔巷,飘落胭脂泪。巷尾,云烟楼,道尽过往事。浮生茶,逍遥镜,回首一生,不过虚梦。为了救活云烟楼圣主,青梦履行着千百年来每代楼主所重复的使命。可不期然的,北城雪闯进了她淡漠无痕的生命中,逐渐唤醒她心底深处的感情。但爱得再深又如何?终究,逃不过宿命的安排。
  • 道院

    道院

    面临神界侵略,天源界终于停止了道统之争,仙魔佛联手抗敌!两界一战之后,神界止戈天渊之外,而天源七祖也沉睡不醒,留下一道旨意,创建道院!
  • 君临天下:混血双生太妖孽

    君临天下:混血双生太妖孽

    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与绝世神偷,在任务中死亡,来至这名为云落大陆的地方,这一次,她沦为废柴,被世人遗忘,被家人唾弃,而他,是白绝王朝的二皇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偏偏为了她一次次的铤而走险,她的天赋被他所发现,她们走过世界的脚印勾勒出她们身后的离奇身世,这是不凡,亦或者是阴谋?
  • 魔尊萧枫

    魔尊萧枫

    千年轮回,妖眼再现,一个平凡少年的成仙之旅。
  • 异界最强草根

    异界最强草根

    法名空难的小道士,却遇到了真空难穿越到了异界大陆上,为了回家,为了回到地球上,只有努力的修行到大成,然后穿越时空,却不想在异界遇到了魔女,精灵,魔龙,更与光明圣教斗的你死我活,这是一个逗比的异界,更是一个让人温暖的异界
  • 凡女纵横记

    凡女纵横记

    一个人人嘲讽废物女子的修炼传经历常人不能体会的磨难、最终站在天地的巅峰师父?只是个摆设笑看江湖恩怨、纵然而出、吾主江湖。家族被破、为了生存收复白虎、惨遭反噬、重伤而逃、而白老却还在领悟00看一平凡女子如何自行走向巅峰
  • 魔石之心

    魔石之心

    这是一个表面平静却暗流涌动的魔法世界,每个人的自我意志,决定了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国家的方向。幼年多智的国王,没有血缘的在外势力,几个国家的相互斗争,权利,力量,金钱,人民,种族,要用什么来抗衡世界的敌人?
  • 十界飘渺

    十界飘渺

    十界,即宇宙十维,零维即世界本源,乃一个点。一维是一条无限长的线,修真之人就是从第一维世界汲取元素之力修行的,而二维则是一个无限大的平面,即元素之力的进阶,元灵之力的来源,三维.......智慧生物有三魂七魄,每一魂一破照应一个维度,一维灵界。二维魂界(鬼界),三维即人界.....且看少年辰峰,如何斩荆破棘,在洪荒宇宙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