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3100000043

第43章 群体行为基础(3)

群体内部的互动过程对于理解群体行为非常重要。如果群体成员的贡献难以衡量,个体就可能会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就会出现社会惰化现象。当然,群体互动过程也可能带来积极结果,群体作为整体的产出可能大于群体成员个人产出之和,这种效应被称为协同效应(synergy)。协同效应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单个物质产生的作用的总和。社会惰化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表现为群体互动的结果小于个人努力累加之和,因此,是一种负的协同效应。如果群体利用群体成员的多种技能,完成个人无法单独完成的工作,群体互动的结果则大于个人努力累加之和,他们的协同效应是正向的。

协同效应和社会惰化效应反映了群体内部的互动过程对于群体绩效的影响。

群体内部的互动还能够产生社会促进效应(social facilitation effect)。社会促进效应是指,在别人或群体面前,绩效水平提高的倾向。有关社会促进效应的研究发现,如果个人从事简单的、常规性的任务,他人在场时,这个人可能做得更快、更准确。这一研究结论用于员工的学习和培训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集体训练员工完成简单任务,单独培训员工完成某项复杂任务。虽然社会促进效应不完全是一种群体现象,但是,群体情境更可能使这种效应发生。

群体内部的互动还可能产生与社会促进效应相反的社会削弱效应。社会削弱效应是指,在别人或群体面前,个体绩效水平下降的倾向。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个体从事的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复杂工作,别人在场可能会对绩效水平造成消极影响。如医生动手术、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时不宜有观众在现场观看,工作者可能由于其他人在场而刻意表现,从而分散注意力。另一方面,群体的压力也可能妨碍群体成员能力的发挥,降低工作效率。一般说来,如果群体成员面临的压力太大,竞争气氛过浓,工作难度超出了个体能够应付的程度,或工作不够熟练,都可能发生社会削弱效应。面对压力情境,那些拘谨、内向、羞怯者的工作效率容易降低;而外向、自信、开朗者则容易提高工作效率。成就动机过强、“想赢怕输”的人,也容易出现社会削弱效应。

群体内部的互动结果会促使社会标准化效应的产生。社会标准化效应是指,群体成员的行为在群体规范的影响和制约下,差异缩小,而趋向于相同的意见、看法以及行为倾向。

研究表明,人们在单独的情境下,个体之间的行为差异远大于群体情境下成员之间的行为差异,换言之,人们在群体中常会失去自我而出现社会趋同现象。这是因为,一方面是群体中的个人往往把注意力从自我行为的标准转移到群体的行为标准上,群体的规范和标准代替了个人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也与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盲目跟随有关;另外,群体情境压力也是导致社会趋同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9.7群体决策

在管理实践中,许多组织决策并不是由某一位管理者作出,而是更多由委员会、工作任务团队或其他群体作出,即由群体作出决策。由于组织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态度、经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组织中群体决策应用范围很广,但是,群体决策是否一定比个体决策优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多种因素。

9.7.1群体决策的优点和缺点

群体决策的优点

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群体决策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应付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通过这些专家的广泛参与,专家们可以对决策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有利于在决策方案得以贯彻实施之前,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决策的针对性。

群体决策能够利用更多的知识优势,借助于更多的信息,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方案。由于决策群体的成员来自不同的部门,从事不同的工作,熟悉不同的知识,掌握不同的信息,容易形成互补性,进而挖掘出更多的令人满意的行动方案。

群体决策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其成员不同的教育程度、经验和背景。具有不同背景、经验的不同成员在选择收集的信息、要解决问题的类型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往往都有很大差异,他们的广泛参与有利于提高决策时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群体决策提供了决策的可接受性,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由于决策群体的成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所形成的决策是在综合各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对问题趋于一致的看法,因而有利于有关部门或人员的理解和接受,在实施中也容易得到各部门的相互支持与配合。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决策实施的质量。

另外,群体决策使人们勇于承担风险。有关研究表明,在群体决策中,许多人都比个人决策时更勇于承担风险。

群体决策的缺点

群体决策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群体决策的速度、效率可能低下。群体决策鼓励各个领域的专家、员工的积极参与,力争以民主的方式拟定出最满意的行动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陷入盲目讨论的误区之中,既浪费了时间,又降低了速度和决策效率,从而限制了管理人员在必要时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

在群体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存在从众压力。群体成员希望被群体接受和重视的愿望可能会导致不同意见被压制,在决策时使群体成员都追求观点的统一。

群体决策还会出现少数人控制的现象。群体讨论可能会被一两个人控制,如果这种控制是由低水平的成员所致,群体决策的结果就会受到不利影响。

群体决策受到责任不清的影响。对于个人决策,谁来承担是很明确的。但群体决策中,任何成员的责任都被冲淡了。

群体决策很可能使决策者更关心个人目标。在决策实践中,不同部门的管理者可能会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定义,管理者个人更倾向于对与自己部门相关的问题非常敏感。因此,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发生决策目标偏离组织目标而偏向个人目标的情况。

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的比较

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孰优孰劣?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人们所界定的决策效果的标准。就准确性而言,群体决策可能更准确。大量证据表明,群体会比个人作出更准确的决策。但是就速度和效率而言,个体决策更占优势。如果处理的是同一个问题,群体决策所用的时间几乎总比个体决策多。当然,也存在例外情况。因此,在决定是否采取群体决策时,应该权衡一下群体在决策效果上的优势能否超过它在效率上的损失。表9‐1简要列出了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优劣比较。

9.7.2群体思维和群体极化

群体思维 group think)和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群体决策的副产品,这两种现象可能潜在地影响群体客观地评估各种方案和形成高质量决策的能力。

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作为群体决策过程中的一种很普遍的行为和现象,对于群体决策过程的交互及其结果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群体决策过程的组织中,群体思维现象一般都被认为是一种过程损失(processlosses)。因为它不仅会导致群体决策不能够按照理性的程序进行而产生决策失误,更严重的是,它会使群体决策失去相对于个体决策在效果方面的优势。而现实中,无论是高层的政治、军事、外交,还是企业的管理决策,都非常普遍地采用群体决策形式。因此,如果不研究清楚类似于群体思维这样的群体所特有的现象,就很难找到科学理性的群体决策组织方式来减少这种过程损失,同时增加决策的过程收益(processgains),从而也就无法发挥群体决策的优势。贾尼斯(Irving Janis)给出了群体思维的最初定义:凝聚力高的决策群体,为了保持其群体社会结构而无意识地削弱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基本使命。也就是说,在群体中,人际维持的需要超过了任务执行的需要。当决策群体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维持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如何让群体能够更像一个人一样思维时,群体内部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的观点便被掩盖了。因而决策不能够按照理性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最终产生了失败的结果。事实上,在决策过程中群体保持一致并非坏事,特别是当决策群体的任务是由其最初的个体偏好来形成群体偏好时。之所以会产生问题是由于群体的一致性寻求发生在还没有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之前,以及在还没有充分地评价各种解决方案的利弊之前就已经达到了意见一致。

贾尼斯指出导致群体决策失误的群体思维有如下各种表现形式:无懈可击的错觉;行为的合理化;对群体的道德深信不疑;对群体外成员(对手)观点的刻板化;从众压力;自我压抑;全体一致的错觉;思想警卫(mindguards)。

在现实中,无论在政治决策、军事决策或者企业管理决策中,决策智囊团的运用,已成为普遍的潮流,因而群体思维的危害比较突出。有效地避免群体思维的不良作用,减少群体决策的失误,无论从群体自身的利益,还是从更广泛的社会利益着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防范群体思维,贾尼斯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使群体决策成员了解群体思维现象的原因和后果;领导者应当保持公正,不要偏向任何立场,从而防止形成不成熟的倾向;领导者应该引导每一位成员对提出的意见进行批评性评价,鼓励群体成员提出反对意见和怀疑;指定一位或多位成员充当反对者的角色,专门提出反对意见;如果问题涉及与对手群体的关系,则应花时间充分研究一切警告性信息,并确认对方会采取的各种可能行动;形成预备决议后,召开“第二次机会”会议,并要求每个成员提出自己的疑问;决策形成之前,请群体之外的专家对群体意见提出挑战;每个群体成员都应当向可信赖的有关人士就群体意向交换意见,并将他们的观点反馈给群体;几个不同的独立小组,分别同时就有关问题进行决议,最后决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以避免群体思维的不良影响。

群体极化

James Stoner在1961年最早提出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的概念。群体极化是指在进行群体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的现象。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战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御性。当他们面对挑衅时,态度会变得更为固执甚至走向极端。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较大风险。这种倾向意味着与个人单独行动相比较,群体成员更愿意拿组织资源去冒险。虽然风险决策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失败的决策常常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为什么会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学术界用三大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群体决策法则、人际之间的比较、讯息影响论。

同类推荐
  • 农家乐经营之道

    农家乐经营之道

    本书以“农家乐”经营者为主体,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农家乐经营的知识和经验,内容涉及农家乐的前期筹备、景观设计规划、功能设计、顾客接待、财会记账、品牌特色经营及营销推广等。本书适合广大农民朋友阅读。
  •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

    本书从突围举措、行业结构、企业后劲等方面详细解读了50位优秀的企业领导人“重装突围”的应对之道,其中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更不乏实际应对的改革措施,希望对目前遭遇企业创立以来最大困难的企业和所有有志于做中国最好企业的创业者有所借鉴、有所启发。
  • 品牌秘笈

    品牌秘笈

    农业经济是以土地和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工业经济是以原材料和能源为基础的经济。人类曾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时代徘徊了几千年,直到200多年前,一位英国学徒工发明了蒸汽机,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才把人类带进了工业经济时代。
  •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

    本书介绍了人才管理方面的内容,告诉管理者如何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如何为公司物色得力的人手、如何培养一批自己的业务骨干、如何留住并用好那些有本事的人等。
  • 做最好的副手

    做最好的副手

    做最好的副手讲述在一个组织或企业的内部领导班子中,副手既是一个重要角色,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其权力不是很大,但却是组织的骨干,发挥着承上启下、分工负责的关键作用。而且,在领导学中,也非常讲究副手的辅助之道,即如何配合一把手更好地把工作做到位,凡精于此道的副手总能站得恰到好处,赢得一把手的赞誉,否则,就可能丢掉自己的位置。做最好的副手一书对副手该如何认知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如何配合好一把手的工作,如何处理与同级副手的关系,如何处理和统御下属的诀窍及方法等作了详尽细致的介绍,这为所有的副手们解析了将来的发展之路,让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
热门推荐
  • 青灵果

    青灵果

    一百年前。寻找青灵果的小子意外的吃掉红麟果,变成半妖之身,不得已在时间圣地修行了数年,可不想出来之后早已过去一百年之久。因为一场意外被一家人收留,三年后前往圣都的魔法学院,而故事正从这所学院开始了......
  • 寻仙门

    寻仙门

    “何为修仙?”“不为俗世所扰,追寻永生之道。”“如不能免其扰,又当如何?”“我若最强,何人能扰我?”这是一个人族、妖族、灵族三族并立的世界!这是一个在妖族长大的人族少年一步步登顶成为强者的故事!
  • 淡墨染流年

    淡墨染流年

    桃树下,是谁说,初心不负,方得始终。再忆,朵朵桃花淡墨痕。感情能否抵得过时间怂恿,又能否不负初心。
  • 天才毒妃,鬼医嫡小姐

    天才毒妃,鬼医嫡小姐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特工军医,却在一场庆功宴上喝多了醒来的时候就成了夏国太尉的嫡长女。怎奈爹不亲继母狠毒。她可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窝囊的冷沐歌。你要狠毒,我比更狠毒,你要阴险,我比你更阴险一套银针行走天下,药箱在收,救百姓,本事一介弱女子,翻身当上了一品官员。父亲不喜又怎么样,皇上当干爹,太后出钱给她开医院。本想孑然一身,潇湘天下,却不想王爷怎么这样小心眼,不就是借用了你一下吗,大半夜怎么老是跑到她闺房来?“哎,冷沐歌,你这个女强盗,女流氓,你把我睡了,怎么不负责啊。”“好,你要我怎么负责,你开个价吧。”某王气的跳起来,恨不得咬死她。“哎,你干什么?”“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长者施报经

    佛说长者施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混聚沌涌

    混聚沌涌

    平凡少年,开学之际,遇到了种种神奇。而他,又将何去何从
  • 零级佣兵团

    零级佣兵团

    总而言之,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时而轻松、时而热血、时而感人的故事!
  • 太上洞神三皇仪

    太上洞神三皇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追寻之旅:黑猫传奇

    追寻之旅:黑猫传奇

    见到黑猫,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 樱花魔校:霸道王子恋上淡然公主

    樱花魔校:霸道王子恋上淡然公主

    她,身世迷离,同时有肩负着重要使命,迫使得她不得不去完成;他,从遇见她那一刻起就守候着她,看着她一步步成长,等待着于她一起去揭开这一层层迷雾的迷沙;到了最后关头,他们能否在一起?能否一起完成本就注定好的使命吗?我们拭目以待!【本小说是青春玄幻类,也包括一点女强,有意的话不妨先看上两眼,喜欢就收藏,点评论,砸票票!全文免费哦!】