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3100000075

第75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3)

17.5.4团队建设

从20世纪九十年代起,基于团队的工作方式日渐流行。在通用电气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惠普公司等知名企业中,团队已成为主要运作形式。团队使人们工作更有效率,对工作和组织有更高的满意度,更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组织高效率运作,众多管理者甚至以团队为基础来进行组织重构。团队成为管理的热点。组织要组建好的团队就必须进行团队建设。良好的团队建设可以加强团队成员的交互作用,提高相互信任和接纳的程度,提高成员士气和团队凝聚力,增强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提高团队的工作绩效水平。

团队建设(teambuilding)通过高度互动的群体活动来增加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培养共同工作的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

团队建设可以针对工作,也可以针对员工的业余生活,或者二者兼顾。针对工作的团队建设通常包括设置团队目标、发展团队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行角色分析以明确每个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分析工作方法、评价团队的绩效等一系列的过程。具体做法是:首先,团队成员共同设置团队的目标,列出各个子目标及其优先顺序。接着,各个成员明确自己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职责,明确自己的个人努力与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团队目标的认同。然后,大家在共同目标指导下确定工作程序。这种团队建设方法可以提高全体成员对工作的承诺,增强责任感,从而提高团队工作绩效。

17.5.5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组织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得到关注。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在工作生活质量与人力资源产出的关系、工作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QWL)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英国塔维斯特克(Tavistock)研究所提出的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为了提高组织工作效率,不能只考虑技术因素,还要考虑人的因素,使技术和人协调一致。提高工作生活质量是由工会和管理部门共同合作改善员工生活福利和工作环境,以增加参与决策为手段,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工作满意度的措施之一。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把工作看成是人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关注工作生活质量为组织管理拓宽了视野。高层管理者认为提高工作生活质量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之一。

为了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管理者要提供能够满足员工需要的工作环境;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民主的组织氛围;使组织员工参与管理;不断完善报酬系统;出台员工权益法案,保护员工权益;每个员工都能够获得公平的待遇。

总之,组织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能够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过去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活动中只重视整体而忽视个体,或者只强调个体而忽视组织整体的倾向。

17.5.6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让客户满意和组织成员及社会受益而使组织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20世纪五十年代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充分满足客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使企业各部门在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中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20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一些企业根据行为管理科学的理论,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开展了依靠员工“自我控制”的“零缺陷运动”(Zero Defects),日本在工业企业中开展质量控制圈(quality controlcircle)活动,使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迅速发展和流行起来。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征表现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全面的质量管理。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即要求全部员工,无论高层管理者还是普通办公职员或一线工人,都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求企业在市场调研、产品研发、设计、原料采购、制造、检验、储运、销售、安装、使用和维修等各个环节中都把好质量关。其中,产品的设计过程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起点;原料采购、生产、检验过程是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过程;而产品的质量最终是在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的过程中得到评判与认可。全面的质量管理是用全面的方法管理全面的质量。全面的方法包括科学管理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全面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组织中的每个员工对质量的承诺。为了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组织需要不断进行变革,寻找提高质量的途径,如进行技术革新;组织各层次员工不断寻求能改进现有生产工艺的方法或技术,组织的所有工序都能够以高质量水平运转。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员工具有高度的承诺和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员工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和参与决策权。为了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一些组织投入很多精力和资金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全面质量管理对挑选员工也提出更多要求,只有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员工才能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作出更大的贡献。另外,全面质量管理需要最高管理层的支持,需要营造支持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文化。

17.5.7构建学习型组织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革命、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理念已越来越不适应环境,其突出表现就是许多在历史上曾名噪一时的大公司纷纷退出历史舞台。因此,研究企业组织如何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延长组织寿命,成为世界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Peter Senge)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髓,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增强企业的整体能力,提高整体素质,未来真正成功的企业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即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圣吉在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进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的修炼是学习不断厘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事实。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使组织成员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努力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为了追求目标和理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积极进取,不断创造,最大限度地自我实现的过程。

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影响人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图像、印象等。

把镜子转向自己,学习发掘内心世界的图像,使这些图像浮上表面,并严加审视,这是改善心智模式修炼(improvingmental models)的起点。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还包括进行一种有学习效果的、兼顾质疑与表达的交谈能力——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接纳别人的观点。改善心智模式有助于组织成员打破现有的思维模式,解放思想,进行创造性思维。

建立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组织成员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使组织内部各种不同的活动融会起来。因为能够为组织学习提供焦点与能量,共同愿景对学习型组织至关重要。

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shar edvision)是使组织成员树立共同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的过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将全体成员团结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teamlearning)是培养团队成员互相配合、整体搭配、共同实现目标能力的过程。团队学习的修炼可以使团队成员相互交流思想,鼓舞大家的学习热情,做到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共同创新,以获得高于个人智慧的团队智慧和力量,并在相互学习过程中互相理解、增进情感、形成默契。

同类推荐
  • 最流行的管理时尚

    最流行的管理时尚

    本书总结、归纳了161个当今管理术语,涉及目标管理、领导力、执行力、一分钟管理法、企业核心能力等,并进行理论分析与论述。
  • 耕心铸魂

    耕心铸魂

    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的内核在哪里?社会变迁、经济转型北京下企业领导人如何看待、思考企业发展的各种问题?本书通过对中航工业西航改革、发展、提升、突破的所思、所想、所行、所为进行系统总结,给读者展现了当代中国企业走向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生动画卷,值得广大企业管理者阅读借鉴。
  • 秦汉管理思想

    秦汉管理思想

    本书在秦汉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的大背景下,共分七章深入考察了秦汉政治家、政论家和思想家的管理思想。内容包括:秦代管理思想、西汉前期的管理思想、西汉中期的管理思想、西汉后期的管理思想、东汉时期的管理思想等。
  • 激活你的团队

    激活你的团队

    激励的技巧像一团云雾,很难掌握。同一个人,以同样的语速,对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本书中,我们从14个方面对激励的技巧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且针对不同的人和企业设计了个性化的激励方案。希望能通过这些激励的技巧给企业的管理者一些启示。
  • 领导能力改变世界

    领导能力改变世界

    领导能力,简而言之就是领导者率领部属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领。严格说来,领导能力不单是管人的能力,还包括影响人的能力;不单是激励下属的说教能力,更包括感化下属的身教魅力;不是仅仅靠自己行动,而是号召大家一起行动。在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下,每位领导者都面临着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的问题。
热门推荐
  • 天价婚约:拒嫁亿万冷妻

    天价婚约:拒嫁亿万冷妻

    争风吃醋似乎是女人的专利,偷香窃玉又好像是男人的专长,但当他们的身份颠倒,这一切竟全都变了样,她是慕家千金,冷酷无情,因家族原因从小女扮男装。他是温家少爷,腹黑温柔,因妹逃婚,不得不扮成女人替她出嫁。一场商业联姻,将豪无相干的两人牵扯在一起。拈花惹草本是她的业余工作,嫁给她后,斗白莲花虐渣却成为了他的日常生活,慕洛青,别以为穿了男装就真成了男人,他欺身上前,一改温润的模样,“说,谁才是老公!”她冷冷的瞪了他一眼,“怎么,今晚想跪搓衣板?”读者群:颜家小窝488187894欢迎加入催更~
  • 穿越千年刚好玉见李

    穿越千年刚好玉见李

    他,舞台上千娇百媚,风华绝代,舞台上阳光帅气,公益先行,他穿越在舞台上,歌声悠扬婉转,在古代他会有怎么样的奇缘?他是李玉刚!
  • 破阵

    破阵

    《新唐书》记载,“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有虎臣……也。至师行数千万里,穷讨殊斗,猎取其国由鹿豕然!”其大意是,大唐所以能称雄,攻打其它国家像逐鹿逮猪,靠的是虎将拼死厮杀,攻敌破阵。有一员虎将,名叫王孝杰。少年从军,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公元692年,其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武则天对他大加赞赏:“昔贞观中,得此蕃城,其后西陲不守,并陷吐蕃。今既尽复于旧,边境自然无事。孝杰建斯功效,竭此款诚,遂能裹足徒行,身与士卒齐力。如此忠肯,深是可嘉”,后又言:“贞观中,西境在四镇,其后不善守,弃之吐蕃。今故土尽复,孝杰功也。”公元697年,王孝杰率军讨伐契丹可汗孙万荣,孤军深入东硖石谷,不想兵败,以身殉国。后,朝廷赠夏官尚书、耿国公。后世赞曰:“孝杰乃心国家,敢深入,以少当众,虽败,功可录也。”“临难忘躯,有进无退。百万争邻,丹血相萃。战气方酣,鼓音忽惫。死敌为忠,足劝万代。”这是什么?这就是破阵精神。为国为家,血战疆场义无反顾,战阵杀伐、破阵击敌,马革裹尸是此生最大荣耀。来世,还当为男儿,卫我华夏!
  • 沙砾的精神爱情

    沙砾的精神爱情

    沙砾暗恋陈岩六年,却始终以朋友的身份在他的生活之外,她相信,如果这个男人爱她,这么多年他早该朝她飞奔而来。了解沙砾的人都知道,需要她争抢的东西,沙砾不要。可能这一步,如果她迈出了,即使他真的拥抱了她,但跟她要的,终究是差了那么一点。
  • 异灵人

    异灵人

    一位晨练的医者坟场奇遇后,斩妖除魔、济世救人的玄奇人生。他是一位道法佛法很高的人,但生活中,他有是普普通通的,没人真正了解他的底细、、、、、
  • 天命玉之终极战士

    天命玉之终极战士

    这是一个战士的时代,每个人想成为战士,朝着传说中的终极战士努力着,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朋友,只能努力奋斗着。
  •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识别架构与形成机制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识别架构与形成机制

    本书旨在揭示动态能力的识别方法、架构及其形成机制,指导企业培养动态能力的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动态能力的识别、动态能力架构、动态能力作用机理、动态能力形成的资源基础等。
  • 帝尊神魔

    帝尊神魔

    谨以我手中之剑,碎山河,战神魔。诸天十地我为至尊。、、、、、、、、、、、、、、、以重生之废躯,逆势崛起。看我云洛如何再登巅峰,凌天下。
  • 仙魔战异界

    仙魔战异界

    他本是平凡的打工仔,在世界末日来临时被送到了一个陌生的地域。所有的一切都与原来不同。然而命运却让他遇到了两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人,他知道了一些震惊的秘闻,并且得到传承修炼仙法。在这个陌生的异界大陆,看我们的主人公如何以东方玄法大战各路豪强。最终问鼎寰宇!!!!
  • 微笑假装不悲伤

    微笑假装不悲伤

    在外人面前,苏景殿永远是一副生人莫近的模样,就算有再多的仰慕之情,都不得不在十米开外停下脚步。对于慕微来说,男神的出现,却没有带来灰姑娘的故事?公主与王子的故事,主角却不是她。熟悉的感觉,陌生的名字,到底梦里的话,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