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4200000047

第47章 与蒋介石“同舟共济”(2)

在宋美龄的眼里,“美国的态度和行动也许是在未来世界的形成中唯一的伟大的决定力量”。甚至她认为:“要是前此美国曾积极参加已故的国联,国联也许会有足够的力气来阻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宋美龄始终把美国作为“救世主”。上述这番认识是宋美龄在1946年发表的一篇题为《舆论——世界和平的新因素》中说的。

进入1948年,战争形势对蒋介石来说更为不利。1月7日,蒋介石在日记上说:“阅地图所示共匪扩张之色别,令人惊怖,若对匪作战专重对付其军队主力,而不注重面积之原则,亦将陷于不可挽救之地步。”为了在人们的心目中改变这种失败,给他的政权打强心针,宋美龄紧随蒋介石做了几件事:一是为召开国民大会,选举总统,进行大量的活动,在选出蒋介石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时,宋美龄还特地与蒋介石各背着彩带合影,以昭示天下,企图安定民心。二是在蒋经国于1948年治理上海经济期间,宋美龄插手“扬子案”,以稳住统治集团内部的阵脚。

三是在东北战局十分紧张的形势下,宋美龄随蒋介石飞往沈阳,以稳战局。那是1948年10月15日,“蒋总统偕夫人再度飞到沈阳”。在这一天蒋介石的日记上记着此行的目的:“(一)为商决规复锦州之计。(二)为督促长春守军限期突围南下。(三)为严督沈阳与锦(西)、葫(芦岛)两兵团赴援锦州,以期救护我范汉杰、卢濬泉等忠勇将士。”结果无济于事,就在这一天晚间,锦州被我军解放,蒋介石的7万精锐部队被我歼灭。

1948年11月26日,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顾维钧接到国内外交部次长叶公超的电话,说宋美龄决定访美,并传达了外交部长王世杰的口头指示(说是经过蒋介石同意的)。这个指示有五点,即“第一,蒋夫人将以私人身份访美,她将应美国各团体的邀请向美国政府中和美国人民中她的朋友们介绍中国的局势(这是此次访问目的的官方说法)。第二,她不得公开露面。第三,她将是马歇尔将军夫妇的客人。第四,孔家的人,无论长幼,均不得参加她的活动;她的一切活动均须通过驻美大使馆并与之商议安排。第五,她将在华盛顿逗留一周至十天,至多不超过两周”。同天下午,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官麦克德莫特宣布了宋美龄访美的计划。

30日,宋美龄的座机到达旧金山。中国驻纽约领事游建文随行。12月1日,她到了华盛顿。到机场迎接的中国方面有60人,美国方面有国务卿马歇尔的夫人(马歇尔本人当时因在瓦尔特雷德医院住院观察,未能亲到机场)、国务院礼宾司官员伍德沃德及夫人、巴特沃思夫妇以及杜鲁门总统的代表兰德里上校(白宫空军武官)。宋美龄到达时迎接的场面是很混乱的。原来的安排是:顾维钧作为国民政府驻美大使,第一个去迎接宋美龄下飞机,顾维钧在11月30日晚给游建文的电话中说:“我将去华盛顿机场飞机舷梯旁迎候,而不进入机舱。”接着是马歇尔夫人、黄惠兰(顾维钧的夫人)、巴特沃思夫妇,然后轮到孔祥熙,再由顾维钧陪同宋美龄,同新闻界代表、摄影记者见面寒暄并摄影。但是,当宋美龄的飞机一到达,孔祥熙就第一个抢上去问候宋美龄,宋美龄不得不同时伸出两只手,右手同孔祥熙握手,左手同顾维钧握手。摄影记者也一拥而上,抢拍王世杰的女儿(她那时是纽约的居民)向宋美龄献花的镜头。接着是一片混乱。马歇尔夫人拽着宋美龄的胳膊走向停在飞机旁她自己的车子,同时问宋美龄是否要发表声明,因为后面跟着一大群记者。宋美龄说不讲话了,马歇尔夫人即把宋美龄推入车内。车子刚要开动,顾维钧跑过去叫司机停住,同时把兰德里上校从人群中拉过来介绍给坐在车上的宋美龄,说明他代表杜鲁门总统,宋美龄感谢他到机场来,同时感谢杜鲁门总统派他来。国务院为游建文派来的汽车也乱了套。游建文本来应与宋美龄同乘一辆车,可是宋美龄的汽车没等游建文上车就开走了。原来给游建文派的车子这时又已为宋美龄的女仆和马歇尔的女仆占用,两人都不愿换乘装有行李的另一部车子。最后,其中一个人答应和司机并坐,游建文才有个后座。这种混乱场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正处垂死挣扎的境地。宋美龄这次访美是来也匆匆,迎也匆匆,连驻美大使顾维钧也是在11月26日才第一次听到宋美龄即将来美的消息,到了30日晚从游建文的电话中才知道宋美龄和游建文已经到了旧金山,将于12月1日上午10时到达华盛顿。12月1日,顾维钧接到的第一次报告说,宋美龄一行将提前到达,但后来还是按原定时间到达。

宋美龄为什么再次访问美国呢?

1942年她访美是因私因公,这次是否也如此呢?

当时是说法种种:

一种说,她这次访美,“其实是个人原因,敦促美援的使命是借口”。这种个人原因有三条:“第一,与委员长发生口角,委员长从沈阳回南京,为时局担忧,把美国的态度归咎于宋氏家庭;第二,避免被共产党俘虏的危险和为她个人的安全;第三,孔家和她在美国总统选举之前曾大做股票投机买卖,指望在共和党获胜后哄抬价格,结果大赔,他们来美是为了收拾财务上的烂摊子。”

一种说,她这次访美,是为“委员长寻求一切途径,用以敦促美国对那几点要求作出有利反应的愿望的一部分”。“几点要求”的具体内容是指:“1.争取美援问题,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与目前紧急情况的重要性相适应的适当计划,且须足以彻底稳定中国局势,从而使国民政府能在其领土上,特别是在长城以南,行使其权力;二是使中国能度过美国国会采取行动前的三至四个月紧急期间的短期方案。尽管根据1948年援华法的现行援助计划尚未完成,且以援华法的特别拨款(一亿二千五百万美元)所购买的大部分武器弹药运抵中国尚需时日,美援问题的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补充与不可分割的。2.短期方案包括下列目标:(甲)美国总统发表美国政府同情与支持中国的声明,并表示继续提供适当援助。(乙)美国政府提供技术援助,其方式是派遣由一位高级军官率领的军事代表团,以协助中国制订作战战略、条例、训练、补给等方面的有效规划,制定时须适当考虑可以利用的美国资源、美国政府避免卷入的愿望,美国政府的财政政策以及影响美国政府、国会和美国民众的心理因素。为了使美国政府能够接受,任何规划都必须把上述各点考虑在内。(丙)在美国国会未采取新的行动的情况下,谋求美国政府力所能及的即时援助。(丁)将以1948年援华法项下特别拨款支付的武器弹药加速运交中国。(戊)洽谈以较低价格而不以重置价格采购美国陆军库存武器弹药和其他补给品。3.目前的军事物资采购计划系以1948年的援华法为依据。根据该法令,自四亿美元的总额中,以赠款形式提供不超过一亿二千五百万美元的拨款作为对华的追加援助。我国政府决定将此项拨款全部用于武器弹药和其他军事物资的购置:陆军、空军和海军的分配额分别为八千七百五十万美元、二千八百万美元和九百五十万美元。以援华法项下资金所购置的飞机和空军装备已开始运华,且进展情况正常。其原因是大部分飞机和装备是1948年4月2日前按照空军大队方案定购的,从去年底我国政府即大力执行该方案,当时美国当局表示将继续办理。

4.陆军采购计划的进展则不如预期的那样迅速。谈判中最困难之处在于所谓七军三师方案,该方案是我国国防部和美国代表于8月底在南京拟定的。该方案所需全部费用由两国代表根据1945年的标准价格共同估计为37783386.68美元。按照这个估计数字,从八千七百五十万美元的陆军配额中将此款于9月间转交美国陆军部为支付整个方案专用。但按陆军部最近的计算,完成该方案所需费用总计为74987810美元,即几乎为在南京原估计总数的一倍。因此,陆军部未能按原定方案提供全部物资。症结在于陆军部的最新计算系以重置价格为依据,而这就比1945年的标准价格高得多。5.已向美国总统和国务卿提出了增加并迅速提供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援助的紧急请求,具体内容如下:(甲)要求美国政府尽力给予更多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援助,这特别是考虑到今后三四个月是中国抗击共产党侵略斗争的生死攸关阶段。(乙)要求美国总统发表适当的正式声明,支持中国为之而战的自由事业。(丙)要求派一位高级军官并授权他协同中国政府制订军事援助的全面规划。(丁)要求加速对华装运特别赠款购置的武器弹药。(戊)要求美国政府按1945年标准价格确定整个七军三师方案的费用,并授权陆军部采取紧急行动以完成该方案。(己)要求提供七十三架A-26攻击轰炸机和二十四架PB-4Y海军轰炸机以及总计五千七百吨的各类炸弹,并按1948年7月15日签订的无限制合同(W-ANL-CH-1575号)继续交付P-47N飞机。”

一种说,她这次访美,是要和美国总统杜鲁门进行重要会谈,尤其是同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进行个人直接联系。这是因为蒋介石认为在整个美国援华问题上的关键人物是马歇尔。宋美龄比蒋介石对马歇尔一家人和美国更为熟悉。由宋美龄亲自来把蒋介石和马歇尔之间在中国发生的误会解释开,并向马歇尔力陈中国局势的严重性,而中国局势最终会对美国在远东的地位和利益发生重大影响。这样做能促使马歇尔采取积极的行动。

那么,宋美龄到底为了什么而再次访美呢?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下山”摘桃子,抢夺了胜利果实,1946年6月又调集了160多万正规军(占全部正规军的80%),向各解放区进犯。陈诚(参谋总长)大吹特吹,说“三个月至五个月便能解决”共军,说国内交通线“任何一线均可于二周内打通”。结果,不仅全面进犯失败,就连重点进犯也遭失败。到了1947年11月底,蒋介石不得不承认“全国各战场皆陷于劣势被动之危境”,进入1948年,9月至11月,人民解放军发起了辽沈战役,将蒋介石的东北集团47万部队全部歼灭。11月,人民解放军又发起了淮海战役。6日,蒋介石的黄伯韬兵团(黄伯韬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但是蒋介石在华东战场上的主力之一,无论在卖命上或在战斗成果上均为首屈一指的打手)被围歼。当黄伯韬兵团被人民解放军围困时,蒋介石急调黄维兵团(属华中白崇禧集团的第十二兵团),由河南信阳出发,准备到徐州作为战略预备,结果于23日被人民解放军包围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对此,蒋介石命令杜聿明带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由徐州南下去解黄维之围,结果也被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在永城东北的陈官庄。2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放弃徐州,留下一副摊子由杜聿明收拾。正是处在蒋介石的东北集团被歼、华东集团将要被歼的军事局面下,宋美龄赴美访问。顾维钧在回忆中说:“根据国内的政治和军事形势,特别是军事形势,突然决定派遣特别使节的动机是不难推测的。早些时候,委员长没有想到局势会恶化得这样快,但局势确实急剧恶化了。1948年11月,东北失守,共军在直捣首都途中开始围困徐州。回想起来,徐州的第二战役显然是决定性的。在国民党内部,反对派日益抬头。主和派逐渐壮大,虽然还没有像1949年1月以后那样大喊大叫,但已为人所注意。总之,委员长面临政府更迭的强大压力。”又说:“他不能屈从反对派去和共产党谈判;以他的政治和军事背景以及过去的经历,他决不能这样做。

作为一个意志极为顽强的人,他决心继续战斗。但他未能想到战局会恶化得如此之快。当局势确实急剧恶化时,当共军几乎兵临南京城下时,他根据美国过去的政策,自然指望华盛顿,特别是杜鲁门和马歇尔予以援助,以提高全国的士气。”

《宋家王朝》一书中露骨地说:“‘她来美国想多讨些施舍。’杜鲁门回首往事时刻薄地说。”当时,美国众议员索尔·布卢姆建议蒋介石与杜鲁门直接会谈关于美国援华问题。布卢姆是纽约州的议员,将任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顾维钧认为:“他同情我们的事业,并急于帮助”,“不仅希望促成委员长和杜鲁门之间的会晤,而且希望委员长出席国会的特别会议,或者国会能召开这样一次会议来研究援华问题”,“为争取援华的最好办法是委员长或蒋夫人出席众参两院外交委员会会议”。

而在当时的军事形势下,蒋介石是根本无法赴美的,正如顾维钧在日记中说:“徐州战局这样危急,委员长目前能出国吗?在政府内外对他日益不满的情况下,他出国在政治上是明智之举吗?请他出国这个主意的背后是什么?这会不会激励他的政敌使他难以回国?杜鲁门赞同这次访问吗?不经国会批准,总统能做些什么?

同类推荐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本书分为岳飞、萨拉丁、成吉思汗等部分。
  • 花木兰精神

    花木兰精神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花木兰。花木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是,高贵的品质总会有恒定的价值,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并不会阻止优秀的女性在花木兰身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精神。花木兰,也许就是她们心中的另一个自己。《花木兰精神》的作者是曹荣。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诺贝尔

    诺贝尔

    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东经小兴安岭与东北相连,西以阿尔泰山为界至中亚细亚,北从贝加尔湖一带直到西伯利亚,南越阴山山脉到万里长城与中原内地相连接,西南毗邻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的广阔疆域就是蒙古高原。
热门推荐
  • 女人好心态,职场好状态

    女人好心态,职场好状态

    在职场中,你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你总会有遭遇心情低谷或人生瓶颈的时候,你总会面临人、事、物的一些变化……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作为支撑,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以一个最佳的状态去迎接每一个和职场有关的日子,只有这样,你才会成就平衡、圆满的人生,成为职场中真正的“精品”女人!
  • 贾小军那点事

    贾小军那点事

    很久以前,就有打算写一本关于中学生校园生活的一本小说。5年前,在读初中的我有幸读到了韩寒的成名作《三重门》,曾为书中所讲述的故事所震撼,并引起的自己的一些想法。《三重门》以写初中生林雨翔从童年到中学时代的种种经历,表达出作家韩寒对现行教育体制、当代功利化校园的种种质疑。书中内容,通过故事情节,涉及到对教育培养方法、教育考核制度、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等诸多方面内容的探讨。我写《贾小军那点事》,借鉴了《三重门》的结构框架,同样从塑造一个当代中学生形象入手,以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的生活背景为基础,探究当代90后学生所遇到的诸多问题。
  • 鉴仙录

    鉴仙录

    神秘的古剑,古老的传承,重生的少年怎么样一步步揭开尘封的真相?倏忽之间,起始之初便已等待着他的命运,他又会怎样去抉择?亲情与爱情,他又将怎样去守护?请看《鉴仙录》为你讲述一个少年的登天之路!
  • 拽丫头的暖心少爷

    拽丫头的暖心少爷

    “小染儿,我喜欢你”“滚,我不喜欢人渣”“喂!我喜欢你”“一边待着,表白还这么横”“沐染,我喜欢你”“唔~我考虑考虑”“小染儿,你怎么才能同意,我叫小染儿,你说人渣,我学得酷点,你说我横,你真的够了……”
  • 特色花生

    特色花生

    本书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介绍了特色花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加工方法及产业化开发途径等内容,浅显易懂,实用性强。相信该书的发行,对全面提升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作用。
  • TFBOYS半夏清凉

    TFBOYS半夏清凉

    他和她会怎样相遇呢,,怎样发展,中间会有一点虐
  • 灯澜梦

    灯澜梦

    如果十三年前遇见你只是一场梦的话,是不是就不会那么悲伤?如果说遇见你是一场错的话,能不能遗忘?既然是错,既然是梦,那么干脆不要发生好了!那个人一直都留在他的记忆力,再也没离开过。可他却狠心离去,是不是反了呢?既然如此,不要遇见就好了啊!为什么呢······
  • 都市之亡者归来

    都市之亡者归来

    大学生古天南因一次意外事故,被神秘人带到了封印万魔的镇魔塔.继而发现自己早已身亡.而此时镇魔塔的守护者不知所踪,致使都市之内鬼怪横生.古天南这离奇的命运又会有怎样的安排了?敬请期待《都市之亡者归来》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女皇:武则天》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一生。
  • 苍之风云

    苍之风云

    庸才李煜,倒插富贵人家之门,气走娘亲,妻子却又被劫。凡事出,必有因,却不知,棋局已定,命运如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